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让更多人走进博物馆

2022-11-16

约上三五好友一睹期待已久的敦煌艺术展,周末带孩子沉浸式体验一次《红楼梦》主题的特展……近几年,看展式社交蔚然成风,“到博物馆去”成为一种社会新风尚。


据国家文物局数据显示,2021年有7.79亿人次“打卡”全国各地的博物馆,博物馆的免费开放率也不断提高,达到91%。


让更多博物馆“零门槛”开放,使博物馆更可触达,提供了一种普惠性的文化福利。很多人对这样的经历并不陌生:一开始听到要去某家陌生的博物馆时会兴致索然,因为对相关的文化和历史背景并不了解。如果还要为此付费,就难免动力不足。

事实上,逛博物馆很多时候是个“真香”的过程,往往是在置身其中,看到展品的那一刻,在听到内行人的生动讲解之后,才能体会到其中妙趣。博物馆免费开放,可以提供一种无形的拉力,让更多人感受到这种文化上的“真香”体验。

对文化“发烧友”来说,免费开放博物馆也可以让他们更加畅快地进行文博探索。很多综合性博物馆藏品众多,如果只去少数几次,就不免会浮光掠影,无法放慢脚步、驻足细品;一次十几元、几十元的门票虽然不算贵,但若想大幅提高参观次数,甚至每次专为欣赏一件展品,也会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免费开放后,会让文博爱好者的游览更为随性、从容。


如今全国91%的博物馆免费开放,传递的是一种清晰的文化价值导向:“到博物馆去”并不是一种专门为之的仪式感,而应当成为再寻常不过的生活方式,它可以像去喜欢的餐馆一样日常、频繁。

在降低门槛、吸引更多人前来参观后,接下来,博物馆也有必要向纵深发展,为公众提供更加丰富、便利的文化体验。

这其中,更新对展品的介绍方式应成为重要一环。文物并不会自己“开口”,需要有人替它去讲述。传统的标签式简介,往往将展品扁平化为“时间、地点、人物”,很难满足人们对背景知识的需求。充分调动社会上的智力资源,鼓励更多专家和爱好者参与志愿讲解,是丰富观众参观体验的有效路径。

一次笔者在参观“宅兹中国”展览时,就发现一位志愿者在饶有趣味地讲解玉环、玉璧和玉琮的区别,并由此引申到中国的姓名文化,吸引了不少参观者驻足聆听。与“毫无感情的复读机器”不同,这种充满热爱的讲解才更有感染力。

另外,要让文物真正“活”起来,不妨尝试更有创意、更加多元的策展方式。传统意义上,文物的展览方式较为固化,比如按年代、类别划分等。这样做虽然充满秩序感,可是难免会让人感到沉闷。近些年,不少博物馆都开启了更为灵活的策展模式,以主题策划的方式,打破了时间空间的界限,令展品之间呈现出有趣的呼应和对话。

例如,2020年故宫就策划了一场苏东坡大展,以人物经历为主轴讲述“苏轼和他的朋友们”的故事,使书画、碑帖、器物等呈现出别致的空间语言,也让观众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故宫体验。类似的布展创新,应当被鼓励和支持,也需要更多的专业人才支撑。

除了消除“门票门槛”,博物馆还可以针对不同人群、在更多层面提供便民服务。比如,对青少年群体,不妨设计模拟文物修复体验、感受活字印刷等趣味性较强的活动,引导他们在参与互动的过程中体会文化之美。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也可以适度延长开放时间、探索夜间开放模式,为忙碌一天的上班族提供一场暖心、放松的文化之旅。

总之,博物馆不应该是“高冷”的,而应当成为融入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标配”;“到博物馆去”也不该止于一阵风潮,它可以成为更多人的生活方式。

本文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任冠青
原题《“到博物馆去”可以成为更多人的生活方式》
图片为编辑后加来自文博圈图库

-END-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文博圈立场

文博圈投稿:wenboquan01@163.com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文博圈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科技艺术 博物馆

11144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