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叶风:大舞美理念下的数字媒体艺术项目实践分析

原创 2022-11-03




编者按:2022年9月27日,由北京戏剧家协会主办,北京舞台美术学会、天津舞台美术学会、河北省舞台美术学会协办的“京津冀中青年舞台美术专业人才培训”正式开班。

10月10日上午,北京电影学院数字媒体学院副院长、中国民族文化影像传承研究中心主任叶风带来了以《大舞美理念下的数字媒体艺术项目实践分析》为题的专题讲座,从“科技”、“文化”、“创新”三个关键词的关系展开,结合自身多年的艺术实践经历,剖析案例,总结经验,探究大舞美理念下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前景与创新方向。


数字媒体或者多媒体和科技发展息息相关,科技发展促进了舞台艺术发展,并呈现出如今繁荣的面貌。舞台艺术创作受到科技发展的影响,利用更先进的媒介和制作技术,创造出创新的舞台艺术效果。创新既是艺术创作实践的原动力,也是市场观众的审美诉求。每一次面对新的作品,创作者和观众都对创新充满期待。

理解科技、文化、创新的含义,要先讨论一下艺术创作跟科技的关系。回观文明史、艺术史,甚至具体到戏剧艺史,都可以看到科技的发展对艺术创新的影响。无论是从创作手段到表现形式,还是再到传播的方式,艺术的创新都基于科技创新而发展。 

在工业革命之前,戏曲、书法、绘画、建筑都是基于手工艺技术来发展。艺术创作水平的高低,主要依靠“手艺”是否精湛,也就是需要练就手头功夫,一门“绝技”通过师傅带着徒弟一代又一代传承,依靠“师门”进行艺术创作的延续。在这个过程当中,人的智慧、人的手艺,就创造了艺术的美,创造了无数让人惊叹的艺术作品。工业革命之后,机械化手段的发展,在舞台机械的应用促进了舞台艺术的发展。如今,数字媒体技术也越来越多地实践到舞台之上。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智能化技术也逐步将融入到舞台当中。

基于科技发展的变化,文化艺术的媒介和形态也经历着更迭。例如印刷艺术,在手工业时代,依靠在手工纸上的抄写,之后又出现木板印刷。制版是靠手工雕刻,纸是靠手工去生产,笔也是靠手工去制作,抄写同样依靠人力。这样文字艺术创作和传播的发展是相对比较缓慢的。由于人的体力和手艺以及媒介材料的局限性,此时的文字作品篇幅相对比较简短,直到明清之后才有长篇小说,这也得益于当时的印刷技术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在此之前,写长篇作品是有难度的,一因工作量大,二因传播的困难,三因成本极高,因而受众量减少。可见技术对艺术的形态和传播有着直接的影响。 


电影大师卓别林于1918年购买了一台Bell&Howell2709,机身编号227,当时花费了2000美元


再说到电影艺术,电影发展在早期阶段采用的摄影机是极其笨重的,后来因为摄影设备技术的发展,摄影机越来越轻便,也让摄影机便于移动调度,镜头前后之间衔接易于操作,这样也就具备了对镜头进行剪辑的可能性。随着数字影像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虚拟场景、虚拟角色、虚拟拍摄等进入到电影的创作,此时,影像的语言又得以进一步的创新。这里通过用技术发展改变电影艺术语言、艺术效果的例子,试图来理解和说明“科技、文化和创新”的含义。 

近些年来,数字媒体艺术发展,投影技术、LED技术、扩展现实技术(XR),都已经在舞台当中进行应用。这样的趋势,它会改变什么?它带来什么?事实上是需要我们思考和用实践去探索的,本次的主题也试图去讨论出一些舞台数字媒体创新的原则,梳理出一些要素,为当今舞台艺术创新找寻探索的方向。

今天我们要讨论的主题是大舞美理念下的数字媒体创作实践。

在大舞美理念下,数字媒体艺术创作在艺术形态和语言创新上都具备了更多可能性。中国舞台美术学会会长曹林老师,多次强调大舞美的理念,我对此很赞同,也在创作当中进行实践、探索、贯彻这个理念。

