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青亭网

分享
原创 2022-11-29
Esther | 编辑
Magic Leap今年发布新款AR头显Magic Leap 2,相比于上一代Magic Leap 1,新品更专注于B端场景,自公布以来,Magic Leap不仅对公司策略、理念更加透明,也不断公开ML2产品设计背后的思考。相比于ML1,ML2的设计有了多种变化,而近期该公司进一步解释了这些变化背后的原因。
据青亭网了解,ML1发布时,早期的体验者认为其画质不够理想,消费者对它也不太感冒,主要是因为价格昂贵,对AR的认知不够。大家主要将它看作是实验性设备,更像是面向开发者。
最初,Magic Leap预期可以在首年售出100万台Magic Leap 1,然而后有消息称上前半年仅售出6000台。后来,随着微软获得美军220亿美元巨额订单,联想、Meta等大厂开始开发AR眼镜,外界对于这项技术的认知才逐渐提升。然而Magic Leap从第一代设备上并没有得到预期的成功,因此经历了一段时间低谷后,更换了CEO,并重新调整策略,从toC全面转向toB。
该公司创始人Rony Abovitz解释:Magic Leap 1的策略是同时toB和toC,这是两条业务线,而从2020年转型开始,Magic Leap变成了专注toB领域的公司,专注于医疗、消防等场景。
为了满足上述应用场景的需求,Magic Leap决定重新思考AR产品设计,不仅要增强ML1的功能,还要提升实用性,以及与企业解决方案集成的能力。那么,ML2的设计思路都有哪些变化?解决了哪些困难呢?近期,Magic Leap公开了这款AR头显迭代背后的故事,以向大家展示为什么它适合企业级AR应用。
Magic Leap首席设计官James Temple表示:为了让企业员工佩戴AR头显工作,ML2需要具备足够大的视场角,但这意味着也需要更强大、更重的计算系统。然而,为了保证长时间使用的舒适性,ML2需要做到足够轻便。也就是说,AR头显设计的多个方面实际上是相互关联,却相互限制的。
因此,ML2需要在算力、重量、舒适度和FOV之间做出取舍,以实现各方面平衡的设计。为了实现这样的设计,Magic Leap几乎用了4年时间开发。
据了解,ML2的重量仅260g(比ML1更轻),和自行车头盔差不多重,其穿戴过程足够简单,只需要将弹性头箍固定在头上,然后将连接好的计算单元放在口袋,手拿手柄即可。
Magic Leap指出,一些主流VR头显重达600g左右,虽然不轻但可以接受。但由于AR头显的预期使用时间更久,这样的重量放在AR头显上并不合适。尤其是在ML1时代,Magic Leap就了解到外科医生、工人对于重量的负面反馈,比如给耳朵施加了很多压力等等。
因此,Magic Leap改变了ML2的人体工学,以确保舒适性,让佩戴过程像戴眼镜一样简单。不过为了更好的固定,ML2不能选择传统的折叠式镜腿设计,而是需要延续头箍设计,以更好的贴合、固定在头上。ML2头箍的特点是,采用了伸缩式设计,对不同大小和形状头部的贴合度更好。
Magic Leap发现,不同年龄、性别、种族、发型的人,头部形状和大小差异很大,而这些变化会对AR头显的能力产生明显影响。
而为了让ML2一台机器就能适应多种头部,Magic Leap的用户设计研发团队深入研究了颅骨生理学,并且为了收集相关参考数据,还扫描了近2000人的头部,获取了精度达亚毫米级别的数百万数据点。这些数据包括了18个面部标记点,如眼睛、角膜顶点、鼻梁、太阳穴和耳朵的位置等。此外还手动标记了头部相关的19个测量指标。
Magic Leap表示:我们绘制出了各个标记点之间的差异,并通过统计和设计的角度,分析出最合适ML2外形设计。
为了将AR光学、计算元件整合到ML2的外壳中,Magic Leap内部设计了多种AR头显原型。在Magic Leap总部的一个神秘房间中,就包含了数十款AR头显原型、计算单元和手柄,这些不同的设计,是为了探索AR在可穿戴性、功能性之间的平衡。据悉,其中最早的原型可追溯到2019年,大约是ML1发布一年后。
比如Magic Leap的手柄设计,起初曾采用大块摇杆设计,后来改成了略带角度的扳机,可以更好的贴合手腕的自然姿态。而计算单元也得到了迭代,其使用的连接线从粗、硬的外形优化成更柔软的光纤电缆。
而为了优化AR头显的舒适性,Magic Leap在多种不同的用户群中测试了各种AR原型,时长在5分钟到3小时之间不等。Magic Leap表示;通过长时间的体验测试,我们的设计和UX团队了解到使用AR头显的一些痛点,通常这些痛点要经过长时间使用才能显露出来。比如,头显侧面扬声器附近的组件会给头部施加额外压力,长时间佩戴不太舒适,因此不得不在机械设计上优化该问题。
Magic Leap认为,在企业场景长时间使用AR头显是可能的,只需要小范围的优化,就有望让外科医生、工厂培训学员在数小时到一天中使用AR头显,且不感到难受。
细节方面,Magic Leap会3D打印AR头显原型,并在其中加入微型滚珠来模拟实机的重量。为了让AR头显的重量分布更均匀,设计师在鼻梁、前额等位置加入衬垫,还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面部、头部形状进行调整,确保AR透镜和眼球追踪模组能对准人眼。
