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0
分享
- 【文博日报】河南文物40余国展出 | 四川大学考古科学中心成立 | 安徽又增一博物馆
-
2022-11-22
2022年11月22日
■ 贵州召开文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 新疆文旅厅与西北大学签订合作协议
■ 儿童剧经典再创新 《故宫里的大怪兽》系列开启快乐寒假
■ 湖南省首届非遗博览会在张家界启幕
■ 山西:到2025年底111个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完成测绘
■ 河南省文物局:河南文物已在40余国展出
■ 世界级藏书楼云端对话:探东西方文化异同
■ 免费的博物馆门票怎到了黄牛手里
■ 《2023年北京博物馆通票》发行
■ 山东博物馆:擦亮“山博研学”品牌
■ 安徽合肥再添一家博物馆
【考古】
■ 解读中华文明基因的古老密码——殷墟考古成果探查
■ 四川大学考古科学中心成立
■ 历史性突破!长江口二号古船成功整体打捞出水
■ 湖北五龙宫遗址考古发掘成果发布
■ 山西北魏石椁壁画填补平城佛教壁画空白
贵州召开文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11月17日,贵州全省文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贵阳召开。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谌贻琴,省委副书记、省长李炳军作出批示。贵州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卢雍政出席会议并讲话,副省长蔡朝林主持会议。会议强调,要强化文物保护的力度、文物研究的深度、文物利用的广度,维护文物资源的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文化延续性,力争文物考古在补短板、显特色上取得更大成效,推动陈列在贵州大地上的文物“活起来”,传承红色基因,持续深化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贵州重点建设区建设工作,推动革命文物工作再上新台阶。(国家文物局)
新疆文旅厅与西北大学签订合作协议
11月15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文物局)与西北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开展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文博行业人才培养、建设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支持西北大学考古学一流学科建设等方面进行合作。西北大学与新疆考古研究所联合发掘的东黑沟(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巴里坤县)遗址入选200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出土的格里芬形象的铜节约、虎形金饰和羊首形金饰两件(套)文物被选入《中乌丝绸之路考古》邮票画面。(国家文物局)
儿童剧经典再创新 《故宫里的大怪兽》系列开启快乐寒假
四年来,《故宫里的大怪兽之吻兽使命》每演必火,很多小观众一直在期待第二部的上演。2023年1月7日,《故宫里的大怪兽之消失的龙女嫁衣》将作为“北京新年演出季”的重点项目在北京展览馆剧场上演,为孩子开启快乐的寒假。
《故宫里的大怪兽之消失的龙女嫁衣》选取原著中包括《小龙女的婚事》《睡龙床的男孩儿》《金水河的地下宫殿》在内多个短篇小说内容,将多个故事有机融合在一起,结构出一个情节紧凑故事丰满的冒险故事。
《故宫里的大怪兽之消失的龙女嫁衣》剧照 剧组供图
该剧讲述了在龙王最爱的女儿小龙女出嫁前夜,故宫里张灯结彩地筹备婚礼,一片喜庆氛围中,却传来嫁衣不见了的消息。于是,人类女孩李小雨,以及故宫里的神兽们开展了一场寻找消失嫁衣的特别行动。究竟是谁偷走了嫁衣?TA又有着怎样不可告人的目的?难以置信的奇幻之旅,又一次在漆黑的夜幕里悄然开启……
在上一部《故宫里的大怪兽之吻兽使命》中,舞美团队将72万平方米的故宫装进舞台,带小朋友们在剧场体验了一把“故宫之旅”,而到了《故宫里的大怪兽之消失的龙女嫁衣》,600多年历史的紫禁城再次焕发新生。主创团队对历史资料进行深入的研究考察,最终提取出故宫屋脊、斗拱上的图形以及古代服饰上的纹样,并借助多媒体进行现代化演绎,让纹样活起来,也让中华传统文化在舞台上动了起来。
《故宫里的大怪兽之消失的龙女嫁衣》剧照 剧组供图
传统文化日渐成为家庭美育的重要主题,而综观弘扬传统文化的舞台艺术作品,《故宫里的大怪兽》系列无疑在将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方面做出了成功的尝试。在此前的演出中,有观众回馈“偶然看了第一部《故宫里的大怪兽之吻兽的使命》,到买齐了所有的书,再到期待已久的第二部《消失的龙女嫁衣》,舞美令人惊叹!”
