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西方服饰科普:暗黑禁欲系设计——受建筑风格影响的哥特中世纪服装

原创 2022-11-14


编者按

纵观全球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文明所孕育出的独特文化艺术,激荡出无数绚烂多姿的花火,而服饰衣着位居衣食住行之首,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之中,人们的着装逐渐从以穿衣蔽体为主转向自我的、文化的、审美的表达,因此各个国家、各个民族诞生出别具一格的服饰文化。笔者从中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时代展开叙述,与各位读者共赏有别于中华文化的西方服饰风格。


今天与大家分享的是哥特式时代的服饰。

提到哥特式服装,大家首先想到的应该是下图这一系列暗黑式服装吧。


然而,现实中哥特时期的服装与之大大相反,“禁欲系”爆表。



哥特式时代,是中世纪的第二大国际性时代。“中世纪”一词,最早出现于文艺复兴时期,当时的学者认为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和文艺复兴之间的漫长时期,是文化衰落和“野蛮”的时期,于是,把这段时间称为“中间的世纪”,即“中世纪”。

这一时期的服装在世界服饰文化发展的长河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莎士比亚、雨果、萧伯纳等剧作家,都曾将以这一时期为背景,通过戏剧的方式向大家展现这“野蛮”又极具宗教色彩的中世纪时代。

背景介绍

“哥特”这个词最早来源于公元3~5世纪侵略意大利并瓦解罗马帝国的德国哥特族人。15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出于对古罗马文化的推崇以及对哥特族摧毁罗马帝国的这段国恨家仇始终难以释怀,因此为了有所区分,便将中世纪时期的艺术风格称为“哥特”。

哥特式被广泛地运用在建筑、雕塑、绘画、文学、音乐、字体等各个艺术领域,艺术是夸张的、不对称的、奇特的、轻盈的、复杂的和多装饰的,以频繁使用纵向延伸的线条为其一大特征,主要代表元素包括蝙蝠、玫瑰、古堡、乌鸦、十字架、鲜血、黑猫、教堂墓园等等。

哥特式建筑

林堡兄弟绘制的《最美时祷书》

哥特时期的服装,受建筑风格的影响,在衣服的裁剪方法上出现了新的突破,实现了从过去的平面裁剪向立体地包裹人体的曲线裁剪转变。

古罗马时期的服饰

哥特时期的服饰
新的裁剪方式,则是从前、后、侧三个方向去掉胸腰之差的多余部分。并且从袖根到下摆,在侧面加进数条毽子板一样的三角形布,这些布片之间,在腰身处形成了多棱形空间,这就是现在衣服上的“省”。

一道“省”的出现,划开了西洋服装史中古代与近现代的界限,也划开了西方服装与东方服装的界限。

正是由于这个侧面的形成,确立了近代三维空间构成的窄衣基型。


13世纪

科特

一种男女同形的筒形外衣,搭配内衣为“修米兹”(Chemise)。女服收腰,上半身紧身合体,下摆宽大曳地,极具曲线美,袖子为宽松的多尔曼式连袖,从肘部到袖口收紧,用一排扣子固定。

