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0
分享
- 行动派 02丨对话艺术家 周轶伦 / 马鸿锦
-
原创 2022-11-05
![](https://img.d-arts.cn/grab_img/a1fb09b33f33b0fb3c0b45d3626d67401667807607.png)
![](https://img.d-arts.cn/grab_img/e4dd240132a9ec828cb088d373668f4f1667807607.jpeg)
![](https://img.d-arts.cn/grab_img/7ac43345b15a564914672472e32da0491667807607.png)
![](https://img.d-arts.cn/grab_img/e0feabf81194f05be8e99490bb4f1ae21667807608.png)
![](https://img.d-arts.cn/grab_img/bee0d78f42dc4b5c740923ba0893e2a81667807608.jpeg)
行动派 02 周轶伦参展作品
✦ 原·美术馆
此次展览主题是“行动派 02 分道而行·新创造”,你是如何理解这一主题的?你觉得自己是一个行动派吗?
✦ 周轶伦
对,在行动中思考,用行动帮助思考。
![](https://img.d-arts.cn/grab_img/ae83e5e03d60d963ae4887fdf1d616e21667807608.jpeg)
《黑色背景上三个球体》 周轶伦 2022
布面丙烯, 喷漆与水性马克笔 210×210cm
致谢艺术家与北京公社
![](https://img.d-arts.cn/grab_img/217ca9f16f50c0b09c6d1ea61823509f1667807609.png)
✦ 原·美术馆
作品《A.X.L.Y.》中呈现了现代性的符号与古典意义上的人像造型的拼贴,可以看到一种突破边界的趣味,这种元素混杂与碰撞的创作形式是出于怎样的考量呢?
✦ 周轶伦
对这个时代的回应吧。混乱,杂糅,全球性,地域的消退,到处的同质化。
![](https://img.d-arts.cn/grab_img/43195cfd3bb9b2b570d1a6f05bb07b0f1667807609.jpeg)
《A.X.L.Y.》 周轶伦 2019
布面丙烯, 喷漆165×147cm
致谢艺术家与北京公社
![](https://img.d-arts.cn/grab_img/217ca9f16f50c0b09c6d1ea61823509f1667807609.png)
✦ 原·美术馆
据了解,你在今年创作了近30幅大型的架上绘画作品,而在此之前,你的创作形式大部分聚焦在综合材料装置上,可以和我们谈谈这个转变的契机和过程吗?
✦ 周轶伦
完全不是啊,我之前一直都是从事架上绘画,只是最近有几年做一些雕塑和家具有关项目。绘画还是最主要的工作。雕塑和家具是一些新的尝试,雕塑像一些有手感的立体绘画,而家具只是为了测试各种原料在雕塑上的实际使用情况做的造型实验【比如通过做椅子来测试各种材料的坚固耐用程度和合适的重量】
![](https://img.d-arts.cn/grab_img/abcf7c3e1a1a8e0fd2876eea159b13fc1667807610.jpeg)
![](https://img.d-arts.cn/grab_img/b10145d614df7d2fd6f03afe2ce993fe1667807610.jpeg)
周轶伦的雕塑创作
![](https://img.d-arts.cn/grab_img/217ca9f16f50c0b09c6d1ea61823509f1667807609.png)
✦ 原·美术馆
作为一个敢于尝试多元跨界的艺术家,你的作品中是否也有你个人的印记呢?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你的日常生活吗?
✦ 周轶伦
作品并没有太个人的印记。平时生活非常朝九晚五,周末休息,基本都自己做饭,一周三次攀岩运动,周末出去喝一杯。
![](https://img.d-arts.cn/grab_img/830b7f8967be12bb0cd6cc87a39bd0d61667807610.jpeg)
周轶伦创作记录
![](https://img.d-arts.cn/grab_img/217ca9f16f50c0b09c6d1ea61823509f1667807609.png)
✦ 原·美术馆
接下来会有新作品或者展览跟观众见面吗?