在《故宫里的大怪兽之吻兽使命》中,龙与吻兽这对典型的中国式父子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故宫里的大怪兽之消失的龙女嫁衣》则通过“龙王嫁女”的故事更加深入探讨了亲子关系,表现了家长与孩子在成长与分离过程中共同存在的分离焦虑。在“寻宝”“冒险”的故事外壳之下,主角们探寻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宝物”,更有每一个角色精神上所追求的方向,作为家长的龙和作为孩子的吻兽、小龙女、李小雨、元宝在此过程中都实现了自我成长,现场的大小观众也能从中各自有所体悟。(中新网 应妮)
湖南省首届非遗博览会在张家界启幕
好听的长沙弹词、张家界阳戏,好看的土家织锦、石鼓油纸伞,好玩的古法造纸、木活字印刷……11月18日晚,“三湘非遗风·惊艳全世界”湖南省首届非遗博览会在张家界大庸古城开幕,来自湖南各地的139个非遗项目参展参演,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逛展,了解、体验湖南非遗文化。
湖南省首届非遗博览会在张家界大庸古城开幕。 杨华峰 摄
湖南非遗资源丰富,国、省、市、县四级名录体系构建完备,共计10大类5254个项目,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37个、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410个、市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4707个,国家级传承人121人、省级传承人304人、市县级传承人4416人。昆曲、皮影戏、汨罗江畔端午习俗、二十四节气等四项非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当晚的开幕式上,常德丝弦、花瑶呜哇山歌、木偶戏、土家哭嫁等非遗表演轮番上演,为现场观众带来一场视觉盛宴。全新的节目编排方式,实现了传承与创新、非遗与时代、非遗与文旅、非遗与未来的对话。主办方还发布了湖南省中医药康养旅游精品线路,包括养神、养肺、养胃、养元、养身、养心等6条。
博览会展览面积达42000平方米,主展区共展示国家、市、区县三级非遗项目等139项非遗项目,由三湘非遗主题区和匠心非遗、舌尖非遗、指间非遗、康养非遗、云上非遗、时尚非遗、大庸非遗、非遗研培、非遗助力乡村振兴、雨花非遗等10个专题区组成。
记者在现场看到,东安鸡、芷江酸萝卜、擂茶等非遗小吃让人流连忘返;花瑶挑花、桃源刺绣、棕编等指尖技艺让人目不暇接;九芝堂传统中药文化、四磨汤古磨法等让人感叹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非遗主题民宿、非遗文创等展示了非遗传承发展的新业态、新体验和新成就;十八洞苗绣、“惹巴妹”手工编织等“让妈妈回家”工程,发挥了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非遗研学则让小观众们在动手体验中感受到非遗之美。
土家织锦吸引众多游人驻足。 杨华峰 摄
“云上非遗”展区是本次博览会的一大亮点。该展区融合“非遗+科技”,设置大数据展示、照片瀑布流、人机互动、直播带货、视频连线远程互动等环节,集中展示非遗与科技的融合成果。同时,精选非遗工坊和研培院校的宣传推广典型案例,线上线下同频展示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的丰硕成果。
本次博览会还专门设置了展演区,集中展示千两茶号子、苗族八人秋千、侗族琵琶歌、大庸武术、土家族打溜子、桑植白族仗鼓舞等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体育类非遗项目,让观众边逛边吃、边吃边看,大饱眼福口福。(中新网 邓霞)
山西:到2025年底111个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完成测绘
“到2025年底,尚未公布历史建筑的县实现清零;到2025年底,111个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完成测绘。”18日,记者从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获悉上述消息。
截至目前,山西共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6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6座,省级历史文化街区30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5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37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96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160个,中国传统村落550个,历史建筑1920处。
山西将根据省级历史文化资源普查情况,分批向各市、县提出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建议名录,并全面梳理和发掘不同时期的历史文化遗存,到2025年底,尚未公布历史建筑的县实现清零。
同时,山西将加快完成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挂牌工作,到2025年,实现历史建筑和历史文化街区挂牌率100%;全面推进历史建筑测绘建档,到2025年底,111个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完成测绘。
