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转载自城市运营力
开发者 丨 何文捷 深圳市华侨城湾区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设计者 丨 肖 诚 深圳华汇设计董事长/首席建筑师
观察者 丨 陈 阳 ADU 首席顾问
记录者 丨 邵 兵 建筑档案主编
产品载体 丨 深圳 · 华侨城 · 会展湾 · 云岸广场项目
对话现场 - 自左至右分别为
观察者陈阳、设计者肖诚、开发者何文捷、记录者周洁莹
从荒芜到繁华,不仅见证了深圳的转变,也见证中国的几次经济变革,继深圳华侨城之后,会展湾正试图向我们展示一个新的“微缩深圳”。
01
记录者 城市运营力与城市的生命力息息相关,两者相互补充,互为基础。
开发者 对于造城而言,单纯的开发显然是不够的,开发商应当站在更宏观的层面,进行全生命周期的思考,承担起运营商的责任,保证项目的落地性和完整性,以及入驻企业在其中的持续性生长。随着时间的积淀,其价值也在逐步释放。
设计者 创造一种经得起考验的城市结构,既要兼顾短期的利益实现,还要实现长期价值的释放。为空间赋形,为城市赋能,创造良好的城市关系,良好的业态关系和良好的人的体验,这三者是缺一不可的。无论市场或者政策背景如何,人在其中的体验一定是居于首位的,这是实现促进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我们做项目的基本初衷。
观察者 面对未来更加复杂的有机社会,既需要自上而下,也需要自下而上,两者之间相互呼应的结合点,才是城市运营力所能发挥价值之处。一味地自上而下,只能构造出“机械体”,机械体在解决温饱问题时曾发挥过重大作用,但在追求质量时,更需要连接生命体的多样化独特感受。
中国未来的城市机遇,一定在于多元的编织能力,多元的思考能力,用有机的方法去营造。横向的编织和竖向的立体编织,能够构成一种良性循环。
会展湾 实景图
02
记录者 华侨城从“城”开始,以城为起点。可持续的发展观奠定了城市生态基础。不断探寻与城市深入融合的方式,是华侨城不曾间断的脉络。开发者 以文旅项目的运营经验为基底,千禧年前后,华侨城提出“旅游 + 地产”的模式,这一时期的波特菲诺纯水岸项目作为豪宅项目的标杆,华侨城在豪宅体系中崛起,由此进入全新的时代;在此期间逐步涉及文化类的改造项目,包括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吸引了大批艺术设计类企业入驻,是国内文化类改造的先行者。波特菲诺纯水岸项目-实景图
之后出现了一些更具综合性的产品,顺德及深圳的“欢乐海岸”项目作为都市娱乐会客厅,传承了华侨城的文旅基因,具有广泛的可复制性;接着华侨城开始涉猎综合性的超高层建筑综合体,华侨城大厦作为超过 300 米的超高层项目,成为华侨城园区乃至整个深圳的醒目地标。由此,华侨城逐渐步入综合类业态的开发时代。会展湾项目则标志着由城市开发到城市运营的更进一步。设计者 华侨城是地产行业中,切实参与到中国城市运营的真正意义上的先行者。即使是仍在开发住宅的时代,华侨城首要的思考仍是,如何以基础城市结构提升片区发展。从最初就相当注重人在城市中对文化、生态等近乎全方位的体验感,这是华侨城一脉相承地参与城市培育和运营的思路。深圳华侨城总部城区就包含着由时间积淀出的丰富且完整的城市结构,其中包含着明显的时间维度。邀请新加坡规划专家孟大强作为总建筑师,在保留既有的山水肌理和生态结构之上,打造华侨城内部的公共系统,实施严格管控的“华侨城规划”。这种城市整体的公共性和体验性提升,为华侨城项目带来了综合溢价能力。观察者 华侨城是有归属地和历史感的,它的基因在于文化和旅游产业所赋予的运营思路,以及深圳开拓、进取的精神。这种基因决定其必然站在城市的维度去思考和开发。既尊重底层单元,也能够同时站在城市层面进行多维思考,这是华侨城所擅长的。03
记录者 建造一座人们能够“读懂”的城市,以多元的业态组合,构建良性城市生态空间。开发者 随着“十四五”规划的发布,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定位逐渐清晰。早在 2018 年深圳就提出了建设国际会展中心城市,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也由此应运而生。“会展新城”将打造未来世界最大的会展中心及配套基础设施,定位为未来深圳全球卓越城市的重要战略支点,具有非常重要的链接作用,未来将涵盖“国际会展城+会展田园城+海洋新城”+“宝安综合港区”,简称“三城一港”。“三城一港” 规划图
