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文博日报】国家文物局签署协议 | 中国航天博物馆开馆 | 新发现北魏墓葬壁画

2022-11-18


    2022年11月18日    


【综合】

■    国家文物局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发展局签署合作协议

■    “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文化论坛在澳门开幕

■    纪录片揭开三星堆“考古喜剧人”的日常

■    《侯马盟书》初代手稿问世


【博物馆】

■    中国航天博物馆开馆

■    大英博物馆再次展出女史箴图

■    山西省政协委员建议——拓展博物馆功能推动文旅融合

■    中国文字博物馆如何提升汉字文化国际影响力?

■    展出文物与官网不符,南博致歉:确有两件相似文物


【考古】

■    云南考古界首个院士工作站筹建工作启动

■    山西大同发现北魏佛教题材石椁壁画墓葬

■    华南伞顶盖遗址研究:古人类延续近10万年

■    湖南蓝山发掘43座古墓含6座战国墓葬


国家文物局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发展局签署合作协议


11月16日,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发展局局长宁汉豪在香港特区政府总部签署《关于深化文化遗产领域交流与合作的框架协议书》。根据协议书,双方将进一步推动内地和香港在文物建筑、考古、文物展览、文物科技、人才培养、青少年活动等方面的广泛合作。



协议签署前,李群与宁汉豪举行会谈。双方围绕“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文物进出境展览、内地与香港文物保护法规衔接、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与申遗等工作进行了充分交流。李群表示,党的二十大对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做了具体的部署,本次协议签署将助力香港在文化国际交流领域发挥更加积极作用。国家文物局愿与香港特区政府发展局携手合作,共同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弘扬知史爱国爱港精神,促进香港更好融入国家文化发展大局,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宁汉豪表示,此次签署的协议,是特区政府对国家文物保护事业的郑重承诺,发展局将在协议框架下,与国家文物局通力合作,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共建人文湾区,促进中华文化的弘扬传承和国际传播,为香港发展成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作出贡献。


此份协议书是国家文物局与香港特区政府发展局之间的首份合作文件,是国家文物局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一国两制”和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具体举措,是结合香港特区政府机构调整及内地与香港文化遗产领域交流新情况,对双方既有合作的深化和提升。此次签署协议书,将为支持香港建设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更好融入国家文化发展大局、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挥积极作用。


发展局是香港特区政府负责文物建筑保护管理及考古等工作的部门。近年来与国家文物局合作举办多届“历史建筑活化再利用研讨会”“内地与港澳中学生文化遗产暑期课堂”等交流项目,并于近期共同主办“血浓于水:香港历史建筑中的家国情”展览。


在港期间,李群专程赴文物探知馆参观国家文物局与香港特区政府发展局共同主办的“血浓于水:香港历史建筑中的家国情”展览,并赴香港法定古迹雷生春调研香港文物保育与活化工作。(国家文物局)


“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文化论坛在澳门开幕


11月16日上午,由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社会文化司与国家文物局主办,澳门特别行政区文化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海上丝绸之路”保护和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城市联盟办公室、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承办的庆祝《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50周年——“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文化论坛在澳门开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主任拉扎赫·伊伦都·阿索莫、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社会文化司司长欧阳瑜在开幕式上致辞,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作了题为《世界文化遗产在中国》的主旨报告,对中国1985年签署世界遗产公约以来在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和保护管理领域取得的成果进行了回顾总结,并对包括海上丝绸之路在内的近期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进行了展望。印度尼西亚井里汶郡摄政长哈吉·伊姆朗·罗斯亚迪应邀在线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20余位中外专家应邀出席论坛并发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李黎作了题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体系》的发言,阐释了中国海丝体系的构成与价值,并以南海交流活跃区与澳门为例,介绍了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的规划思路。ICOMOS资深专家苏珊·丹妮尔女士发言题为《海丝申遗研究介绍》,分享ICOMOS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的最新进展,探讨海上丝绸之路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并提出了下一步价值研究和申遗所需开展的国际合作建议。山东大学教授、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副理事长姜波以《从水下考古看海上丝绸之路》为题,对20世纪中期以来,水下考古发现所见的古代东西方海上交通实证进行了介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文化项目主管杨碧幸作了《新的能力建设路径》的发言,介绍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此领域的最新成果。(国家文物局)


