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新媒体艺术家田渊:用代码实现多种维度数据与声音或视觉艺术的交互体验 | OF小酒馆

2022-11-10



田渊 | Water Tian


创意技术 / SintLib创建者 / Sint.js作者。


1986年出生于宁夏,现在北京。2008年进入广告行业从事创意和技术工作十余年,前后任职于多家4A公司,作品荣获过长城、戛纳、ECI Awards多个奖项。


2019年创建新媒体艺术工作室SintLib作品于多地展出(上海世博公园、北京三里屯通盈中心、中央公园广场、深圳光明美术馆、前海万象城、西安大唐不夜城、武汉万象城…)


善用代码实现多种维度数据与声音或视觉艺术的交互体验,目前专注于创意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欢迎来到OF小酒馆,请先和我们的观众打个招呼吧!


大家好,我是创意技术田渊,Sint.js作者,SintLab创建者,业余做些艺术相关的事儿。





您最初从事计算机领域,是什么契机让您选择了新媒体艺术创作的道路?


其实自己一直很喜爱新媒体艺术,之前在广告和互联网行业从事的也都是创意技术方面的工作,对于新媒体艺术的各种尝试和学习一直都没有停过,工作和业余创作一直都在并行。所以也没有刻意去选择哪条路,其实几条道路同时都在走。





老师精通的创作媒介十分广泛,作品过程中也会使用到多媒体技术和多样化的装置,您创作时在技术选择上有什么样的考量?您如何看待技术和艺术的关系?


艺术可能需要很多东西,技术只是其中一部分。


我理解的艺术和创意一样需要洞察事物、表明自己的态度,然后产生共鸣。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用技术去解决很多问题,比如搜寻采集数据、识别事物的本质、重构、然后可视化呈现。具体需要什么样的技能、哪些工具,每一次可能都是不一样的,这也是我做实验室的部分原因。这期间有可能会涉及到电路或者机械这些动手的部分,也有可能遇到化学甚至光学的问题。中途需要不断地停下来去学习,这也是最吸引我的地方。在这些岔路上又会出现很多新的问题、灵感和创意。


对于创作的技术工具选型上,我个人比较偏向于比较基础性能更高的工具,避免工具的集成化程度过高之后反而受这个工具自身风格化的影响。可视化以及渲染部分尽量采用自己的工具。当然,也避免不了一些强大工具的诱惑,比如Unity3D。不过还是尽可能地使用自定义的shader,避免引擎自身风格的干扰。





您在《未来城市记忆》系列作品中训练AI算法学习碎片图像,生成了不同的未来城市的记忆影像,可以为我们介绍一下这一系列作品吗?


可能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自己对于城市的记忆吧。对于我这样一个曾经的小镇青年来说,我对当时那个西北小城的记忆可能就是市中心广场的那棵大树。这个地标纪录了我童年关于小城的所有记忆,因为没有手机,大家聚会、见面、见网友,全靠这棵树作为地标。后来上学、工作换了很多城市,每个城市都会有几个当时的地标和符号。有的是桥,有的是塔,有的是广场,有的是车站,也有灯红酒绿的街道,或是烧烤的烟火。它们承载了人们大部分的城市记忆。随着旧建筑的消失、新符号的出现,城市记忆也随着一代代人的记忆产生着变化。所以就有了这个用AI生成的城市记忆作品。希望能给更多的人带来共鸣。



目前技术部分的呈现方式是:收集整理地标的照片影像数据,通过StyleGAN训练生成地标模型,然后设置轨迹生成影像,对于缺少图像数据的部分使用VQGAN加描述生成。显示部分结合地标实时的天气信息数据,渲染成流体颗粒的形态呈现。技术更新迭代很快,我也期待下一个城市作品可以应用到新的技术来生成。





新技术目前不断地迭代发展,虚拟内容和人工智能元素也开始成为越来越多创作者的选择,您如何看待人工智能生成艺术?技术的发展会对艺术创作有着什么样的影响?


不管是用什么技术去生成艺术,主要要看作品想表达什么吧。其实AI本身也是一个工具。关于人工智能生成艺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技术的发展会促进人们更多地还原事物,去更多地解释大自然的本质,在现实生活中,需要艺术去弥补的未知与恐惧越来越少。而在虚拟世界中,技术的发展却给虚拟世界带来了更多的可能和未知,留下了更大的创造空间。





听说您最近也在做Web3方向的技术尝试,可以透露一下工作室未来的创作动向吗? 


现在主要还是在为新创意做一些技术、工具上的准备和积累吧,向Web3方向发展。一部分是在作一些网络和数据上的准备,另一部分是在做一个基于Webgl的工具,它可以用于浏览器端实时生成3D虚拟场景和虚拟角色,通过数据实时生成角色或场景,可以实现跨平台无论是手机、电脑、VR设备、全息屏的呈现。因为现在市面上还没有特别成熟的框架和工具,目前主要在摸索。





您作为过来人,对踏上艺术创作之路的后来者有什么建议或者鼓励的话吗?



啊,我其实不算什么过来人,对于艺术我是比较业余的,给不到特别专业的建议。关于创作的话,我觉得可以坚持自己。外界越是纷扰,越需要内心的平静,不用顾虑太多外界的建议,坚持做自己的事情就好。







Tangut





sintlab.com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OF COURSE想当然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科技艺术 视觉艺术

12308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