在戏剧创作当中,数字媒体拓展了舞美艺术概念的边界。数字媒体将舞台艺术的边界拓展到舞台台口外面,甚至剧院的外面,在舞台上,也不再只是固定的景片和模型。拓展了舞美艺术空间的边界,也随之形成了新的舞美艺术的创作方法,也创造出新的舞台艺术效果。


一、数字媒体艺术项目的叙事创新特性

1.1 公共性:空间+场景+受众

我自己创作的大部分项目是具备面向大众的、具有某一特定主题、具有公共性的作品。大家讨论艺术时总在说个性,但事实上公共性是让艺术产生社会价值的基础原则。公共性是所有文化艺术都会涉及到的命题与关键词,它是指艺术需要让所有人都能理解、接触、认知。实现这种公共性,首先要是公共空间,这样才能让很多人看到它、理解它。此时公共性在空间层面,事实上又有两个关键的因素,就是场景和受众。

1.2. 创新性:体验+科技+美学

创新是现代艺术的重要核心,创新的关键是在于体验,创新的目的最终是创造出一种新的体验。数字媒体艺术创作核心原则就是要采用新的科技。很多让观众为之倾倒、被打动的艺术作品,往往是通过新技术创造出新的视听体验,这使它成为现在艺术创作的形态,形成特有的艺术现象。

美学的创新,这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造成的。美学的创新特别是从艺术家的角度出发,这是一种追求,是一种体现自我价值和自我身份的创作任务。艺术家通过创作的训练,形成自己的风格,打造属于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对于舞台艺术来讲,数字媒体艺术的项目创作,是科技与美学相融合的一种创新,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如果用经典或传统的技艺,很难在美学上得到一种创新。例如用国画的手段去画出油画的效果,或用油画的手段去画出国画的美感,可能会存在质疑。这是科技与美学两方面在创新上的内涵,以及最终是要创新出一种新的艺术体验。 

1.3. 文化性:主题+故事+风格

文化性是针对数字媒体艺术项目的创作来讨论,基于创新性来说的。我强调文化性,特别是数字媒体艺术项目的文化性,必须要基于一定的主题去进行叙事,形成独有的叙事风格。首先,因为风格就是文化,就像画国画,笔墨与文化理念是相融合的。其次,在讨论新兴的艺术形态时,往往会强调艺术形式感,因此部分艺术家会将对艺术创作的追求变成对技术和形式感的追求,相反,我们需基于这样的背景,强调故事的文化性、内涵、主题。


二、数字媒体项目设计的要素

在做数字媒体艺术项目时,需要让项目设计得更加成功,艺术效果更好更完善,可以从六个方面去讨论、思考、探索。 

2.1. 思想概念

思想概念是艺术工作者或是艺术家首要去考虑的问题。创作者要有思想、有概念,要了解作品到底要表现什么。我会格外注意跟其他的主创人员对项目的讲述、设想、理念与精神,从而共同去探寻作品的灵魂,而不是沉迷在艺术的形式与技术上。谈到数字媒体艺术,往往首先想到的要素就是技术,但更重要的还是要回归到对作品思想概念的深入,这是作品有文化价值的前提。 

2.2. 主题叙事

所有的创作都是要有主题的,主题是否鲜明,叙事是否清晰,是第二个重要要素。在创作实践当中,主题的要素叙事通常是基于项目的诉求、特定的选题、受众的喜好去叙述。

2.3. 审美风格

舞台艺术,特别是面向舞台的数字媒体艺术,其艺术审美面临着特殊阶段,它的创作手段和技术都比较新,内涵概念、表现形式以及制作技术都处于发展过程当中。媒介特质带来了不同的视听效果,影像的特技、电脑的数字化造型,与传统的手工艺时代的艺术造型和审美是不一样的。 

2.4.思维方法

思维方法特别重要,特别是数字媒体,它的思维方法跟传统的手工艺时代的戏曲戏剧舞台艺术不一样。

2.5. 技术手段

到底用什么样的技术、媒介,这在每个舞台艺术作品上都需要重新去考虑。同样使用投影、LED屏、传感器,但如何用技术手段去匹配作品的独特性,也是创作者在创作过程当中要面临或解决的一些问题。