纪录片揭开三星堆“考古喜剧人”的日常


最近,B站全自制纪录片《不止考古·我与三星堆》首次聚焦考古人,以三星堆为背景,讲述考古人关于文物的发掘、修复、保护和研究工作等维度的故事,展现考古人不为常人所熟知的生活与工作日常,并带领观众跟随考古人视角领略一个真实的三星堆考古现场。拿到豆瓣9.0分,坑里考古喜剧人扎堆,刷新了观众对于考古人的认知。

文博大片上线!沉浸式探秘考古现场


《侯马盟书》初代手稿问世


在中国古文字学家张颔诞辰102周年之际,山西文博界以一场古币文的展览缅怀先生对古币文作出的贡献。其间,张颔先生于侯马盟书发现那年(1965年)所著的《侯马东周遗址发现晋国祭册文字》手稿首次问世。


“这份手稿是今年5月份搬家的时候,无意中发现的,这也是关于侯马盟书最早的文章。”张颔先生的儿子张崇宁说。当日,张崇宁将这份手稿及张颔先生于1965年的工作笔记捐赠予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收藏。


山西文博界纪念张颔先生诞辰102周年。 胡健 摄


1965年12月9日,在山西侯马晋国遗址考古发掘出土1500余件东周时期玉石质盟书,震惊世界。盟书载体为圭形玉石片,内容涉及宗盟类、委质类、纳室类等,对研究中国古代盟誓制度、古文字及晋国历史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日,由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考古博物馆)主办的“文耀金泉——张颔先生的古币文世界”展览开幕式暨纪念张颔先生诞辰102周年座谈会在山西考古博物馆举行,展览展出先秦货币空首布、尖足布、方足布、刀币和圜钱90余件,以及张颔先生积累、辨识古币文的大量手稿、书籍,还有学术论文及获奖证书、奖章等20余组件。


其中,张颔先生最初按笔画积累古币文的手稿首次展出,张颔先生对收集的每一个古币文都做到字字详确有据,并本着“慎言其余”的精神,对不识之字编入附录。《古币文编》全书总共收入字目897条,字形5722字,内容包括:凡例、正文、合文、附录检字等。几千条古币文字,全部为他亲笔手绘,力求与原拓本一模一样。(中新网 胡健)




中国航天博物馆开馆


实物展出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备份星、神舟四号飞船返回舱和降落主伞、嫦娥五号月球样品;全新打造长征五号运载火箭转运发射模拟平台、中国空间站VR漫游系统……11月16日,中国航天博物馆正式开馆,首次全系统展示中国航天全貌、全方位展示航天历史与成就,为公众提供感受航天技术及文化的平台。


图为中国航天博物馆内部展陈。新华社记者 胡喆 摄


中国航天博物馆前身为中华航天博物馆,于1992年建成开放,坐落在中国航天的发祥地——位于北京东高地地区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内,是国内成立最早、亚洲地区最大的航天科技大型专业展馆。博物馆旨在展示我国航天科技成就、传播航天精神文化、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自今年7月份起,中国航天博物馆启动了展厅升级改造工程,全面系统梳理了中国航天发展历程及取得的成就,展陈内容包括中国航天历史和精神、导弹武器、运载火箭、人造卫星、载人航天、深空探测、航天人物、未来展望、天问书苑、多功能厅十大板块。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航天博物馆还以沙盘的形式,搭建了长征五号运载火箭转运发射模拟平台,配合大屏演示长五火箭出厂、转运、发射各个环节,使观众能沉浸式体验火箭发射现场,感受发射带来的震撼。此外,馆内还设置了航天服及数字交互系统、中国空间站VR漫游系统以及太空生活展,观众可近距离体验航天员的工作服、睡袋等生活用品。未来,观众可通过网络方式预约参观。


图为中国航天博物馆展出的嫦娥五号月球样品。新华社记者 胡喆 摄


“在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成立65周年之际,中国航天博物馆正式开馆,意义非凡。”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博物馆馆长姜杰表示,60多年来,中国航天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从无到有、由弱向强,不断向前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航天博物馆作为航天系统唯一的国家级专业博物馆,将系统展示我国航天科技成就、传播航天精神文化。(新华社 胡喆)


英博物馆再次展出女史箴图


英国大英博物馆自10月3日起至11月13日期间,时隔三年再次展出了东晋名家顾恺之的画作《女史箴图》的唐代绢本,这个版本被认为还原度极高,极具艺术性和考古价值。据悉,《女史箴图》每年限定展出约六个星期,此前受疫情影响,已停展三年。(中国日报)


