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新时代博物馆主题宣传 | 宜昌博物馆:砥砺深耕十年路 奋楫笃行新征程

原创 2022-11-16

新时代十年,宜昌博物馆着力从新馆建设、宜昌考古、藏品保护、文物研究、展览打造、社教活动、数字化建设等方面高标准做好各项工作,不断提高文物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水平,推动宜昌文博事业取得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砥砺耕耘

打造别具匠心的新馆工程

2012年宜昌谋划建设博物馆新馆(43001平方米)。主体建筑于2016年底完工。新馆建筑外观大气稳重,集巴楚历史文化元素为一体,表现出“楚凤合鸣”的效果,展现了宜昌历史的深厚底蕴、巴楚文化的独特魅力、城市发展的沧桑巨变,成为宜昌城市文化的重要坐标和靓丽名片。

宜昌博物馆历时三年,完成展陈大纲编写、修改、完善、审定;历时两年,完成布展形式设计方案审定及十个展厅陈列布展工作。促成世界自然基金会208件市值1亿人民币的非洲动物标本的捐赠、入关、上展。全国首创博物馆户外开放沉浸式大型展示区(2600平方米)——《古城记忆》,打破围墙和时间的壁垒,避免“千馆一面”。新馆自2019年9月试运行以来,取得了丰硕成果:2020年获评“国家一级博物馆”,“峡尽天开”主题展览入选国家文物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百项主题展览推介项目;2021年,获评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2022年,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省文物工作先进单位,馆长肖承云获评全国文物系统先进工作者。



考古先行

深化学术研究加强保护利用

宜昌考古,大有可为。宜昌考古在史前文化、楚文化、巴文化研究等领域重点突出。在2022年初公布的“湖北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中,宜昌有15项入选,居全省第二位。宜昌以建立健全考古工作体系为基础,不断壮大专业队伍,提升业务能力和学术研究水平,万福垴遗址、三江墓群等项目取得重要成果。2012年至2015年,联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武汉大学对万福垴遗址进行了三次发掘。该遗址出土一批青铜重器,对研究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2021年,宜昌博物馆考古队对宜都市三江墓群进行了田野发掘,该处是石家河文化重要的聚落群遗址之一。

学术研究,提质增效。近十年来,宜昌博物馆高度重视学术研究工作。已出版考古报告、修复报告、文物图录、展览图集、宣教读物等各类图书达20余种,年均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宜昌博物馆馆藏文物图录》(五卷)入选文物出版社组织的“2019我最喜爱的文物出版社图书”。专为青少年定制《屈原故事》《楚季宝钟》《古城记忆》智慧AR社教绘本,很受欢迎。开办有宜昌文博讲坛,定期邀请专家举办讲座。

加强保护,挖掘价值。自2013年起,宜昌博物馆全面摸清了家底,规范了文物数据档案。2012年以来,向国家文物局申请了九个文保项目的保护修复,申请文保资金近2000万元,共修复1511余件(套)金属文物、瓷器、书画、竹木漆器等。同时,成立文保中心对3000余件馆藏陶瓷器、民俗文物、古生物化石进行了保护修复。2022年,开展“认领文物 争当国宝守护人”活动,招募社会志愿者参与文物保护、宣传和研究工作。



明史启思

办好包罗万象的精品展览

基本陈列体系完善。“峡尽天开”主题展览囊括了人文历史、民俗风情、自然生态、地质环境等内容,系统性强、地域特色鲜明,科研体系完整,展品丰富。基本陈列九个:远古西陵、巴楚夷陵、千载峡州、近代宜昌、风情三峡、古城记忆、开辟鸿蒙、物竞天择、数字展厅,共展出各类展品(含民俗、化石、动物标本)4064件(套)。展览全面展现宜昌历史文化的丰厚底蕴,展示宜昌不畏坚险、勇于求索的城市精神,再现老宜昌人的生活画面。