电影《勇敢的心》

女性的上半身与下半身形成强烈对比,突出女性曲线美感的同时,纵向延伸的线条,拉长了视觉效果,由此可以看出服装深受哥特式建筑的影响。

修尔科

罩在科特外面的贯头式筒形外衣。袖子变化多端,有无袖、半袖、长袖等式样。

女子的科特和修尔科

这是一种装饰性的外衣,用料较华丽。

希克拉斯

一种无袖的宽松筒形外套。男女通用,前后片完全一样,从腋下两侧到臀部都不缝合。

最简单的希克拉斯

希克拉斯分为常用和礼用两种。礼用的衣及拖地,底摆边常饰有流苏、刺绣,面料多为丝绸、毛、麻等等。

礼用希克拉斯

曼特

盛装时,披在外衣外的大型斗篷,形状有半圆形、3/4圆形、圆形、椭圆形等,还常带有风帽。

电视剧《空王冠》

13世纪的服装受宗教影响极大,将皮肤包裹得十分严实,但到了14世纪却朝着大胆裸露肉体的方向发展。


14世纪

科塔尔迪

一种连衣裙式样的外衣。其特点是从腰到臀都非常合体,在前中央或腋下用扣子固定或用绳系合,形成显露体形曲线的优美外形轮廓。

领口大得袒露双肩,臀围下插入许多三角形布片,裙长拖地。袖子为紧身半袖,袖肘处垂饰着很长的别色布,这种垂饰叫做“蒂佩特”。在臀围线附近装饰着一条缀有金属板和宝石的腰带,这里是合体的上半身和宽敞的下半身的分界线。

男子的科塔尔迪是一种紧身合体的丘尼克型衣服,衣长在臀围线上下,一般为前开,用扣子系合,袖口开得很大,可以及地。

右下为男子科塔尔迪

萨科特

一种罩在科塔尔迪外面的无袖长袍,由修尔科发展而来(即开口的修尔科)。其特点是袖窿开得很深,而且前片比后片向里挖得更多。

普尔波万和肖斯

14世纪中叶,男服中出现了来自军服的上衣——普尔波万与肖斯组合的二部式形式。从此这种富有技能性的上重下轻形二部式取代了传统的一体式筒形样式,使男服与女服在穿着形式上分离,衣服的性别区分在造型上明确下来。

普尔波万——“布纳起来的、绗缝的衣服”。紧身,前面用扣子固定,胸部用羊毛或麻屑填充,使之臌起来。腰部收细,袖子为紧身长袖,从肘到袖口用一排扣子固定,一般无领,后出现立领。绗缝是普尔波万的一大特点,它的线迹本身即是一种装饰。前开,以扣子固定是普尔波万的又一大特色,也被当作装饰,据说这种形式是从亚洲的衣服上引进的,从此进入欧洲人的衣生活中。

肖斯与普尔波万组合时穿的下衣。在中世纪初期是男女皆用的袜子,左右分开,无裆,各自用绳子与普尔波万的下摆或内衣的下摆连接,很像紧身裤,有的保持了袜子状,有的进化成裤子状。布莱随之变成了短内裤,穿在肖斯里。


15世纪

此时服装的种类增多,农民装被富豪和贵族采用。

吾普朗多

一种在统治阶级和大商人中流行的装饰性外衣,是哥特式后期服装的代表。造型特点是肩部较为合体,从肩部起向下衣身非常宽松肥大,男服衣长及膝,套头穿或前开,系腰带,下边与肖斯组合;女服衣长及地,套头穿,高腰身,裙子部分非常肥大。

