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1
分享
- 全国首个!文化数字化的“南京样本”来了
-
2022-11-28
第3715期文化产业评论
编审 | 时光
编辑 | 半岛
来源 | 文化产业周刊
当前,文化数字化已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选择。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这在党代会历史上是首次;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明确提出,到“十四五”时期末,基本建成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形成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立体覆盖的文化服务供给体系。
24日开幕的中国(南京)文化和科技融合成果展览交易会上,南京文化投资控股集团(简称“南京文投”)发布了全国首个数字文化城市整体解决方案。
整体方案以“三层、六云、五新”建设模式探索文化数字化落地路径,包括搭建文化基础层、功能层、体验层“三层”架构;建设文化图谱云、服务云、治理云、生产云、场景云、消费云等“六云”系统;打造数字文化新资产、新品牌、新服务、新场景、新平台等“五新”样板。
一个平台,推动文化资源向文化资产转化
文化数字化,是文化与科技的双向奔赴。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天下文枢”,文脉悠长,底蕴深厚,在2500年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无论是历史文化资源数据,还是国家级文物宝藏,往往独立存在于各自的数据库、档案夹,甚至封存于仓库存档。如何精准提炼城市文化基因的脉络传承,推动优秀地方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关乎着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夯实、文化创新再生及经济社会的全面推进。
如果说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成为核心生产要素,那么“数据关联能力”就是核心生产力,而“关联数据”将成为核心资产。为推动历史文化资源向文化生产要素转化,破解城市生态级历史文化数据库建设难题,南京文投旗下文都云数字科技公司制定了一套基于A(AI人工智能)、B(Blockchain区块链)、C(CloudComputing云计算)、D(Big-Data大数据)四大核心技术的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大数据平台解决方案,通过打造数据母库、数据金库、数据超市三大核心功能板块,激活文化数据要素、畅通数据交易渠道、赋能文化创意生产,全产业链释放文化数据价值,创造数字文化新资产。
该方案囊括建库、确权、交易、生产四大服务。一条完整的方案链路,让散落在城市的文化资源得以关联化、结构化,经过标准处理后的数据要素进入生产流通环节,赋能文化创意生产,进而得到价值体系的评估确认,实现资源到资本再到资产的有序转化。
在这套解决方案的支撑下,依托南京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南京文投在融交会现场推出了“文枢”金陵历史文化资源大数据平台,通过联合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南京市档案馆、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南京出版社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建共享的方式,关联了超3亿级条目的南京文化资源数据,并构建了3000万文本高度时空化、关联化的专题内容关系网络,为城市文化资源数据发现、深度文化知识学习等需求提供有力支撑。
“从建库的技术路径上讲,我们遵循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要求的‘物理分散、逻辑集中’原则,逐步规范跨库数据的目录标准和标签体系,让不同机构、组织、部门之间的文化资源能够一键跨库索引,便于用户搜索查阅相关资源出处。数据母库是城市文化资源的发现入口。随着平台的共享开放,我们将持续关联、动态聚合更多来源的文化资源,最终实现城市生态级的资源数据底层。”南京文投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AI智能技术的加持下,文都云数字科技公司通过构建算法模型输出智能化、关联化、可视化的数据要素,形成数据金库可视化系统,对文物、演艺、非遗、名人、历史地理信息等文化热数据进行专题存储展示。进入平台界面,“南京旧影数据库”“南京非遗数据库”“南京传统民俗数据库”等主题词条如浩渺宇宙中的颗颗星辰闪烁浮动,每一颗都荟萃着特定的南京记忆,为用户点亮特定知识仓库。
