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新中国舞台美术发展研究”阶段性研究汇报:湖南省舞台美术发展调研报告

原创 2022-11-29






【摘要】湖南省舞台美术作为中国舞美中的一部分,在遵循舞美发展大方向的同时,也有着自己的发展道路和前进方向。本文在“新中国舞台美术发展研究”的项目背景下,对湖南省舞台美术的发展概况进行了梳理和学习,通过回顾湖南省舞台美术发展历程、总结湖南省舞台美术发展经验、探索湖南省舞台美术发展道路三个层面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和分析,希望为湖南省舞台美术的艺术创作与未来发展提供参考性的经验模板。


【关键词】戏剧创作、特色;舞美创作与创新;人才梯队供求



引言



纵观湖南舞台美术的创作和发展,硕果累累,人才辈出,戏剧精品比比皆是,舞台空间千变万化、琳琅满目,在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到前辈们创下的成绩,也能看到当代舞美人的勤奋与创新。湖南舞美紧跟戏剧艺术的时代主流,在艺术审美、创作手法以及相关专业的教育领域上都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程式,创作出了不少的优秀剧目、培育出了一批杰出的舞台美术工作者,在艺术创作相关领域取得了傲人的成绩,为湖南省舞台美术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夯实的基础和平台,同时也为中国舞台美术事业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回顾发展成果

                   ——发展概况与地方特色


在湖南省舞台美术的发展历程中,欧阳琼琛等老一辈艺术家成为了湖南戏剧领域以及舞台美术行业里的精英和宝藏,湖南省舞台美术的发展正是在这些前辈们的开拓下,在舞美学术理论研究、戏剧舞美空间的创作创新、专业人员的培训和培养、舞美创作成果的交流和展览、业内交流以及发表出版舞美学术论文、画册、会刊等一系列学术活动中取得了大量的丰硕成果。同时在艺术实践上,不断创作出具有浓郁湖南地方特色的舞台艺术作品,积极参与全国艺术节、精品剧目创作展演以及文华大奖等戏剧奖项评选并多次获奖,做到在理论和实践双层面上的同步发展,极大程度地提升了湖南省舞台美术的综合实力。


在理论研究上,湖南舞台美术领域也曾做出了不菲的成就,诸多舞美名家出版、发表专著与论文及舞美作品集。随着改革开放后,戏剧艺术在舞台美术领域的创作和研究人才上呈现青黄不接的现象。相较于艺术创作而言,理论研究在湖南本领域内存在弱势的局面,究其原因,与有关政策引导、艺术院团体制、经济、人事等诸多原因有关。


无论从全国的舞美事业发展来看,亦或者从各省的舞美发展来看,基本上都一致地把更多的重心和注意力都放在了艺术创作上,而对本土舞美人才培养和使用不够精心,便导致了舞美领域的理论研究与知识更新较为薄弱和缺失。


随着国家对文化事业发展的不断重视所展现出的新形势下,湖南舞台美术学会对于理论研究的重视程度日益增长,先后出版了《舞美论丛》《舞台美术学识讲座》《湖南舞台美术作品选》《湖南舞台美术》《舞美湖南》《视觉舞美·创意空间》等书籍,并多次邀请国内舞美行业顶尖专家学者来湘讲学、授业,这些工作的开展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湖南舞美人的创作理念和审美风格。


在艺术实践和创作上,据笔者不完全统计,在1978年至1999年中国舞台美术发展的多元时期中,湖南省舞美水平紧随其上,于90年代达到湖南省剧目创作的一个高峰期,先后演出5部话剧、9部歌剧、1部舞剧、40部戏曲、3部木偶剧、3部杂技以及3场大型晚会,总计64部戏剧作品,而在40部戏曲作品中,有22部花鼓戏作品、6部湘剧作品,其他地方剧种各有1-3部(见图1)。而这些创作剧目的舞美主创团队基本上是由湖南本土舞美设计人员担纲。