此外,山西还将推进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修缮工作,开展历史街巷沿街立面、空间尺度、构筑物、铺装等保护整治,持续修缮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整治不协调建筑,延续历史风貌,到2025年,全省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修缮率达到60%。(中新网 高瑞峰)
河南省文物局:河南文物已在40余国展出
河南省文物局局长田凯19日在河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通报称,该省通过“文物外交”促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扩大中原文化国际影响力,截至目前,走出国门的河南文物已在40多个国家展出。
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 中新社记者 刘鹏 摄
近年来,河南持续开展“文物外交”,特别是积极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
在“走出去”方面,自2017年以来,河南先后在波兰举办“洛阳唐三彩艺术展”,在沙特阿拉伯举办“华夏瑰宝展”,在卢森堡举办“华夏文明之源——河南文物珍宝展”,在乌兹别克斯坦举办“梦回布哈拉——唐定远将军安菩夫妇墓出土文物特展”等展览。
在“引进来”方面,河南先后引进“欧洲玻璃艺术珍品展”、“马约里卡千年陶瓷精粹”展、“金字塔·不朽之宫”文物展、“阿富汗国家宝藏展”和“拿破仑文物(中国)巡回展览”等展览。
田凯表示,通过这些展览,促进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文物成为河南走向世界的重要桥梁和媒介。截至目前,河南文物已经通过170多个展览在40多个国家的近120个城市展出。
今年是中卢建交50周年,河南省文物局与卢森堡国家历史与艺术博物馆已签署了第二个5年合作协议,双方将持续推进文物保护、考古研究与文博领域的更多合作。按计划,2023年9月,河南将引进卢森堡精品文物到豫展出。(中新网 刘鹏)
世界级藏书楼云端对话:探东西方文化异同
11月18日,“Tianyi Talk:书·话”——世界现存最古老三大家族藏书楼云端对话正式开启,来自宁波天一阁藏书楼、意大利美第奇洛伦佐图书馆、马拉特斯塔图书馆的三位“馆长”,通过远程视频连线形式,共同探讨东西方文化异同,并签署《宁波共识》,面向全球发出呼吁,倡议成立世界藏书楼联盟。
活动现场。 林波 摄
在活动现场,世界级“古董”家族藏书楼的三位“馆长”分别讲述“一个故事”,介绍“一件藏品”,并开展“一次展望”,为公众打开一扇了解中意文化的窗口。
天一阁博物院院长庄立臻在活动中分享了天一阁创始人范钦分家产的故事。她表示,这个故事也成为天一阁历史上最闪光的一个瞬间,永远向后人传递着不畏艰难、爱书护书的藏书精神。
《平定回部得胜图》。 林波 摄
“《平定回部得胜图》一直深藏阁中,保存完好、纸墨如新,领衔创作这套铜版画的传教士郎世宁就是意大利米兰人。”在藏品分享中,庄立臻分享了天一阁藏《平定回部得胜图》。她解释说,天一阁里的一些书籍在时光洪流中历经了离散聚合,“这套铜版画,不仅铭刻了天一阁对国家文化工程所作的贡献,也实证了中西方文化艺术交流的历史,也是中意双方穿越古今的因缘际会。”
据意大利美第奇洛伦佐图书馆馆长Silvia·Scipioni(西尔维娅·西皮奥尼)介绍,近年来,该图书馆除了对现有图书等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外,还加快了现代化的脚步,对珍贵的馆藏手稿以及现代馆藏书籍进行了电子化,“这样无论距离多远,都可以远程为读者带去相关文化课程。”
藏书是人类重要的文化传统,藏书楼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岁月沧桑,具有悠久历史的藏书楼愈加稀缺。
马拉特斯塔图书馆馆长Elisabetta·Bovero(埃丽莎贝塔·博韦罗)表示,因保存完好,该图书馆于2005年正式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该图书馆新旧两馆毗邻,新馆面向公众开放,附近还建有考古博物馆,藏有大量出土于切塞纳地区的史前文物及罗马时代文物。
“如果我们手中没有书籍,那我们就无法回望历史,没办法构造我们的未来。”佛罗伦萨市市长外事顾问Cristiano·Maggipinto(克里斯蒂安·马吉平托)表示,书籍守护了人类共同的文化记忆,佛罗伦萨市之所以一直以来被称为复兴的摇篮,很大程度上是得益很多学者于15世纪进入佛罗伦萨,并构成了其文艺复兴的基础。
天一阁与另两座书楼虽远隔千山万水,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皆不相同,但对守护人类共同文化遗产的这一信念和使命是一致的。
就像《宁波共识》中提到的:无论世界如何变化,无论人类保存文化的手段如何更迭,书籍始终是人类文明中最值得珍视的部分之一。藏书楼作为实体书籍保存的主要载体,具有独特的珍藏人类共同记忆的文化和历史价值。
据了解,这是天一阁博物院举办的第六期Tianyi Talk活动。自2020年创办Tianyi Talk这一国际藏书文化对话系列节目以来,天一阁已通过视频连线方式,与英国牛津大学包德连图书馆、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瑞士圣加伦修道院图书馆等国际知名藏书机构开展对话,共同探讨东西方文化异同。(中新网 林波)
免费的博物馆门票怎到了黄牛手里
连续抢了半个月没有一次能抢到,但找黄牛却可以轻松预约到当日门票。当下,不少已经免费向公众开放的博物馆,成了个别黄牛牟利的工具。据媒体调查发现,在一些电商平台和二手交易平台上,只要肯花一二十元到上百元,就能买到紧俏的博物馆免费门票。
那些花钱逛博物馆的人群,多为真正热爱博物馆的游客或带孩子参观的家长,在某种意义上说,他们的需求是一种刚性需求。也因此,即便花了一些钱,至少也满足了愿望。然而,依靠畸形的市场调节满足的愿望,总归会成为一根刺,如鲠在喉,令人不快。
《2023年北京博物馆通票》发行
