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清华AIR张亚勤院士:自动驾驶决赛在2030|中国自动驾驶十人专访

2022-11-16

本文转载自36氪官方公众号



实现自动驾驶,犹如攀登珠峰。我们要走过的路至少也有南坡、北坡两条路线可供选择,也总会有先行者和后来者之分。虽然山顶只有一个,但攀登者的经历、登山过程中的故事往往层出不穷,精彩纷呈,让人神往。

纵观过去十年历史,我们发现,不断有勇攀自动驾驶高峰的创变者,正在前仆后继的为了登顶而努力奋斗。因此,36氪决定挑选10位中国自动驾驶领域中的优质代表人物——其中有像百度、华为这样巨头型企业的领航人,也有诸多极具变革精神的初创公司掌舵人,更有无数潜心钻研的学者科学家。我们以独家新闻、独家访谈、对话回顾等方式,汇集在“中国自动驾驶十人”这一选题栏目中。 

我们希望通过这个选题,为行业呈现当下国内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情况,分享自动驾驶每个细分场景里的应用与突破。

文|于小宇


全球自动驾驶行业,正在迎来一轮大洗牌。

在美国,成立六年之久的自动驾驶公司Argo AI突然宣布解散。即便是背靠两大跨国车企福特和大众,但Argo AI依然没能活到下一集,最终倒在了IPO大门前。而在德国,车载激光雷达“鼻祖”Ibeo公司宣布,因无法获得进一步融资,公司向德国汉堡法院申请破产。

“国外这一批自动驾驶公司被淘汰,原本我判断会更早一点。”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院长张亚勤看来,很多公司方向是对的,但是粮食不足,没有达到终点前就成为先烈了。

对于欧美自动驾驶公司的这一轮倒闭潮,有人认为这是产业泡沫破灭的前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自动驾驶产业在某些领域,存在着创业公司和资本过度狂热的现象。但从大方向而言,无人驾驶的终极目标是毋庸置疑的。

雪崩之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欧美的自动驾驶公司起步更早,其产业对技术和商业化路径的探索更深入,自然就更先一步进入到洗牌阶段。而对中国的自动驾驶公司而言,这场淘汰赛也终究会来,是时候该提升危机感和紧迫感了。不经磨砺难成人,未逢挫折总天真。与任何产业一样,只有经历过一轮轮的淘汰,最终才能诞生伟大的企业。

“国内的话,下面几年也会有一些公司面临破产,最终可能就剩下5-10家是真正的无人驾驶公司。”张亚勤总结时说道。

从起跑,到赶超,再到即将进入的淘汰赛,张亚勤无疑是中国自动驾驶行业的领导者、见证者和奉献者。他是科学家中的企业家,企业家中的科学家,多重的经历和身份,赋予了他更宽阔的视野去看待如今的自动驾驶难题。


推动起步

12岁最年轻的大学生,19岁赴美留学、23岁博士毕业、最年轻的IEEE Fellow、中美澳三国院士,比尔·盖茨的智囊团…这些,都是张亚勤被外界瞩目的标签。

他与自动驾驶开始产生交集,源自于1998年的一个决定——那年11月,张亚勤正式加盟微软,与李开复一起筹建微软中国研究院。

2000年,张亚勤正式成为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科学家。次年11月,微软中国研究院发展为微软亚洲研究院, 他担任首任院长。

2004年,张亚勤回到微软总部带领团队开发过一个操作系统 WindowsCE。这个系统后来成为全球最大的嵌入式操作系统, 也在传统车载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属于初代的车载操作系统。谈及这段经历时,张亚勤不由地说道:“我对汽车行业一直还是很有感情的。”

2004年,是近代自动驾驶的元年。

美国国防部高等研究计划局(DARPA)组织了第一届野外自动驾驶挑战赛(Grand Challenge)。随后,大洋彼岸的硅谷科技公司们,就开始盯上了那些奇奇怪怪的汽车——车身上铺满了各种电子设备,车舱内没有驾驶员和乘客,但车辆却可以自动的前进、拐弯——自动驾驶,开始在美国盛行。

2014年9月,张亚勤结束了在微软的16年工作经历,应老朋友李彦宏邀请出任百度总裁。

在百度的5年时间里,他专注自动驾驶、云计算、量子计算、芯片等AI相关领域的前沿技术。其中,最重要的节点是2017年,百度发布Apollo计划,向汽车行业及自动驾驶领域的合作伙伴提供一个开放、完整、安全的软件平台,帮助他们结合车辆和硬件系统,快速搭建一套属于自己的完整的自动驾驶系统。Apollo目前是全球最大的开放商业智能驾驶平台,联盟有超过200家企业和机构。

