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元宇宙”一词火爆全网,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和热议话题,各行各业都在积极探索,在元宇宙助力下相关领域的新发展方向。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元宇宙。目前元宇宙将对AR、VR设备、区块链基础设施有内容生产、应用开发、工具类引擎的开发以及社交游戏、金融商务等操作系统带来积极影响,这已经成为共识。那么,图书馆和元宇宙的碰撞点在哪里?
“高校图书馆关注元宇宙发展,并在思考元宇宙与图书馆事业结合所可能带来的崭新前景。”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校长查明建说。他认为元宇宙将在提升学术能力和开发学术潜力、大幅度提高学习研究效率等方面有所贡献。在传统阅读时代,图书馆是存储知识、保留纸质文献并供有需要的人进行阅读和学习的资料性质的场所。但从20世纪中叶开始,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信息化进程,即进入“泛在信息社会”。人们对于馆藏资源的要求也愈加个性化、多样化,现代图书馆从功能上已变成了人们汲取知识、放松身体、集教学和娱乐为一身的综合活动场所。尽管传统图书馆在服务方面不断推陈出新,但服务的优化大多涉及实体空间。随着移动图书馆、数字图书馆不断发展,传统图书馆开始向智慧图书馆发展,而元宇宙的到来将使图书馆更快地走向全智慧多元化图书馆。要问图书馆和元宇宙的碰撞点在哪里,现阶段可以简单地看作,是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核心载体,全面集合AR、VR、5G技术,实现实景与虚拟现实的对接,像VR观光台、VR蛋椅等,打通线上线下沉浸式互动阅读体验,从而构建的人物虚拟化,数字化,“虚”与“实”交互化的元宇宙图书馆。元宇宙作为新兴的高新尖端技术的一个融合产物,应用到图书馆业态可以帮助图书馆这一知识殿堂跨越时空,缩短人与书与知识的时空边界。智慧图书馆是数字图书馆和传统图书馆的融合,是一种典型的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在这个过程当中,物理空间、社会空间、信息空间的三元世界数据融合是关键所在,将实体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融合。物理世界、人类社会、信息空间三元世界的融合是解析图书馆空间的有效视角,更是构建城市智慧数实融合空间的重要基础。
第一, 场景、人物虚拟化。就目前互联网、游戏产业的技术实力,已经可以轻松实现虚拟场景与虚拟人物,区别在于应用水平的差距,由此也产生了另一种乱象,诸多只实现了场景、人物虚拟化就挂上了“元宇宙图书馆”的标签,导致一众“李鬼”假图书馆之名横行。第二,数字资产化。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元宇宙世界需要建立清晰的产权体系,确立资产归属,唯有资产权益得到保障,元宇宙世界的法理才能得到维护。元宇宙图书馆自然也无法凌驾于“底层的经济法则”之上,必须先从技术、法律层面上铸就元宇宙图书馆的数字资产基因,实现资产化。尤其是图书馆,必须解决图书的版权来源正版化问题。仅是授权模式,无法实现数字资产化,电子图书不能资产化,就不能对外借阅,哪怕内容在线阅读,也无法证明读者在阅读时得到了作者的授权,存在很大法律风险。
第三,现实宇宙与虚拟宇宙的交互化。虚拟宇宙最重要的责任,是要将其所有内容与体验反哺现实,因为,所有虚拟技术的延伸,最终目的都只有一个,即通过虚拟与现实的交互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如此才有拓展和建设虚拟空间的意义,才能让虚拟的元宇宙提高现实人类的幸福感。
