随着12月7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十条新举措的发布,各文旅景区陆续恢复开放,夜经济逐渐回归。夜游经济是扩内需促复苏的重要手段,更是推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近日,全国各地多措并举,陆续出台各类政策措施,积极推动夜游经济繁荣发展。
鼓励商户设“外摆位”,助力锡城夜市经济发展。近日,市城管局印发《无锡市城市管理局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包括设置“外摆位”等8条举措以及一系列执法管理的要求。《意见》鼓励各类商业综合体、大型超市等市场主体企业,设置“外摆位”,支持打造夜市经济。另外,支持大型商贸企业利用自有场地进行常态化外摆促销,支持结合街区商贸业特点和环境打造专业性夜市街区,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夜市经济”运营和服务,营造良好夜间消费氛围。《意见》除了在湖滨商业街,还在南长街、万花城、小娄巷、梅里古镇等10余处综合体、特色街区落地。此外,文件中也释放了一系列柔性执法的信号。新政支持各地城管部门根据各自区域特点,选择在商贸特色街、大型商超等周边设立夜经济停车路段,缓解周边停车压力;支持实施“包容审慎执法”,对于企业首次轻微违法违规、能及时改正,且未造成实质影响的行为,处罚从轻从免。同时,《意见》也要求执法部门应提高占道外摆参与主体对城市管理共治共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一户一档”诚信档案,对商户经营管理进行考核;对占道外摆区域内各类物品的种类、尺寸、数量和摆放位置等进行统一规定,便于城市美观;对于客流量的重点区域,则参考湖滨商业街模式,延长公厕开放时间、延长“夜间经济”集聚区道路保洁时间,保洁范围从路面延伸至道路两侧绿化带、小游园、步道等区域,保证城市既有烟火气,又有靓丽景。02
北京副中心将打造夜经济品牌示范和活力街区
近日,通州区政府印发《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商务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实施商业品牌塑造工程,激发商圈发展新活力,建设一批新型消费商圈,加快传统商圈提质升级,支持各类品牌首店首发,打造夜间经济品牌示范和活力街区。位于运河商务区、面积10万平方米的远洋乐堤港购物中心预计今年内开业,入驻的260余家商铺中有46家是通州“首店”。在建设一批新型消费商圈方面,《行动计划》提出,打造多主题运河商务区商业板块,除了远洋乐堤港,还要加快建设运营新光大中心、富力广场等商业项目,构筑消费新地标。围绕北京环球度假区,城市副中心将打造集科技、休闲、娱乐、商业为一体的文化旅游综合体,建设“运河+环球”国际消费体验区。城市副中心一批传统商圈也将迎来提质升级。领展购物广场、家乐福所在的九棵树商圈,目标是建设满足区域居民日常消费需求的地区级生活圈;通州万达所在的北苑商圈,将构建城市副中心现代活力枢纽型商圈,不断增强商圈凝聚力和辐射力。此外,国泰百货、武夷华联购物中心等商场将按照“一店一策”转型升级,增加高品质商品和生活服务供给。运河商务区、特色商圈等区域还将大力发展首店经济,加快引进和开设国内外品牌亚洲首店、中国(内地)首店、北京首店、通州首店,建设具有国际水准和全球影响力的品牌消费打卡地。《行动计划》鼓励城市副中心夜间经济发展,激发消费活力。对标国际,将环球城市大道打造成为“夜京城”特色地标;在九棵树东郎电影创意产业园、宋庄小堡等街区创新餐饮、休闲娱乐等业态模式,形成夜间消费场景;支持北京华联、领展购物广场等购物中心发展深夜食堂,打造2到3个“深夜食堂特色餐饮街区”;利用运河商务区地下空间和地上滨水型空间,打造夜间经济街区、运河夜游消费带。03
北京海淀区点亮五棵松夜间经济
近日,《北京市商业消费空间布局专项规划(2022年-2035年)》(以下简称《专项规划》)正式发布。《专项规划》中指出,以商业消费集聚区建设为抓手,海淀区落实“两横一纵三轴格局,一带一核多极体系”的空间结构,推动中关村科学城南北均衡发展。《专项规划》提到,海淀区点亮五棵松夜间经济。通过强化创新活力发展,五棵松点亮多元夜间消费经济。在发展夜间经济过程中,五棵松引导应用虚拟现实、艺术光影等新媒体技术,塑造沉浸式、有科技感的消费新地标和网红打卡地,打造 “商业消费 x 休闲活力”的魅力消费名片。到 2025 年,海淀区依托文体产业资源优势,优化沉浸式商业综合体布局,将华熙 LIVE・五棵松培育成为以“时尚 + 多元业态融合”为特色的夜间消费集聚区,依托大型赛事、商演、电竞和展览展示等文化、体育、科技、娱乐休闲活动,发展“沉浸式”互动体验业态,培育以体育体验消费为主的“时尚 + 夜京城”多元业态夜经济聚集地和网红打卡地。04
