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0
分享
- 媒介触点怎么变才能唤起消费者的核心需求?
-
2022-11-28
以消费者为中心,
九大媒介角色贯穿整个消费者旅程
2022年随着媒体的内容生产发展和分发演进,导致消费者注意力饱和,媒介碎片化的现象也告一段落,平均每天消费者接触的媒介大类稳定在了5种左右。媒体在整个营销生态中所承担的角色从认知走向全链路,我们结合消费者旅程,把心智的变化到产生行为的过程分成四个阶段(见下图示)。旅程开始于“形成认知”,而媒介的初心也是以这里为起点。随着第一步的沟通后,消费者会在态度上产生一个变化,这时媒介就会起到两个作用:唤起兴趣和传递信任。随着数字媒体的发展,消费者可以更多地产生一系列主动行为,比如作为社交的一环,一边接受品牌的信息,一边分享。相比之前单向的传播方向,广告主可以利用这种社交互动来实现更为广泛的大众化的传播。深入了解这个作用是让消费者采取主动行为去获取更多的信息。除此之外,加深联结也是消费者在接受到信息后内心采取主动行为的一种表现。而最后一个阶段是实现购买,这个阶段里有三个重要的媒介角色:比价择优、推动快速成交(比如现在很多兴趣电商通过素材和内容的迭代来推动交易)、和提升忠诚。由此可见,媒介起到的这样九个角色作用自始至终贯穿了消费者的整个旅程。
通过统计分析,我们发现相比去年,消费者对媒介起到传递信任作用的感知提升了175%,比价择优提升了89%。原因在于今年经济承压的大环境下,消费者对于产品和服务需要的主要沟通点发生了变化,更加追求信任感和性价比,同时适当地牺牲了一些对个性化的需求,不再强调某个产品沟通的信息要非常定制化来加深与其个体的联结。
同时,2022年消费者眼中的
媒介触点分类也发生了一定的变迁
通过对消费者日常接触媒介的行为模式进行因子分析,我们发现今年的触点类型分为九大类(见下图示)。与去年相比,微博和小红书类的种草平台聚合形成了内容种草类;资讯/工具/生活服务类、问答类、专业资讯垂类网站和搜索引擎一起形成了新搜索类;私域和电商之前结合得很紧密,但今年消费者在观念上把这两者明显区格了开,分别成类;路人分享的分类消失了,和购物相关的评论被归结到了购物电商这块,结合问答类归入了新搜索,说明对于消费者来说,已经没有单纯的路人分享了,阅读各种评论对他们来讲更像购物前的一种工具。
媒介触点与媒介角色地图展示
各个流量类型在消费者购物链路中
扮演作用的最新变化
利用对应分析,我们把消费者潜意识里对不同媒介触点和媒介角色的关联制作成以下的地图,可以看到各个媒介触点都有其扮演的角色。从下至上是消费者参与程度从被动的信息接收到主动的信息获取;从左到右可以看作消费者从买前到买后与品牌的的交互关系。
对比2021年有以下一些新的变化值得关注:
• 展示类广告承载的角色增多,除了帮助形成认知,其传导信任和引起兴趣的作用在增强
之前的数据显示展示广告起到的主要作用是形成认知,在消费者旅程中非常前置。但在2022年的数据分析中我们发现,除了这个最基础的作用,展示广告同时具有了唤起兴趣和传递信任的角色。随着广告素材的变化和产业的努力推动,展示类广告不断迭代,生产出符合消费者更希望看到的内容,因此它所承担的媒介角色也变得更为丰富。
• 推荐和联名扮演的角色愈发前置,成为消费者的“买前功课”
联名是目前品牌常用的营销策略手段之一,品牌借助IP联名或与其他品牌相互合作,利用各自的品牌特性或IP形象提升知名度、扩大品牌影响力,激发消费者的购物欲望。在2022年,由于其拥有唤起兴趣的作用,推荐和联名在消费链路中更前倾更主动,成为驱动消费者购物链路中的“买前功课”。
• 新搜索类和种草类的触点在算法的推动下,其营销内容化程度加深
除了可以提供更多的社交互动,随着后链路商业化建设的增强,借着算法的优化,新搜索与种草类触点不断向后链路靠拢。
• 电商类工具化倾向明显,向消费链路更后端转移
电商类触点的工具化形象在消费者心里变得更加显著,主要承载了比价择优和快速成交的功能,成为整个消费链路上的终点,因此在营销上更需注重塑造良好的体验感。
数据来源:
群邑《山海今》, 图片来自互联网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AOM亚洲户外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