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1

分享

艺术赋能人民公园,让美术成果更好服务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需求

2022-11-26


11月24日,由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上海市黄浦区林长制办公室联合主办的“园艺新风——人民公园艺术社区展”展览暨“园艺大讲堂”在人民公园举办。黄浦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上海美术学院、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上海市公园管理中心等领导出席活动,活动由上海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曹俊主持。

在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之际,为深入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进一步提升上海城市文化软实力,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与指导下,在上海市文教结合项目的推动下,2022年学院与黄浦区人民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充分发挥上海美术学院在美术、设计和建筑等专业特色,为人民公园发展注入“活水”,推动人民公园文化品牌打造,创新人民公园符合功能模式,促进人民公园与艺术资源有机融合,探索“公园+高校”和“高校+公园”的模式。本次开幕的“园艺新风——人民公园艺术社区展”和教学实践基地的揭牌,是双方第一阶段取得成果。

上海美术学院院长曾成钢在致辞中表示,相信在学院与人民公园的共同努力下,双方一定会发挥好各自的优势,用艺术元素为人民公园赋能,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新海派文化公园,增加市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黄浦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局长胡开颜在致辞中表示,主题公园共建,为上海美术学院搭建创意作品的展示平台,希望学院充分发挥美术学院的美术、设计和建筑等专业特色,共同建设一流品质的主题公园。

上海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陈静和黄浦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党委书记边铭共同为“上海美术学院——人民公园教学实践基地”揭牌。未来双方将依托教学实践基地,为上海美术学院师生在采风创作、成果展示、学术交流等搭建平台,并为人民公园发展与更新提供智力支持和创意服务。

开幕式现场,所有与会嘉宾共同点亮“云灯之树”,宣布本次人民公园艺术社区展正式开幕。这件名为“云灯之树”的装置艺术,是上海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专业研究生与社区居民互动,共同创作的,市民以多种互动的形式参与到装置艺术的“再创造”过程,成为艺术的一部分。这种参与式公共艺术实践,极大地满足了市民的情感诉求和文化属性,保持了市民在社会文化生活中的主体性地位。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本次展览将地点选择在了人民公园,她是上海的城市名片,也是城市文化和城市记忆的载体,承载着历代上海市民的幸福时光,更是城市魅力的关键。本次展览策展人,上海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马琳介绍,希望通过本次展览,让艺术进入公园公共空间,让市民在逛公园时就有机会欣赏到艺术品,同时也是学院探索人才培养与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相结合,共同打造艺术社区场域与社会美育的新尝试。

开幕式后,举办了双方共同打造的公园品牌栏目——“园艺大讲堂”。邀请上海美术学院建筑系教授王海松担任主讲嘉宾,以《江南传统园林中的“海绵原理”》为主题,为大众分享江南园林中种类丰富的“海绵体”的“工作原理”,共同探讨古人的生态智慧,助推海绵城市建设。

展览开幕当天,就有市民慕名前来参观,有市民表示:“艺术为公园注入了新的活力,艺术元素与公园融合在一起,太好了!”还有的市民说:“之前来人民公园总会忽略这个角落,周末要带家人来艺术角打卡。”更有市民希望人民公园能有更多的公共空间注入艺术的元素,提升大家的艺术审美和普及美育,在平日里满足市民的文化需求。

供稿|方聪宇    排版|王雨薇

责编|牛晨光    审核|宋国栓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科技艺术 人民公园

13056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