厦门翔安打疏堵结合治理组合拳,规范夜经济
夜经济一头关系城市形象,一头连着百姓民生,如何在规范夜间经济和兼顾民生需求间寻得平衡,让“烟火气”与文明同行?翔安区紧盯短板,精准出击,打出一套疏堵结合的治理组合拳。在强化整治的基础上,翔安区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实地调研,结合专题部署,划定马巷街道春光路、香山街道沙美路、新店街道学生街等摊贩较聚集区域,规范有序经营,在不影响居民生活的前提下,适度放宽夜间经营的管理尺度。同时,通过“联合执法专项整治+引摊入点规范经营”,从盘活闲置和低效用地入手,规划建设摊规点,建立“小夜市”等特色经营项目。比如,郑坂社区就计划依托现有的资源优势,打造具有两岸特色的夜市文化。兼顾民生和城市品质需求,翔安区按照标本兼治、疏堵结合、分类施策的方式,积极推进城区精细化治理,让马路市场(摊规点)的治理“痛点”变“通点”。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区共完成28处自发形成的“马路市场(摊规点)”整治,其中,取缔6处、规范提升4处、改造提升18处,发出检查通报2份、督促整改513个问题。此外,翔安区对照文明创建实地测评标准,梳理出台“五有六无”马路市场管理规范,打造金海街道浦西社区“马路市场(摊规点)”示范点,进一步规范提升马路市场管理标准,破解“马路市场(摊规点)”摆摊位置随意、卫生保洁差、占道影响交通等无序经营问题。05
宣城宣州优化市场监管,助推夜市经济发展
近日,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市场监管局联合宣州区市容管理局,制定了《宣州区推动夜市经济发展工作实施方案》,大力推动夜市经济繁荣发展,营造高品质夜间消费营商环境。宣州区市场监管局优化服务,放宽夜市市场主体准入门槛。在指定的区域、确定的时间段,对销售农副产品、日常生活用品或者个人利用自己的技能依法从事无须取得许可的便民劳务活动的个体经营者,无须办理注册登记手续。对药品、医疗器械、特殊食品等实行特殊管理的产品不得进入夜市摊域销售。对划定夜市区域内经营低风险的食品小摊点(小餐饮)实行告知承诺制。为促进经营者诚信经营,该局按照“谁主办、谁负责”“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督促指导夜市主办方和经营者落实主体责任,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根据夜间经济特点,该局适时调整监管力量、时段和频次,探索实行错时监管,同时实施审慎监管和容错纠错机制,对夜市经济实行包容监管、审慎监管、柔性执法。在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方面,该局充分利用12315、市长热线等多种途径受理群众投诉举报,建立健全统一接收、按责转办、限时办结、统一督办机制。为加强风险管控,宣州区市场监管局成立了夜市经济突发事件应急小组,不间断开展风险排查,及时处置突发事件,督促商户消除质量安全隐患,解决与夜市经济相关的新问题,为夜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同时,宣州区市场监管局充分发挥食品快检车快速、灵活、便捷的特点,持续加大夜市食品快检力度,为“夜市经济”健康发展营造良好氛围,让城市更具烟火气、夜市更具吸引力。06
廊坊开发区线上线下齐发力,拉动消费新热潮
近日,廊坊开发区成功举办“欢购冬日惠民消费月”活动,面向全区消费者发放200万元惠民消费券,百姓纷纷点赞,消费热情高涨。本次惠民消费月活动通过“政府补贴+平台资源导入”的方式,依托京东智能城市消费促进平台向消费者发放惠民消费券,消费者领券后可线上购买家电、日用品、食品饮料等京东自营商品和区内企业在京东平台开设的POP店铺商品。据统计,本次活动带动实现消费订单9469笔,订单额近3400万元,消费市场活力得到有效激发。