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朵云轩+百度AIGC案例:画家与AI“共创”山水画背后  |「文娱科技」

原创 2022-11-18

文娱TECH,

上期Activ8发力虚拟艺人(见文末)
关注文化娱乐科技的产品化与场景应用
欢迎投稿与交流,联系请见文末


年前,民国才女陆小曼的家属带着一件《夏日山居图》未尽稿来到朵云轩,希望寻找合适的画家续稿。朵云轩找到了著名海派画家乐震文,也找到了百度,让AI也参与到陆小曼这幅未尽稿的续画创作中。


这促成了一次“人机共创山水画”的合作。如今,在12月初的朵云轩拍卖30周年庆典上,分别来自乐震文及百度文心一格之手的这两幅续作将被拍卖。


近期,朵云轩携手百度公司在上海举办“未完·待续:全球首次人机共创山水画拍卖”圆桌论坛,共同宣布了这一消息。


在拍卖百年老字号朵云轩的牵头下,“一幅画作,两种化身”的形式诞生。此次首拍AI数字艺术品这一举动,也被视为这家老牌拍卖行对AI赋能及数字版权的探讨及实际的商业转化的一次大胆尝试。


据介绍,此次文心一格的续画过程包括AI学习、AI续画、AI上色、AI生成诗词等多个步骤。朵云轩为其提供陆小曼存世的所有作品及大量中国传统山水画,乐震文也将原稿中陆小曼风格的各元素进行拆解,供文心一格深度学习。


近年来,围绕AI作画的话题时常受到热议。伴随着AI所能提供的内容愈发多元,外界探讨的焦点也从早期对于AI技术的讨论,到目前更受关注的“AI与艺术创作及人类创作者”之间的关系,其中也不乏一些争议。


在活动现场,画家乐震文、朵云轩集团总经理朱旗、百度文心一格总架构师肖欣延、艺术评论家徐明松、顾村言等,从画作的诞生开始,围绕艺术、技术、人类与AI等多层面探讨了人与AI合作创作的当下与未来。

   


“一幅画作,两种化身”

如何诞生?


 肖欣延:我先从技术角度介绍一下AI怎么做画的,后面再延伸具体这幅画为什么会这样。AI作画也是像人一样先学习,它有图像和文字的对应关系,每一幅画都有文字的描述,AI就会从这里面学到复杂概念间的映射关系,语言和图像之间的映射关系,这种关系非常复杂。

人会给一段文字描述,“山峰上的松树”这样的输入,AI就会调用学习过的数据和知识,开始会随机生成很模糊的版本,之后会不断修改,过程有几百轮。整个轮廓逐渐变得越来越明确,细节也会变得越来越丰富,最后形成和人审美比较一致的图。


这样的技术以前就有,之所以在今年爆发,得益于几个技术的发展。首先是大模型技术,能够让AI进行更好的计算。第二是算力的发展,AI经过这么年发展之后可以进行海量数据的学习。第三是扩散生成,这是今年很特别的技术,可以对图像进行像素级的建模。三个技术碰撞在一起之后,整个AI作画的效果有质的飞跃,对于普通人来讲是相对实用的产品,加上视觉冲击力也很强。


可能大家看到AI可以完成很复杂的图,有些人会认为AI作画到了很神奇的阶段,甚至有了自己的意识,但从技术的角度来看,可能没有这么夸张。AI现在是根据它看过的数据对概念进行重组重构地呈现。机器还不完全具备人的认知推理,所以也谈不上有自我的意识。


从前面的技术分析来看,人机共创是一个当下AI做的非常好的方式。一方面AI真的有很强学习和模仿能力,生产效率也很高。但是另外一方面,AI到底怎么样去作画,生成什么样的画,要靠人的描述。


我也补充一下,这一幅画表现的还是当前文心一格的水平,将来它肯定还会做的更好。它确实有时做不到每个地方都跟人一样,但是这个不精准不见得是缺点。可能AI也会形成自己的套路。


 乐震文:最早看到这张画的时候我很吃惊,我画画60年,它只是几个月就可以达到这个程度。从时间的概念上来说,我们人类再不努力就要被机器人赶上,这个脚步是很快的。


我去年就拿到了这幅画,时时揣摩。基于对陆小曼整个画画学习体系开始分析研究,最终确定笔法。


我觉得百度的参与就是在给画家抽鞭子,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推动画家面向未来开拓自己的眼界,持续往前走。


 谢晓东:乐老师的作品我是了解一些的,艺术家最重要的就是风格成熟度,这一幅AI作品我们去看多多少少还是会觉得它可能在艺术上不是特别的成熟。


我们古人叫六法,关于欣赏作品的纬度,其中讲到经位,如果从这个角度去看AI作家作品的气韵还不够完整。当然它也有生活感,这个是很有意思的地方。如果从技法成熟度上来说学习的空间还很大,如果从审美上来讲确实很有味道。


  朱旗:画上的诗,当时给了它几个关键词就自己生成了一首诗。我想起了古代的很多岩画和汉代砖上的画,其实都不讲究比例的,它都是树很大,人画的比山还大,经常会有这种情况,人工智能也有一个学习和成长的过程。



AI作品算真正的艺术作品吗?