连接、挖掘、使用,人工智能驾驭的数据基座,正成为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文都云围绕文化资源数据的关联索引、处理分析、展示应用解码城市文化基因,示范基于文化数据要素的文化IP创意生产服务。同时,也在尝试跑通文化数据确权、交易服务的商业模式。今年10月,南京文投获得江苏首个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综合席位”,有效淬炼数据生产要素,形成数据交易全流程服务模式,领跑全省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探索。
一张网络,赋能文都上云用数
2019年10月31日,南京成功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成为中国首个也是唯一一个“世界文学之都”。
为充分发挥南京作为中国首个“文学之都”对于增强文化软实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作用,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于2020年提出“1+N+X”城市空间网络计划。
今年4月,由南京文投旗下南京创意中心承建运营的“世界文学客厅”正式落成。它占地3000平方米,位于紫金山入城余脉、古鸡笼山下东南角,在实体和虚拟空间同时联动着南京1000多个文学坐标,形成了“数字孪生、虚实结合、遍布全城”的“1+N+X”文学空间网络和数字体验体系。该体系背后,南京文投运用数字技术、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方式,建设1个文学之都城市数据库+1个文学客厅数字枢纽中心;通过线上线下交互装置,打造N个“文学+”主题虚拟场景和N条数字漫游文学小路;联动遍布全城X个文学坐标点;基于GIS时空基础平台(WebGIS)进行实时数据交互分享,形成沉浸式的数字漫游体验。
走进文学客厅,南京1800余年的文学文脉以数字化方式展示,人们可以在这里看到南京文脉历史上的高光点,可以通过交互装置找到遍布南京的1000多个文学坐标点,还可以通过AI导航定制自己的文学线路……
助力世界文学之都“上云·用数·赋智·落地”,南京文投和南京文联共同打造“文都时空”大数据平台,该平台汇集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清华大学、南京艺术学院等高校数字人文、建筑、计算机、地理、文学、艺术等跨学科的专家团队,历时2年完成。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地理信息系统及互联网对南京文学、历史、文化及城市资源进行线上展示。
点开其中的“文都图谱”,1800年南京的文学故事,以数字可视化方式实时生成“文都宇宙时空”。2653个文学人物、4162部文学作品、4545个文学时间、3735个文学地名由核心“金陵”无限延展开来,在浩瀚星海里展现南京文学的“长度”“密度”和“广度”。“一张大网,展现了南京所有的文学信息。”南京文投相关负责人介绍,2000万数据在云端,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新算法,实时生成这张如神经网络般的南京文学知识图谱。它不断生长、彼此链接;它也跨越时空、浩瀚如宇宙。
一个样板,让文博场馆成为新网红
作为文化体验的重要场所,文博场馆充满数字化发挥的想象空间。以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为样板示范,南京文投开启“文博元宇宙”的场景探索。今年国庆,大报恩寺元宇宙在小红书等社交媒体刷屏,打破了游客的刻板印象,得到年轻人的种草推荐。站在琉璃塔拱门前扫一扫,看拱门神兽“跃”至手机屏幕环绕展示;戴上VR显示器,在虚拟环境中穿过拱门享受360度沉浸观赏……现实交织虚幻,戳中了年轻人对历史文化的趣味需求。
以大报恩寺元宇宙的开发经验,南京文投沉淀了一套文博场馆数字化系统的提升方案:用数字化技术贯串景区底层数据中心、管理服务平台及线上线下的体验端。通过汇合历史资源数据库、关系图谱数据库、文物素材数据库及数字文创数据库,定制打造一套文博场馆的数据资产库,以微信小程序为窗口面向游客提供丰盛的知识大餐。
在这套框架下,文都云公司利用AI知识图谱技术,为大报恩寺遗址景区量身定制了一套知识图谱,通过深入挖掘大报恩寺遗址景区的多类型、多模态数据,建立时间、人物、事件、地理位置等关联数据模型,通过结构化、关联化、标签化知识处理,形成了系统、完整的大报恩寺文化知识库。
“国家宝藏”琉璃拱门上有哪些神兽?建造明代大报恩寺花了多少钱?大报恩寺地宫究竟出土了多少宝物……点开“大报恩寺遗址景区知识图谱”小程序,有关大报恩寺的历史沿革、国家宝藏、出土文物、相关人物、相关作品等“知识星球”延展出细密的知识网络,游客在此可尽览大报恩寺的前世今生,弥补线下游览知识获取的不足。