2.6. 社会传播

受疫情影响,怎么去传播艺术,这是艺术家需要去考虑的重要因素。如何在疫情聚集频率和密度受到影响的形势下,把固定的舞台,通过多媒体的手段去改变作品的形态、表现方式,用恰当的传播方式让更多的人接触到作品,这也是创作者需要去考虑的。 


三、主题化+仪式化的艺术体验

在大舞美的语境下,仪式化的艺术叙事的环境和受众的身份是更多元的,不像在经典舞台当中,观众只能在台下作观众,他会是游客,是角色……创作者需要考虑受众接受作品的身份和心理状态,考虑观众如何去接受、去参与到叙事里面,以及思考观众对主视觉的理解,对主要叙事空间的感受。这种体验是多样的,是不确定的。需要考虑视觉、叙事方式、气氛、色调,乃至行为。既是受众的反映,又是演员的表演。数字媒体的介入,让舞台的媒介变得非常多元。



我们团队共同完成的2020年迪拜世博会中国馆的大型沉浸体验项目。世博会是向国际社会展示国家形象的顶级舞台,要体现出国家在当前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下的人文理念和风土物产。我负责的是互动沉浸的展项,需要展现的主题是“北斗系统”。在古代,我们中国就通过观天象来理解这个世界和指导日常劳作生活。北斗这个词,有非常悠久的历史,这样有中国文化特质的经典词汇,贯穿了中国文化的理念,而对北斗系统的互动沉浸展演,要能恰如其分地体现出中国当前的高科技发展状况,在项目中呈现中国的优秀传统文明和现代高科技融为一体的叙事效果,并以此传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理念。

该展项是由弧幕和地幕组成的沉浸式交互空间,同时吊装3d立体LED灯阵、立体装置等组成。进入这个空间时,参与到其中的主题叙事,在完成个性化体验的过程,同时,作品文化和传播的公共性也在这个作品里面得到很好的呈现,因为它是面向全世界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信仰、不同身份,甚至不同年龄的观众。可以理解为公共性是本项目创作的第一原则。 



在项目创作前期,我曾试图使用更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还专门找了国内领先的人工智能方面的科学家,来探讨如何实施通过人工智能进行互动叙事。希望在语音交互、人脸识别等方面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与叙事,探索新的交互叙事方式和艺术体验效果,但经过长时间的讨论和研究之后,最后放弃了这个技术应用的想法,是因为世界博览会的受众面向到很多不同的语言种类,人工智能技术在软硬件上无法确保长时间、大流量面向公众提供确定和稳定的体验,使得项目的公共性原则存在被破坏的风险。所以即使在这种强调最先进的、最能代表当前国家技术和艺术创作实力时,依然要遵循这种文化性、公共性和创新性的原则,并且把这三原则做好平衡,相互关照,有所取舍,最终才能达到比较好的实践效果。 



3.1.数字媒体介入“舞台”的叙事造境

好莱坞电影之所以能长久不衰,离不开好莱坞创作团队里的技术团队不断实现技术创新,更新视听效果。新技术的诉求是要能创造出新的叙事效果,这样艺术才可以去接受和理解,新技术也在此基础上可以继续完善创作理念。当经典的舞台艺术技术手段讲故事已经非常成熟时,新技术的采用可以吸引到一批新的观众,但一定是要创造出一种独有而成熟叙事形式,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艺术。纵观艺术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理解到,同样的故事原型用不同的手段,可以创造出不同的叙事体验。数字媒体艺术的叙事体验,因媒介和应用场景的独特性,在美学理念和美学效果上也必然有它的独特性,其中最有魅力的就是大舞美的叙事造“境”上。 



基于技术与工程的叙事创新逻辑,技术的发展开拓了数字媒体叙事体验的可能性,这样的尺度,这样丰富的内容,这样的受众和作品之间的空间关系,是之前所不能想象的。我们可以看到人类文明发展其实就是在不断地做一件事情,就是脱离原本的空间去创造新的空间,获得精神自由,这是非常本质的社会发展的原动力,这也是我们搞艺术创新的基础动力。把故事讲得更为丰富而生动,是需要艺术的技巧,需要从艺术语言到艺术媒介、受众心理等多个角度进行研究和创新。把受众放到艺术空间中,通过数字技术去拓展叙事空间,这是在艺术实践过程当中不断在探索的命题。