山西省政协委员建议——拓展博物馆功能推动文旅融合


博物馆作为文化教育机构,是展示地区文化的窗口。一方面,博物馆可以接待游客,本身即为旅游资源。博物馆承载着历史文化,是提升旅游品质的重要载体,是区域旅游的文化中心。另一方面,博物馆的展览蕴含着城市发展的脉络,展示着这个城市从古至今的风貌。其中包括名人故居、历史风貌建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省政协委员、民进山西省委会副主委兼秘书长米效东建议,拓展我省博物馆功能,推动文旅深度融合。


米效东建议,首先,搭建全省博物馆资源公共平台,重点整合区域内博物馆旅游资源,对资源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利用,在全域旅游中提升博物馆公共服务能力。加强数字资产综合管理,对区域内博物馆藏品资源、数字资源、展览信息、宣教活动等内容进行管理,进行信息精确检索、模糊搜索等。通过博物馆数字资源利用,实现多媒体的智能检索、基于知识的创意设计、知识资源的可视化、领域资源的自动学习与生成等,支撑教育、研究、文化旅游、创意设计等应用领域的发展和应用。


其次,创新文创产品开发合作,延伸文旅产业链条。成功的文创产品一方面可以增加博物馆收益,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增加博物馆与观众的联结,最终扩大博物馆在新场所领域的宣传,提升博物馆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充分利用好博物馆优势资源,并与文化旅游经济相结合,再通过与企业合作、共同研发等方式,创新文创产品开发,提高博物馆的文化属性。建议打通我省各博物馆的文创产品开发,尝试成立联盟性质的博物馆文创产品研发、销售共同体,打造山西博物馆文创整体品牌,逐步提高文创品牌的信誉和影响力。建设全域博物馆文创资源素材库,开放统一授权,广集民智,提高文创产品质量,延伸博物馆旅游产业链条。建立以“观众”为核心的服务意识,了解观众需求,形成全省立体化的文创产品体系。(山西日报)


中国文字博物馆如何提升汉字文化国际影响力?


备受关注的中国文字博物馆续建工程和汉字公园16日上午正式面向公众开放,这意味着甲骨之乡的河南安阳又多了一扇向全世界展示中华文明的窗口和一个国际性汉字文化交流平台。


中国文字博物馆是我国首座以文字为主题的大型博物馆,分两期建设,一期主要包括主体馆,2009年11月建成开馆以来在继承、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汉字文化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续建工程和汉字公园开放前夕,记者就此采访了多名中国文字博物馆相关负责人。


图为中国文字博物馆续建工程字里乾坤展厅。 中国文字博物馆供图


续建场馆和汉字公园有何展陈?

此次开门迎客的续建工程陈展有“汉字民俗”“字书琼林”“书苑英华”“字里乾坤”四个专题展览,涉及青铜器、拓片、墓志、瓷器、书法作品等各类展品600余件套。


据介绍,续建工程专题展与主体馆基本陈列相得益彰,“字书琼林”的知识性,“书苑英华”的审美性,“汉字民俗”的亲民性,“字里乾坤”的互动性,每个展厅都别具一格,更加全面地展示博大精深的汉字文化。


汉字公园位于中国文字博物馆东西两侧,总占地面积214亩,将汉字文化的多维度表达方式融入到景观设计之中,通过特色水系、高低错落的植物和色彩形态各异的建筑,把生态、自然、人文有机融合在一起,形成“汉字之源”“汉字之变”“汉字之趣”“汉字之美”“汉字之韵”“汉字力量”六个汉字文化展示园地,成为自然天成、新颖美观、文化休闲、艺术享受的汉字文化特色主题公园。


不难发现,续建工程和汉字公园依旧以传承、发扬汉字文化为宗旨。


值得一提的是,一期主体馆开馆自以来已连续举办了八届“中国文字发展论坛”,在文字研究领域已经发展成为凝聚文字学研究力量的高端学术平台。


中国文字博物馆副馆长魏文萃表示,续建工程开放后,该馆将继续深化馆藏研究,关注前沿博物馆学理论与实践,举措之一就是广泛合作,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学术合作,共同推进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


“做好展览是博物馆的核心工作,通过展示文物背后的文化传统以及通过展览解读历史文明的进程。”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书记、常务副馆长刘纪献介绍,今后将积极探索并实践中国故事的国际表达方式。


如何提升国际传播力?

