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来源:新华网
11月25-28日,2022中国企业家博鳌论坛在海南博鳌举办。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刘玉珠线上出席2022中国城市产业发展论坛并致辞。
刘玉珠理事长认为,城市对于人们的吸引力,除产业容纳度和经济规模外,人文底蕴、休闲旅游也是越来越突出的内容,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传承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刘玉珠视频致辞
城市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准之一。发展至今,世界超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中国的城市化率也已超64%;上海世博会曾提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也表达了人们对于城市生活品质的向往与期许。“比如四川成都就将城市文化个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刘玉珠指出,从金沙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到杜甫草堂保护运营,从宽窄巷子保留改造到锦里的文化氛围营造,既有效融合传统与现代,在城市化过程中少了一些剧烈改变,让人们生活得更“巴适”,又拓展文旅文创产业,有逐渐形成西南地区文化创意之都的态势,一举多得,潜力巨大。此外,福州的三坊七巷、厦门的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杭州的良渚文化新城,都是城市发展中注重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文化遗产再次赋能城市产业发展的典范。总结借鉴世界和中国城市发展经验,刘玉珠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塑造产业新格局,激活发展新动能。一是运用政策,推动文化遗产融入城市发展。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一系列的鼓励利用文化遗产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政策,为文化遗产资源转化为城市特色塑造和城市产业发展助力。二是要延续城市基因,提升城市高品质建设。城市历史文化遗存是城市内涵、品质、特色的重要标志。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城市传统历史文化资源中的优秀基因,使其焕发新的生机。城市居民的美好生活,离不开特有的城市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持续充分供给;城市要积极引入文化、科技、展会等企业和创业团队,综合运用金融、人才、税收等政策集聚文化产业。三是激发文化创新,赋能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是文化的容器,博物馆是城市的名片。把丰富的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利用好,让它们在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过程中展现新的活力,激发创新,必不可少。城市是活态的,是积累与更新的过程,城市文化遗产就是一代又一代不断积累、推陈出新的见证。文化创新也是为城市韧性发展提供基础的、根本的内在动力,润物无声却静水流深、影响至远。新冠疫情给全球博物馆带来巨大冲击,博物馆转“危”为“机”,大力发展“云看展”“线上直播”“数字展厅”等多种云上打开方式,博物馆借力数字技术,创新形式,扩大优质内容供给。提升文化软实力,激活了城市的内在价值,不仅推动了城市文化的复兴,又赋能了城市产业的发展,成为了城市新的文化资产;提高了城市魅力和竞争力,打造了城市的品牌,促进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期四天的2022中国企业家博鳌论坛由新华通讯社和海南省人民政府主办,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办公室、新华网承办。作为论坛分论坛之一,2022中国城市产业发展论坛以“重塑产业结构·激活发展动能”为主题,汇聚了政府部门代表、各行业的优秀企业、著名专家学者,探索研究新形势下中国城市产业创新发展的新逻辑、新引擎,为全国城市转型升级、招商引资提供实战经验。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文博圈立场
文博圈投稿:wenboquan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