消费是经济稳定运行的“压舱石”,也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今年以来,廊坊开发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稳经济一揽子政策以及促进消费若干措施,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消费促进工作,聚焦提振大宗消费、办好消费促进活动、完善市场主体纾困体系等促消费重点领域多端发力、精准施策,深挖潜能,持续不断增添市场活力,促进消费升温,扩大消费规模,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1-10月,全区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完成146.2亿元,同比增长8.8%,总量全市第一。完善支撑体系,提振消费信心。在前期出台的廊坊开发区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10条、促进转型升级奖励5条的基础上,第一时间出台《关于扎实推动全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关于促消费十二条政策措施》,细化具体支持措施,对汽车、餐饮、文体等重点消费领域进行引导,拓展文体消费、推动展会消费、点亮夜间消费,全力抓好末梢落实,确保政策直达快享,推动市场持续升温。聚焦大宗消费,提升消费能级。结合税费政策打好组合拳,积极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和促销活动。组织区内符合条件的19家汽车经销企业参加两期“汽车消费促进”活动,累计实现销售额7500余万元,帮助销售额排名前列的6家企业申请获得市级奖补资金63.57万元,占全市此项奖励资金总额近1/4。办好惠民促消,释放消费潜力。以“助商惠民”为目标,通过政府搭台、平台引导、企业唱戏、全民参与的方式,开展线上线下系列促消费活动,鼓励商家以低价折扣、发放消费券、积分抽奖等方式向消费者送实惠,营造浓厚市场氛围。支持举办“夜经济消费季”和“啤酒节”等夜间消费活动,丰富夜间消费形态,打造夜购、夜娱、夜食等多业态夜间消费格局。服务华日、利仁、德义源等本土电商企业,强化品牌培育,生产订制产品。升级改造腾讯众创空间(廊坊)双创社区,培育一批网红带货达人及高质量直播电商创业团队。探索打造跨境电商选购,满足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借助“双11”等消费节点,举办“廊坊开发区欢购冬日惠民消费月”,支持七修酒店、利仁、华日参加“双11河北特色购”、京东“河北欢乐购”等活动。下一步,廊坊开发区将切实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鼓励支持消费新模式、新业态发展,持续推出一系列多领域、多层次、多元化的促消费活动,促进消费市场繁荣活跃,拉动社会消费增长。07
哈尔滨市拟出台政策 打造夜间经济集聚地
为推动全市商贸业高质量发展,持续释放内需潜力,推动消费提质升级,结合哈市商贸业实际,哈市研究拟定《哈尔滨市推进商贸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2022-2026)》(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鼓励发展首店经济。对国际知名品牌及旗下品牌首家门店,给予一次性奖励100万元;对国际上市公司(含港澳台地区)知名品牌及旗下品牌首家门店,给予一次性奖励50万元;对国内(不含港澳台地区)上市公司知名品牌及旗下品牌首家门店,给予一次性奖励30万元;对“中国驰名商标”、“中华老字号”等知名品牌首家门店,给予一次性奖励20万元。支持特色商业街区发展。对列入国家级或省级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的街区,分别给予50万元、3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被商务部认定为国家级示范步行街或被省商务厅认定为省级示范步行街的街区,分别再给予50万元、30万元一次性奖励。奖励资金用于街区招商引资和规划设计方面支出。打造夜间经济集聚地。鼓励各区打造夜间经济集聚地,培育升级夜间消费场景,促进夜间经济繁荣发展。鼓励大型商场、商业综合体合理利用经营场所举办展销市集、餐饮美食、演艺娱乐等综合性夜间经济主题活动。支持新增设24小时连锁便利店(含智能箱式连锁便利店)营业网点。为加快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对在哈市有5家及以上连锁门店和网点的连锁便利店企业,每新增设一个门店或原门店营业时间延长为24小时,单店套内建筑面积50-80平方米(含)的给予一次性奖励4万元;单店套内建筑面积80-130平方米(含)的给予一次性奖励6万元;单店套内建筑面积130平方米以上的给予一次性奖励8万元。每新增设一个24小时智能箱式营业网点给予一次性奖励2万元。打造城市夜公园。夜间开放50座城市公园,5月1日至10月31日,在执行夏季开放时间的基础上,将开放时间由21时延时至22时30分,园内照明、广播、监控系统,公共卫生间管理及环境卫生保洁等同步延长。08
