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1

分享

曹林:关于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

原创 2022-12-01


依照教育部2012年编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来看,从新中国建立初期一直沿用的“舞台美术”,被“戏剧影视美术设计”所替代。此举使专业边界产生了很大的扩展和融合,可以说是一个飞跃式发展,给后续的学科门类、专业划分、专业名称和专业方向之间的关系带来一系列影响。


规范化的舞台美术高等教育体系发端于新中国建立之初,经过七十余年的发展,至今已有五十余所高校开设了具备本科建制的舞台美术专业,从中不难看出我国舞台美术专业教育的蓬勃发展。七十余年来,新中国舞台美术高等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是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伴随着从未间断的国际交流一步步走过来的。我们一直秉持着民族特色与国际语言相结合的舞台美术高等教育理念,采取走出和请进来的方式,不断更新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内容。当时光进入世纪之交,专业疆界发生了很大变化,“大舞美”观念得到广泛认同。与此同时,课程结构、评估体系也在不断变化、更新,有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摆到了我们面前。在过去的二十年当中,我国最重要的几家戏剧院校都分别牵头举办了规模不同的研讨会,主要针对专业建设,努力探寻面向新世纪的、更为合理的解决方案。


话剧《罗慕路斯大帝》,导演、整体设计:易立明


沪剧《临湖明月》,导演、整体设计:伊天夫


近期,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以及山东艺术学院、四川传媒学院等院校分别召开了以聚焦专业建设为核心的探讨会,参与的相关院校达几十所,对面向未来的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此,我想主要就人才培养和打造一流专业等话题,从三个向度谈几点不成熟的想法。


一、关于“大舞美”


我们在近十年来倡导的“大舞美”观念,主要从学科属性、自身内涵、服务对象和表达方法上给出了新的解释。从某些程度上解读了这个专业随着时代发展而生成的当代性,已成为舞美专业发展现状及学术前沿所关注的重要话题,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形成当下乃至未来人才培养的行业发展局面。具体到专业院系来说,分析研究“大舞美”观念下的人才需求,就成为我们这个领域面临教研教改的首要话题。


在“大舞美”观念背景下,现有学科目录中的“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变得更为复杂,同时也给特色办学带来更多可能性。一方面,戏剧艺术是人类文明的载体之一,由观演关系构建出独特的交流方式。当今的设计师不仅要在设计方案上高度契合剧目所叙述的内容,为表演而设计,而且还要顾及观众的因素,充分考虑不同场域的空间特点和观演关系。此外,“后戏剧剧场”语境下的表演行为可以在各处发生,表演设计的价值正在得到新的认知和解读,舞美设计已经从“衬托文本和表演”转向“为表演而设计”,从而达到“参与表演”——甚至是把“自我表现”作为目的的设计——形成超越戏剧舞台的剧场艺术。


另一方面,伴随着数字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舞台空间与影视媒介之间的界限也愈加模糊,与新媒体相互交叉的新型观演关系不断出现,带来关注内容上的外延和拓展。尤其是后疫情时期带来的影响,“双线演出”(即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形式步入常态化,由此带来的“数实互生与表演设计”、“线上演播与视听表达”、“网络数媒与演艺传播”等课题,数字技术将表演设计、视听呈现、高清传播等剧目创作过程链接成一个整体,某些程度上激活——或者说再造了一种新型剧场艺术。


鉴此,当今的舞美之“美”,更偏重于戏剧“美学”的整体性,而非仅仅是美术之“术”的层面。由此,我想未来各院校在建设一流专业的道路上,不断调整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改变基础教学和创作训练方式是一个突破口,将在强调并突出专业建设特色上面临一个巨大空间。


《听瓷》VR展厅,演出设计:史军亮


《Ear Spa》,非常规设计:章雯婕


二、关于“新文科”


当下,相对于传统文科而言的所谓“新文科”,是以全球新科技革命、新经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背景,突破传统文科的思维模式,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同与共享为主要途径,促进多学科交叉与深度融合,推动传统文科的更新升级,从学科为导向转向以需求为导向,从专业分割转向交叉融合,从适应服务转向支撑引领。在这样的大趋势下,我们的专业建设议题都应该围绕“让学生在校园期间能得到什么”而展开。


这与我们所倡导“大舞美”观念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为进一步更新我们的教育理念和知识结构指明了方向。招生情况就如同风向标,从我国目前开设舞台美术专业的院校数量上看,社会对舞美人才的需求呈上升趋势。面对数字科技时代对舞美人才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必须要在“新文科”语境下探寻一种更趋合理的路径和方法。把现有传统文科的基础进行学科中各专业课程重组,形成文理交叉,即把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哲学、文学、语言等诸如此类的课程中,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跨学科学习,达到知识扩展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将是我们寻求路径和方法的有效手段。


具体到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的专业建设,我认为首先要充分理解“新文科”的评价体系,把专业建设建立在“整体设计”思维框架中。这其实是确立了一个新的培养方向,要在本科教育层面贯通表演设计的各个元素,而不是把空间设计、灯光设计、服装设计、化装设计的分离教学当成唯一方法。此外,要在办学特色上寻找出路,而不是所有院校都搞千人一面式的专业建设。可以根据各自在师资队伍、硬件设施、实习实践等方面的条件,发挥优势,积极开拓新媒体艺术、舞台技术、音响设计以及舞台管理等课程内容,搭建一个比较完整的当代舞美人才培养体系。


蔡国强作品《天梯》


黄永砅作品《世界剧场》


三、关于“数字化”


从国家文化发展策略上看,2018年正式开始强调文旅融合发展,旨在“为增强和彰显文化自信,统筹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和旅游资源开发,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我们这个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也随即发生了一些改变,突出表现在专业领域的扩展上。2022年3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对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做出了全面部署。由此,我们从舞台空间出发,开始思考如何构建数字化表演设计的理论体系框架,为文化数字化战略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提供良好的方法论和工具指引。


众所周知,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带有很强的物质性和实践性。教育学生如何引发想象力并能自由表达艺术思想固然重要,但也需要相应的职业技能支撑。同时,舞美设计的边界具有流动性,是一种可扩展的艺术形式。所以从业者所要掌握的技术必须与其他专业领域有交叉性和互补性。与以往不同,数字科技带来的不仅在技术操作层面上更加便利,而且会从创意设计、技术体现、演出传播以及行政管理等全过程增强我们的整体意识,更在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上发生了一些改变,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体设计”教育理念的总体走向。


畅想未来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的人才培养,数字化将给我们带来更多可能性。以艺术创作集成科技创新,以舞台应用带动装备研发,合力推动线上线下一体化、在线与在场相结合的“元宇宙”数字化文化新体验。这给我们今后的专业建设带来众多启示,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上,要紧紧围绕前沿学科和方法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四届中国先锋戏剧青年设计师提名展《距离》,策展人:谭泽恩


第七届中国先锋戏剧青年设计师提名展《圆聚力》,策展人:沈倩


综上所述,在“大舞美”“新文科”“数字化”这几个向度上重新审视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的专业建设,就会发现其复杂性和趣味性就在于它的综合性。当代剧场艺术是一个众多部门围绕表演而开展的合作过程。所以,我建议将现有的“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改称为“表演设计”专业,或许更为妥切。


(注:本文为中国舞台美术学会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新中国舞台美术发展研究”(批准号:20ZD2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公众号发布的文章,仅做分享使用,不做商业用途,文章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如果分享内容在版权上存在争议,请留言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



责编:吕佳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曹林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14828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