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1

分享

投资近10亿、耗时近4年!成都自然博物馆正式开馆

2022-11-25



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于11月23日正式开馆试运行。这是中国西部首座,以地学为主要特色的自然科学博物馆,也是西南地区建筑体量最大的自然博物馆。



成都自然博物馆以“认识地球家园,探索自然奥秘”为主题,重点展示地质作用与地质环境、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矿产资源与保护利用、生命起源及进化、生物多样性等内容。



博物馆建筑外观设计




成都自然博物馆位于成都理工大学校园西侧,建筑外观形似岩石、又似雪山,由六个单体组成。单体间通过人行栈道和天桥长廊连接,蜿蜒盘旋,极具蜀道意境。


总建筑面积50520平方米,地下一层、地上四层,是成都首座不规则形态公共建筑。其建筑主体由六个单体组成,用山峰与岩石的形态致敬巍峨的蜀山,通过亮点纷呈的展品和富有四川特点的布展,力争建设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自然博物馆。



设计方案融合了大量四川元素,并选用花岗岩作为建筑外墙装饰材料,表达出板块的运动与地质的变迁、蜿蜒盘旋的蜀道意境和成都千年的蜀水文化。


在设计中融合了“蜀山、蜀道、蜀水”的四川元素,建筑师将挺拔巍峨的雪山融入博物馆的外部造型,用山峰岩石的形态与蜿蜒参差的裂缝肌理表达出板块的运动与地质的变迁,以此来致敬蜀山;追忆蜀道则是将行走栈道的体验带入博物馆的内部空间,用天桥和长廊象征蜿蜒盘旋的蜀道意境;游赏蜀水,建筑师将理水引灌的古代智慧引入博物馆的室外园区,用弯曲的水流和倒影水池体现成都千年的蜀水文化。



城投集团成都自然博物馆项目负责人陈丹透露:“博物馆的建筑外墙材料采用自然的花岗石,外部纹理质感与石材的天然沉积特征相一致。石材表面有机地增加透光孔(穿孔石材+铝板),在夜晚就好似点点繁星,象征天体和地质存在的演变。同时在室外植入了景观创意:湿地、小型植物园、室外矿石展示区。”


据介绍,成都自然博物馆藏品丰富,多达6万余件,不乏世界级、国宝级的精品、珍品,所以来这里一定不能错过各类展示厅。


博物馆设有“地质环境”“矿产资源”“龙行川渝”“恐龙探秘”“生命探源”“缤纷生命”6个常设展厅和2个临时展厅,以及学术报告厅、4D影院、环幕影院、研学中心等配套展教设施。



展陈设计理念




博物馆一层展陈以文化教育为主线、科普教育为核心、地学展陈为特色、典藏建设为基础、应用技术为纽带,一楼有地质环境和矿产资源两个常设展厅,地质环境厅主要展示宇宙与地球的形成、四川盆地和成都平原的形成等内容。




亮点赏析




馆内设有“地质环境厅”“矿产资源厅”“龙行川渝厅”“探秘恐龙厅”“生命探源厅”“缤纷生命厅”6个常设展厅和2个临展厅,金大陆展览承担了一层“地质环境厅”“矿产资源厅”两个厅的设计与制作任务。



01


地质环境厅

“地质环境厅”以“地质环境的形成与变迁”为主题,采取场景复原+标本展示的形式,运用数字化、多媒体等手段多维度展示地球结构、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及地质环境等科学知识。同时,也可以让观众了解到我们居住的家园,进一步提高防震知识的认知。



接着是地球”展区,观众立即置身于广袤的宇宙之中。展区最吸睛的是一个巨大的、缓慢旋转的“地球”,在深蓝色的夜空背景下,地球上的纹理分毫毕现。展区顶部由微型灯组成的“星空”时不时有流星划过,照亮了太阳系的其他行星。



“地球故事”展区中心大场景意象复原龙门山全景景观,以都江堰为主视角,反映龙门山构造带,通过艺术化的山川形式揭示四川当地受内动力影响而形成的地形地貌。



采用全国首创全3D浮雕模型融合魔屏技术的四川省地形沙盘,通过沙盘前的AR数字望远镜可以看到真实沙盘与虚拟现实叠加而成的成都平原数智模型。通过触摸屏对外动力作用的定义、类型、地貌等进行介绍,同时加入答题环节增添趣味性。



第四纪以来,在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山脉曾发育大冰盖,后来随着气候变暖留下了众多冰川遗迹。可以游览到九寨沟震后重建的历程,以及冰川地貌、岩溶地貌、海岸地貌、风成地貌……等不同地貌类型的形成过程与模型,配合沙盘模型探索冰川运动轨迹,了解冰川地貌的神奇壮美。


“呵护自然”展区的地质灾害防治模型提醒着观众,人类正以多种方式与地球交织在一起,让我们心存敬畏,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展厅结尾处将九寨沟火花海的震后修复场景进行深度还原,辅助火花海治理过程视频展示灾前与灾后的变化,传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



