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凤凰艺术|“大成若缺”,在古老的土地上与未来对话

原创 2022-11-25



 

大成若缺



2022年11月12日,养云年度艺术展于上海正式开幕。本次艺术展以“大成若缺”为主题。50多位中外艺术家创造的当代艺术作品,以元宇宙NFT、AI人工智能、数字艺术、虚拟实境、潮流、雕塑、装置、多媒体等多元形式,呈现不同视角下对未来的思考与梦想。


以下是凤凰艺术为您带来艺评人于奇赫的评论报道。




随着上海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步伐加快,结合当代艺术的城市发展策略使得“国际大都市”的风范更具魅力。11月的上海开启了艺术时间,而2022年也是艺术西岸“西岸美术馆大道”发展十年节点。

▲ 第九届西岸艺博会现场

▲ 第十届ART021上海廿一当代艺术博览会现场 ©️ART021


对于艺术爱好者来说,除了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与ART021博览会之外,Prada荣宅、龙美术馆、香格纳画廊、志屋上海等各种类型的艺术机构也相继在这几天推出多种多样的展览,上海的艺术生态呈现出了多样性的面貌和持续性的活力


▲ 展览场地的“树宅相守”

▲ “养云•大成若缺”年度艺术展


位于上海闵行的养云也在艺术季中汇聚当代艺术名流,成为魔都金秋又一个艺术打卡目的地。本次养云年度艺术展以“大成若缺”为主题,50多位中外艺术家创造的当代艺术作品,以元宇宙NFT、AI人工智能、数字艺术、虚拟实境、潮流、雕塑、装置、多媒体等多元形式,呈现不同视角下对未来的思考与梦想。


▲ 吉米·马丁(Jimmie Martin)《Naughty Angel》

▲ 何岸《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


当观众走在樟树下、古宅旁、碧湖畔、廊道间,遇见一件件当代艺术作品,在诗意与光阴中感受艺术的馈赠与滋养。


呈现当代艺术多面性


展览主题“大成若缺”,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五章“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这四个字所具有的必反性,呈现古老的东方哲学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的思辨意义。“大成若缺”这四个字从字面上来看,就是说,看起来越大的成就,越难免让人觉得其中仍有缺欠


▲ 施力仁《哈雷金钢》


《道德经》中的语言简洁而富有深刻的内涵,符合后来德国现代建筑大师路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提出的建筑设计理念“少即是多(Less is more)”。东西方文明长达千年后的交汇,也是一种对于世界本质的回归。因此,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也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这也是养云年度艺术展的出发点之一。


▲ 朱玉洁《一朵云》

▲ 施力仁《吉祥》


中国文化的内核是一种哲学和生活的艺术,我们先民的生活更关注心灵。而对于艺术家而言,他们的作品也是关注自己的精神生活,所以他们最好的作品,往往是没有完成的那一件。而在展览中,观众亦可跟随多位中外艺术家共同思考及探索艺术与生活、与社会、与人类的关系,以及感受时代流动下万物生生不息的运行和生长


▲ 杨东鹰《凤来栖》


在展区内,“大黄鸭之父”荷兰艺术家弗洛伦泰因·霍夫曼(Florentijn Hofman)大型雕塑《戴生日帽的小鸟》,与一株有着千年树龄的古香樟树相对, 让现代感的姿态与历史感的痕迹进行了一场跨时空的对话,天然感与社会化在此被具象,东方与西方以各自的面貌相见


▲ 霍夫曼《戴生日帽的小鸟》


艺术家郑路的作品《淋漓》位于楠书房古宅前的水池内,以寓动于静的形式审视这个世界最古老的元素。而他立于青登河畔的作品《启示》在黑夜中犹如被赋予了生命的人工复眼,也暗喻生命状态的多样性和可能性,唤起大家如何应对自然、自性和自我之间的关系思考


▲ 郑路《淋漓》

▲ 郑路《启示》


卢征远的互动装置《开合》位于一处静谧的院子中,通过两组迷宫绕过置身其中的观众体验“开”与“合”的关系。怎么进去与怎么出去是参与这件作品时候可以产生的思考,刚好暗合了哲学问题中的“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开合》具有一种隐秘的幽默感与理性的逻辑感,同时这两种感最终又指向人们所面对的精神困境


▲ 卢征远《开合》

▲ 袁隆《林》

▲ 田晓磊《“Myth”神话》


袁隆的作品《林》通过多媒体影像、音画互动的方式,沉浸式地呈现出美轮美奂的林中幻境,让观众重新感受树林在人类文明史中的自然与人文意义。而田晓磊的作品《"Myth"神话》通过创作一系列的人机结合的生命标本,表达人类依靠科技演化出多种差异化物种的惊艳畅想。 


用艺术持续滋养心灵


从中国到欧洲、从新锐青年创作者到国际知名艺术家,本次展览的丰富度之高将给观众们带来别具一格的观展体验。不论近些年的生活变化、还是互联网时代带来的社会革新,抑或地缘和语言差异所带来的思维意识突破,都会在展览中以不同形式进行表达。


▲ 许静宇《行走的人》

▲ 伊娃·克雷默斯(Eva Cremers)《欧夫》


既以包容万象就如同在一片横切面上出现多种面貌与变化的可能。在全球化的时代里“多元”成为人类在一个崭新世纪中的标签。在由养云国际社区主办、楠书房策划的“多元的时代”艺术论坛上,楠书房副总裁刘梦梵女士主持了此次论坛,当代艺术家黄玉龙、刘松、陈轩荣在现场与艺术家郑路、卢征远线上连线共同探讨自身对作品及当代艺术的理解。


▲ “多元的时代”艺术论坛(左起:艺术家刘松、陈轩荣、黄玉龙及楠书房副总裁刘梦梵)