如今,开馆的二期续建东西两个场馆,与主体馆形成合抱之势,犹如汉字的“合”字,体现了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理念。


那么,续建工程和汉字公园作为一期工程的延续和补充,如何与主体馆形成“合”力量,提升中国文字博物馆的汉字文化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呢?


中国文字博物馆宣传教育部主任于笑莹表示,该馆将融合新旧功能区属性及特点,使新旧功能区各有所长、互为补充、协同发展,构建系统化、立体化、层次化的功能体系,打造更具活力、创造力和影响力的国际性交流平台。


于笑莹介绍,未来运营中,首先,该馆将以文化交流、沉浸体验、社会教育为特色,突出互动与共享,打造国际化文字文化体验与交流空间;第二,突出学术研究与创新,以多元、灵活的形式和内容,面向海内外展示和传播文字研究成果;第三,突出公共服务,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第四,突出数字与智慧,不断强化国际在线传播。


“我们将利用好《汉字》国际巡展等品牌展览和活动的优势,在国际化展览巡展、古文字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沉浸式体验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不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于笑莹说。


以甲骨开展国际交流

本月10日,国家文物局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通报了河南安阳殷墟考古与甲骨文研究取得重要成果及新进展。其中,甲骨文发现总计约15万片,经科学考古发掘的有3.5万余片,单字数量已逾4000字。


一片甲骨惊天,建造在甲骨故乡的中国文字博物馆可谓“近水楼台”,尝试以甲骨联结海内外。


图为中国文字博物馆全景。 中国文字博物馆供图


刘纪献介绍,目前,该馆已着手提升“甲骨学堂”的教育活动,加强博物馆教育的国际协作交流。


据知,“甲骨学堂”是面向广大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学生、海外留学生等群体,来传播文字所承载的中华民族灿烂的文明、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也是该馆长期打造的一个品牌。


除了“甲骨学堂”,该馆目前还在与国侨办和河南省政府外侨办联合举办了“线上中华文化大乐园——欧洲国家第十四期”线上教育活动,同时与上海外国语大学等高校准备开展海外留学生汉字教育活动。


“这种新的尝试,对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外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刘纪献介绍说,该馆将进一步拓展文字文化项目在国际范围的推广,打造在全球范围内的汉字文化国际体验基地,讲好中国故事,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努力成为向全世界展示中华文明的窗口和国际性文字文化交流平台。


由此可见,续建工程和汉字公园开放后,一个全新的中国文字博物馆和殷墟、红旗渠等共同构成了独具特色的安阳文化体系,对提升安阳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必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中新网 王宇)


展出文物与官网图片不符 南博致歉:确有两件相似文物


近日,南京博物院展出的一件馆藏瓷器引发参观者质疑是复制品,该消息一出,网友纷纷猜测,真品究竟去哪儿了?据参观者徐先生称,该博物院6号展厅展出的青花云龙纹扁瓶与官网发布的图片不符。徐先生认为,这件展品可能为复制品,但却并未被标注复制品的字样,很不严谨。


11月14日,徐先生发现,博物院官网虽没有回应,但在官网上补发了一张实际展品的照片,目前官网显示有两款青花云龙纹扁瓶。


对此,记者了解到,南博方面回应称,展厅文物与官网照片不一致,是因为确有两件相似文物。由于展馆的迁移、官网改版等因素,展厅文物与官网照片出现不一致,而引发误解。


回溯乌龙产生过程,南博方面解释说,藏有两件明代青花云龙纹扁瓶,编号分别为822和823,均是清宫旧藏。


这两件青花云龙纹扁瓶是明早期官窑的典型器,主体纹饰、内容、画法较为相似,青料为苏麻离青料。明代早期永乐、宣德时期的青花瓷器多采用这种来自波斯的进口青料,其最大特点是烧造有晕散、发色浓艳如宝石蓝、表面有铁锈斑等。


822号较之于823号扁瓶发色更为浓艳及晕散,这与青料的配比、釉层的厚度、烧成的温度、烧制时的位置等都有关系。


2013年,南京博物院二期改扩建工程完成,822和823号青花云龙纹扁瓶在其历史馆6展厅同时展出。2018年5月,因南京市博物馆“博物馆的历史”展览借展,822号青花云龙纹扁瓶从南博历史馆6展厅撤展;2018年8月,“博物馆的历史”撤展,822号青花云龙纹扁瓶归还南博典藏部瓷器库。2018年5月以来,南博历史馆6展厅只有823号青花云龙纹扁瓶在展出。2019年南博官网改版,增加了虚拟展厅功能,为凸显苏麻离青料的特点,在历史馆6虚拟展厅中展示的是822号青花云龙纹扁瓶照片。