✦ 周轶伦
最近在自己工作室隔壁做了一个新空间,主要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有空可以来参观。
![](https://img.d-arts.cn/grab_img/7ceb2897c661be57e5aa77669322d48f1667807611.jpeg)
![](https://img.d-arts.cn/grab_img/e319c8dd34eabef937c5d82e7763718c1667807611.jpeg)
周轶伦工作室旁边的新空间
![](https://img.d-arts.cn/grab_img/c5ff90696c34d8c06567f4f3dbe6be091667807611.png)
![](https://img.d-arts.cn/grab_img/00a23147cf28a29b9f497a733dc7b91e1667807611.png)
![](https://img.d-arts.cn/grab_img/efd82f3bab7ab3b7d55edd2dabd79bd81667807612.jpeg)
行动派 02 马鸿锦参展作品
✦ 原·美术馆
此次展览主题是“行动派 02 分道而行·新创造”,你是如何理解这一主题的?你觉得自己是一个行动派吗?
✦ 马鸿锦
艺术家都应该是行动派,年轻人都应该是行动派。艺术本身就是一种行动,不论是古典艺术中人们创造美的实践,还是当代艺术中人们表达自己的活动,都是一种行动。当代艺术创作有一种趋向是越来越观念化、方案化、文本化,但归根到底艺术还是一种实践,一种创造的行为。
而作为年轻人,更要用行动来对抗躺平。在躺平文化大行其道的今天,我们更要呼唤一种行动的精神,不能躺平,要有所作为,这是一种面对困难和挑战的积极态度。因此我们必须是行动派,用行动去创造、去改变世界。我觉得自己也是一个行动派。
![](https://img.d-arts.cn/grab_img/8e5be6141f612e132588d034bf676cf01667807612.png)
《Arms》马鸿锦
![](https://img.d-arts.cn/grab_img/217ca9f16f50c0b09c6d1ea61823509f1667807609.png)
✦ 原·美术馆
这次你带来的作品为《搅拌器》,这是一个将碳元素所构成的各种材料加以组合拼贴,构成一朵以碳组成的蘑菇云。为什么会想到以新型材料作为创作材质呢?可以给我们讲讲这次作品的创作背景及创作思路吗?
✦ 马鸿锦
我一直关注新材料在创作中的运用,特别是材料本身的文化内涵赋予作品的意义。这件作品用碳材料做成了一朵巨大的蘑菇云形态装置,是对于当今生态议题的思考。碳元素本身就是自然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而在社会层面,碳排放又与生态环境、持续发展等密切相关。
用碳材料制作一朵蘑菇云,是对于当今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的思考和表达。也希望以此能够呼唤起观众对于生态的关注,大家行动起来,成为建设双碳社会的“行动派”。
![](https://img.d-arts.cn/grab_img/78ae27625890a7258735375cc2229d151667807613.jpeg)
![](https://img.d-arts.cn/grab_img/52610a41096b413770d7794328ce64161667807613.jpeg)
《搅拌器》行动派 02 创作花絮
![](https://img.d-arts.cn/grab_img/217ca9f16f50c0b09c6d1ea61823509f1667807609.png)
✦ 原·美术馆
我们可以看到这件作品的所呈现的体量以及材质的特殊性,这些因素会在创作过程中增加难度吗?你是如何解决创作中的难题的呢?
✦ 马鸿锦
是的,创作这件作品很有挑战性的。首先就是它的体量。如果做得太小了,那么达不到蘑菇云震撼的效果,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而且这件作品配合有机械装置,是一朵在不断动着的蘑菇云,随着内部机械结构的运转,蘑菇云在展厅当中不断放大、缩小,给人一种更加真实的感觉。机械装置的调试也是一个难点。
再有就是对于碳材料的编织、组合,从造型上达到蘑菇云的效果,其实也是很难的。我在创作中一方面是寻找合适的创作素材,还有就是与材料的研发团队和机械工程师密切合作,包括现场布展的工作人员,需要大家的团队配合。
![](https://img.d-arts.cn/grab_img/d1399f9b28a227a041e9df66693f75e21667807613.jpeg)
![](https://img.d-arts.cn/grab_img/bfdac9fd42b0ba1669a138f190b53fe01667807614.jpeg)
《搅拌器》创作记录
![](https://img.d-arts.cn/grab_img/217ca9f16f50c0b09c6d1ea61823509f1667807609.png)
✦ 原·美术馆
我们可以看到你的艺术实践中有着对各种媒介的运用,可以分享一位对你有深刻影响或启发的艺术家吗?在你看来,你觉得艺术创作的本质是什么?最让你享受的是什么?