数字媒体介入舞台叙事,是一种造境的过程,这个境是一种境界,情境,是一种境遇,它包含着中国丰富世界观里的艺术观内涵。讲故事的目的不仅在讲好一件事,而在于创造出一种境界,让观众在舞台的叙事过程当中,让身心、灵魂、精神达到一种在现实当中所没有的境界。数字媒体介入到舞台创作当中,可以更好地叙事,去造就艺术之境、精神之境。


3.2. 造境的方法:

空间+实物+人+时间的关系处理

舞台叙事的造境,可以分为空间(实景空间和虚拟空间)、实物、人(观众或演员)、时间。只有这几种要素放在一起时,叙事才能产生,境界才得以塑造出来。这几种要素需要如何去组合,空间如何去组织,可以从三维的空间视角关系,情节的动线和情境的体验等多方面去考虑。讲到“境”,总是想到实境的空间,要身临其境,这是体验艺术的基本心理诉求。在叙事的艺术当中,不管是小说、戏剧、戏曲,还是电影,都努力塑造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效果。在这种诉求当中,我认为戏剧艺术是有独到的其他艺术门类所不具备的美学意义。特别是在大舞美的理念下,舞台事实上跟生活空间、文化空间、娱乐空间是一体化或是融合的状态。我们去体验一门艺术,体验一件作品,需要进入到作品的叙事情境当中,不只是观看,而是具身体验,而“境”是一种体验的对象,通过情境当中的叙事去打动或影响受众,让观众在精神思想上通过对这个作品体验而进入特定的境界。  



前些年在孔子博物馆完成了大型的多人互动多媒体项目,这个项目我着重去考虑文化性和公共性,但是同时也要考虑到创新性。技术总是不断革新的,但技术不是创作的目的,更不是作品的核心。但当把作品放在公共平台,面向社会大众时,技术的发展要素又是必须去面对和讨论的,并且必须是具有迭代性或时代性的。

3.3.科技改变舞美叙事方式和艺术审美

在艺术创作中讨论审美问题时,都会讨论作品的叙事风格,叙事主题的时代性。在数字媒体艺术项目里,在大舞美理念里,技术就是时代性,作品的时代性是重要的考量元素。因为科技改变叙事方式和艺术审美,生产、传播以及反馈是整个叙事系统的完整体系。

数字媒体介入舞台时,有其限定性。在经典舞台上,把演员的表演作为叙事的最重要的载体,演员的表演造型是最突出的。经典舞台上除却演员的表演,其他的舞美、道具、布景、灯光的动态性是相对比较弱的,都是为塑造表演造型来设计的。多媒体的介入,也要遵循这样的原则,特别是在经典舞台艺术的创作模式上,或是艺术表现的语言和形态,数字媒体要遵循这样的基本原则。对于数字媒体创作者来讲,如何去强化或是去突出表演的造型,这就是一种艺术能力。在戏剧艺术历史发展中,都是在通过演员的表演作为叙事的主体。那么是否有可能数字媒体具备了动态的造型能力,也可以像演员的表演一样进行叙事呢?当把数字媒体特别是以影像作为一种主要形态介入到舞台时,事实上具有强大的叙事能力。这种叙事能力,如何和经典舞台艺术上的演员的表演叙事进行很好的协调匹配,共同来进行舞台的叙事。



比如2021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由冯远征院长导演的《日出》,跟以往多版本的《日出》的艺术效果完全不一样,它在空间上面做了很多创新尝试,演员的表演造型,通过多媒体的手段得到了很好的体现。通过实时播控影像,把演员的背景和造型内涵及现状得到很好地强化,会在视觉上达到传统经典的话剧舞台效果所达不到的艺术体验,形成特殊的艺术感染力和震撼力。

3.4. 将影像作为一种独立的舞台叙事时空

上世纪30年代德国戏剧就有把影像放在舞台上的作品创作。因为影像具有相对独立的叙事时空,影像的时空与舞台的实景时空的融合,拓展了经典舞台的叙事时空,形成了一种新的舞台的叙事调度。多媒体的设计在舞台上起到了对舞台置景的一种补充,是一种影像化的置景。多媒体也不再是传统置景的概念,而是叙事时空。包括去年的《香山之夜》,大量采用影像,凸显纪实的特质,来与真人的表演相呼应进行叙事。把影像作为一种置景的应用和把影像作为叙事时空的应用,是有差别的。叙事的时空如何与实景的演员进行调度,这也是导演和多媒体设计创作演员一种创作能力的体现。它不只是在塑造气氛,也不只是把数字化的视觉成为置景,而是创造新的舞台调度关系去拓展舞台叙事时空。 

