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0
分享
- “以艺为媒,以美为介”——同济大学首届艺术疗愈国际研讨会成功举办(上)
-
原创 2022-10-30
“以艺为媒,以美为介”——同济大学首届艺术疗愈国际研讨会成功举办(上)
2022年10月28日-29日,“以艺为媒,以美为介”——首届艺术疗愈国际研讨会在同济大学线上线下举行。本届研讨会由同济大学主办,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同济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中奥音乐交流(上海)中心承办,受到教育部高等学校动画、数字媒体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上海艺术教育指导委员会指导,以及教育部中欧人文艺术教育联盟、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智能交互技术工作委员会和唐仲英基金会等单位支持。
本次国际研讨会围绕 “艺术疗愈与教育方法”、“艺术疗愈的跨学科融合”、“艺术疗愈的多媒介实践”和“后疫情时代下的艺术疗愈”四大方向挖掘艺术与心理学科的新增长点,为传统的文科学科注入更多的技术元素和理、工融合的活力,助力中国在艺术与心理教育的交叉学科的前沿发展,汇集艺术、心理、技术融合科研人才,打造有吸引力、号召力的国际艺术教育、艺术疗愈的交流平台。近40位中国、奥地利、美国、韩国学界业界专家学者,80余名线下参会人员,150余名线上参会人员,共同参与到此次国际研讨会中。
会议承办方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是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广播电视台(SMG)部校共建暨院媒合作单位,上海市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学院确立“全媒体+大艺术”双轮驱动、跨越发展战略。学院致力于培养具有新理念、新视野、新技能的艺术与传媒领域社会栋梁和专业精英。承办本次会议是学院在面对全球新冠疫情影响下,迎接新的挑战,担负起艺术疗愈使命,让艺术与心灵深度对话的一次重要实践。
研讨会开幕式
同济大学党委副书记吴广明教授代表学校进行致辞,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指出,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三全育人的总体统筹布局中全面构建心理健康教育育人的坚实阵地,同济大学依托获批的上海市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示范中心、上海市教委名师工作室等,同时积极支撑市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不断发挥示范引领和平台作用,艺术与传媒学院还领衔组织了“战疫”系列学术报告会和情绪纾解讲座,依托专业支撑为同学们造出一方心灵“安全岛”。
上海市艺术教育委员会主任 、上海市艺术教育协会会长陈克宏致辞表示,在上海市委坚强领导下,上海市教委统筹上海高校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立德树人全过程、各环节,有机融入“三圈三全十育人”工作格局,用好绣花功夫精准发力,不断完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四位一体”工作体系。
唐仲英基金会项目总监朱莉致辞,她表示唐仲英基金会通过各种公益活动提升青少年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社会责任心,资助高校科技发展、文化传承创新,社会公益事业进步和人才培养及引进等项目,资助医疗卫生项目,提升教育及医疗水平。
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李麟学教授致辞,他对参会嘉宾和线下线上师生的参与表示感谢,介绍了艺术与传媒学院的学科、专业设置,学院服务学校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探索新文科“人文-技术-艺术”宗旨,培养“能说-能写-能做-能演”的综合性人才;以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为主线,贯通传媒与艺术各专业边界,形成国内一流的“入主流-有特色”传媒与艺术高地。
奥地利音乐协会OCM会长Werner Schwaigerg致辞表示,今天的会议是去年与同济大学签订协议成立中奥音乐协会是短短时间内举办的中奥音乐和文化合作的里程碑一步,将进一步促进中奥双方音乐合作与交流。
奥地利Johann-Joseph-Fux国立音乐学院院长Eduard Lanner表示,希望与中国的合作伙伴同济大学开展紧密合作,介绍更多高质量的奥地利音乐项目给中国,共同培养高质量音乐与文化人才。
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党委副书记周彬副教授主持了开幕式,并代表学院对各位线上线下嘉宾和师生的参与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诚挚的谢意。
主旨报告:艺术疗愈的跨学科融合
主旨报告的上半场由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系主任王鑫教授主持,下半场由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王建民教授主持。同济大学医学院、人文学院教授、附属东方医院临床心理科学科带头人、附属精神卫生中心院长赵旭东教授作题为《中国心理治疗规范化进程中的艺术治疗》的主旨报告。赵旭东教授讲解了几方面内容:一是心理治疗凸显重要性的背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当下疫情的影响,人们对心理治疗的需求增大,《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对心理治疗进行了法律规定;二是心理治疗的科学技术地位,对心理治疗的学科概念、特性、效用及其机制、种类等进行了学理介绍;三是医疗机构较常用的艺术治疗方法,包括音乐治疗、绘画治疗、心理剧治疗、沙盘游戏治疗、戏剧治疗、舞蹈治疗等。