✦ 马鸿锦
我的研究生导师,芝加哥艺术学院的Nick Cave对我有很大的影响。他的经典作品是基于人身体的可穿戴装置,最有名的是“Sound suit”系列。他的第一代sound suit是用非常多的木棍做成的衣服,当穿上它走路或者舞蹈时,衣服就会发出声音。他后来尝试了各种各样的材料,来制作Sound suit的不同版本,配合他的舞蹈和音乐表演,非常精彩。
![](https://img.d-arts.cn/grab_img/36a410d8747c9731bf67e84db09359f01667807614.png)
![](https://img.d-arts.cn/grab_img/835dc91d31f34246c668323b4b96056c1667807615.png)
"Sound suit"系列
我觉得艺术创作不存在“本质”的问题,每个人对于艺术创作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识和体验,艺术是关于感知和体验的,我们能看到“现象”就够了,不需要去追求本质。最让我享受的是当作品完成的时候,能够呈现出我预想的效果,之前的辛苦都感觉很值得,这就够啦。当然有藏家来买是更好的,毕竟青年艺术家都需要吃饭,哈哈。
![](https://img.d-arts.cn/grab_img/217ca9f16f50c0b09c6d1ea61823509f1667807609.png)
✦ 原·美术馆
可以分享一下你接下来的创作计划或项目吗?会尝试一些新的创作形式吗?
✦ 马鸿锦
接下来我还是计划延续新材料的创作。后面可能做一批体量比蘑菇云稍微小一些的装置作品,是基于人身体的。
除了碳材料外,还有其他生态材料,例如生物材料、可降解材料,仍是延续探讨人和自然生态的关系,形成一个新的系列。
![](https://img.d-arts.cn/grab_img/902bb6abf55059509c49e6dcf6947aa31667807615.png)
购票请点击下方小程序卡片
(注册原美会员享购票九折优惠)
▼
/
展览信息
Exhibition Info
![](https://img.d-arts.cn/grab_img/a202770a9adcbb66f6de5de579e8bd1b1667807616.jpeg)
行动派 02 分道而行·新创造
ProAction 02Diverging Paths, New Creations
展览时间:2022.09.24-11.06
策展人:郭晓彦
艺术总监:薛薇
主办方:原·美术馆
出品方:涅米文化
艺术家:郎港澳 / 李汉威 / 柳青青 / 刘行 / 马鸿锦 / 佩恩恩 / Reva / 周轶伦 / 邹雅琦
战略合作:重庆国际文旅之窗
Duration: 2022.09.24-11.06
Curator: Guo Xiaoyan
Artistic Director: Xue Wei
Organizer: Yuan Art Museum
Producer: New Magic
Artists: Lang Gangao, Li Hanwei, Liu Qingqing, Liu Xing, Ma Mingming, Payne Zhu, Reva, Zhou Yilun, Zou Yaqi
Strategic Cooperation: CHONGQING WINDOW OF INTERNATIONAL CULTURE AND TOURISM
- E N D -
![](https://img.d-arts.cn/grab_img/9a1d871985de78b9b72f371e025856711667807616.png)
原·美术馆
Yuan Art Museum
由罗韶颖女士于 2016 年发起和创办,位于重庆市南滨路东原1891商业建筑群落中的滨江球体建筑,因其独特的造型,又被誉为“重庆眼”,是立于“长江岸,观世界”的先锋艺术场所。美术馆面积近 2000 平方米,并带有临江无敌观景的高空露台,是集个性化景观建筑、艺术专业场馆、艺术收藏品鉴、公共艺术教育、时尚潮流策动发布以及高端消费社群互动的跨界空间,可支持架上、雕塑、装置、多媒体等多种艺术、戏剧、舞蹈及音乐形式的呈现。
原·美术馆以“直抵人心,引领城市的艺术与美学教堂”为自身定位,并践行“做每个人的美术馆”为宗旨,通过策划举办兼具学术性、先锋性、潮流性和话题性的艺术展览、文化公教及跨界时尚潮流活动,成为连接大众、提升大众审美与“艺商”的策源地。
![](https://img.d-arts.cn/grab_img/a9eb9608eba6804aa4072171a46786171667807616.png)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原美术馆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