时至今日,张亚勤仍是百度Apollo的联盟理事长。“这也是我目前唯一的兼职”,他打趣的说道。

2019年10月,53岁的张亚勤宣布从百度退休。当时,该举动在业内掀起过不小的争议,但张亚勤曾在采访中回应称:“我们人生这么长,每个阶段自己都要有不同的重点,我是希望下面再做好‘一件事’”, 用他话说就是Life3.0。

而他的“Life3.0”,在2019年12月31日那天,正式官宣了:张亚勤正式加盟清华大学,受聘清华大学智能科学讲席教授。同时,他还将负责牵头筹建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面向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国际化、智能化、产业化的研究机构。

“前面这三次工业革命,中国都是处于相对旁观者或者是跟随者的角色,我觉得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国有可能成为一个引领者。”

张亚勤认为,人工智能是第四次工业革命一个很重要的技术引擎,很多产业都会被其改变,也会产生很多新产业。而在诸多新兴产业中,张亚勤表示,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 R)将会聚焦智慧交通(AI+Transportation)、智慧物联(AI+IoT)、智慧医疗(AI+Life Science)三个重点研究方向。


虽然看似是截然不同的细分领域,但在张亚勤看来,这三个方向有一些共性:一是都面对着巨大的商业空间和发展机遇;二是人工智能在探索过程中发挥着特别重要的作用,甚至是决定性、颠覆性的作用;三是相关研发成果实用化、普及化之后,将产生可观的社会效益。

而自动驾驶,则更像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时代标志。


见证赶超

“美国整体的话是启动比较早,而且相对比较领先。但是我觉得,中国过去这5年,在大踏步的往前走,每个领域都在往前走。”张亚勤说道。

实际上,自动驾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问题,涉及到感知、认知、规划、决策与执行等诸多环节,需要在极短时间内做出可执行的正确决策。

正因涉及的技术多、涵盖的领域广,所以自动驾驶的发展路径也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

比如,按场景来划分,有公开道路场景、封闭场景;按车辆类型来划分,有乘用车和商用车。按自动驾驶等级来划分,从L1到L5有五个等级,包括L2级辅助驾驶、和L4+级无人驾驶。

在谈细分类型之前,其实更应该关注整个行业的活跃度。张亚勤认为,中国在乘用车规模、测试规模、投融资等方面比美国更多,所以产业链更加活跃。

在乘用车规模方面,我国2021年产销分别完成2608.2万辆和2627.5万辆,连续13年保持全球汽车产销量第一。但更重要的是,自动驾驶技术正在逐步下放,并在乘用车上落地应用。在今年上半年,国内具备组合驾驶辅助功能的乘用车达到228万辆,市场渗透率升至32.4%,同比增长46.2%。

规模所带来的优势之一是,数据量。

张亚勤在2008年曾经提到过一个观点:“未来最珍贵的资源不是石油,而是数据和算法。”这一观点放到今天的自动驾驶产业,依然适用。

像目前百度的L4无人车,收集的数据量就达到2TB/台/天,其中包括了传感器、感知结果、车辆状态等全量数据,每天百度自动驾驶车队的数据总量达到300-400TB。而一般量产乘用车,包含高价值的数据,如特殊场景等,上传数据量也能达到约11G/车/月。

而数据的最大用途是驱动自动驾驶体验持续提升,也就是所谓的“数据闭环”。比如,模型训练闭环:在发生一些极端场景的时候,采集车外的环境数据,回传到云端,进行数据标注、数据清洗、模型训练等,迭代出新的模型,经过仿真环境的测试和验证、实车上的测试和验证后,最终实现软件更新。

规模所带来的优势之二是,成本下降。

“在传感器方面,比如激光雷达,中国这几年已经在快速创新和落地已经比美国做得好了。”在张亚勤看来,美国最早在做激光雷达的时候,机械式激光雷达要几万美金,而现在像禾赛科技、大疆车载、华为等等的一批企业,把激光雷达的成本降到了1000美金以内,这个时候就可以大规模量产上车了。

诚然,欧美市场目前主要是在L4级无人车搭载激光雷达,并且大多是机械式激光雷达,外观突兀且无法满足乘用车的车规级要求。而中国汽车产业率先将半固态激光雷达,在乘用车上进行量产,并大规模交付给普通用户使用。

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去年中国市场乘用车前装标配搭载激光雷达数量还不到8000颗,今年1-9月,前装搭载激光雷达的数量已达5.7万颗,预计全年达12万颗,增长10倍以上, 很多新型L2车已在开始使用激光雷达。

规模所带来的优势之三是,商业闭环。

张亚勤认为,若完全依赖单车智能,corner case(长尾问题)将更难以得到解决,如果计算能力无法快速突破、硬件价格无法快速下降,则自动驾驶商业落地将需要很长时间。如果使用交通设施和周围环境智能(V2X),在数据感知,算法鲁棒性,安全冗余等都会有大幅度的改进。自动驾驶的快速大规模应用必须依赖单车智能和V2X的结合。