18日,《2023年北京博物馆通票》在京首发。记者从北京市文物局获悉,本次发现的通票包括历史、科技、红色教育、艺术、名人故居、文化场馆旅游景点共6大类,汇集了北京市120家博物馆、科普教育基地和文化旅游景点,参加馆点绝大多数提供了两人次免费或优惠折扣,为公众感受北京文化提供便利条件。
据介绍,《2023年北京博物馆通票》(简称“通票”)由北京博物馆学会主办,北京博睿中天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制作并发行。通票不仅可以更好发挥北京博物馆资源优势,降低参观门槛,鼓励更多人走进博物馆;还可以使博物馆文化与建设成果更好地与公众共享。许多博物馆还尽其所能提供免费或折扣优惠等。
作为助力北京博物馆之城建设的具体内容,2023年的通票收集了历史、科技、红色教育、艺术、名人故居、文化场馆旅游景点共6大类,汇集了北京市120家博物馆、科普教育基地和文化旅游景点,参加馆点绝大多数提供了两人次免费或者优惠折扣,适合举家出游,为公众感受北京文化提供了便利条件。
《2023年北京博物馆通票》继续采用口袋书形式,无需粘贴相片,全家通用。票面内容包括地址、电话、开放时间、门票价格、乘车路线、有无停车位、馆点介绍、参访关键词等服务信息。全年零售价120元,其中仅收费馆点提供的门票减免总价值就超过3000元。此外,通票还包含信息服务平台、博物馆参访团、博睿讲堂等系列服务。(中新网 徐婧)
山东博物馆:擦亮“山博研学”品牌
近年来,山东博物馆策划并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博物馆研学活动,打造沉浸式的观众观展体验场景,不断探索实践博物馆研学新路径,擦亮“山博研学”品牌,为观众研学博物馆开辟求知之路。
展教一体,打造“山博研学”特色
近年来,山东博物馆相继策划开展“山东龙——穿越白垩纪”“晶·彩——探寻神奇的矿物世界”等展览,以专题形式将展览形式和研学内容相融合,观展与互动既相融又相隔,动静结合又关照其他参观者,形成博物馆展览研学新模式。“山东龙——穿越白垩纪”展览中设计的“白垩之迹——始于足下”“认蛋归亲”研学活动将展教一体充分地体现出来。“白垩之迹——始于足下”利用展厅内恐龙化石、足印化石及复原场景等相关资源,以“教育解说、展厅导赏、模拟实验、作品生成”作为研究方式,构建起个人专属的恐龙足印知识体系。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足印的形成原因,感知科学的奥妙,成就科学家的梦想。“认蛋归亲”利用展厅内恐龙化石及恐龙蛋化石等相关资源,以研究小组为单位,将角色扮演、线索收集、探索推理、科学求证及整理分享作为探究方式,通过感官刺激、体验,探究恐龙蛋的身世之谜。这两个主题研学活动,旨在激发研学者乐于观察、善于思考、追求创新的科学精神。博物馆不再是唯一权威知识的拥有者,公众参与博物馆知识的生产成为可能。
双线互动,彰显“山博研学”风采
在疫情常态化防控条件下,山东博物馆主动将卫生健康教育、预防传染病安全教育贯穿于博物馆研学活动的始终,与博物馆研学有机融为一体。同时山东博物馆积极开展线上与线下研学相结合,线上云讲解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网山东站、山东电视台文旅频道等媒体进行直播,特邀观众“云”上相约。同时开展“云上相约”系列直播活动,内容包括“山东历史文化展”“鲁王之宝——明朱檀墓出土文物精品展”等,每期一个主题在抖音等多个平台播放。
节日研学,延伸“山博研学”内涵
春节期间,山东博物馆开展木板年画拓印、剪窗花、泥塑制作等博物馆年俗系列活动,让观众在博物馆体验年俗、品味年味、感受传统节日气氛。借春节这个契机,勾起观众美丽的“乡愁”,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欣赏、能触摸,对认识文化生态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山东部分地区有正月十六“提灯开学”之说,学生提着灯笼走进学堂,由老师为其点燃寓意照亮前程。山东博物馆在开学之际举办相关活动,带领青少年了解元宵节的习俗,并亲手制作属于自己灯笼。
今年8月,山东博物馆与山东省老字号企业协会联合打造的“山东老字号暨非遗文化体验馆”正式运营,“山东老字号暨非遗文化体验馆”以“馆中馆”的形式将节日研学与非遗体验相结合,常年开设“木版年画制作”“潍坊风筝体验”“博山琉璃研学”“山东陶瓷技艺”等活动,为青少年提供博物馆研学新体验。
馆校共建,激发“山博研学”活力
山东博物馆从馆藏的矿物标本中选出31件荧光矿物,策划了“暗夜精灵”矿物展,并和学校共同开发相关研学课程,打造博物馆作为学生“第二课堂”的常态化、特色化与多样化教育模式,扩大提升博物馆研学教育的覆盖面与影响力,实现博物馆与学校资源共享、平台共建、特色共创。
此外,山东博物馆与学校合作通过中华传统文化进课本、进课堂、进校园,让学子进一步感受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沉淀下来的思想理念、人文精神、传统美德、文学艺术。现已开展“知书”“美哉华服”等系列课程。
行走的博物馆,拓展“山博研学”空间
山东博物馆联合山东省博物馆学会、山东省博物馆联盟等多家单位共同举办“文物墨影 纸上春秋”——行走的博物馆馆藏书法文物进校园活动。该活动从七家博物馆中精选出20件书法藏品作为学生临摹对象,学生们在一撇一捺中感受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进而掀起了学校师生学书法、练书法、爱书法、品书法的热潮。活动后还将精选出100幅优秀书法作品举办展览,增强了学生对书法这门艺术承载的深厚文化内涵与厚重文化底蕴的认同感。
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沁润在博物馆构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沉浸式体验氛围中,文化的传承愈加稳健,博物馆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之路径更为明朗。(山东博物馆 王勇军)
安徽合肥再添一家博物馆
