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0
分享
- 讴歌奋斗历程 塑造风流人物:《听故事·见江西》演出圆满结束
-
2022-11-15
《听故事·见江西》大型原创主题故事剧
11月9日,由中央戏剧学院实验剧团承制的《听故事·见江西》大型原创主题故事剧在景德镇陶溪川大剧院正式首演,圆满结束。
该剧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萃取出的11个江西故事相结合,在生动的舞台叙事中,展现了可亲、可爱、可敬的赣鄱儿女形象,准确反映出战争年代和新中国建设不同时期江西人英勇奋斗、舍身报国、锐意创新、发愤图强的精神面貌。
本次演出由中国民协、江西省文联、江西广播电视台(集团)、景德镇市委、景德镇市人民政府主办,江西省民协、景德镇市委宣传部、景德镇市文联、景德镇陶文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承办,中央戏剧学院实验剧团承制。
江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庄兆林,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邱运华,中国文联国际联络部主任董占顺,江西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郭建晖、副部长黎隆武,江西省文联党组书记饶利萍、主席叶青,党组成员、副主席张越,副主席毛国典,主办单位江西广播电视台(集团)、景德镇市委市政府领导及江西省政协、省纪委省监委、省委政法委、省直机关工委、省卫健委、省农科院、洪都航空集团、江西文演集团领导观看了演出。
江西省各界领导与该剧艺术总监郭富民(左)共同观看排练。
为时代画像 为英雄立传
该剧从今年8月份开始创排。中央戏剧学院教授、实验剧团创作总监郭富民担任艺术总监、总编剧,导演系副教授王晓凡担任总导演,舞台美术系副教授鲁宁担任舞美设计、教师朱麟担任灯光设计,偶剧系教师曹婷婷担任人物造型设计,舞剧系副教授王克担任编舞及形体指导,舞台美术系青年教师王雍棋担任作曲及编曲。主创团队以学院教师为主,同时汇集众多优秀校友加入创作,如就职于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在剧中担任主演的田颖一和负责作曲编曲工作的王越,多媒体设计刘金亮等人。由于项目时间紧、任务重,实验剧团分别组建了编剧和导演团队,郭富民、苑彬、熊伟、孙晓星、王珂、李卓、杨乐、刘志杰、叶卜玮共同组成编剧团队;导演团队成员为王晓凡、孙晓星、王梦雪。
编剧苑彬采访故事原型。
我院音乐剧系毕业生田颖一在多个剧目中完成歌唱和表演。
创作团队深入江西省多个县区市,进行采风创作。为更真实贴切地表现人物所在的时代生活,创作团队走访故事原型或亲属、帮扶对象等数百个人物,查阅档案,搜集素材,拍摄视频、照片。在故事剧中融入了采茶戏、萍乡春锣、南昌道情、锄山鼓等江西民间文艺元素,通过时代性、创新性的故事展演,讲述真实感人的江西故事。
我院舞台美术系青年教师鲁宁在合成彩排现场。
灯光设计朱麟和多媒体设计刘金亮试图用光影在舞台上讲故事。
该剧主创采访《碧血花》原型人物、江西烈士遗孀、百岁老人段桂秀。
全国青年编剧领军班学员、江西省话副团长熊伟(右)与我院戏剧文学系毕业生、本剧导演团队成员孙晓星(中)等参与创作。
突破传统模式 改变观演关系
主创团队通过对浩繁的素材萃取提炼,充分利用戏剧的形式,把传统的“我说你听”的演讲模式,改变为“我演你看”的观演关系,让故事背后卓越的个人品格和催人奋进的时代精神,通过舞台演绎,走进大众视野、留在观众心中。
《听故事·见江西》总共11部剧,11部剧均为独立成章的原创作品。每部剧中的主要人物都是最能代表江西人精神风貌的先进典型。《井冈儿女》讲述了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志在亲情与原则的矛盾冲突面前,大公无私的清廉本色;《硕果》展现的是农民将军甘祖昌和妻子龚全珍扎根故土、坚守初心的故事;《碧血花》讲述的是一个关于爱情、信仰、奋斗牺牲、家国情怀的故事;《泉心全意》演绎了李泉新在纪检监察和巡视战线工作27年敢于亮剑执纪、敢啃硬骨头,捍卫一方公平正义的故事;《未完待续》讲述了90后扶贫干部吴应谱、樊贞子夫妇全身心投入扶贫事业,用青春书写时代答卷的故事;《多了一件防护服》讲述了江西医务工作者积极援助疫情严重地区,为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贡献江西智慧和力量的故事;《又见炊烟》展现的是“全国道德模范”万佐成、熊庚香夫妇19年如一日开办“爱心厨房”,热心帮助病患家庭的故事;《水稻之母》再现了颜龙安院士数十年坚持在科研一线,始终坚守科技服务“三农”的初心,为我国籼型杂交水稻事业无私奉献的故事;《跨越》讲述了几代航空人弘扬航空报国、航空强国精神,让“江西制造”翱翔蓝天的故事;《谁是邱娥国》讲述了邱娥国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实践为人民服务宗旨,把满腔忠诚和深情献给居民百姓的故事;《陶溪川的故事》讲述了两个年轻人在陶溪川寻找陶瓷文化根脉的故事。