南博表示,“对于展厅文物与官网照片不一致而引发的误解,我们深表歉意,我院已将这两件青花云龙纹扁瓶同时展出,以供鉴赏。非常感谢社会公众的监督与提醒,欢迎继续提出宝贵意见,以便于我院提供更好的文化服务。对于恶意炒作行为,我院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扬子晚报 张楠)




云南考古界首个院士工作站筹建工作启动


2022年11月15日,中国科学院邱占祥院士工作站筹建座谈视频会议举行,中国科学院专家和楚雄州、元谋县有关领导通过远程视频座谈交流,共同探讨“元谋人”考古发掘工作。中国科学院邱占祥院士工作站是云南省目前考古领域的第一个院士工作站,将助力加快推动“元谋人”考古发掘取得新突破。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是我国目前唯一专门从事古脊椎动物学、古人类学、古环境学及相关生物地层学研究的学术机构,建有国内规模最大的古脊椎动物、古人类化石及石器标本的标本馆,世界规模最大、条件最齐全的标本修复室。邱占祥院士长期从事新生代地层和古哺乳动物研究,是我国著名的古生物学家、中国古哺乳动物与新生代地层学界的泰山北斗。邱院士早在1998年就与元谋结下了不解之缘,是在元谋主持开展的“九五”攀登专项“早期人类起源及环境背景的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并亲自带队开展野外发掘,发现的一件元谋古猿左下颌骨及其研究成果被评为2000年“中国基础科学研究十大新闻”,为元谋古猿、“元谋人”化石在中国早期人类起源研究中奠定了重要的地位。


元谋盆地是世界上同一盆地范围内同时发现古猿、直立人及大量远古文化遗存的罕见遗址区域,是名副其实的古人类故乡。元谋古生物化石资源丰富、种类众多,从1.8亿年前的姜驿恐龙、800万年-700万年前的元谋蝴蝶古猿、170万年前的“元谋人”及其文化、旧石器时代中晚期、新石器、青铜器时代等地点及文化遗存在元谋都有发现。邱占祥院士在元谋县建立工作站,对重启元谋人考古发掘,探寻更多更丰富的人类起源佐证和材料,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做出元谋新贡献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据悉,下一步,将借助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技术力量,组建专业研究团队重启“元谋人”发掘研究工作,以寻找新材料为重点,以多学科合作为导向开展元谋人考古研究。同时,为全力做好邱占祥院士专家工作站筹建相关工作,元谋县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和县长担任领衔领导的元谋人遗址保护利用工作专班,全面统筹推动元谋人遗址保护利用工作,从考古发掘、办公和住宿保障、元谋人遗址博物馆规划建设、政策资金保障等方面全力支持,全力保障好邱占祥院士工作站的筹建和后期服务工作。


中国科学院邱占祥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邓涛,研究员高星、倪喜军、尤海鲁、科技处处长张翼、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吉学平、楚雄州及元谋县有关领导参加会议。


邓涛所长表示,古脊椎所将全力配合邱占祥院士工作站的建设,选派精强的发掘和研究力量,与云南省、楚雄州、元谋县及国内相关同行合作,从古人类学、旧石器考古学、古哺乳动物学、地层学和古环境学等各个方面将元谋古猿和元谋人的研究推向更高水平。(人民日报)


山西大同发现北魏佛教题材石椁壁画墓葬


记者16日从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大同仝家湾发现一座北魏邢合姜墓石椁,该墓葬有明确纪年,石椁四壁及顶部皆绘有佛教题材壁画,并残存彩绘。这种全景式反映佛教题材的墓葬壁画在北魏平城时期尚属首次出现。


这座墓葬出土有明确纪年的石碑,石椁整体为长方形屋宇形式,壁画所绘佛教人物形象、佛教人物动作、包括龛内二佛并坐和单佛形象,在云冈石窟的雕刻中都可找到相似内容。


东壁石板。 吕晓晶 摄


2015年5月,接民众报告,山西省大同市城南仝家湾村富乔垃圾发电厂院内发现一座古代墓葬。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赶赴现场调查,发现墓葬破坏严重,墓室基本无存。