与HoloLens 2相比,Magic Leap 2的适眼距明显更短,因此几乎不能叠加镜框眼镜使用。Magic Leap设计部门的高级副总裁Gary Natsume解释称,让光学元件尽可能靠近人眼,目的是提升FOV大小,同时增强舒适性。在医疗、救援等场景中,开阔的视场角会很有帮助。最终,AR的目标是摆脱显示的边框,更自然的融入周围环境。
ML2的视场角比ML1明显扩大,从50°提升至70°,不过相比于垂直FOV,横向FOV的提升比例较小。Natsume解释,头部横向运动比上下运动更容易,如果纵向视场角更大,那么就能减少上下运动(抬头、低头),从而提升舒适性和效率。
除了视场角外,AR头显的外观设计也很关键。Google Glass等早期的AR眼镜外观比较前卫,不符合主流审美,因此人们常常将它与“极客”人群相关联。相比之下,更理想的AR眼镜应该接近普通眼镜外观,因此ML2采用了表面更平的椭圆形镜片设计,比上一代的蒸汽朋克造型看起来更加“普通”,而且侧面看更薄,更贴近人眼。Magic Leap称,其目标是将ML2做成人们更熟悉的产品,使得人们在公共场合佩戴感到舒适。
不过由于集成了多个传感器,ML2整体还是有一定厚度,绑带更像是环形头箍而不是镜腿,明显不能看作是眼镜或墨镜。外形不仅是ML2面临的难题,也是当下AR头显/眼镜所面临的问题,真正将AR做成眼镜形态的产品不多,只有North Focals等少数公司。
毫无疑问,ML2当前的设计、售价(3299美元)还不适合C端市场,因此它主要针对三种行业应用:医疗保健(外科手术)、制造业/物流管理,以及消防等公共事业。
当然,如果AR体验可以带来足够多的价值,也许在头上戴几百克的头显也许可以忍受。与此同时,未来的Magic Leap头显也将变得越来越轻、视场角更大,佩戴和视觉体验也将更舒适。Natsume表示:AR正在不断进化,我们每天都在研究如何将它做的更好。
参考:
https://www.fastcompany.com/90801806/inside-the-design-of-magic-leaps-new-headset
https://www.magicleap.com/magic-leap-2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广告 欺诈 淫秽 色情 侵权 骚扰、辱骂、歧视 敏感 违法 犯罪 反动、政治 其它
数艺网是一个信息获取、分享及传播的平台,我们尊重和鼓励数艺网用户创作的内容,认识到保护知识产权对数艺网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承诺将保护知识产权作为数艺网运营的基本原则之一。
本条款原则如下:
1. 用户在数艺网上发表的全部原创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文章、案例/项目和评论),著作权均归用户本人所有。用户可授权第三方以任何方式使用,不需要得到数艺网的同意。
2. 数艺网上可由多人参与编辑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案例/作品的认领、企业/机构的认领,所有参与编辑者均同意,相关知识产权归数艺网所有。
3. 数艺网提供的网络服务中包含的标识、版面设计、排版方式、文本、图片、图形等均受著作权、商标权及其它法律保护,未经相关权利人(含数艺网及其他原始权利人)同意,上述内容均不得在任何平台被直接或间接发布、使用、出于发布或使用目的的改写或再发行,或被用于其他任何商业目的。
4. 为了促进知识的分享和传播,用户将其在数艺网上发表的全部内容,授予数艺网免费的、不可撤销的、非独家使用许可,数艺网有权将该内容用于数艺网各种形态的产品和服务上,包括但不限于网站以及发表的应用或其他互联网产品。
5. 第三方若出于非商业目的,将用户在数艺网上发表的内容转载在数艺网之外的地方,应当在作品的正文开头的显著位置注明原作者姓名(或原作者在数艺网上使用的帐号名称),给出原始链接,注明「发表于数艺网」,并不得对作品进行修改演绎。若需要对作品进行修改,或用于商业目的,第三方应当联系用户获得单独授权,按照用户规定的方式使用该内容。
6. 数艺网为用户提供「保留所有权利,禁止转载」的选项。除非获得原作者的单独授权,任何第三方不得转载标注了「禁止转载」的内容,否则均视为侵权。
7. 在数艺网上传或发表的内容,用户应保证其为著作权人或已取得合法授权,并且该内容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如果第三方提出关于著作权的异议,数艺网有权根据实际情况删除相关的内容,且有权追究用户的法律责任。给数艺网或任何第三方造成损失的,用户应负责全额赔偿。
8. 如果任何第三方侵犯了数艺网用户相关的权利,用户同意授权数艺网或其指定的代理人代表数艺网自身或用户对该第三方提出警告、投诉、发起行政执法、诉讼、进行上诉,或谈判和解,并且用户同意在数艺网认为必要的情况下参与共同维权。
9. 数艺网有权但无义务对用户发布的内容进行审核,有权根据相关证据结合《侵权责任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及数艺网社区管理规定对侵权信息进行处理。