图1 1978年—1999年湖南省戏曲剧目演出数量统计


湖南花鼓戏是湖南现代众多地方剧种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作为地方戏曲的代表,在湖南舞台的艺术创作中自然被倾注了更多的心血,促使花鼓戏在所有的湖南戏剧艺术创作中占取了一半以上的创作演出比例。同时,在90至99年间湖南所有的演出剧目中,累计共有十部剧目获得文华奖项,其中舞剧《边城》(图2、图3)①获得文华大奖,花鼓戏《桃花汛》《筒车谣》、湘剧《琵琶记》《布衣毛润之》《子血》、歌剧《马桑树》《从前有座山》、祁剧《甲申祭》、巴陵戏《弃花翎》获得文华新剧目奖。花鼓戏《桃花汛》《将军谣》《红藤草》、祁剧《甲申祭》、话剧《世纪风》、湘剧《布衣毛润之》、舞蹈诗剧《扎花女》、现代花鼓戏《秋天的花鼓》获得“五个一精品工程奖”,并有一批湖南舞美、灯光、服装、道具设计人员获得文华舞美设计奖。由以上数据可见,湖南省在这段时期内艺术创作的数量、质量有目共睹,实力不可小觑。


图2-图3 1994年文华大奖——舞剧《边城》

(舞台设计:范宇、袁荣明;灯光设计:吴介隆;服装设计:周亚加)


其中,由湖南省花鼓戏剧院创作的花鼓戏《桃花汛》(图4、图5)②,是湖南花鼓戏迈入文华奖的第一个步伐,该剧目由袁荣明老师、谭国强老师任舞台设计,安小华老师担任灯光设计,舞台风格和表现形式为采用戏曲舞蹈的手法呈现在舞台上,可移动式的半圆平台,天幕前的花枝软景片等装饰写意性的布景样式,灯光设计在追求整体写意基调的同时,依据戏剧要求表达出了写实的环境感和氛围感,利用灯光的光色、光区、角度、色彩等方面将符合戏剧主题的时空环境表现在舞台上,既贴合戏剧主题,又深入挖掘了戏剧内核,传递了戏剧精神。《桃花汛》自展演以来获得了广泛的好评,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图4-图5 1992年文华新剧目奖——花鼓戏《桃花汛》

(舞台设计:袁荣明、谭国强;灯光设计:安小华)


此外,笔者在探索湖南舞美发展的过程中,阅读了相关书刊、作品集等资料,并通过这些资料了解到一些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前辈们,如安小华、何礼培、谭国强、唐国文、谢惠钧、袁荣明……这些前辈的作品让笔者倍受启发。在本次调研中,笔者对安小华老师进行了采访和进一步的认识,利用假期时间走访了安小华老师,通过与安老师的交流以及观摩安老师的戏剧戏曲创作作品,可以更加清晰地感受到安老师在进行灯光创作时往往有着独特的灯光处理手法,利用灯光的光束、光区、光色以及巧妙的灯光对比运用方式,将整体与局部、时间与空间合理精致地进行冷暖区分,充分将戏剧时空关系交代明了、渲染得当,烘托了戏剧气氛。安小华老师等前辈的创作手法、创作理念、创作精神对湖南舞美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由以上发展概况和成果特色可见,湖南舞美一路栉风沐雨,留下了自身在舞美领域的历史印记,90年代湖南舞美创作高峰期的成功离不开审美、观念和形式上的丰富、提升和创新,但与此同时,也留下了许多需要改善的空间,并在日后的发展中逐步完善。


【安小华老师部分作品展示】


花鼓戏《阿弥石》2000年于湖南省花鼓戏剧院演出

(舞台设计:谢惠钧;灯光设计:安小华)


花鼓戏《老表轶事》2005年于湖南省花鼓戏剧院演出

(舞台设计:何礼培、谭国强;灯光设计:周正平、安小华)


花鼓戏《走进阳光》2007年于湖南省花鼓戏剧院演出

(舞台设计:张曼、谭国强;灯光设计:胡耀辉、安小华)


祁剧《金锁奇缘》2006年于祁阳县祁剧团演出

(舞台设计:唐国文、任星霖;灯光设计:安小华、肖红卫)


二、总结发展经验

                   ——专业教育与人才培养


我国舞台美术事业的发展日新月异,人才的需求也逐步提升,要顺应发展趋势、与时俱进,这必然与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是紧密联系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到:“要用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更新教学内容,完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推进高等教育分类管理和高等学校综合改革,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改革人才培养机制,实行学术人才和应用人才分类、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制度,强化实践教学,着力培养学生创意创新创业能力③”。由此可见,对高校学生实践能力的需求正在进行大力的倡导和提升,进行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高校应积极顺应发展需求,培养适应新时代的专业人才。