第四,算法智能化。智能化是虚拟现实的必要基础,唯有具备智能进化能力,才能使“元宇宙”在大量项目内容、用户数据中不断学习演化出符合人们期望的未来世界。而智能化的前提是大数据,缺乏大数据支撑,再聪明的算法也难为无米之炊。图书馆的大数据,需要图书元数据、内容数据、读者数据、借阅数据、阅读数据等等,这只有元宇宙图书馆应用得到普及推广之后才能实现。所以,元宇宙图书馆需要长期的积累和不断地完善才能完美服务大众。据报道,今年底上海临港数字科技图书馆将正式开馆营业。该图书馆作为具有元宇宙特性的数字图书馆,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核心载体,全面集合AR、VR、MR和5G硬件突破技术,计划将实现实景与虚拟现实无缝对接,打通线上线下沉浸式互动阅读体验,并通过数字孪生、三维重建、数字资产确认等元宇宙技术,全面对接“元宇宙”场景。
临港数字科技图书馆集公共聚集空间、文化体验空间、旅游休闲空间、商业消费空间于一体,背靠新华传媒强大的图书馆馆配专业服务、坚实的上游资源内容汇聚能力,以及先进的纸电同步一站式服务模式,所构建的具有海量内容的沉浸式“数字核心”,既是统筹推进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和公共文化云建设,增强公共文化数字内容供给能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水平任务的重要一环,更是实现到2035年,建成物理分布、逻辑关联、快速链接、高效搜索、全面共享、重点集成的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中华文化全景呈现,中华文化数字化成果全民共享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华传媒将努力将临港数字科技图书馆打造成为阅读体验最丰富、科技信息最完整、国际协同最通畅的“图书馆综合体”。
在二十大胜利闭幕的光辉时刻,元宇宙图书馆也应用在了党建场景。厦门市政法委元宇宙党建云图书馆已于11月18日开馆运营,以帮助党员干部全面学习党的理论和各类社科领域知识,提升党员干部思想认识和业务水平,助力厦门市打造学习型党组织,促进党的全面建设,确保党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党建云书馆创新应用了元宇宙数字技术,实现了党建云书馆的空间人物虚拟化、数字资产化、现实与虚拟交互化等元宇宙特色功能,未来还可通过学习数据的累积,不断升级智能算法,以满足党员干部学习教育新需求。不仅如此,厦门市委政法委元宇宙党建云书馆已经实现馆、书无缝衔接的交互设计,用户在元宇宙图书馆内浏览的同时,随时可点击陈列的电子书籍,进入阅读界面阅读书籍。值得关注的是,相较于市面上其他的元宇宙图书馆,厦门市委政法委元宇宙图书馆中配置的丰富电子书是拥有完整所有权的数字资产,是厦门市委政法委元宇宙图书馆真正的馆藏资源,可作为独立数字资产入账,不受时间限制,可永久使用。元宇宙是未来人类的生存方式,在元宇宙技术加持下,未来的智慧图书馆将为读者构建一个全仿真的数字孪生图书馆,具备沉浸式、交互性、实时性等特征。未来,会有一个虚拟的自己,随时可以进入虚拟图书馆,自由地选书、看书,在不同场景、与不同对象自由交流,这个虚拟的自己,可以代你听一场讲座、看一场展览、参与古籍修复,甚至还可以进行数字化文学创作,并纳入馆藏......一是,技术层面。当下的公共图书馆要做到对元宇宙底层技术的吸收、融合、应用,以及对相关软硬件的引入、运行,需要一定的经济成本、时间成本。二是,人才层面。人才是公共图书馆实现转型的核心,元宇宙图书馆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具备转型意识、创新理念、技术知识的图书馆员参与其中,才可以推动项目落地。图书馆应该提早谋划,为元宇宙图书馆的建设培养储备优秀人才。三是,现实层面。根据当前中国经济区域发展的不同现状,东部沿海省份经济发展领先,势必会对元宇宙图书馆的建设起到积极正向推动;但中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也应量力而行、向“智”而行。希望未来城市的公共图书馆可以引领智慧文化服务,让读者共享智慧发展成果。版权声明:本文图文素材来源于中国图书馆学报、元宇宙之家、文汇报、山西省图书馆订阅号及网络,如需转载或有疑问请联系小编(微信号:Unintended_98)~
投稿、合作 | cxf@urbanligh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