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1
分享
- 【建筑学前沿研究与实践第八讲】郑勇:营造·百味—公园城市里的设计实践
-
2022-11-12
2022华中科技大学建筑学办学4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
建筑学研究生核心课程
建筑学前沿研究与实践
2022年11月9日晚18:30,由华中科技大学建规学院开设的《建筑学前沿研究与实践》研究生课程第八讲正式开始。在课程第八讲中,郑勇大师受邀作为主讲人,为大家讲述了以“营造·百味—公园城市里的设计实践”为主题的讲座。在本次课程中,除了线下同学们在现场的认真倾听,同时还有热爱建筑学的其他高校学子的线上热情参与。
Course Introduction
课程简介
首先课程主持刘剀教授对本次课程的主讲人郑勇大师进行了简要的介绍,随后对郑勇大师、在场的师生们以及在线上参与本课程的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子们表示热烈欢迎。
Architecture Lecture
课程讲座
讲座伊始,郑勇大师为同学们阐释了此次讲座的主题营造·百味中“百味”的含义。何为“百味”,它既包括传统老四川的味道,去品味传统留下来的一种情怀,也包含了当代新的城市发展中的公园城市理念。并以如何将老四川的味道和当代城市的发展结合起来这一问题引起大家的思考。
——“寻味”—找寻老四川味道
第一步便是“寻味”,即寻找老四川的味道,广义上来讲即建筑的在地性。提到四川的味道,我们先想到的或许是四川火锅和饮茶文化,同理来看武汉的美食,热干面、糯米鸡也是让人来了武汉想去追寻的城市味道。仔细想来,在传统民居方面,四川也理应有地方的专属味道,并展示了一张鹤鸣茶楼的照片。从照片中可以看出,茶楼建筑本身具有很强的开放性,桌椅板凳都是竹制的,人们在休闲放松地喝茶,同时郑勇大师提到在四川许多人工作或者谈业务也都会在茶楼里进行。除了茶楼,戏台、院落和聚落也属于四川的特色,在细节处理方面,木雕、砖雕也是四川民居的一个特点,使用当地的材料、学习其中的绿色技术的处理方式会使建造更具科学性、实用性和经济性。而在关于“寻味”的方式,郑勇大师提到团队在2015-2017年两年多的时间里走过了很多地方,测绘了很多老建筑,用切身的理论数据来记录下这些宜人的空间尺度。
鹤鸣茶楼
川西坝子
——“造味”—营造公园城市韵味
第二步是“造味”,即营造公园城市的韵味。当今的成都,公园城市成为了城市建设的一张名片,它的尺度在变化,它的定义在变化,它有了新的味道。郑勇大师认为,作为建筑师要有前瞻性,不光有历史的传承,也要有城市新发展的需求。针对营造百味,他结合自己在公园城市设计中的诸多实践全方位地挖掘了其中的内涵,详细讲述了简阳文体中心剧场、西昌邛海游客服务中心、四川大剧院、大邑长征大剧场、中物院成都科研创新基地科研综合楼、天府新区超高层项目六个作品背后的营造百味思想。他总结到,在整个设计过程当中,我们都希望有四川传统的这种意味,也希望把现代的建筑引入进去,实现“营造百味”的建筑理念。
简阳文体中心剧场
四川大剧院
大邑长征大剧场
天府新区超高层项目
Iinteractive Activities
互动答疑
问
郑勇大师您好,您分享的所有项目都有老四川的味道和新城市的发展的结合,请问您是如何将传统文化符号很恰当地转译用于现代建筑中?您是如何考虑的?
答:这个其实是我们一直想去解决的一个问题,而且我个人念书的时候特别喜欢古文,像我们工作室就有几个很老的门作为装饰,所以我一直想把传统的东西融入到现代的东西里面,但是我们希望用现代的手法去表达。在我们设计过程当中,其实可以看到有两种表达方式。第一种方式以喜马拉雅博物馆为例,我们做了大的坡屋顶,坡屋顶做了很大的变形,就用了钢屋顶来做,材料采用的是灰砖,并且还运用了院落来组织,这是一个比较直接的方式,就是用传统的材料,传统的形式。第二种方式就是我刚才谈到的游客服务中心,用一个比较含蓄的手法去体现彝族人的生活场景,去表达对传统历史的尊重和寻味,以刘家琨老师做的西村大院为例,用场景化、生活化的方式去体现文化,去体现传统的东西,这个我觉得也是一种非常好的一种模式。
问
郑勇大师您好,我对您的那个四川大剧院的项目比较感兴趣,因为它在立体上垂直布局分别是小剧场,大剧场和电影院,城市广场的入口都在同一个方面上,然后我想问一下,您对这个不同剧场,电影院的流线组织以及后勤的流线组织,还有城市其他商业行为的流线,您是怎么统筹的?
答:这个问题其实对我们来讲处理起来非常的困难,因为正常的的剧场,它一个是功能很单纯,而且一般都是平行布局的。我们这个剧场呢?它功能很复杂,剧场流线和商业流线,我们必须严格的分开,除了餐厅以外,因为餐厅是和商业和演出有一定的结合度。所以我们在整个高低的搭配上面,我们进行了竖向的分隔,在五米五以下,都是给了商业的布局,所有的商业入口都是从城市的道路进去的;演出的人流都是从背后就是我们整个剧场的北面进入我们的剧场,包括贵宾、演员,道具等;整个的架空广场就提供给了观众,观众从架空的广场入口进入,以上就是整个剧场的流线组织。
至此,《建筑学前沿研究与实践》课程第八讲圆满结束,感谢郑勇大师的出席,同时感谢华阳国际设计集团对本次课程的大力支持。
——课程介绍
《建筑学前沿研究与实践》是华中科技大学建规学院为建筑学研究生创设的一门理论课程。本课程联合全国建筑领域内知名学者、资深教授及先锋建筑师,组成高水准教学团队,旨在促进建筑学研究生的高水平培养,力求拓宽研究生学术视野,掌握建筑学专业前沿研究与实践成果,进而提升在建筑创作、设计思维、理论建构、学科交叉等方面的能力。
行而不辍者行远 梦而不息者梦圆
希望各位同学能够
通过本次课程有所收获
我们下次课程再会!
撰 稿 |
邴绍双 杨亚楠
图 片 |
邴绍双
校 对 |
刘剀 杨亚楠
审 核 |
王玥 于千滋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