侵权举报
1.处理原则
数艺网作为新媒体艺术领域的分享交流平台,高度重视自由表达和个人、机构正当权利的平衡。依照法律规定删除违法信息是数艺网社区的法定义务,数艺网社区亦未与任何中介机构合作开展此项业务。
2.受理范围
受理数艺网社区内侵犯机构或个人合法权益的侵权举报,包括但不限于涉及个人隐私、造谣与诽谤、商业侵权。
a.涉及个人隐私:发布内容中直接涉及身份信息,如个人姓名、家庭住址、身份证号码、工作单位、私人电话等详细个人隐私;
b.造谣、诽谤:发布内容中指名道姓(包括自然人和机构)的直接谩骂、侮辱、虚构中伤、恶意诽谤等;
c.商业侵权:泄露机构商业机密及其他根据保密协议不能公开讨论的内容。
3.举报条件
用户在数艺网发表的内容仅表明其个人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数艺网的立场或观点。如果个人或机构发现数艺网上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内容,可以先尝试与作者取得联系,通过沟通协商解决问题。如您无法联系到作者,或无法通过与作者沟通解决问题,您可通过点击内容下方的举报按钮来向数艺网平台进行投诉。为了保证问题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请务必提交真实有效、完整清晰的材料,否则投诉将无法受理。您需要向数艺网提供的投诉材料包括:
a. 权利人对涉嫌侵权内容拥有商标权、著作权和/或其他依法可以行使权利的权属证明,权属证明通常是营业执照或组织机构代码证;
b. 完整填写的通知书;附供下载的:侵权投诉通知书;
c. 举报人的身份证明,身份证明可以是身份证或护照;
d. 如果举报人非权利人,请举报人提供代表权利人进行举报的书面授权证明。
e. 为确保投诉材料的真实性,在侵权举报中,您还需要签署以下法律声明:
(1) 我本人为所举报内容的合法权利人;
(2) 我举报的发布在数艺网社区中的内容侵犯了本人相应的合法权益;
(3) 如果本侵权举报内容不完全属实,本人将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责任,并承担和赔偿数艺网因根据投诉人的通知书对相关帐号的处理而造成的任何损失,包括但不限于知乎因向被投诉方赔偿而产生的损失及数艺网名誉、商誉损害等。
4.处理流程
出于网络平台的监督属性,并非所有申请都必须受理。数艺网自收到举报的七个工作日内处理完毕并给出回复。处理期间,不提供任何电话、邮件及其他方式的查询服务。 出现数艺网已经删除或处理的内容,但是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依然可以搜索到的现象,是因为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自带缓存,此类问题数艺网无权也无法处理,因此相关申请不予受理。您可以自行联系搜索引擎服务商进行处理。 此为数艺网社区唯一的官方侵权投诉渠道,暂不提供其他方式处理此业务。 用户在数艺网中的商业行为引发的法律纠纷,由交易双方自行处理,与数艺网无关。
免责申明
1.数艺网不能对用户发表的回答或评论的正确性进行保证。
2.用户在数艺网发表的内容仅表明其个人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数艺网的立场或观点。作为内容的发表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引发的一切纠纷,由该内容的发表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数艺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3.数艺网不保证网络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网络服务不会中断,对网络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准确性也都不作保证。
4.对于因不可抗力或数艺网不能控制的原因造成的网络服务中断或其它缺陷,数艺网不承担任何责任,但将尽力减少因此而给用户造成的损失和影响。
协议修改
1.根据互联网的发展和有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的变化,或者因业务发展需要,数艺网有权对本协议的条款作出修改或变更,一旦本协议的内容发生变动,数艺网将会直接在数艺网网站上公布修改之后的协议内容,该公布行为视为数艺网已经通知用户修改内容。数艺网也可采用电子邮件或私信的传送方式,提示用户协议条款的修改、服务变更、或其它重要事项。
2.如果不同意数艺网对本协议相关条款所做的修改,用户有权并应当停止使用数艺网。如果用户继续使用数艺网,则视为用户接受数艺网对本协议相关条款所做的修改。
阅读并同意此认领协议方可认领案例
*认领案例的操作记录无法自行删除,请务必确保您参与该案例身份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