在各个艺术门类中,教育承载了非常重要的责任,各个地区根据自己的地方文化、经济基础等因素形成了具有不同特色的专业教育和舞美人才发展模式。在笔者与安小华老师、曾昭茂老师的访谈中了解到,湖南艺术职业学院最早一批的学生毕业于六五年,毕业后大都入职了省内大小院团,以及上世纪六十年代,几位中戏、上戏舞美系的毕业生被分配到湖南的艺术院团担任舞美设计,他们都是湖南省舞美设计领域的骨干力量,默默地为湖南舞台美术事业奉献出了自己的光和热,他们的学生也相继地在湖南省舞美界挑起大梁,成为湖南舞美设计的精英,领走在湖南省舞台美术设计的前进方向中,在一定程度上引领着湖南舞美创作发展的这几十年的历程,遗憾的是他们因为年事已高,现在都已经退出了舞美设计的第一线,而后来者在舞台美术事业中的创作、创新和发展也离不开前辈们的支持与认可。因此,更应该将老一辈的优秀创作理念继承下来,使舞台美术事业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推动和发展。


省内目前的舞美教育重点单位是湖南艺术职业学院。教育方向分为全日制教育与在职教育。于地方院团而言,在职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湖南,地方院团的舞美人才大多并不是本专业高等艺术殿堂毕业的,而是靠自学或拜师。例如安小华老师介绍其自己的启蒙老师是上戏舞美系毕业的邱盛源先生,在邱盛源先生的言传身教下,安老师才得以不断的探索学习。邱先生就读时期正逢国家舞台美术教育事业的起步阶段,早期中戏、上戏的教育体系都学习于苏联的教育体系,当时那一批的学生往往是先在院团工作后再进入高校深造两年,毕业后回到原单位,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都成为了我国各省市舞台美术领域的领军人物。


在湖南艺校舞台艺术设计专业的作业中同样有不少饱含创新性的作品,例如在胡一涛的《梁祝》中,舞台风格不同于以往大众认知的传统写意性戏曲舞台,而是用了类似吊脚楼结构的舞台框架,既体现了湖南建筑的地域特色,又展现了一种繁复的环境氛围,这未免不是一种新方向的尝试和探索;再如唐雅丹的《女驸马》,在这个设计作业中,设计者使用了方方正正的正方形来进行舞台空间的设计,这在所有作业中显得格外突出,即便目前国内的剧场或许还无法实现像这样方正舞台的演出,但学生在设计作业中跳跃的创新思维是应该得到鼓励和支持的;《赵氏孤儿》在部分观众心中的形象是贫瘠的,然而在谢伯万的心中,它似乎恰恰相反,采用青铜的纹样和质感,使人感到戏剧画面的重量感和层次感,打破《赵氏孤儿》传统形象的同时,又保持了其适当的氛围和环境。


不同于以往舞美设计作业用手绘的形式呈现,新时代下的学生们大都以软件为媒介,作品生动形象,戏剧环境丰富细腻,即便如此,曾昭茂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没有放弃对学生手绘能力的要求和锻炼,让学生通过手绘提升对舞台空间的理解以及画面的审美能力,让本专业的学生们既能设计又能具备一定的体现能力,这正是我们所追求的。


【湖南艺术职业学院舞台艺术设计专业

部分作业展示】


剧目创作《梁祝》

(舞台设计:胡一涛;指导老师:曾昭茂)


剧目创作《女驸马》

(舞台设计:唐雅丹;指导老师:曾昭茂)


剧目创作《赵氏孤儿》

(舞台设计:谢伯万;指导老师:曾昭茂)


曾昭茂老师是湖南省艺术职业学院舞美教研室主任,也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湖南人。湖南以往大多舞美作品的风格和设计上,均以呈现湖南本土的风土人情和地域文化为主,把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搬到了舞台上,但在曾昭茂老师设计的大型纪实花鼓戏剧《钢之魂》中采用了与以往截然不同的手法,将戏剧主题中的钢架与湖南苗族吊脚楼的建筑形式相结合,既烘托了厂房的工业感,又表现了湖南的地方特色,这二者的灵活运用和精巧构思使笔者深受启发。


在另一部曾昭茂老师担任舞美设计的祁剧《梦蝶》中,设计了一个以“S”形书简为形象的中心转台,通过不同位置的定点展现书简的不同角度,用以变换时间和空间,加以灯光的配合,使得观众可以轻而易举分辨出室内外的场景。笔者在查阅相关资料的时候看到了如下评论:“祁剧《梦蝶》的舞美美到极致,是因为简到极致,美不是奢华,而是简约……”,曾昭茂老师在《梦蝶》中的设计给整个戏剧作品奠定了简约而浪漫的色彩氛围,这种艺术处理手法又何尝不值得学习呢?