根据迹象推测,该墓为长斜坡墓道土洞墓,坐北朝南,墓内仅余39块石椁及内部石棺床残件,未见其他随葬品。


经过清洗、修复,可将这些残件拼合成一座基本完整的石椁。这座石椁的四壁及顶部皆绘有佛教题材壁画,并残存彩绘。与石椁一同出土的还有1件北魏皇兴三年(469年)纪年墓碑。


石椁基座。 吕晓晶 摄


石椁四壁内部、南壁外部和顶板内部均绘有壁画。正壁即北壁的3块石壁板上半部各绘一幅佛像,其中一块壁板由于上半部分残缺,佛像已不存,下半部分则绘供养人礼佛行列。中间的壁板绘尖拱龛内二佛并坐于须弥座上,龛两侧为5个相切的环形装饰,龛顶有3朵莲花,二佛头顶有肉髻,身后有圆形头光、舟形身光。二佛上方的背光间画出长方形题记框,内无字。


西壁石板。 吕晓晶 摄


东西壁分别有两块石板,石板上部各绘一佛,下部绘供养人。南壁即前壁的3块壁板内、外壁均绘壁画。内壁作为整体,上部绘七佛一字形排开结跏趺坐于莲花座上,头顶上方有伞盖,身后有圆形头光,舟形身光,着通肩袈裟,施禅定印,七佛之间装饰有莲蕾。下面椁门两侧绘形似老虎的镇墓兽。外壁分别绘护法门神,形象基本相同。顶板内壁绘有6身飞天,每披3身。飞天之间绘有莲蕾图案。(中新网 杨杰英 胡健)


华南伞顶盖遗址研究:古人类延续近10万年


古人类的演化、扩散与石器技术发展密切相关。传统观点认为,中国南方地区在更新世(距今约260万-1万年)以来的大部分时间内都流行的是以简单、粗放的大型砾石石器为主的技术体系。不过,中外学者对湖南澧水流域的伞顶盖遗址进行多年系统发掘和持续研究最新发现,华南古人类在该遗址生活延续近10万年,其晚更新世石器技术演化具有区域性和复杂性特征。


伞顶盖遗址地层、取样及石制品分布信息。 李浩 供图


这项揭示华南古人类及其石器技术如何演化、发展的重要研究成果论文,由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古生态与人类适应团队李浩研究员联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李意愿副研究员、临沂大学于禄鹏教授、汕头大学涂华副教授、西北大学张玉柱副教授及美国、南非的国际合作者共同完成,近日在国际专业学术期刊《第四纪科学评论》(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发表。


伞顶盖遗址3个文化层古人类延续近10万年

论文第一作者和共同通讯作者李浩研究员16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介绍说,现代人起源、演化及其全球性扩散,一直是学界关注并探讨的重大科学问题。近年来,随着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兴起,科研人员在揭示现代人扩散的具体机制与过程,尤其是现代人与不同区域本土人群之间的相互关系方面,取得许多新的认识。


这一趋势对中国地区的现代人起源研究也产生很好的推动作用,并涌现出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具体到华南地区,近年来在广西、湖南等地的洞穴遗址中发现重要的晚更新世早期的现代人化石,引起学界对南方现代人起源研究新的讨论和思考。


伞顶盖遗址出土的石英砂岩原料大型工具:(A)手斧;(B)大型石刀;(C、D)手镐。 李浩 供图


2017至2019年,合作团队对湖南澧水流域的伞顶盖遗址进行系统发掘。该遗址位于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是一处河流阶地型旷野遗址。遗址文化层厚度近2米,可细分为4个层位:第1层为耕土层;第2和第3层为均质红土层,分别相当于上文化层和中文化层;第4层为网纹红土层,相当于下文化层。


光释光测年结果显示,古人类占据伞顶盖遗址的时间从距今约9.6万年开始,持续至距今约1.3万年。地层特征及沉积物粒度、磁化率、常量地球化学元素和微形态等方面的研究表明,伞顶盖遗址文化层堆积以近源的风成作用为主,总体上表现出风化强度高、偏暖湿的气候环境背景。另外,从石制品分布密度来看,人类活动强度在第2层(距今约3万年以来)有较为明显的降低趋势。