11月19日上午,刘耋龄博物馆举行开馆仪式,标志着庐江首家个人捐赠、政府协助支持的民办公助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馆藏276件文物均为淮军将领刘秉璋后人刘耋龄私人捐赠。
眷恋故土捐赠数百件私人藏物
对于刘耋龄,多数人可能还不熟悉。可他的曾祖父、晚清重臣刘秉璋,不少合肥人都能说上两句——这位淮军将领是科举正途出身,身逢乱世却操戈征战,在浙江主持海防力挫法敌而美名传扬。
受家族影响,刘耋龄从小喜爱中国传统文化和古物收藏,致力于书画、瓷器、佛像、漆器等藏品的收藏和研究,用心开拓自己的收藏领域,如今他已成为刘氏家族的第四代收藏家。此次新开放的刘耋龄博物馆共有四层,馆内藏品276件。其中,第一层为刘秉璋史迹陈列展,刘耋龄无偿捐赠了90件藏品,不少展品与其曾祖父相关。其余三层分别为景泰蓝、“珠山八友”瓷板画、明清漆器展区等等。
开馆仪式上,九十岁高龄的刘耋龄亲手接过证书。这并非他首次向家乡捐赠文物,2021年他曾向庐江名人馆捐赠图书《刘秉璋遗稿》,这份16开精装全十册的遗稿属于首次公开,具有极高的研究和收藏价值。“上次捐赠是委托他人办理的,这次开馆刘老执意要亲自前来。”据同行工作人员介绍,这是刘老第三次回到家乡,“把私藏文物捐赠出来,也是对故土的眷恋。”
酷爱象棋现场分享“心头之好”
为什么是这276件文物?这些文物中又有哪些得意藏品?回到家乡的刘耋龄精神抖擞,在博物馆三楼的藏品旁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每一件藏品都是挑出来的,花了大半年的时间去挑选。”说到心头好,刘老打开了话匣子。在这些藏品里,他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象棋。“最早关注到象棋,是在我祖父的家里,看他和别人下象棋,那是一副元代象棋。”兴致极高的他,还回忆起自己的收藏故事,“那是一副宋代象棋,逛市场的时候无意发现。卖象棋的人不懂,每个棋子报价1块钱,一共32块钱。我根本没还价,佯装犹豫了一下,立刻买下来。”
如今,刘耋龄已经觅到了宋代、元代、明代、清代的各式棋具30余套,明清时期的棋盘也有十余件,此外还有历代各式围棋十余副(明清为主,唐代的有一副),各种围棋盒及围棋棋盘也有十余套。“人家收藏古代象棋,能得到一副元代的象棋已经是非常了不起了,而我手里竟有一套完整的宋代象棋”这次捐赠文物,刘耋龄特意挑选了两副象棋,一副明代棋,一副清代棋。“如果没有这些文物,我们怎么会知道文化历史如此漫长。”
家风传承将建成研学旅行基地
虽然象棋是心头之好,但在刘耋龄看来,一楼展出的文房四宝才是此次捐赠意义最为重大的藏品。“曾祖父一生淡泊名利,崇文重教。晚年辞官回乡,还捐建了三乐堂书院、南京庐江试馆,为读书人提供便利。”在刘耋龄看来,先人留下最大的财富便是:重视教育的家风。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庐江将进一步完善提升刘耋龄博物馆相关功能,加强博物馆日常管理,做好博物馆文物资源研究和开发,提高博物馆利用率、知晓率,努力把博物馆建设成为研学旅行基地、传统文化研究基地。(合报日报 乐天茵子)
四川大学考古科学中心成立
“今天的考古学家,是在人文科学和传统的硬科学的交汇处工作。面临着无数可能,也面临着无数挑战。机会是我们有可能会知道的越来越多,挑战则是,我们有可能难以摸到‘历史的大象’。”四川大学考古科学中心主任吕红亮18日在成都表示,四川大学考古科学中心成立后,将从总体上厘清中国西南地区的文明化进程等前沿问题。
四川大学考古科学中心成立。 贺劭清 摄
当日,四川大学考古科学中心成立仪式暨考古科学新进展学术论坛在成都举行。该中心由考古测年实验室、分子考古实验室、考古材料与文物保护实验室、地学考古实验室以及囊括海内外超过一万件/套样本的考古资源库组成。
吕红亮介绍,1982年,四川大学童恩正与哈佛大学张光直曾计划在四川大学设立碳14实验室、动植物考古、地质考古等考古实验室,但因各种原因未能成功。40年过去,全世界的考古学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卫星成像到物理、化学和生物分析,越来越多的跨学科成就使考古学更为迷人,“考古科学”似乎成了一个不再被争论的术语。
“今天中国几乎每一个主动发掘的考古遗址都用上了程度不等的科技手段,这些都显示了考古学和其他科学之间的衔接越来越流畅,考古科学正处于人文社科领域跨学科研究的最前沿。”吕红亮表示,当前考古学开始探索越来越宏大的主题,因为每一次技术革新,每一种动植物的驯化,每一波的人口迁移,都决定了人类今天所处的现代世界。
当日仪式上,四川大学副校长褚良银介绍了四川大学考古科学中心的建设方案以及三大主攻方向,其中包括从整体上厘清中国西南地区的文明化进程。
中国西南地区占了中国四分之一的区域,学界对该区域如何从漫长的狩猎采集时代融入中国早期文明的进程尚不清楚,但三星堆、滇文化为代表的青铜文明的横空出世,刷新了世界对中国古代文明多样性的认识。四川大学考古科学中心拟聚焦“新石器时代化”、青铜时代政治体系、早期铁器时代的族群关系(西南夷考古)三大科学问题,选取一批典型遗址开展精细发掘。
褚良银透露,四川大学考古科学中心将以高精度碳十四测年建立绝对年代框架,加强历史文献与神话传说的再考订及其与考古材料的整合,运用前沿材料科学技术追踪技术与物品流通,以高灵敏古DNA捕获技术探索区域内外人群迁移与融合,全方位重建万年来的环境变化与生业模式,以期廓清中国西南在不同时期与河西走廊、中原、东南亚、南亚、欧亚草原的文化互动关系。(中新网 贺劭清)
解读中华文明基因的古老密码——殷墟考古成果探查
作为甲骨文的发现地,殷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文献可考、为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在诸多实证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关键遗址中,殷墟,无疑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殷墟我向往已久,这次来是想更深地学习理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习近平总书记不久前在河南安阳殷墟遗址考察时感慨地说。