临时展览常办常新。党的十八大以来,利用多重资源优势,策划和实施了100多个形式多样的临展。展览或以最新研究成果为主题,如“书风画雨——馆藏书画修复成果展”“满城尽带黄金甲——馆藏楚国金甲片修复成果展”等;或以大溪文化、巴楚文化等区域文明为纽带,如“走进长江文明之大溪文化主题展”“西南有巴国——三峡区域巴文化特展”等;或以承担时代责任为背景,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暨‘生态长江 大美三峡’采风作品展”等;或以文明交流互鉴为视角,包括“寻鄂——噩国青铜器专题展”等,从多维度展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中2021年举办的“西南有巴国——三峡区域巴文化特展”获第六届湖北省博物馆、纪念馆六大陈列展览精品奖。

线上展览寻求突破。宜昌博物馆在官网开辟“云上展览”专栏,再现了九个实体展览,截至目前云上展览观看人数约180万人次,多家媒体转发,全网点击量突破900万人次。


“巴楚夷陵”展厅内景



以人为本

开展精彩纷呈的社教活动

宜昌博物馆年均举办线上线下主题教育、志愿服务及节日专题活动等90余场,参与人数每年达8万余人次。

打造特色品牌。一是打造“知行学堂”线上音频讲解品牌,结合三峡民俗、馆藏文物、动物标本、中国传统节日等,每周推出线上音频微课。目前推出18个主题共89期,参与互动听众达50余万人次。2019年宜昌博物馆社教团队获湖北省文博系统“十佳”社教团队推介活动优秀社教团队荣誉称号。二是创建“守护国宝 有你有我”特色志愿服务品牌,打造热情周到的志愿服务团队。2022年“我是小小讲解员”志愿服务项目获湖北省文博系统“喜迎二十大 强国复兴有我——青少年荆楚文物我来讲”优秀志愿服务项目荣誉称号。三是常态开展“传统文化小课堂”品牌活动,引领青少年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习俗。

延伸教育阵地。创新利用文化阵地服务资源,推动“五进”活动广泛深入开展。一是与宜昌市中小学开展馆校合作,开展传统文化校园行、展览进校园暨公益助学活动。二是搭建馆企合作平台,开展“探见宜昌博物馆之旅”活动,打造楚文化主题餐厅。三是与伍家岗区教科院搭建“馆院合作”平台,联合打造“博物馆系列特色课程”,启动屈原文化进课堂现场展示。

拓展服务模式。打造“博物雅读”精品智慧社教和研学课程,推动“云教育课堂+智慧AR社教绘本+多场景社教融合”。与苏州云观博合作开发博物馆AR导览眼镜。不定期推出线上教育、线上讲解、直播讲解等多元化教育活动。



与时俱进

强化数字赋能提升服务质效

建立健全智慧管理与服务系统。一是智慧管理。宜昌博物馆已将展厅、照明、安保、多媒体设备、空调水电、藏品信息管理数字化系统等方面进行联动,提高管理效率。二是智慧导览。观众可通过微信公号、APP或者租赁导览笔来获取讲解服务;投入使用智能讲解机器人两台,提供语音导览、地图导览、虚拟游览、智能问答服务。

推动文物资源数字化、传播智慧化。一是推动特色文物数字化,在官网可欣赏所有馆藏精品文物和宜昌14个县市区重要历史遗迹。二是推动实体文创与“数字化”虚拟文创开发协同发力。根据馆藏元素,开发“楚季宝钟”扩音器、“虎钮”钥匙扣等200余类文创产品。

立足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宜昌博物馆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不断开创宜昌文博事业发展新局面。

刊于《中国文物报》11月15日5版

编辑:卢   阳  廖敏杰
审核:王龙霄
复审:崔   波
转载投稿联系wwbbowuguan@163.com
010-84078838转8081 8030 8031

本号刊载的作品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授权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博物馆中国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博物馆主题宣传 宜昌博物馆

21703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