信阳市召开夜间经济发展推进会
近日,信阳市夜间经济发展工作推进会议召开,会议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推进夜间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信政办〔2022〕57号)有关工作要求,对夜间经济工作发展作出系统安排部署。会议通报了信阳市夜间经济发展现状,研究讨论了《信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夜间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任务分解方案》,对下步工作进行了任务再细化、责任再明确。市商务局、城市管理局、息县、商城县、浉河区分别作交流发言。会议指出,夜间经济是城市竞争的新赛道、城市活力的新标志,也是打造城市品牌、促进产业融合、推动消费升级的新引擎,对提振市场信心、促进群众增收及拉动消费起到的重要作用。当前,信阳市夜间经济发展各地工作开展还不平衡,系统思考、统筹规划、合力推进都还不够到位。需要各地各部门进一步提高站位,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市政府的工作部署上来,把夜间经济当作产业来培育、当作城市品牌和形象来塑造。会议强调,要围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高质量推进夜间经济工作。一要突出抓好两个“关键节点”。到2025年,全市建设3个以上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1个以上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年底前,每个县区要至少打造1条高品质的夜间经济示范街区。二要突出抓好“三个融合”。各县区在发展夜间经济的过程中,既要丰富多元业态,又要避免“千城一面”,重点在深化与文化旅游、时尚潮流和市场发展的融合上下功夫。三要突出抓好“四个保障”。加强基础设施、市场秩序、安全生产和优惠政策的保障,确保夜间经济安全繁荣有序发展,做到既有“烟火气”,又树“文明风”。09
湖南八大举措推动“夜经济”高质量发展
日前,湖南省商务厅、省文旅厅联合印发《湖南省推动“夜经济”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扩消费促就业的若干意见》,推出八大举措扩大“夜经济”消费。加强“夜经济”规划布局。将发展夜间经济的重点街区、商圈、项目纳入市州、县市区国土空间和城市发展规划;重点打造100家夜食、夜购、夜旅、夜健、夜教、夜展等夜间消费聚集示范区。建设“夜潇湘”消费场景。打造一批“本地人常去、外地人必去”的网红打卡地;鼓励市州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汽车后备厢文化市集活动等。培育“夜经济”消费品牌。组织开展“味道湖南”美食品牌营销推广活动;鼓励夜间经济街区和商家开展数字化升级改造,打造线上夜间消费平台;鼓励市州借助网红直播、短视频等新业态,为消费者夜间消费提供精准导购服务。打造“夜湘村”旅游名片。培育一批“夜湘村”精品村;鼓励有条件的城市社区、企业、机构等对口联动乡村,开展“相互点亮”行动等。拓展“夜经济”就业渠道。鼓励有条件的市州为街头艺人在固定区域免费设立表演摊位;划定固定经营区域,满足以进城务农人员、大学生创业者为主体的创业经营场地需求等。完善“夜经济”配套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市州针对医护、警察、环卫、安保、外卖、司机、志愿者等需要夜间工作的群体,提供专属夜间食堂、24小时药店等公益服务。强化“夜经济”政策支持。落实国家有关税费减免优惠政策,统筹利用省、市两级有关部门专项资金,支持夜间经济发展。做好“夜间经济”疫情防控。通过科学精准的常态化举措,规范夜间经济场所的疫情防控工作。
文章来自城市光网,经全联旅游业商会文旅夜游专委会整理发布。仅用于学习交流,并不用于商业用途。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不慎侵犯第三方权益,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