拨开历史的厚土,经过一代代考古工作者的上下求索,不断涌现考古成果的殷墟正持续传递出跨越三千多年的文明回响。
实证商王朝,架构中华文明探源支点
初冬,穿安阳城而过的古老洹河涓流淌漾,迎着暖阳,泛起粼粼波光。
在洹河南岸,走过仿照甲骨文象形字“门”建造的大门,映入眼帘的便是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游人往来不绝,期盼一睹它怀抱的“商王的宝藏”。
在洹河北岸,考古工作人员正在为新近发现的一条大型东西向道路而欣喜不已。多条道路组成的路网、由交叉道路形成的“街区”等,让这座晚商都城的城市规划布局更为清晰。
如今,提起殷墟,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垂髫小儿,都对后母戊鼎、妇好鸮尊等珍贵文物如数家珍。然而在20世纪初,人们对商王朝的认知仍停留在《史记》区区3000余字的记载中。
1928年10月13日,考古学家董作宾在位于安阳市西北郊的小屯村挥出第一锹,由此拉开中国考古人持续科学发掘殷墟的序幕。
在随后90多年时间里,一代代考古工作者躬耕田野,推本溯源,钩深索隐,用一锹一铲,层层揭开殷墟的“真容”。
气势恢宏的宫殿群、规模庞大的王陵区、高度发达的青铜器、系统成熟的甲骨文、分工明确的手工业体系……系统展现了商代社会文化面貌、商代文明发展成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安阳工作站副站长何毓灵说:“殷墟考古实证了文献记载的商代历史。”
因为殷墟,中国信史上推至商代。
更重要的是,以殷墟为支点,建构起夏商考古学文化的时空体系,也为探究更早的文明提供了重要抓手。
“殷墟的发现和确定,是探索商文化、夏文化及上溯中华文明起源的原点和基石。”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王巍表示,殷墟上承四方汇集文明之趋势,下启连续不断、多元一体文明之格局,是中华文明进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甲骨蕴文脉,维系中华民族形成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殷墟考察时指出,“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为我们保存3000年前的文字,把中国信史向上推进了约1000年。”“中国的汉文字非常了不起,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汉文字的维系。”
11月16日,中国文字博物馆续建工程和汉字公园正式面向公众开放。这座以文字为主题的国家级博物馆,系统展陈了中国文字的构形特征和演化历程,尽显中国文字文化之美。
行走在安阳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甲骨文元素,也时刻昭示着这座城市与甲骨文的不解之缘。
《尚书》有云: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文字,是文明产生的重要标志,也是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
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小屯村的村民们发现了许多带有刻痕的龟甲、兽骨,便将其称作“龙骨”售卖给药铺做药材。他们或许怎么也想象不到,那些细小刻痕,正是汉字的源头——甲骨文。
1899年,国子监祭酒王懿荣偶然发现了“龙骨”上的神秘符号,经研究后认定其为比金文更古老的文字。甲骨文这才“三千年而一泄其密”。
资料整理、分期断代、文字考释、商史研究……120多年来,一代代学者薪火相传、接续探秘,解读中华文明的古老密码。
据相关专家介绍,截至目前,已发现的甲骨文总计约15万片,其中经科学考古发掘的有3.5万余片;单字数量已逾4000字,其中公认已识读的约占三分之一。
甲骨文中的商王朝,那样真实而鲜活:有外交征伐,也有饮食宴飨,有婚丧嫁娶,也有流星、日食、月食这样的自然天象……
“甲骨文具有极大的文物价值、史料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是透视三千年前殷商社会生活的重要素材。”从事甲骨学研究数十载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宋镇豪说,甲骨文不仅是可以“证经补史”的物质文化遗存,也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
作为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甲骨文奠定了汉字的造字方法、方块形态和发展框架,历经三千多年演变而不改其形。它也是世界几大古文明中唯一的“活”到今天的古文字,任风云际会、王朝变换,仍旧生机勃勃。
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
从殷墟的甲骨文一路而来,到金文、大篆、小篆,再到隶书、楷书,汉文字,成为中华儿女血脉相通的精神纽带和具有强大民族凝聚力的符号系统。
整装再出发 翻开时代新篇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物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安阳殷墟的考古研究、保护展示与活化利用工作,也翻开时代新篇章。
考古发掘与研究持续推进。洹北手工业作坊区发现大量铸铜、制骨、制陶生产、居住生活遗迹和分布有序的墓地,小屯宫殿宗庙区新发现大型池苑、水道及与之相关的建筑遗迹,殷墟王陵区发现围沟及大量祭祀坑等,让甲骨文中记载的“大邑商”面貌愈发清晰。