鉴于老会展中心业态缺失的状况,最初和政府共同谋划时,对于会展湾达成了“城市会客空间”的共识,希望其未来能够更加多元,更加包容,成为 24 小时都具有活力的新城。
会展湾项目高达 300 万平米的庞大体量,相当于从原来的一片空白之中,开辟出一座新城。云岸广场和南岸广场坐落于会展湾的核心区域,作为会展新城的门户,与会展中心隔河相望。它们如同一个完整城市结构中的两个区划,同属会展湾这一相对独立的片区。虽然建造上相差近三年,但规划设计是同期完成的,因此二者在设计逻辑是一脉相承的。
国际会展中心 主入口-实景图
会展湾-鸟瞰图
片区的培育需要时间。硬件打造底板,服务和配套等软件则需要在时间中慢慢激活。因此我们在会展湾 · 云岸广场中置入 70 万平米的居住业态,将生活场景植入其中。
设计者 以会展中心为引擎,周围形成丰富业态,带动目的性人流,将自然和城市紧密结合,进而拉动整个城市的发展。在搭建空间逻辑时,底层和上层需同步进行。会展湾项目直接给定了该片区的高度,但真正的难度在于,如何在其中填充内容,使其最终能够自行运转。在如此大体量的项目中,应当避免尺度感的失当,以保证人在其中更为细致的体验感。因此,将空间尺度降到人的尺度,是我们从设计之初就有意识去做的事情。于是在云岸广场设计了一座像云一样漂浮的灰空间,增进公共空间之间的互动性。观察者 如何使庞大的机械体,生发出在地的活力,人的体验在其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具备从人的视角去思考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是企业和片区持续性活力的根源所在。将百万体量的会展中心,解构为几个会展中心片区群,对片区的发展具有更长远的价值。会展湾·云岸广场 云廊-效果图
04
开发者 会展湾项目的业态相对复合,这和华侨城的其它项目有所区别。以往的项目,虽然片区整体规划趋于多元,但是其中的每个项目都是相对独立的,加之依托于周边城区的既有配套,有很多活力在其中自然而然地生发。而在会展湾 · 云岸广场项目中,仍然是首先搭建了一个框架,在这一框架之中,华侨城思考如何让其中充满有活力的企业,进而赋予这片区域以强大、持久的生命力。链接共享,赋能共生。会展湾 · 南岸广场目前已交付,在其中我们不断吸取经验,持续调整云岸广场的运营策略。基于这些经验,自创产业展示联盟,通过提供路演、发布、交流、共享办公等多功能区域,为不同企业之间提供一个平台,以及不断生发新链接的可能。设计者 秉承着“运营前置”的思路,我们从产品上一直保持着对人的关注,对于比较基本的使用方式、空间尺度、便利性、效率等都会做很多的研究。其中包括一些可以量化的部分,对于这部分我们尽可能地作为原则去指导设计。还有一些不可量化的部分,一种潜移默化的认知或感觉,甚至很难用语言去描绘,但这恰恰是一个团队在长期实践中所能积淀的思考。这些“感觉”可能会吸引特定的人群,通过使用方和建设方、设计方、运营方的共生、共建,能够创造出有持续活力的产品。观察者 产业展示联盟不仅提供在行业产业链之中的支持关系,还为打破行业间壁垒提供了更多跨界的可能性。它使得会展湾项目可以看作是一个边界非常模糊的共享小镇。开发者和设计者要把视野在时间维度上拉长。拉长时间维度,留给设计者的创意空间会更多。真正理解问题在于何处,开发和设计才会更加有的放矢。05
开发者 华侨城从“城”开始,以文化做底,从点式开发介入城市,塑造公共体系及城市文化,打造现象级城市生活形态,在水平和纵深的维度上,探索复合型城市空间生态。华侨城对于城市的养分创造与空间培育,展示了其对于城市运营力的持续关注,以及深厚的社会责任感。设计者 从打造城市到关注城市产业的转移,着力于城市结构的梳理与建构,同时也是对土地价值的解构。一个好的城市应当首先基于一个好的城市结构。依托于“微缩城市”的逻辑构成,在人与空间之间构建一种良好的图底关系。一面是客户体验,一面是城市关系,其中关乎城市感、尺度感、生活感、体验感。观察者 通过高位视角与底层公共空间的上下结合,华侨城进行城市的有机编织与创造。城市编织能力,对于下一步城市运营力的提升将发挥重要作用。记录者 经历城市时间,关注城市持续生长力。从量到质的变化中,需要更多一些的留白和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