“蔡元培先生曾在《以美育代宗教说》提到‘崇闳之美’的美学概念,我们很荣幸今次得到众多艺术家的支持和参与。每一个艺术家的艺术经历不一样,作品所呈现的也不一样,但都有在探索、有在研究、有在观察、有在改变。当我们问每一位艺术家你最满意的作品是哪一件时,一般都会说‘下一件’”刘梦梵在论坛开始时说道。


▲ 刘梦梵在郑路作品《启示》前


参加此次论坛的艺术家黄玉龙,他的作品往往是由虚空的帽衫形象构成。这位艺术家擅长重构东西方文化、追求新的文化和社会范式。而在人们的印象中,楠书房是以金丝楠木为载体,传承中国传统文人书房文化、传扬东方美学生活方式、传递中华文化智慧的形象面向公众的。而对于这场着重形塑当代艺术多种可能性的养云年度艺术展,刘梦梵女士说道:


▲ 黄玉龙《Back照》


“我们希望在树宅相守的大自然与人类对话的环境中,能够引进更多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让人们来到这里,在感受到国际建筑大师凯利•希尔(Kerry Hill)将建筑古为今用的同时,与艺术近距离接触,建立艺术家与观众的交流桥梁,共同思考及探索艺术与生活、与社会、与人类的关系。”


▲ 张占占《一点希望》《遇见你》《我的礼物》(由左至右)

▲ 胡行易《身份消除系统》


对于当代艺术而言,过去、现在、未来的边际是模糊的,可时间作为时代进程的砝码又是如此清晰。在刘梦梵的心目中,古代艺术和当代艺术都可以陶冶心灵、颐养性情。毕竟,人非草木,更不是机器,心灵的滋养是最重要的。无论什么人,一点滋润灵魂的东西总是有益的。在全球化的语境下,当代艺术的表达的是当下人们的感受,而古代艺术表达的是那个时代人们的感受,都反映出鲜明的时代特点。在观众和作品之间交流沟通,观众可以把自己的感受也加入到作品当中,而艺术家的作品也在这种对话中起到了滋养的作用。


艺术家刘松与陈轩荣


艺术家刘松曾工作于中央美术学院,他在从事插画设计教学的同时,也对关系美学理论进行研究。他此后转为独立艺术家,受星巴克邀请结合门店所在地的历史文化创作了大量的艺术品。刘松受邀参加本年度艺术季后,随即来到了这片土地并进行了深入的了解。


▲ 艺术家刘松在展览现场分享创作理念


养云艺术季所处的闵行区马桥镇,考古学者于上世纪60年代在这里发现了一个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马桥遗址。马桥遗址的发掘是上海地区第一次科学的考古发掘,也是第一个以上海考古遗址发现来命名的考古学文化。“马桥”二字让刘松想起了英国摄影师埃德沃德·迈布里奇(Eadweard J. Muybridge)那组著名的作品——《奔跑中的马》。这组为了验证“奔跑中的马四条腿是否同时离地”的12幅摄影作品,为十年之后诞生的电影艺术奠定了基础。


▲ 刘松《马踏逐帧图》


刘松在艺术创作中始终对于作品的呈现需要有它内在的逻辑性,因此他将中国传统绘画思想、插画表现手法与摄影作品《奔跑中的马》融合在一起,创作出了由8幅作品组成的《马踏逐帧图》。《马踏逐帧图》试图以潮流文化的面貌勾勒出此次展览所在地背后所的历史文化脉络,建构起以审美为主的艺术形式与观众之间观看的对话,建立人与社会的情感关联


▲ 展览现场合影(左起艺术家袁隆、艺术家刘松、养云策展经理汪聪一 、艺术家黄玉龙、艺术家陈轩荣、科学家朱小虎)


出生于福建漳州的陈轩荣,在中央美术学院版画专业取得了学士和硕士的学位。陈轩荣小的时候就喜欢在街头看着纷繁的店招和一切视觉现象,后来当他走在纽约的街头时,那些涂鸦艺术家们在墙上留下的痕迹,让逛了很久美术馆的他感到很“解腻”。


▲ 艺术家陈轩荣在“多元的时代”艺术论坛发言


后来,陈轩荣就开始在画布上画他曾经看到的街头涂鸦。但是他以“涂鸦”为主题所创作的作品并不是强调涂鸦本身的画面,而是涂鸦的痕迹及其承载物经历时间洗礼后的遗存


▲ 陈轩荣,G2.0.0.1《The Ashcan》,2015


在陈轩荣的画面中满是涂鸦的场景而空无一人,他意图营造德国接受美学家W·伊瑟尔提出的召唤结构:“它会吸引观众走近,试图感受和理解作品中可能包含的情感和思想,当不同人给出不同的解读,作品也就具备了更加开放的意义”


▲ 养云所秉持的“树宅相守”理念


陈轩荣追求一种具有审美功能的表现性语言,在不确定性中寻找自己艺术的风格。作为青年文化的观察者和实践者的他,这种创作的主题与方式也是他在厘清美术史发展线索后找到的。展览中的中国艺术及面对当代社会极大的丰富性,都表达出艺术家对于社会变迁中文化问题的思考。而艺术家只有具备表达思想的创意能力,才能去面对不断变化的社会现场


展览信息


“养云·大成若缺”年度艺术展
时间

2022年11月11日至2023年2月11日

地点

上海市闵行区马桥镇养云国际社区




(凤凰艺术 上海报道 撰文/于奇赫 编辑/胡倩仪 责编/索菲)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凤凰艺术”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xiaog@phoenixtv.com.cn,1974004697@qq.com。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凤凰艺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凤凰艺术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科技艺术 凤凰艺术 养云年度艺术展

14680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