文化数字化,不仅“复活”了珍稀文物,也焕新了旅游业态。除了打造虚实融合的元宇宙场景,南京文投在场馆体验内容方面也在整合发力,旗下南京演艺集团、大明文化、太阳谷等子公司聚焦打造了一系列沉浸式文旅演出,包括南京首部红色浸没式戏剧《代号1921》、江苏省园博园《百年石光》崖壁沉浸式演出、《金陵寻梦·夜瞻园》等,在南京各大景区为游客带去新鲜体验。
一套方案,让数字遗产焕发时代新彩
现场,一款南朝石刻的数字化IP新形象引人注目。它是梁吴平忠侯萧景墓前的石辟邪在Web3.0时代的全新变身,观众不仅可以在线欣赏其三维原型和高清细节,还可以与其进行“对话”互动。
据介绍,这款可爱的石辟邪来自文投集团旗下文都云公司发起的一项文化遗产数字活化项目。该项目通过文物高精度扫描建模、数字IP创意设计、3D可视化技术呈现等方式,搭建南京文物数字化活化利用展示平台,以文物遗产的数据采集、建模复原、IP设计、文创素材提取、数字内容生产、跨界数字营销的服务全链路,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在数字时代活起来、玩起来、火起来。
南京文投旗下拥有400年历史的老字号品牌“十竹斋”也在尝试数字文物艺术修复工程,在数字采样、智能处理、虚拟展示等技术中,使用模型空间数据驱动的方法,综合运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近景摄影测量技术等修复手段,最终实现文物艺术品的数字修复,再现优秀文物艺术品原貌。
在数据层建设方面,十竹斋利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GIS等技术,对国内外合作的艺术品资源、十竹斋自有馆藏艺术品资源等海量数据信息进行智能提取、关联、分析与理解,囊括解读文字、图片音像等多维数据内容,通过结构化、关联化、标签化知识处理,打造“专家库+数据库+资源库”三库合一的“艺术大数据文库”。
一战式服务,促进公共文化共创共享
在市文旅局、建邺区文旅局统筹组织下,南京文投旗下文创科技公司开发建设了集个性化服务、精准化配送、数智化管理的一站式公共文化云服务平台——“建邺文化云”。它服务市民、场馆机构的同时,也为政府决策提供了数据依据,形成公共文化服务云平台一站式解决方案。
“建邺文化云”平台包含三大服务体系,即“公共文化云服务APP、文化配送中心、数据治理中心”。APP汇集区内图书馆、文化艺术中心、剧场、美术馆等文化空间活动资源,为市民提供互联互通、丰富便捷、优质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务选择;“文化配送中心”汇聚优质公共文化资源产品,为公共文化供需构筑起精准高效的供给链路;“数据治理中心”采取多项管理数智化协同,以大数据和AI数据分析处理为核心技术,实现多维度立体化的公共文化数智化一站式服务。
“如果公共文化是解决文化供给的问题,那么‘文客’平台是立足文化消费领域,直观反映南京文化消费现状和南京文化生活指数。”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文客”是南京文投在文旅局指导下推出的以实时数据归集、AI数据分析为支撑的文化消费平台。剧目演出、展览活动、文博场馆、游学研学、政府补贴等项目在平台上一览无余。用户可根据需求爱好,报名研学或购买演出门票等。
文化消费更能反映市民的真实文化喜好。“南京哪个区最爱看书?喜欢音乐的人群集中在什么年龄段?借助‘文客’,官方可获悉南京的文化消费方向,为文化活动开展和文化产业打造提供精准指向。”据介绍,“文客”平台自运行以来,通过演出、展览、图书等领域集聚海量高净值文化消费人群数据,目前,平台实名注册用户人数已超400万,其中本地用户占70%,外地用户占30%,活跃度最高的用户为20至40岁的青年人,占总人数80%。
集流量归集与分发、消费牵引与深化、数据分析与应用于一体,服务平台实现了市民在文化活动中的“事前有引导、事中强体验、事后有反馈、事终有痕迹”,从而服务文化产业,创造社会效益。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重大部署和《江苏省关于贯彻落实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实施意见》文件要求,南京文投以南京城市为示范场景,探索出了数字文化城市的建设样板。目前,南京文投凝心聚智,与江苏有线共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平台,与腾讯文旅联合打造产业基地。
南京文投率先落实文化数字化战略,助力江苏打造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先行区,助力南京打造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先行示范区。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三川汇文化科技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