同样舞台风格简约干净的还有花鼓戏《甜甜的梦》,曾昭茂老师在其中担任舞台设计和多媒体设计,舞台上的元素虽少,但足以表现戏剧内容,LED大背屏、黑纱幕以及支点道具,这些看似简单的元素反倒增添了空间层次感,用LED背屏呈现远山和月亮,用带有纹样的黑纱增添质感,它们在舞台上的尺度运用正合适,不会多余,也不会显得空缺。在阳戏《侗山红》中,也有远山和黑纱,曾昭茂老师在这两部剧目的创作中却采用了两种完全不同的艺术处理手法,《侗山红》里的山很直观地表现出了层峦叠嶂的空间,同样的山,在战争场景时在山前放上黑色景片渲染压抑氛围,在平和情境下呈现的却是一片宁静祥和的自然景象,它既能写意,也能写实。曾昭茂老师对舞台的精妙处理无一不让我深受启发,湖南艺职学生们的作业也在曾昭茂老师的指导下得到一定的创新性探索和发挥。


【曾昭茂老师部分作品展示】


大型纪实花鼓戏剧《钢之魂》

(2012年荣获第四届湖南省艺术节“田汉大奖”、“田汉舞台美术设计奖”;舞美设计:曾昭茂;演出单位:娄底市花鼓剧院)


花鼓戏《甜甜的梦》2017年由浏阳市花鼓剧团演出

(舞美设计、多媒体设计:曾昭茂;灯光设计:刘毓)


祁剧《梦蝶》

(2009年荣获第三届湖南省艺术节“田汉大奖”、“田汉舞台美术设计奖”,2013年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舞美设计:曾昭茂;演出单位:湖南省祁剧院、衡阳市祁剧团)


阳戏《侗山红》

(湖南省第六届艺术节“田汉大奖”,湖南省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入选中央宣传部、中国文华和旅游部“2019年全国基层院团戏曲汇演”;舞美设计:曾昭茂;灯光设计:吴介隆;服装设计:周亚加)


随着湖南艺术职业学院舞台美术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学成果的展示以及专业在社会上的熟知度,其招生、培养、就业情况也正在逐步转好。


除此之外,湖南省舞美学会也十分重视在职人才培训,在省文化和旅游厅的领导下时常组织开展一些舞美技术类的集中培训或者讲座论坛,也会定期为在职人员提供去外地进行学习培训、进修的机会,其中包含舞美理论研究、设计创作实践等专题。学会也定期组织举办舞美创作论坛及论文的发表,这同样是湖南省舞美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学会将舞美在职人员的培训视作重点工作之一,根据学会的资源与条件,人才培训往往以短期培训为主,比如八四年湖南省文化厅委托艺校举办了一期为期半年的省级灯光设计高级研修班,当时外请了上海戏剧学院金长烈老师来进行教学,培训效果十分显著,学员结业后大多成为了省内舞台灯光行业的骨干力量。之后又陆续与上海戏剧学院、中国戏曲学院、湖南省艺术职业学院举办过为期一年或半年、短期的在职舞美人员进修班,为湖南培养了一大批舞美人才。


三、探索发展道路

                   ——发展需求与思考展望


基于以上关于湖南省舞台美术发展历程、发展现状等内容阐述,以及戏剧创作演出情况统计,在笔者与安小华老师的交流中,我们倾听了安老师对湖南省舞台美术发展中现存问题的思考。从现状和已有的数据来看,亟需关注的问题主要有主客体的重视程度问题、省内舞美创作人才的积极度与活跃度问题、全面型人才的匮乏问题以及在自身的地域特色基础上进行创新的问题。通过访谈,笔者也了解到安老师对湖南省舞台美术发展的展望和期许:


1.发展需要得到各方重视


无论是对于地方舞美创作而言,还是对于国内舞美创作而言,制约着舞美发展的因素并不全是艺术创作的主体,除此之外还存在许多非艺术创作的客体,比如国家的政策、经济、政治、文化水平等等,尤其是近几年的新冠疫情,对整个文化旅游行业都产生了严峻的影响,更是为本就发展速度缓慢的地方舞美事业和院团造成沉痛的打击和艰苦的考验。


