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0
分享
- 校庆来了 | 这些属于广美人的写生印记,饱满动人
-
2022-11-18
✦ +
+
中南美术专科学校
1954年,中南美术专科学校师生参加武汉抗洪,
关山月《长江码头》纸本水墨,36.8cm×50.2cm
1954年,关山月美术馆藏
黎雄才《汉水所见》纸本水墨,26cm×36cm,1954年
1955年9月,武汉长江大桥正式兴建,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建设的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双层大型桥梁,把武汉三镇联为一体,并将原京汉、粤汉铁路连接为京广铁路。大桥的兴建吸引了中南美专师生前去采风、写生,以此为题材亦产生了众多在建国初期有影响的艺术作品,如刘济荣的水墨画《武汉长江大桥引桥工地》、袁浩的油画《长江的黎明》、王恤珠的油画《待渡》等。
刘济荣《武汉长江大桥引桥工地》纸本水墨,1956年
《文艺报》1957年第14号
154cm×283cm,1957年
王恤珠《待渡》布面油画,150cm×250cm,1957年
1956年
1956年,关山月副校长到武汉钢铁厂辅导学生创作
1956年,彩墨画系毕业班学生在武钢为工人宿舍绘壁画
1956年,杨秋人副校长在苏杭写生
参加抗旱
1957年2月,胡一川、阳太阳与中南美专师生参加武汉东西湖粮食基地建设义务劳动
1957年夏,绘画系师生到老革命根据地去体验生活
1958年4月,附中四年级下乡麻城老苏区
附中学生到湖北罗田县叶家河实习
19cm×25cm,1956年
19.5cm×22.5cm,1957年
14cm×23cm,1958年
✦ +
+
南迁至广州之后
1958年夏,中南美术专科学校南迁至广州,并改名为广州美术学院。南迁后的学校立足广州,积极融入华南的生产建设热潮之中。胡一川院长在1959年开学典礼讲话时指出,“通过下乡下厂参加生产劳动,是可以改造思想,提高阶级觉悟,深入工农群众,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下乡体验生活的锻炼中,广州美术学院的师生足迹遍及珠江三角洲、粤东西北和海南等众多地区,其中到湛江堵海工程工地和茂名石油城工地写生,无疑是其中突出的案例。
1958年,杨之光在揭阳县揭西公社华清大队绘壁画
广美师生参加人民公社化,在番禺绘壁画
1958年9月,胡一川校长与师生下乡到海南岛
1960年3月,广州美术学院各领导参观湛江堵海工程
1960年3至5月,版画系到电白博贺港实习
44cm×33.2cm,1960年
31cm×45.5cm,1960年
迟轲《广州美术学院师生暑假旅行写生满载而归》,《光明日报》1961年10月3日
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编《凤凰山牡丹写生资料集》,广东人民出版社,1979年
1962年3月,黎雄才在海南岛画速写
1963年《广州美术学院下乡下厂创作展览》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大受赞赏
1974年,潘鹤(左二)在阳江渔场写生
1975年,吴华先带领学生在粤北地区写生
1977年,77级油画系学生在长江三峡写生
1981年3月4日,油画系恽圻苍老师带学生们在三峡写生
1982年,胡一川在粤北红工煤矿写生
1983年,陈金章老师和刘书民老师带学生在张家界写生
1983年,梁如洁老师带师范系学生赴广西、贵州采风写生
1984年,潘行健老师带领版画系八二级赴四川红泉下乡与当地藏民合影
1985年,国画系师生在海南岛霸王岭写生
18cm×13.5cm,1961年
35cm×49cm,广州美术学院胡一川研究所藏
杨秋人《晒网》油画,1962年
潘行健《椰乡小景》纸本设色
24cm×28.5cm,1962年
22cm×23cm,1963年
涂稚华《黄昏》纸本水彩,22cm×27cm,1964年
陈晓南《美丽的圣狮河》纸本水墨钢笔,27cm×40.5cm,年代不详
吴华先《韶钢》纸本水粉,49.5cm×36.5cm,年代不详
45cm×31cm,1973年
50cm×36cm,1973年
郝鹤君《都江堰》纸本设色,45cm×68cm,1978年
冯玉琪《山村-6》纸本油画,55cm×38cm,1980年
1981年,广东美术馆藏
46cm×68cm,1982年
✦ +
+
名家写生观点选粹
创作,基本上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理想的方法,画的是理想画,崇拜的是理想美,一种是写生的方法,画的是写生画,崇拜的是自然美,有人说理想美是完美的,自然美是有缺点的,我不同意这个意见,假如一个人的思想感情,是很庸俗的,那他的理想美的缺点就大了,又有人以理想画为创作,以写生画为习作,以制作方法决定作品的性质,我也不同意这个意见,一幅好的写生画,是作者对于现实事物的自我表现,是美术史上独一无二的花朵,与理想画有相同的价值。
——王肇民《画语拾零并序》,《美术》1980年第3期
在我艺术实践的一段生活中,无论是接触到伟大祖国的锦绣河山,还是为人民群众敬仰的革命纪念地,或是广大劳动群众以战天斗地精神参加的建设工地,以及通过人们改造了的多姿多彩的自然景色,常常激励着我油然而生的创作激情。这就是我在一段时间来较多地热爱画风景和风景创作的主、客观动力。
——杨秋人《探索》,载《杨秋人油画集》,岭南美术出版社,1983年
写生方法有二字,一曰“活”,二曰“准”。“活”则物我皆活,能活则灵,灵就能变;活无定法,法从对象而生。物有常理,而动静变化则无常,出之于笔乃真神妙。所谓神妙即熟极而生,随手捡来,便是功夫到处。“准”一般来说不离其形,准则重规,目力准则下笔才准;形与神要合一,若只求形似,则非画也。
——《黎雄才画语录》,载《黎雄才山水画谱》,岭南美术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84年
我坚信生活是艺术创作唯一的源泉。没有生活依据的创作,等于无米之炊,无源之水。生活的积累,是创作的财富。中国画的特色,是背着对象默写的,不满足于现场的写生,现买现卖的参考,如写文章一样,若字句都不多认识几个,只靠查字典来写作是不行的。所以必须经过毕生的生活实践,通过不断的“四写”(即临摹、写生、速写、默写)的手、眼、脑的长期磨炼,让形象的东西能记印在脑子里,经过反刍消化成为创作的砖瓦,才能建成高楼大厦。
——关山月《有关中国画创作实践的点滴体会》,《美术》1995年第3期。
图文:校史编修室 宣传部
编辑:江粤军 赖志强 袁梦婷
核稿:刘颖倩
审定:刘 滴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