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李麟学教授作了题为《空间艺术疗愈》的主旨报告。他认为良好的空间和建筑设计可以有效释放消极情绪,起到治愈效果,“从自己内心痛苦的亲身经历中,勒· 柯布西耶和阿尔托意识到机器时代人们生活的巨大不平衡。正因为如此,他们感觉从精神方面创造再生环境的某种需求,在其中人能和谐地生长于自然之间”。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美学室研究员、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团荣誉委员刘悦笛报告的题目为《中国人的生活美学与身心健康》。他指出,中国人自古以来所建构的“生活美学”传统有益于人类的身心健康,超越了西方艺术治疗的藩篱。中国人的生活是艺术化的生活,中国人的艺术是生活化的艺术。
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首席研究员郑址洪教授作了题为《Digital therapies for the elderly(面向老龄群体的数字疗愈)》的主旨报告。他指出了理解、使用新的设备与服务方面年轻人与老龄群体之间所呈现的差异,探讨了数字疗愈如何面向老龄群体的前沿研究。
上海音乐学院教授、英国《应用艺术与健康》编委会委员杨燕宜教授报告的题目为《音乐治疗在乳癌患者康复过程中的辅助作用——兼谈音乐治疗的确定与非确定性》。他通过介绍上海音乐学院教育发展基金会所支持的一项针对乳腺癌患者的音乐疗愈活动,引发了对有效证明音乐的心理疗愈功能研究方法的探讨。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国际照明委员会(CIE)副主席郝洛西教授作了题为《光的疗愈与健康设计》的主旨报告。他认为光具有“视觉—生理—心理”等多维度主动健康干预作用,是驱动人居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充分发挥光的疗愈作用,通过主动干预式的健康光环境设计,将光作为积极的环境要素,能够提升人居健康福祉。
日本立命馆大学研究生院人间科学院临床心理学专业吉沅洪教授报告的题目为《家庭平面图在青少年咨询中的尝试》。她介绍了树木人格测试、房树人测试以及雨中人测试在中小学心理咨询中的评估作用,并详细讲解了“家庭平面图”的使用和效果。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艺术治疗研究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艺术治疗学组组长周宇教授作了题为《创造性艺术教育与治疗:新时代下全球领导力的重塑思考》的主旨报告。他探讨了在当前科技和经济主导的时代我们在构建和谐关系方面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他从自然科学和人文艺术的角度讨论我们需要通过将艺术更多地推向前台,并用创造性艺术教育与治疗的理念和途径去改革人际关系,在稳定中寻求变化与突破,发挥艺术在人类未来发展中重要的领导作用。
世界著名奥尔夫教育家,奥地利萨尔斯堡莫扎特音乐大学奥尔夫学院前院长Manuela Widmer教授报告的题目为《Overview of music therapy and music education using Orff-Schulwerk(奥尔夫音乐治疗和音乐教育的概述)》。Manuela Widmer教授探讨了奥尔夫教学法及其在社交、疗愈、特殊教育、包容性教学情况下的积极可能性。这种教学法可主要应用于治愈精神疾病患者,有望缓解患病者的症状,并且在最好的情况下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奥地利国立音乐学院儿童音乐教育系系主任、奥地利音乐协会ÖCM秘书长Karin Prenner教授作了题为《Elemental music and dance education using Orff-Schulwerk in Austria(奥地利儿童音乐舞蹈启蒙教育实践)》的主旨报告。Karin Prenner教授主要探讨了奥地利的音乐教育,尤其是奥地利JJF音乐学院的音乐教育。孩子们会参加各种各样的课程,如音乐剧、歌剧、打击乐合奏等。而所有课程的主要构成都是三方面:声音/歌唱、动作/舞蹈,以及演奏基础乐器。
纽约大学戏剧治疗系前系主任,国际期刊《艺术心理治疗》(Arts in Psychotherapy)的荣誉退休主编Robert J﹒Landy教授报告的题目为《Drama Therapy as a Path Toward Creativity and Change(通往创新与变革的戏剧疗愈)》。Robert J﹒Landy教授认为艺术疗愈在推动社会创新与变革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其在实践中面临的语境也非常复杂。他就戏剧作为艺术疗愈手段,围绕其心理原理和疗愈功能展开了深入探讨。
最后,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党委书记张艳丽进行会议总结与鸣谢,她祝贺了本次艺术疗愈国际研讨会的胜利召开,“嘉宾激情澎湃,展开了精彩纷呈的思想交流,为智能时代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人才培养实践路径建言献策。有理论,有实践,有广域,有精微,有质化研究,有量化分析,有文本,有个案,关照到了艺术疗愈的多个面向,让大家共襄一场饱满、充实、前沿、深刻的学术盛宴”。她表示希望在这样一个思想碰撞的平台上,通过学科资源共享,进行跨学科、多领域交叉融合突破,从而促进学院学科新的增长点和创新点,为建设综合型大学独具特色的艺术教育学科而不断努力。
本次研讨会的“学术报告:后疫情时代下的艺术疗愈”与“工作坊:艺术疗愈的多媒介实践”环节将在下篇进行报道。
文 | 金云水、陈沈宇、康奇、陈寅、蒋卓芹等
图 | 朱隆喜、陈沈宇等
编辑 | 钱俊毅
责编 | 厉嘉臣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