这些发生在赣鄱大地的故事,通过话剧、芭蕾、戏曲、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打破时空限制,协调地呈现于舞台。故事触动人心,形象鲜活生动,全剧闪耀着理想信念的光芒。
演出现场还举行了“江西故事原创主题美术展”,通过中国画、油画、版画等美术形式,与故事剧演出相呼应。
“旗手倒下了,但是红旗不倒”,《碧血花》剧照。
“钢铁一样坚强的共产党人面对亲人的时候一样柔情似水”,《井冈儿女》剧照。
“能化为现实的梦才是最美丽的梦”,《跨越》剧照
融合多种语汇 创新表现形式
主创团队针对不同人物运用不同的表现方式,以舞台演出、主题展览、影像视频等方式多方位呈现,通过话剧、音乐剧、情景剧、舞剧等多种形式,将民间文艺、原创音乐、芭蕾、街舞、戏曲演唱等多种元素融合,突破题材风格的局限,拓展了表现主题和塑造人物的角度。《碧血花》中,当新婚三天的哥哥和妹妹二人依偎之时,舞台上出现了三声号角,号声是哥哥内心听到的队伍的召唤,但观众同样听到了号角声,与剧中的哥哥共同分享了号角声的同时,也在内心时空共享中完成了情感的传递;《跨越》通过摇滚音乐剧的表现,把洪都航空的精神激情昂扬地呈现在舞台上;《未完待续》通过舞剧,把扶贫夫妻的青春奉献和浪漫爱情共建于舞台上……大放异彩的舞台呈现,让观众耳目一新。为更好地体现江西儿女的精神面貌,南昌道情、锄山鼓、采茶戏等大量民间文艺也都融入舞台语汇。舞台设计以一个巨大的斜坡为主视觉,在灯光、多媒体的配合下,带给观众一个不断延展的视觉空间,也和11个故事共同叙述了赣鄱儿女精神的延续和对未来待写篇章的期待。
在话剧中第一次听到“南昌道情”,《又见炊烟》剧照。
“身已死,但精神永存”,《未完待续》剧照
“什么叫做‘为人民服务’?什么就是邱娥国”,《谁是邱娥国》剧照。
“景漂”(在景德镇创业的年轻人)故事,《陶溪川的故事》剧照。
此次长达四个半小时的大型演出,创作时间只有三个月,同时又值疫情起伏,难度很大。演出以“听故事,见江西”为名,实际上是“演故事,见江西”,名义上的“晚会”形式,实际上是以11部独立成章的短剧接续而成的戏剧演出,体量之大,不言而喻。11部剧的呈现,要在每部作品之间搭建一定的内在联系,这对任何一个创作团队来说都是严峻的考验。编剧、导演、演员、舞美、灯光、服装造型、音乐、编舞、多媒体等整个团队都尽了最大努力,克服重重困难,努力实现创作理念和艺术理想,圆满完成了演出任务。
绞尽脑汁的创作会。
线上线下联动 演出演播并行
本次演出长达四个半小时,演出通过央视频、新华现场云、凤凰网、江西卫视(视频号、抖音号、微博)、今视频APP、都市2直播、5直播、中国民协微信视频号、陶溪川文创街区(抖音号、视频号)等多平台同步直播,首场演出当天线上收看人数达1100多万人次,受到媒体广泛关注和报道。
在直播评论区,不少观众在《井冈儿女》《谁是邱娥国》等单元片段留下“伟大而平凡”“感人至深”“扣人心弦”等弹幕评论,营造了“在场互动”的良好体验。
剧中人物具有典型性、概括性,舞台上先进人物的价值观、世界观引发了观众的强烈共鸣。江西省评协戏剧影视评论专委会副主任周伟华表示,故事编排引人入胜,人物塑造真实可信,正因为有了这些真情流露,英雄、模范才显得更可亲可爱又可敬。省评协会员伍文珺认为,这11个故事接地气、弘正气、得民心,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江西故事,以小切口展时代大气象,有高度有境界。江西省评协会员董超对多元化的手段丰富舞台叙事效果印象深刻,他表示,南昌采茶戏、萍乡春锣、南昌道情、九江锄山鼓等民间文艺元素,出现在剧中人物的生活情境中,呈现出江西地域文艺的丰富性和人民性,整部剧以中国式语境、中国式表达,很好地实现了江西民间故事的舞台剧化。
《听故事·见江西》以点带面地塑造出众多为国家、为社会、为生活努力奋斗的典型人物形象,在题材视野和叙事角度上求新求变,紧扣重大时代命题,以鲜活可感的形式讲述真实生动的故事,激活、拓展了文艺宣传的表达形式。本次演出还得到了中国儿童艺术剧院、景德镇陶溪川大剧院、赣南佬俵合唱团、南昌市文化艺术中心等单位,以及著名指挥汤光华的倾力支持。
演出结束后,全体主创和演员合影留念。
供稿、图片:实验剧团
责编:陈予婧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中央戏剧学院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