遗址保护形成合力。去年10月,重新修订的《河南省安阳殷墟保护条例》正式实施,从法律层面为殷墟保护提供支撑。据安阳市文物局局长李晓阳介绍,当地已建立起公安、内保、协管、网格员共同参与的群防群治体系,打造“大保护”格局。
“在29.47平方公里的殷墟遗址保护区划内,2650个高清摄像头、可随时出动的监控无人机、‘智慧殷墟巡更系统管理平台’等,共同构建起‘空地一体’智慧防控体系。”李晓阳说。
展示利用更是如火如荼。殷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殷墟遗址博物馆、考古小镇等文旅项目稳步推进;甲骨文表情包、甲骨文雪糕、殷墟青铜器数字藏品等文创层出不穷;高规格国际学术研讨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甲骨文及中国古文字巡展等交流活动连年开展;殷墟元宇宙、全球甲骨文全息影像采集等数字化工程方兴未艾……
三千多岁的殷墟,再次“活”起来更“火”起来,主体更加丰富、内容更加多样、形式更加鲜活、覆盖更加广泛,成为展示中华文明的重要窗口。
“殷墟的价值与中华文明灿烂成就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同,为增进民族自信自强、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坚强支撑。”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说,“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发力,全面推进殷墟文物工作高质量发展。”
“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打造国家文化地标、提升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能力……使命在召唤,殷墟在行动。”李晓阳说。(新华社桂娟、袁月明、施雨岑)
历史性突破!长江口二号古船成功整体打捞出水
2022年11月21日零时许,长江口横沙水域见证了中国水下考古新的历史性突破,22根巨型弧形梁组成的长48米、宽19米、高9米、重约8800吨的沉箱装载着古船,经过近3小时水下持续提升后,在打捞工程船“奋力轮”中部月池缓缓露出水面,古船桅杆清晰可见,古船时隔150多年重见天日。
几天后,长江口二号古船将被“奋力轮”带入杨浦上海船厂旧址1号船坞,开启文物保护与考古发掘新阶段。
文物考古大发现:填补清代晚期古船空白
2015年,在国家文物局指导下,上海市文物局组织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等单位在长江口崇明横沙水域开展水下考古重点调查时,通过声呐扫测等技术发现了一艘木质古船,考古编号为“长江口二号”。为进一步摸清长江口二号古船的性质和年代,从2016年开始,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等国内专业机构,每年对古船进行水下考古调查和多学科研究。
经过7年的水下考古调查勘探,探明了长江口二号古船的基本情况。长江口二号古船为木质帆船,确认年代为清代同治时期(公元1862—1875年),所在水域水深8—10米,船体埋藏于5.5米深淤泥中,残长约38.1米、宽约9.9米,已探明有31个舱室。古船上部的船艏、缆桩、主桅杆、左右舷等结构完整,从目前的勘测情况看,推测为清代上海广为使用的沙船的可能性最大。通过选取4个舱室进行的小范围清理,舱内均发现有码放整齐的景德镇窑瓷器等精美文物,已经出水完整或可修复的文物种类多、数量大。另外,在船体及周围还出水了紫砂器、越南产水烟罐、木质水桶残件、桅杆、大型船材、铁锚、棕缆绳、滑轮以及建筑材料等大量文物。特别是出水的绿釉杯底书有“同治年制”款,为古船的断代提供了重要的依据。2021年和2022年,上海市文物局两次组织水下考古专业机构对长江口二号古船及周围进行了水下调查,清理出了前几次调查未发现的元代瓷器和高60厘米完整的豆青釉青花大瓶等大型整器,以及一批产自江苏宜兴窑陶瓷器。
长江口二号古船是中国水下考古又一里程碑式的重大发现,是目前国内乃至世界上发现的体量最大、保存最为完整、船载文物丰富的古代木质沉船之一,填补了我国清代晚期大型木帆船研究空白,是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同时,长江口二号也是水下考古工作者在全国水下文物普查期间首次主动发现并进行考古调查的古船,船体的完整性和丰富的船载文物,对中国乃至世界的造船史、航运史、陶瓷史、经济史等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科技创新大集成:世界首创打捞技术获得成功
长江口二号古船从发现到水下调查,再到整体打捞,科技赋能始终是推动古船考古与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方式和核心动力。在长江口这片能见度几乎为零的江海交汇水域,找寻水下文化遗产犹如大海捞针。浑水环境是中国乃至世界水下考古发展至今极难跨越的瓶颈。在水下考古工作启动之初,上海市文物局组织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上海大学、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等机构的考古工作者与科技工作者开展跨界合作,联合攻关,自主研发了获得国家专利的“浑水水域水下成像装置”,开发了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的“机器人水下考古装备关键技术与应用”,综合运用无人艇、多波束声呐、侧扫声呐、浅地层剖面仪和磁力仪等海洋物探设备,对长江口水域开展水下调查,科技创新融合发展成为发现长江口二号古船最重要的因素。