伞顶盖遗址出土的燧石原料石核:(A-G)单面向心剥片石核;(H)单面单向剥片石核;(G)砸击石核。 李浩 供图


伞顶盖古人类打制石器有一定计划性和组织性

李浩指出,石制品技术分析显示,伞顶盖遗址中、下文化层(即第3、4层,距今约9.6万-3万年)同时存在两套不同的技术操作序列:一是采用粗颗粒石英砂岩原料,生产大石片毛坯和手斧类大型工具的技术序列;二是采用隐晶质燧石原料,生产小型石片和小型石片石器的技术序列。前者表现出典型的阿舍利技术特征,即具备系统的大石片剥取技术以及有目的的大型工具修型技术,但这些产品在石制品组合中的比例明显偏低。后者以单面向心剥片石核、较高比例的使用石片以及各种类型的小型石片石器为特色,在石制品组合中占据主导地位。其中,单面向心剥片石核的一面为带有凸度的自然砾石面,另一面为向心剥片的工作面,两个面多呈现不对称的空间几何形态,指示当地古人类在打制石器时,有一定程度的计划性和组织性。


相较于中、下文化层,伞顶盖遗址上文化层(第2层,距今约3万-1.3万年)的石英砂岩比例有所减少,燧石比例更高(79.4%);同时,手斧类大型工具完全被小型石片石器取代。整体来看,伞顶盖遗址从下至上的石器技术尽管存在一定的变化趋势,但这些变化并非根本性的革新,更多体现出的是较强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伞顶盖遗址石器技术的历时性发展模式,很可能指示了当地人群连续性的发展和演化。


他表示,从宏观的区域视角来看,伞顶盖遗址所在的澧水流域(长江中游支流),在中更新世阶段表现为典型的阿舍利技术面貌(以虎爪山遗址为代表),比如,石制品原料以石英砂岩和石英岩等粗颗粒原料为主,缺少对燧石等优质硅质岩类的偏好和利用;大石片和手斧类工具是石制品组合中的主要类型。到晚更新世早期(以伞顶盖、乌鸦山遗址为代表),阿舍利技术产品仍然存在,但其比例已经显著降低;同时,出现对优质燧石原料的大量开发和利用,用以生产各种类型的小型工具,如刮削器、锯齿刃器、凹缺器、石钻和尖状器等。而到了晚更新世晚期,手斧类大型工具在该区域普遍消失,前期存在的小型工具开始全面盛行。


极大丰富对华南地区晚更新世古人类演化认识

李浩强调,值得注意的是,在晚更新世晚期,澧水流域出现一种细小石片石器工业(以十里岗遗址为代表),其特点主要表现为:更加青睐远距离获取的黑色燧石原料;石制品尺寸更加细小;砸击法剥片技术有更多的利用;出现琢背器等新的工具类型;同时,赭石等具有象征意义的文化遗存开始出现。总体来看,这一细小石片石器工业很可能反映了新的技术人群的出现,并且这一人群在文化上表现出更多的现代性。


澧水流域石器技术发展和演化脉络。 李浩 供图


研究团队基于伞顶盖遗址最新分析结果,建立起澧水流域中-晚更新世以来较为完整的石器技术演化脉络,并首次从区域性视角揭示了阿舍利技术消失的过程,以及晚更新世晚期阶段可能存在不同技术人群的现象。虽然不同人群之间的关系还有待深入研究,但其石器技术演化模式不仅有别于中国北方地区,即使在中国南方,也与岭南、西南云贵高原等地区有所差异,显示出独特的区域性特征。


伞顶盖遗址的最新研究结果,逐渐揭开中国南方地区旧石器文化多样和复杂的面貌,极大丰富对华南地区晚更新世古人类演化认识,“这将有助于学者们进一步思考中国境内不同地区旧石器技术发展的独特性和复杂性,进而深入理解技术背后所蕴含的人群的发展和演化,尤其是现代人在中国的兴起过程。”李浩总结说。(中新网 孙自法)


湖南蓝山发掘43座古墓含6座战国墓葬


11月17日,记者从湖南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湖南蓝山县五里坪发掘出古墓43座,包括13座砖室墓和30座土坑墓,出土陶器、铜器等遗物270余件。其中6座为战国晚期墓葬,战国墓应是平民墓,随葬器物级别低,内有米字纹陶罐和陶壶,具有明显楚、越文化特征,说明战国晚期楚人势力已进入到岭南北地区,为研究楚人南下及楚、越文化交流提供重要考古资料。(新京报 赵露)



编辑:少侠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文博圈立场

文博圈投稿:wenboquan01@163.com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文博圈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文博日报 国家文物局

15111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