02


矿产资源厅

“矿产资源厅”以“矿产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为主题,主要展示矿产、矿物、宝玉石的种类及其利用,揭示它们与人类生活生产的关系。


展厅以矿产简史开篇,通过保护和节约矿产资源收尾,强化了地方特色,突出了四川优势矿产。



顺着“矿产勘察人员”模型所指方向步入“矿产简史”展区,会看见人类各个时代演变的文明史。展览中的钛矿为飞机的制造提供了强度高、耐蚀性好、耐热性高的钛合金,而珍贵的翡翠手镯、玛瑙手串也从粗糙的形态摇身一变为精美的装饰物,与人类一起生存、结下了无法断连的联系。



矿物质的化学式、他们的发光性、硬度、颜色等都有详细展示与说明。学生可以补充课堂上的知识,大朋友们也增长了见识。



展区还配备了多媒体展项“矿产世界流水屏互动系统”,手指触摸屏“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能源矿产”“水气矿产”的选项中选择所了解的种类,种类的矿物图片就如同瀑布般从观众面前的屏幕中“流”下来。



位于展厅中央的“矿从何来”展区,有四川优势的特色矿产分为不同区域陈列,其中攀枝花钒钛磁铁矿储量居全国第一。采用科技模型还原装置,让观众可以更加直接了解埋藏在四川矿床深处的秘密。



穿过长廊来到“生活利用”展区,一组天然宝石陈列在展厅中央,而展厅右侧摆放了由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和猫眼石五大宝石分别制作而成的工艺品,宝石的特殊光学效应给观众带来了美的体验。除了可以了解各种宝石的风采,还可以上手体验——展厅设有体验台。



展厅的最后以矿山修复治理为核心,设有多媒体展项“我国矿产资源存在的危机及应对措施影视播放系统”,通过影片介绍中国矿产资源现状和危机以及应对措施,唤起我们要好好珍惜紧缺的矿产资源,呼吁人类要保护好我们生存家园的自然资源。



03


恐龙揭秘厅



整个二楼都是在讲恐龙的故事,彷佛置身于侏罗纪世界。其中最引人瞩目的便是,处在食物链顶端的肉食霸王龙和拥有最强战斗本领的三角龙之间的决斗。



各种珍稀的恐龙化石都在这里一一呈现,彷佛上亿年前的动物们,此刻都栩栩如生出现在这里。除了完整的恐龙化石,还有专门的区域展示了头骨,我们能够清晰的观察到每只恐龙的不一样。



甚至还有恐龙蛋以及恐龙在地面留下的脚印,很难想象现在陈列在你面前的恐龙蛋之前孕育了这样古老而又神秘的生物。



多种多样的互动装置让大家尽情去探索恐龙世界,恐龙的呼吸结构,需要摄入的热量,甚至可以通过自己小腿骨的长度去计算属于自己恐龙的大小,让不少小朋友都乐在其中地互动~



04


龙行川渝厅



现在该轮到我们川渝地区的恐龙啦,咱们四川盆地已经成为研究侏罗纪恐龙的理想地区,已经有上百年历史。这里陈列的恐龙大多都来自自贡、重庆等地区。



这里不仅有陆生的恐龙化石,还有水生的渝州上龙。翼龙是最早出现的能够飞行的动物,还有不少学家认为鸟类就是存活至今的恐龙。



在这里的每一副重新站立的恐龙骨架,都是由专业人士一块块小心地拼接而成,才塑造出生物随着时代更迭的变化。


05


镇馆之宝

合川马门溪龙


这是成都自然博物馆名副其实的镇馆之宝。合川马门溪龙正型标本于1957年在今重庆市合川区太和镇附近发现。较为罕见的是,这具合川马门溪龙化石相当完整,骨骼完整度超过80%。今年,这具恐龙化石经过了一次大修,科学复原了其遗失的尾椎,也令其骨架从原来的22米“长”到了24米,是目前我国和亚洲保存完整的恐龙化石之中的最大者,尤其9.8米的脖子堪称世界之最。站在展厅中30多具恐龙化石中,它霸气外漏,堪称绝对王者。


隆昌铁陨石


它是我国最早有文字记载的铁陨石,外形呈圆锥体状,高46厘米、长44厘米、宽20厘米,却重达158.5公斤,顶部表面较光滑、中后部布满近300个凹坑


大竹重庆鱼


这是一件距今1.5亿年前的鱼化石,全长34厘米,宽15厘米,头、胸、尾、鳍、鳞等均完美保存。它的体形立体,体态丰满,栩栩如生,其完整程度堪称中国鱼化石之最;最关键的是,这条鱼生活在距今1.5亿年的侏罗纪。


版权声明:本文图文素材来源于巴适成都、成华发布、JoyPlus Space及网络,如需转载或有疑问请联系小编(微信号:Unintended_98)~

END



本文编辑 | cxf
投稿、合作 | cxf@urbanlight.cn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城市光网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成都自然博物馆

16164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