前些年,湖南省内对于剧院团的舞台人才培养与使用不够重视,舞台设备和剧场建设更新换代等方面与先进地区存在较大的差距,在文化演出领域,湖南省大量的精力、物力、人力和财力都倾注于电视台、影视剧、综艺节目等方面,这些领域在国内始终保持数一数二的水平。与之相比,舞台戏剧艺术长期处于发展迟缓的状态中,一方面是因为省内舞美设计人才青黄不接,高、精、尖舞美设计凤毛麟角,部分省级专业院团没有专职舞美设计,更何况地市、县一级院团;另一方面,适合进行大型剧目创作演出的剧场数量贫乏,目前省内大部分剧场条件、演出设备、技术人才储备诸多方面并不适应于剧目创作和演出,同时经费也得不到充足保证。因此,省内院团很难独立进行大型剧目的创作。即使在创作经费充足的条件下,也会因为对于创作演出质量和效果的追求,从而选择聘请国内一线的设计人员参与主创工作,进而导致省内的舞美设计人员很难有实践、锻炼、参与的机会,给本省的艺术创作、舞美人才培养使用带来了较多的困惑。


湖南省对戏剧舞台艺术创作的重视程度愈来愈高,湖南各地陆续地新建大型剧院,如2017年完成建设并投入运营的梅溪湖大剧院,其规模庞大、条件优渥,五年来,有1355场国内外优秀剧目在此陆续展演,100多万名观众走进梅溪湖剧场观戏;舞美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也陆续展开,省内创作、演出环境正在逐步好转。


在客体的重视程度得到逐步缓解的同时,省内的舞美工作者主体也应该在本职工作中保持着高度的工作热情,艺术创作离不开创作热情,更何况省内的舞美发展多年来处在各种困难的生存环境当中,需要业内主体付出更多的努力。经费紧张是各地方剧院团面临的共同难题,需要作出更加周密的预算,将被动变为主动。或许大制作的艺术创作是超一线城市的戏剧文化现象,湖南省省情使得省内舞美创作无法与之看齐,但从业人员也不可淡然创作的热情,紧跟主流步伐,将经费花在刀刃上,有针对性地逐步提升、改进舞台设施,加强舞台设计、舞台技术人才的培养、使用,对于具有创作实力的剧院团给予更多的支持,进一步促进湖南省舞美创作的繁荣与发展。


2.发展需要团队活力


目前湖南省内有7个省级直属院团,14个地市平均每处有两个左右市级直属院团,县级也还存在部分直属院团,一部分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陆续改革拆并了,原来所有戏曲院团不论省、市、县级直属院团都有舞美设计岗位编制,目前在编的专职舞美设计、舞台技术人员不足原来的三分之一。包含七个省级院团在内,近一半的院团没有专职的舞美设计,可见整个湖南省舞美行业的人才不足的现象是何等的严峻。


舞美人才在院团中的生存环境存在几点问题:地位问题、待遇问题以及缺乏大型剧目的创作历练、培养和熏陶,能力难以被发现和重视。省内大型创作剧目的主创团队基本上采用外请的方式,创作型的设计类人才也很匮乏。我们偶尔会听到来自业内外的人谈论关于业内人才“进不来、养不起、留不住”的声音。对于院团而言,首先,创作任务有限,在舞美部门尽量减少了人员配置;其次,本单位人员综合素养、待遇偏低,不少院团的舞美人员处于兼职或编外的境地,影响了创作的热情。同时,在经费上得不到充足的保证,以上诸多现实层面的原因进一步导致了如今省内舞美人才引不进、用不好的情况。


很多省内院团认为没有专职的舞美设计并无影响,只要有好剧本,主创团队都可以外请,所以对专业人员的需求没有那么迫切,这与各地的艺术创作形势有很大的关系,但这似乎并不利于湖南省舞美事业的长远发展。湖南省舞美发展需要改变创作队伍人才供不应求的现状,需要高学历、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同时也需要保持队伍的稳定和不断地提升发展。


由此可见,湖南舞美行业对于人才的引进培养和创作团队的建设任务迫在眉睫,因而需要进行科学、合理且有效的应对措施,然而,人才的引进培养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慎重考虑和综合权衡。