用更简单的话来说,就是智能的车,智慧的路和强大的云。既有安全性和体验的跃升,也有基建的覆盖,以及车辆规模的提升和硬件成本的下降——由此形成商业闭环,并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状态。

“在落地方案方面,我觉得中国是走在美国前面的,比如车路协同。北京在亦庄的‘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是全球最大的自动驾驶和车路协同测试基地。美国、欧洲其实讲得很早了,但是真正做的快的、落地好的还是中国。”张亚勤说道。


去泡沫


不可否认,随着自动驾驶产业的发展深入,会有越来越多新玩家半路出道、乘机而入,试图在繁荣的资本游戏中分一杯羹。而如今,“过热期”已然结束。

根据Gartner曲线对于新兴技术发展周期的描述,一个事物从萌芽到成熟,必然要经历萌芽期、过热期、低谷期、复苏期、成熟期五个阶段。当下这个阶段,企业开始退出、资本逐渐冷静,似乎是一个低谷期的开始,也意味着企业更需要静下心来。

据睿兽分析的数据显示,2022年1-10月,国内自动驾驶领域已发生67笔融资事件,披露融资额累计达143亿元,对比2021年同期,融资事件、融资额分别下降了约32%和61%。

在张亚勤看来,“这个产业(自动驾驶)没有泡沫,可能有些公司有些泡沫,这部分VC的感知会更前、更准确一点。他什么时候开始撤了或者不投了,就是一个信号。”另外,他还明确提到,中国的Robotaxi公司现在是多了点。

言外之意,Robotaxi这条细分赛道有些过分拥挤了。

背靠谷歌的Waymo,是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领域的“鼻祖”。2017年,摩根斯坦利对Waymo给出的估值达到700亿美元;2018年,其估值更是暴涨到1770亿美元,相当于当时四分之一个谷歌。其中,Waymo的自动驾驶出租车就占到800亿美元。可见,当时业内对Robotaxi的未来前景极度看好。

转折点出现在2018年,Uber无人车在路测中出现致命事故,一名女性在过马路时被无人车撞倒并最终导致其死亡。这起致命事故,让原本“急速前行”的自动驾驶突然踩下“刹车”。

时至今日,大多数的Robotaxi仍只在小范围进行试运营,车上需要安全员进行监督或者随时接管。就连号称“自动驾驶一哥”的Waymo,也只在美国本土的部分地区去掉了安全员,但距离大规模上路、彻底无人驾驶仍有很长的路要走。此时,Waymo的估值也从3年前的1750亿美元一路下滑至300亿美元。

Robotaxi的估值神话破灭,本质上是促使行业往更底层的领域去探索,而非停留在自动驾驶演示的“幻象”之中。


从产业链角度来看,中国自动驾驶急需重视的是“缺芯”和核心软件问题。

“我现在觉得做汽车芯片公司太少了”,在张亚勤看来,美国由于起步时间早,技术积累深厚,在自动驾驶的底层实力方面更强一些。比如,英伟达、高通、英特尔旗下的Mobileye,都是业内炙手可热的美国芯片公司。

早年间,Mobileye靠“算法+芯片”的打包方案大杀四方,如今则是英伟达的大算力芯片Orin X大受追捧。目前,已经大规模量产上车的Orin X芯片,单颗算力为254TOPS(处理器运算能力单位)。

然而,英伟达在今年又推出了新一代的DRIVE Thor计算平台——可实现最高2000 TOPS AI算力以及2000 TFLOPS浮点算力,把芯片算力“卷”到了云霄。

而中国的自动驾驶芯片公司,目前主要还在创业成长阶段。

比如,地平线的最新征程5芯片,采用台积电16纳米工艺,单颗芯片AI算力最高为128TOPS,目前在理想L8 Pro车型上首发量产。数据显示,地平线征程系列芯片累计出货量已突破150万片。在今年10月,大众汽车集团宣布投资地平线,投资金额约为24亿欧元。

再比如,获小米长江产业基金投资的黑芝麻智能,目前已经量产了华山二号A1000系列芯片,INT8 算力达到了106TOPS、INT4 算力196TOPS。此外,黑芝麻智能的A1000芯片已获得江汽集团、吉咖智能(吉利)等多个车企的定点订单。据了解,黑芝麻智能还计划在明年发布性能超过英伟达Orin系列的下一代芯片。

除了来自芯片产业链的挑战之外,在操作系统、软件算法等等的底层能力方面,中国自动驾驶产业仍需要卧薪尝胆。“特别是现在由于地缘政治,我们在每一个产业的每一个地方都要有自己的布局。”张亚勤总结道。


决赛在2030

对于终局来说,自动驾驶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安全。

那么,到底需要多安全,才能算安全呢?

