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跨界无限|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发声器”国际艺术与设计系列工作坊如期开幕

原创 2022-11-11


11月5日,2022 清华国际艺术与设计教育大会系列活动之一 ── “发声器”国际艺术与设计系列工作坊 如期开幕!来自不同专业领域的老师、专家与学生们在线上线下齐聚一堂,拉开思想碰撞和交叉创新的帷幕。



在开幕式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党委书记马赛发表致辞并表示,清华国际艺术与设计教育大会是学院重要的对外学术交流活动,今年以“万物互依”为主题,通过工作坊的教学,旨在启发学生从思考问题出发,无论是局部与整体、个体与社会、已知与未来的问题,通过“发问”撬动思辨,构建设计、教育、社会之间的相互依存发展的生态。期待工作坊的创新性成果,也预祝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杨冬江则在致辞环节说道,清华美院的老师和同学要做“眼高手高”的时代新人,在艺术创作中有思考更要有行动,用作品说话。同时,杨冬江指出,美院多位老师为工作坊的组织投入了大量心血,此次工作坊相较于去年,从单一的工作坊模式变成了研究生的课程,希望通过这样的转变,让全校学生都能更加广泛地参与到活动中来。




 “万物互依” 的主题下,本次工作坊聚焦关心人类未来的环境与生存问题。来自美术学院绘画系、雕塑系、环境艺术设计系、工业设计系、信息艺术设计系的老师,联合社会学、海洋学、生物学、计算机技术、航空航天等领域的校外专家,组成了阵容强大的导师组。在人造环境 海洋环境 城市环境 数字环境 太空环境 5大方向上,跨专业的研究生团队将在为期四周的高强度工作环境中协同创新。11月25日,工作坊的成果将在美术学院集中亮相展出!



导师组 

工作坊区域“被制造”出了一片秋日景象


“被制造的环境”工作坊从我们生活的大环境出发,如文化环境、信息环境、生活环境、社会环境等,这些大环境在时刻影响和塑造着我们的思考和意识。而微环境便是个体为自身所制造的环境,可能是一面墙,一个视觉作品,一个想法的实现。微环境同样会影响个体的思维,塑造个体的思想,仿佛推开一扇窗便能看到个体的精神世界。人可以通过艺术实践塑造自己的思想,这就是“被制造的环境-微环境”。


李天元教授、魏二强副教授为学员们授课

李天元教授与学员们讨论设计方案


工作坊采用橘子和秋天的元素,将囊括草图、图片、影像、装置等多种形式的艺术作品。“被制造的环境”工作坊由李天元老师主持与策划,以开放课堂的方式与学员进行交流与创作。在魏二强老师和马文甲老师的共同引导下,学员们将从不同视角出发,创造属于自己的“微环境”。广大青年艺术家也通过线上及线下方式参与,积极投入选题与后续工作之中。


导师组 

<<>>

GALENE 65


海洋看似无边无际,邮轮似乎可以没有限制的自由航行。但事实上,其外型和尺寸必然要受到运河和码头的通航条件和动力、流体阻力和承载力的多重制约。和邮轮通行有限制一样,环境系统也有上限,邮轮可以看作是一块漂浮的人造陆地。今天的邮轮运行在一个“满”的世界里,环境对人类活动的排放承载已接近极限。


涂山老师讲授课程导论

晋军副教授分享《社会学的想象力:灾难中的社会共同体》

涂山老师与同学们发言互动

海拔66米


“方舟计划”工作坊希望以“新一代乘客”的视角,构建出一种积极的、带有环境保护意识的审美方式来认识世界。工作坊由清华美院副研究员涂山老师发起,邀请了来自不同行业背景的导师专家联合指导,最终15位同学入选工作坊。在两天工作坊的密集活动中,通过社会学院副教授晋军老师及地学系博士生王轩同的讲座的启发,学员与指导老师就工作坊主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与分析。同学们从艺术设计的角度出发,结合社会学发展规律与海洋科学特性,为探索生命的本质与意义提出了多种可能性,对后续的工作计划及创作方法进行了有序的梳理与计划。


导师组 

<<>>


人类为自己建造居所,将自己从自然界脱离出来,逐步形成了村落、小镇与城市。城市为人类提供了安全与舒适,孕育出全新的文明,而原本栖居于此的动物、植物、昆虫等却失去了自己的家园。