3.发展需要复合型人才


近些年来,湖南省艺术职业学院的学生,无论是舞台设计专业还是灯光、服装等其它专业,毕业后都因为专业基础不够扎实、对专业的理解不够深入等等原因,导致很难担任设计工作。省艺职舞美专业的学制只有三年,能学到的东西十分有限。在省艺职舞美专业的教学安排中,学生入学的第一年几乎没有专业课程,大多是基础教育和文化教育。在宝贵的三年学习时间里,大量的时间用于文化基础上,在一定程度上有些本末倒置,应该把握好文化课与专业课之间的合理性和主次关系。


在现有教学体系中培养出来的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也相对来说比较缺乏,省艺职鲜少有条件为学生提供大量在剧场实践的机会和平台。省艺职对于人才的培养应定位清晰,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以便在剧场实践中提升专业素养,减少纯理论上的灌输、纯讲授式的教学。


除了对于在校学生的教学培养以外,在职人员的在进修学习、继续教育也需要花费心思。无论是刚接触舞美领域的学生,还是已经从业的舞美人员,综合素质和意识的提升也是至关重要的,它反映了舞美设计者在造型艺术、文学修养、生活感悟、总体认识等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的学识和素养,这些都有利于剧目创作的完整过程。正如安老师所言,希望各个省之间可以和专业顶尖的高校联合举办在职人员的技术教育培训、开展各院校之间的教育教学交流。


教育事业潜移默化且任重道远,在专业教学的过程中要有所侧重,了解基础知识、提升动手能力、掌握观察和体验能力等等,学以致用地将这些知识融汇到日后的工作和艺术创作中。


4.发展需要打破陈规


当代的舞台美术应该立足于当代戏剧的审美和原则上,风格突出、样式新颖、不断创新。根据访谈介绍以及笔者上文综述的湖南舞台美术发展成果可见,湖南省大量的剧目创作都是花鼓戏,在所有戏剧创作的类型中占比一半以上,脚踏在自己的土地上,面对着与自己同根生的观众,继承、发扬、创造和表现自己当地的文化,自然是戏剧艺术创作者的重要品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戏剧艺术创作要求我们打破陈规,突破传统而僵化的演出模式,追求多元化的戏剧表现和舞美风格,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同时,守正创新,创作更多不同类型的优秀剧目。



结语



湖南舞台美术发展至今,一路继往开来,创作出了不少的优秀艺术作品,同其他地方戏剧和舞美发展一样,面临过创作平淡期、经历过创作高峰期,目前也仍在不断地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中,汲取过去的经验和精华,改善过去的不足和匮乏,每一位处在当下大环境中的舞美人都应该共同努力,从宏观而长远的目标出发,在解决好戏剧创作的环境问题、人才的培养和生存问题虽然取得了可人的成绩,但也还有漫长的路需要携手同行。笔者作为土生土长的湖南人,为通过此次调研看到了湖南舞美发展的广阔前景而感到兴奋,同时也希望能够调动自身的热情,为湖南舞美的发展做出所需的贡献,并为之而奋斗。笔者学疏才浅,专业认知尚待提高,以上观点属管中窥豹难免偏颇,希望前辈们给予斧正。在此,由衷地祝愿湖南舞台美术事业蒸蒸日上,迈向舞台艺术创研领域新的高峰。


注释:

①图片来源于《湖南舞台美术1978-2008》P61

②图片来源于《湖南舞台美术1978-2008》P4

③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EB/OL].国发(2017)4 号.2017.1.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7-01/19/content_5161341.htm


本文为中国舞台美术学会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新中国舞台美术发展研究”(批准号:20ZD2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陈如歌,中国戏曲学院2020级舞台美术系戏剧与影视学专业舞台灯光设计研究方向在读硕士研究生。


【指导教师】马路教授


注:本次调研在导师的建议与指导下,笔者首先观摩和梳理了湖南省的演出剧目、研读了湖南省舞美相关的期刊、著作、画册,并于2022年初与中国戏曲学院舞台美术系2021级研究生唐徳艳一同对湖南省舞台美术学会会长安小华老师、湖南省舞台美术学会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邱译霆老师、湖南省艺术职业学院舞美教研室主任曾昭茂老师进行了采访。在此,笔者向诸位老师表达崇高的敬意与真挚的感谢。



本公众号发布的文章,仅做分享使用,不做商业用途,文章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如果分享内容在版权上存在争议,请留言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



责编:吕佳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舞台美术 调研报告

14868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