  朱旗:我觉得AI创作的作品只要是有人干预,有人倡导这件事,都是人干的这件东西就应该是作品。这跟人用相机拍照是一样的道理,中间有主观选择,代表了人的创作理念。


我觉得目前AI作画会有问题引发人们的思考,还是因为发展太快了,很多法律覆盖未必能跟得上。


比如一件AI作品,当中涉及到艺术形态不合适的地方,责任肯定还是会归咎到人身上。另外是知识产权,署名权还是人的,今天文心一格的画肯定就不能署名陆小曼。这个里面会有一些纠纷,但是这种东西是未来在人类和机器,人机共创艺术作品、人文产品、精神类产品需要考虑的事情。


实际上现在已经有很多的东西是人机互创的。我们见过杨金山先生的作品,就是利用照相机和自己的审美。他创造出来有点中国古代传统的字画风格,但是他的东西,没有人怀疑这个版权是他的。


 顾村言:科技肯定会助力艺术发展,现在的问题是,是否会消解艺术的主体性。我认为现在所有关于艺术品、艺术现象都建立一个基础,人的主体性,人是审美的主体和创造艺术的主体,所以主体性是没有变化的。


这个主体性也就是今天能够看到的乐老师作为艺术家的创作,带着个人的履历和修养,个人在当时代对中国产生山水画的理解以及和陆小曼过去的时代,这两层东西的结合。所以我觉得未来的发展都是一种跨界,艺术家和工程师或者科学家,他们的整合可能是人机共创。


 谢晓东:我觉得这个问题应该没有争议,作者只能署百度。但关于风格我有一个补充,我们看不到陆小曼下一个阶段的风格,因为她已经过世了。AI不存在这个问题,也许它可以给我们呈现未曾有机会看到的陆小曼风格,这也是它的意义所在。


而从艺术市场的角度来说,最后依然是传播学的问题,谁能够最快建立你的名声就卖高价,有的时候不是速度和质量的问题,是创造或者创造主体能不能够快速建立知名度,艺术市场所有的定价是根据知名度来定价的。


 骆新:我要和晓东商榷一下,当然名声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回看艺术史是要经过时间检验的,不是创作5年就要卖高价钱。艺术史一定是时间检验的艺术,当你从商业的角度,是短视的看,这个是长期和短期来看的问题。


 顾村言:我还是回到用艺术故事当中所讲的那句话,只有艺术家没有艺术,艺术家还是艺术创造的主体,但消解艺术家创作的主体性,会产生新的艺术形式,这个是我比较认同的观点。

人机共创的艺术创作方式,可能很多艺术家要失业。就像手工艺时代当机器大革命出现的时候,手工业大面积瘫痪,手工业者变成非常孤独的人群,这个就是历史的过程。



如何看待

AI帮助释放人类的艺术想象力?


 肖欣延:我先说人在AI作画当中的作用,其实说是AI在作画其实人在当中还是很重要的,我自己觉得一方面人是AI的导师,AI作画的神经网络大脑是人设计出来的,它有不同的模型效果也是不一样的。百度研发很多信号和知识引导的模型,也能够把构图、细节刻画学一下,所以我们人要设计它的模型。其次,人要去给它供给一些素材学习,学习什么样也是人给予它的。


从使用上,人也是AI作画的决定者。构思一个场景要语言表达出来,这个语言表达好不好决定AI生成画的水平。从这个过程当中来看AI把人的创意表达在文字当中,人是AI使用上的决定者。


 乐震文:中国绘画当中说的是气韵生动,其实更难的是用笔,我们看经典的绘画作品大家用笔无法代替。所以我给百度提一个要求,希望能在这个方面有所突破。


第二个,我想作为一个艺术家太考虑资本的操作或者运作,这个艺术家就不纯粹。我一直在想艺术家最重要的是不断改变自己,让自己的绘画艺术能够适应这个时代的发展。


在这个共同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而不放弃自己学到的一套笔墨工夫,这个是我们这一代画家要做的。如果我们在这方面研究的越深,给机器人带来的难点就越大,因为我们越深让它没有办法过来也没有办法转换,所以这是我们画家的责任。



如何看待AI创作的风格?


 谢晓东:据我了解已经有不同的算法模型,有一种类似于艺术家的风格一样,这个实际上要做替代它的分身一样。另外谷歌也在做的模型,就是要创造一个真正的自己。但我相信AI会有具备自主性的那一天。


 乐震文:我们画画的人经常会有突如其来突发奇想,想法很好突然就忘记了,如果有脑机接口抓住散光点,弄不好画家可以画出和平常不一样的作品。如果AI人工智能到一定的程度,我不希望它来重复人类的劳动,而是创造自己新的世界。让人工智能成为独到的艺术领域,来和人类竞争。


  朱旗:人工智能将来建东西出来,把它认定为艺术品这个还要讨论。但是这件东西可能会影响到人的情感,可能会让人感动震撼,并给人启迪,这种可能性是完全有的。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东西文娱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科技艺术 朵云轩 AI

11176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