刘新教授与学员们交流探讨

钟芳博士与同学们分享 《为生物多样性而设计》

李迪华副教授以《保护城市中身边生物多样性需要的观念探索》为主题授课

李德庚副教授带来《垂直家园,万物共生》的主题分享


如果要恢复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城市中重建生物的多样性,设计可以做什么?面对这一问题,工作坊的7位老师与30位同学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并逐渐梳理出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发展脉络,并就“多样性”的观点进行了重点解读,为后续的创意与设计工作塑造了良好开端。


导师组 

<<>>

工作坊中的虚拟角色在虚拟场景中欢迎学员


工作坊从“数字人工厂”出发,设计和探究虚拟化身的多种表达形式,在全新的数字空间中,人可以不仅仅是“人”,从现实到虚拟,我们可以延伸出更多具有个性化和情绪化的化身表达形式。工作坊将立足人与生态的关系,更自由地刻画和谐共生的虚拟环境。在工作坊的开幕讲话中,导师们鼓励同学们大胆发挥想象,猜想虚拟空间中人和环境的相处模式,探索各种独具特色的虚拟化身的可能。


米海鹏副教授为工作坊学员们

学员在创作过程中体验虚拟现实

工作坊助教姚智皓进行设备调试

虚拟人物骨骼绑定过程


米海鹏老师提到,同学们可以与国内外导师交流想法创意,向行业前辈学习虚拟人和虚拟环境的制作方法和流程,创作自己的虚拟人和虚拟空间,然后邀请朋友在VR中一起沉浸式感受自己的设计成果!工作坊学员们对导师的发言进行了热烈回应,积极着手对设计方法、实现工具及平台等内容的学习,为最终成果的实现打下坚实基础。米海鹏副教授为工作坊学员们做导论讲述,介绍了AVATAR的发展历程和虚拟现实的技术发展,并引导学员们对虚拟与现实的关系进行思考。本次工作坊用到的虚拟社交平台REBORN,是由国内团队研发。REBORN首席设计师、信息艺术设计系博士生姚智皓来到工作坊担任助教,为学员们讲授如何搭建人物模型和在VR内社交。工作坊助教、信息艺术设计系博士生冯元凌引导佩戴VR设备的学员行走平衡木,通过对比真实身体和虚拟身体的行走体验,思考如何增强虚拟分身归属感。


导师组 

<<>>

工作坊设定在一个可以与天宫号空间站拼接组装的舱体中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类不会永远生活在摇篮里。”工作坊聚焦人类在太空栖居之所的建筑设计及交互体验,分别从基于人因工程的空间建筑体设计、太空数字建造、航天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工程等多个纬度,探讨太空旅行中“地外之家”所应备的功能与体验。


(左上起) 师丹青副教授、陆轶辰副教授、申行运队长、习晓瑾老师

(左下起) 霍续东老师、王一老师、赵岩老师、史旺林老师为同学们授课

工作坊授课实况

(左第二排起第四位起) 陆轶辰副教授、师丹青副教授、申行运队长、习晓瑾老师、霍续东老师和同学们在一起


工作坊邀请了来自航空航天、建筑设计、新媒体艺术等多个领域的导师,从航天科技、人因工程、参数化建筑、交互艺术等多个角度引领和启发学员。导师们强调,地球上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场景,放在太空的背景下都值得重新推敲,太空的睡眠、饮食、种植、娱乐和运动都将与地球大相径庭,因此鼓励学员大胆想象,在科学的基础上给出太空建筑与交互富有创造力的解决方案。在与来自不同领域的导师交流的过程中,学员们不仅为下一步创作启迪了灵感,更打下了一定的科学基础。愿未来,人类得以栖居太空,以苍穹做衣,以星辰为冠,尽享宇宙之美。


“跨界”工作坊是2022清华国际艺术与设计教育大会的重要环节之一,它既是对艺术与设计教育的践行,也是对国际前沿的教育理念,创作方法以及思想交流的深度融合实践。在为期20天的工作坊培训与创作中,来自不同背景,不同专业与不同文化环境的师生们共聚一堂,相信在深度而广泛的意见与理念交流中,在创意与实现的不断优化中,一批优秀的创作成果即将诞生,对“万物互依”的相关问题也将呈现来自“跨界”工作坊的回答。







资料来源  |  国际艺术与设计系列工作坊项目组

图文编辑  |  罗雪辉  张雪莹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科技艺术 跨界无限 国际艺术

16179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