强调舞台艺术所具备的独特性也是其他艺术媒介所不能企及,是因为舞台艺术通过鲜活的生命在你眼前的表演,让受众感知艺术,让受众置身其中,进入叙事情境,是一种具有仪式感的鲜活的生命的一场艺术化的叙事,是直观性的感知,是具身性的体验,不是隔着屏幕,隔着某技术性媒介的图像艺术形态,这种震撼力是舞台艺术所特有的。但是如何去强化这种鲜活的生命的艺术感,那么多媒体的影像可以去发挥它的纪实影像、剪辑时空等艺术作用,让这种鲜活的生命的艺术气息能够得以塑造,甚至是放大,在特定的舞台时空里把观众笼罩其中,直接用生命与生命碰撞的方式去感知艺术效果。这也是戏剧艺术范畴下数字媒体艺术创作探索的方向。



如何采用新艺术表现语言或是媒介介入到经典舞台艺术当中,这需要创作者的对传统经典戏剧舞台的艺术语言的理解,以及对这种多媒体技术语言的理解,两者的平衡都才能够达到比较好的状态,形成一种细腻感人的气氛。

这并不意味着对传统经典艺术的替代,数字媒体艺术介入到经典舞台上,它不只是把实物的置景变成数字化的置景,而是会创造出一种新的叙事方式。比如说《西游记》,从小说文本到连环画再到电影、电视剧,这几种艺术媒介所获得的艺术体验是不一样的,背后讲述西游记故事的方式也是不一样的。用舞台的方式来讲西游记的故事获得的效果,获得的美的体验,自然与传统的小说、电视剧不一样。用VR的方式来讲《西游记》的故事,希望获得的艺术感、审美体验自然也不一样,所以这之间不是一种替代关系。在舞台多媒体的应用时,可以去创造出新舞台表演方式或新舞台艺术效果。当然它既是独立的,也可以与其他艺术门类融合。


四、大舞美的数字媒体艺术项目的创新趋势

数字媒体是大舞美概念范畴中支撑性的元素,让大舞美概念的形成具备可能性和实践性,促使了大舞美艺术形态的发展。数字媒体艺术项目的创新发展形态有其独特性和趋向性。

从我个人的经验上讲,数字媒体艺术创作实践是要用工程思维进行艺术创新实践,是基于数字工业生产的艺术创作。从创作的内在精神理解,大舞美理念下多舞台多媒体艺术创作是在制作上、媒介上、语言上,特别是在传播技术、艺术理论、主题受众和应用场景上追求一种极致的虚拟与现实交融的叙事艺术。这种精神在大舞美的数字媒体艺术创作,体现在语言表达上则需要实现共识、共情和公共性,体现在生产创作上,则需要工程或者叫工业化的多人协作。 

数字媒体艺术是一门新兴的、处于正在发展的艺术门类,其概念和内涵都处于发展变化过程当中,促进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成熟,需要在学术研究还是创作实践两个方面探索。首先是要有完整的理论体系,第二是创作典范性的作品。 

随着时代的发展,数字技术的创新、应用场景的丰富、受众审美的变化、消费渠道的多元等因素,数字媒体艺术将继续呈现新的面貌。“大舞美”的发展,通过数字媒体的手段融合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的边界,形成多模态的舞台艺术形式,数字媒体也融合了艺术空间与生活空间的边界,形成处处是“舞台”的艺术环境,可以预见,数字媒体艺术的未来是无处不在的。

以上,是我结合个人的艺术创作实践经历进行的思考,给大家做抛砖引玉的分享,希望大家能够积极的在实践当中去思考和探索,在如今的数字时代下,舞台艺术的发展方向、创作技术、艺术语言更多的可能性,进行更好的叙事。


本公众号发布的文章,仅做分享使用,不做商业用途,文章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如果分享内容在版权上存在争议,请留言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



责编:mt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叶风 项目实践分析

11707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