在张亚勤看来,自动驾驶车辆的安全标准需相较人类驾驶提高至少一个数量级,达到十倍于人类驾驶的安全系数。举个例子,如果人开车是3万公里出一次事故的话,那么自动驾驶车辆就要做到30万公里一次。

不仅如此,自动驾驶还将会极大地提升交通安全。世界卫生组织的《道路交通伤害报告》中指出,全球每年有135万人死于交通意外。其中95%以上是人为错误导致的,而人工智能的介入可以大幅降低人为事故隐患。

然而,自动驾驶汽车要实现高于人类驾驶十倍的安全,并非一蹴而就。在张亚勤看来,有几个具体的技术挑战需要逐步去解决。

挑战之一是可泛化性。

“我们现在做人工智能算法往往是处理一些特定任务,但现实的交通场景十分复杂,包括天气、交通状况、突发事件等。你的算法是不是可以应对不可预测的事件,这是算法的一个泛化性的问题。”张亚勤表示。

最近几年典型的事故,就是自动驾驶撞上侧翻的大货车,侧翻的货车车顶缺少纹理特征,看起来就像白色的云,这种情况下仅依靠视觉的自动驾驶无法判断距离。随着技术的改进、车载激光雷达的低成本大规模普及、多模态数据融合感知的发展,这样的事故风险会逐渐降低,但是真实世界远比这要复杂。

其次,挑战还来自于规模化。

自动驾驶从测试到大规模商业部署,对技术本身的完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张亚勤看来,“不管是算法也好,系统也好,硬件也好,芯片和操作系统也好,要把它们都完美的集成,并且不能犯错误,这是一个很难的事。”

举个例子,自动驾驶车辆需要一系列的传感器来共同完成感知任务。不同传感器各司其职。激光雷达可以直接采集距离信息,实现三维环境匹配及盲点探测;而摄像头则可以实现物体的快速辨认和车道识别,所采集的信息包含色彩和更多细节;在恶劣天气下,相较于激光雷达和摄像头也会有更好的表现。所有传感器联合起来构成对车辆所处环境全方位的立体扫描。

归根结底,自动驾驶也是一个复杂的狭义人工智能问题,可以被分解为有边界的子领域技术问题。张亚勤认为,“它更多的是一个特定任务的认知,尽管很复杂,但还是可以解决的,所以说无人驾驶是可以实现的。”

当问及“无人驾驶最终何时落地”时,张亚勤的回答是:“我预估2030年吧”。话语间虽有些犹豫,但他又进一步解释道:“目前已经开始有不少企业开始尝试商业落地。我认为当10%的新车是无人驾驶的,那么就开始有规模效应了, 就落地了“。当然这是指在开放环境下的乘用车。无人驾驶在矿区,景区,物流等场所会更快规模化。

最后,张亚勤还呼吁:“我们步子可以稍微走快点,下一步把安全员拿走,车里面就不要有人了,要真正这样做测试。这是个鸡和蛋的问题,你要是不这么测试,那你不可能有质的飞跃。”

写在最后

终点是明确的——无人驾驶,时间表也逐渐明了——2030年,挑战更是清晰可见的——安全。但唯一不够清晰的是,具体的实现路径和方式。而这需要行业各界一同探索和努力。

本质上来讲,自动驾驶本身不是单一的汽车行业问题,而是跨领域、跨学科的人工智能难题。正如张亚勤院士所言,自动驾驶是未来5年AI领域最具挑战和最复杂的任务,也是推动全球汽车工业变革最重要的技术力量。

这也是为什么,张亚勤要筹建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的重要原因。AIR的战略很清晰:一是培养技术领军人才,特别是具备国际视野的CTO和具备系统思维的架构师;二是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三是打造产业影响力。目前AIR已经有近200位教授,研究者和学生, 1/3在从事和自动驾驶和智慧交通相关的研究和产业化。

在面对未知且多变的技术变革时,只有把学术界、科研界、产业界的力量集合在一起,才能起到决定性、颠覆性的作用。

俗话说得好,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

AIR长期招聘人工智能领域优秀科研人员

点这里关注我们



关于AIR



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Institute for AI Industry Research, Tsinghua University,英文简称AIR,THU)是面向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国际化、智能化、产业化的研究机构。AIR的使命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产业升级、推动社会进步。通过大学与企业创新双引擎,突破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培养智能产业领军人才,推动智能产业跨越式发展。

AIR于2020年由多媒体及人工智能领域的世界级科学家、企业家张亚勤院士创建。

智慧交通(AI+Transportation)、智慧物联(AI+IoT)、智慧医疗(AI+Life Science)是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的三个重点研发方向。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张亚勤 自动驾驶决赛

11118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