初期的吾普朗多有很多立领,后来出现了无领和翻领。袖子很大,袖口呈扇形,女服袖口长垂至地面,后也变成窄袖。

各种锯齿形边饰装饰于袖口和下摆,因这种边饰形似花瓣或树叶,故被称为“达更”。

吾普朗多用料有花缎、天鹅绒、织锦以及方格毛花呢等,配色上常左右不同,后演变为嘎翁和罗布。


家徽图案的流行

14世纪,尊崇身份和门第的风习盛行,人们把自己家族的家徽图案装饰在衣服上。

电视剧《空王冠》

电影《勇敢的心》

最早出现在13世纪十字军的军装、军旗上,为了分清敌我,就在各种武器、装备上,雕刻家族的纹徽。

安茹的贤王勒内(1409~1480)所描述的一场发生在中世纪的骚乱


后来这种家徽图案就成了显示自己身份和所属家族的标志。

忠诚的十字军骑士

一般在规定的盾形中表现,纹样题材以动、植物为主,鹰和狮最为常见,也有天体和人物图案。

15世纪的纹章,展示的是诺曼底骑士的盾牌

将衣服中间十字分区,上下左右都绣上大型纹样。衣服左右颜色不同,为了配色,两只袖子与衣身的颜色成对比状。

已婚女子的衣服上既要有娘家的徽章,又要有婆家的徽章,门第高的在左侧。


颜色的象征意义

服装色彩与徽章一样具有标识意义。

其中绿色、蓝色、红色的象征性尤其突出。

绿色,是人们在五月节常穿的颜色。因为凯尔特人有崇拜树木的信仰,所以在节日当天人们要穿绿色的衣服,以庆祝夏天的到来。

中世纪的人们认为五月是恋爱的季节,因此绿色衣服也具有青春和男女恋爱的含义,进而暗示结婚和生育。

蓝色的毛织物,在农民身上极为常见。中世纪的农民无论在体质上还是在精神上都极为贫乏,所以他们常用的蓝色就成了愚蠢和低劣的象征。

红色,因其染料稀缺且昂贵,常为身居高位者所穿,所以红色象征着权力和权威。

黑色,意味着清贫和谦让。前期也常常用来比喻丑陋的东西,但到了末期,丝织物的开发促使黑色成了流行。

法国国王查尔斯五世的葬礼

丧服的色彩也采用了黑色,以此表示悲哀和痛苦的感情。

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的葬礼,人们高举代表女王祖先的丧旗

黄色,常常用来形容憔悴、衰老的脸色,凡是与黄色有关的色名大多含有贬义。


总结

哥特式服装最大的成就在于它创造了裁剪方式的革新,受到建筑风格的影响,一道“省”的出现,使得古代和近代、东方和西方在构成形式和观念上彻底分道扬镳。

哥特初期的服装,男女性别差异不大,但到了13世纪男女装都开始朝着表现体型的方向发展,立体化的裁剪手段使衣服由过去的二维空间构成转化到三维空间构成方向,14世纪中叶更出现了男、女衣服造型上的分化,男子上重下轻,富有机能性,女子上轻下重,更富装饰性。

哥特时期为以后服装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道路,在剪裁上具有跨时代意义,中西服装造型也由此区分,构成了东西方服饰文化的分水岭。


戏剧舞台服装赏析

《亨利五世》

《亨利五世》是著名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创作的戏剧,该故事以1414至1420年间英法两国交战并最终靖和的历史事实为背景,主要描述了亨利五世在战争前夕召集群臣商议、铲除内奸,哈弗娄城前劝降等内容,浓郁的战争气氛笼罩全剧。

皇家莎士比亚剧团 2007年版

图片来自Ellie Kurttz

2015年版

图片来自Keith Pattison

《圣女贞德》

《圣女贞德》是由英国现实主义戏剧作家萧伯纳描写的,于十五世纪法国青年女爱国者贞德在英法百年战争中领导农民反抗英军被俘牺牲的一部悲剧。以下是不同剧院版本对这部戏剧的演绎。

丹玛尔仓库剧院版

La Monnaie版

Teater Republique版

Backa Teater版

Oratorio 'Joan Of Arc At The Stake ' 

发生在同一个历史时期,描述同一个故事情节,五个版本却风格迥异,各具特色,向大家展示不同的设计师对于哥特时期的理解和演绎。
《火腿骑士》

音乐剧《火腿骑士》改编自英国1974年的电影《蒙提派森与圣杯骑士》,电影根据英国历史上最富有传奇性的亚瑟王与圆桌骑士的故事,进行极具颠覆性的改编,恶搞加爆笑的风格引得在场观众无不捧腹而归。

《巴黎圣母院》



参考资料:

【1】李当岐:《西洋服装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百度百科

【3】Medieval Costumes Paper Dolls ,Tom Tierney

【4】Medieval Fashions Coloring Book ,Tom Tierney

【5】Medieval World (Costume and Fashion Source Books) , Bailey Publishing Association


本公众号发布的文章,仅做分享使用,不做商业用途,文章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如果分享内容在版权上存在争议,请留言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


撰稿:徐安易
图片来源:网络

责编:徐安易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科技艺术 西方服饰科普

89035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