在国家文物局同意采取整体打捞方式对长江口二号古船进行保护后,上海市文物局会同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集成当前世界最先进的打捞工艺、技术路线、设备制造,最终研究并形成了世界首创的“弧形梁非接触文物整体迁移技术”来打捞这艘古船。该项技术是大胆进行科研和技术创新的基础上而提出的全新打捞解决方案,创造性地融合了核电弧形梁加工工艺、隧道盾构掘进工艺、沉管隧道对接工艺,并运用液压同步提升技术、综合监控系统等目前全球最为先进的高新技术。此外,为了平稳安全提升弧形梁形成的沉箱并顺利将其护送至船坞,创造性地设计并建造出一艘专用打捞工程船“奋力轮”。“奋力轮”主尺度长130米,宽34米,型深9米,设计吃水6米,两端设有同步提升装置,在船中部开口,自带一个长56米、宽20米的月池。穿梁完成后的弧形梁沉箱装载着古船直接由“奋力轮”从海底提升至中部月池,并转运、卸载至船坞,一艘船完成了提升、运输、卸载三项任务,具有安全性高、操作性强、科技含量高等诸多优点。
今年9月6日,长江口二号古船整体打捞工程主作业船“大力号”到达古船所在水域,正式开展古船整体打捞和考古保护工作。9月12日,古船整体打捞专用“端板-纵梁”组合框架沉放至设计位置。9月29日,海上施工进入安装弧形梁阶段,正式下穿22组弧形梁中的第1组。11月15日,第22组弧形梁穿梁到位。11月17日,专用工程船“奋力轮”到达古船所在水域,整体打捞出水进入关键阶段。经过七十多天的海上施工奋战,古船成功整体打捞出水。长江口二号古船整体打捞顺利实施,一方面依赖的是上海的高端制造能力和高效的组织能力,另一方面也证明了首创的弧形梁打捞技术的先进性、稳定性和安全性。这些首次应用于考古与文物保护领域的技术,充分体现了文物保护与科技创新融合发展,为水下考古整体打捞模式提供了新方法、开辟了新思路、增加了新案例,为世界水下考古提供了中国理念、中国经验。(央视新闻 张倩 魏然)
湖北五龙宫遗址考古发掘成果发布
湖北五龙宫遗址考古发掘汇报会近日公布了该遗址多项考古成果。该考古发掘是近年来湖北地区一项重要的田野考古工作成果,也是全国宗教考古与建筑考古的一次重大发现。
五龙宫位于湖北省十堰市武当山,始建于唐代,明永乐年间大兴,清代之后逐渐衰败,成为遗址。是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古建筑群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具有皇家与道家宫观的两个关键特点。
(明)鎏金铜真武像(资料图)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配合五龙宫文物保护工程,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20年9月至今,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五龙宫中区南厢房以及南区进行整体揭露式考古发掘,发掘面积近7000平方米,发现房址10座及水池两处,出土文物约1000余件。
目前,初步统计出土遗物计有陶、瓷、铜、铁、木、骨、石、琉璃8大类。除大量的勾头、滴水、板瓦、筒瓦、脊兽、脊筒等陶质和琉璃质建筑构件外,还有碗、盘、杯、碟、铜钱、砚台、烛台、镰刀、发簪等生活用器,另有少量的真武像、灵官像、水简、碑刻等宗教用器;遗物年代最早为汉(遗址解剖,建筑垫土内发现有汉砖),偶见宋(金),多为明清,延续至民国。部分瓷器、钱币等可当标准器断代,已形成一个可靠的年代序列。
(明)黄绿琉璃套兽(资料图)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五龙宫遗址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康予虎介绍,其中最重要的发现是水池底部的三组浮雕——五龙浮雕、龟蛇浮雕、火纹及玉兔捣药浮雕(寓意日月),年代上限可至北宋,是湖北省内已知最早的宗教祭祀场所。
为深化武当山文化遗产内涵价值认识,发掘期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考古学、文献学的研究基础上,与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开展古建筑学研究,与安徽大学、浙江大学开展建筑和造像材料的研究,与四川大学开展宗教学研究,均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清)八瓣黑底绿釉水盂(资料图)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专家们认为,五龙宫遗址数量丰富,类型多样化,是湖北省内迄今为止发掘等级最高、遗迹保存最丰富的道教宫观遗址。发掘的遗址规模宏大,又融于山水,为中国明代道教宫观建筑布局和官式建筑工艺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材料。(中新网 梁婷 王昱峰 鲁黎)
山西北魏石椁壁画填补平城佛教壁画空白
“山西大同仝家湾北魏石椁壁画的发现,不仅填补了平城佛教壁画的空白,也为研究长安和河西走廊的凉州甚至西域佛教艺术传播到平城,提供珍贵实物资料。”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李裕群如是表示。
18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发布李裕群对大同仝家湾北魏石椁壁画的研究成果。
东壁石板。 大同市考古研究所 摄
李裕群表示,该石椁内四壁及顶部均满绘佛教题材壁画,是北魏平城地区墓葬中首次发现,也是目前仅见的北魏石椁佛教壁画。
南壁石板内部。 大同市考古研究所 摄
2015年5月,山西大同城南仝家湾富乔垃圾发电厂院内在基建工程中,出土一具拼合基本完整的北魏石椁,同时还出土北魏献文帝皇兴三年(469年)邢合姜墓碑,明确石椁的年代。
据调查简报,该石椁保存基本完整,形制为长方形、悬山顶的殿堂样式。前壁开门,门楣上有一枚宝装莲花门簪和四枚长方形花饰门簪。石椁内四壁、顶部及椁门外两侧均绘有佛教壁画,使其具有特殊性质,即模拟了作为礼拜供养场所的佛殿或佛殿窟。(中新网 杨杰英 胡健)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文博圈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