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2022年同济“城市传播”高端论坛成功举办!世界城市日,共话数字传播与城市治理

2022-11-02




10月31日是世界城市日,以“行动,从地方走向全球”为主题,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国人居署共同举办的2022年世界城市日全球主场活动暨第二届城市可持续发展全球大会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向2022年世界城市日全球主场活动暨第二届城市可持续发展全球大会致贺信。作为今年世界城市日全球主场专题论坛之一,2022年同济“城市传播”高端论坛:都市乡村:数字传播与城市治理,于2022年10月30日-31日在奉贤新城东方美谷举行。来自国内外不同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相聚在金海湖畔,以线上+线下的方式共同探讨城乡融合趋势下的数字传播与城市治理,思考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面向未来的城乡融合发展与治理模式构建路径。

论坛由同济大学、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奉贤区人民政府、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SMG)主办,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同济大学上海新城建设研究中心、同济大学超大城市精细化治理研究院与奉贤区建设和管理委员会共同承办。

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方守恩、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马韧、奉贤区委副书记骆大进等出席活动并致辞。

方守恩在致辞中对参会的领导嘉宾和国内外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对合作主办方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表示了感谢。他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建设人民城市进行了专门部署。强调要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当前,上海城市发展正处于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时期,城乡传播作为融合了新闻传播、城市建设、城乡治理等多维度的跨学科研究领域,在城市数字化转型和软实力建设大背景下,展现出宽阔的学理包容性和强劲的实践活力。本次论坛既是区校战略合作的延续,也是多方参与,共同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新举措。论坛以系统性思维,直面城乡空间融合和城乡社会治理问题,为上海的人民城市建设、城乡融合发展贡献真知灼见。

马韧表示,本次论坛探讨城乡融合趋势下的数字化传播与治理,思考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面向未来的城乡融合发展与治理模式构建路径,对推进上海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骆大进表示,本次论坛必将为奉贤整体推进“四新四大”、谱写新时代“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新篇章提供新思路、增添新动能。

骆大进代表奉贤区委区政府向出席活动的领导和专家表示最热烈的欢迎。他表示,奉贤正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牢记嘱托、砥砺奋进,抢抓一系列重大战略机遇,加快推进新片区、新城市、新农村、新经济“四新”重大任务,着力抓好大生态、大交通、大民生、大数据“四大”重要支撑,奋力走好“奉贤美、奉贤强”高质量发展新征程。本次论坛作为世界城市日奉贤主场活动的首场论坛,围绕“都市·乡村:数字传播与城市治理”这一主题,探讨前沿理念,碰撞思想火花,凝聚发展共识,必将为奉贤整体推进“四新四大”、谱写新时代“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新篇章提供新思路、增添新动能。致辞环节由学院科研部张诗雨老师主持。



之后,论坛进入主旨演讲环节。主论坛的上半场由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李麟学教授主持。


同济大学原常务副校长、超大城市精细化治理研究院院长伍江,同济大学党委副书记彭震伟,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诸大建分别作了题为《城市有机更新与精细化治理》《上海大都市地区乡村振兴与乡村精细化治理》《加强上海新城发展与联合国SDGs的对话》的主旨演讲。

伍江在《城市有机更新与精细化治理》演讲中指出,精细化治理是实现城市有机更新的重要手段,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城市精细化治理视角下规划-建设-管理展现出了全新关系,城市从建设导向走向管理导向,从增量主导转向存量主导。城市精细化治理核心在于,高度突出人的空间权利与人的各种合理需求。导向在于,平衡人的物质需求、精神需求与天人关系。重点在于,防治各种“城市病”。关键在于,恰到好处,到位但不过分,防止过度“洁癖”。方法在于,合法的规则制定、合理的管理流程。基础在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专业教育。

彭震伟在《上海大都市地区乡村振兴与乡村精细化治理》演讲中指出,大都市城乡地区的长远发展目标是,通过政策引导,弱化极化效应,增强扩散效应。上海大都市区乡村振兴发展在发展要素层面,需要聚焦全球城市乡村发展的外源性特征,挖掘乡村本土传统要素和引入外来新兴(创新)要素并加以合理匹配,实现要素资源的重组与优化配置;在产品与服务方面,乡村对外输出具有经济价值或社会价值的特色供给物,真正发挥乡村在服务全球城市及其区域中的作用;在体制机制方面,突破不利于城乡要素流入和输出的制度瓶颈,打通城乡要素流动的双向通道。尤其关注通过技术和政策手段实现城乡土地资源合理配置,作为乡村发展的基础和关键。上海大都市区乡村发展定位是,超大城市的稀缺资源;城市核心功能的重要承载地;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战略空间。

诸大建在《加强上海新城发展与联合国SDGs的对话》演讲中指出,联合国2015年推动了可持续发展全球发展目标(SDGs)在各个国家推进15年发展目标,实质上缺少了世界到国家需要的桥梁连接。同济大学的研究团队用新城指数引导和服务于上海五个新城的研究与发展。加强上海新城发展与联合国SDGs的对话,实际上希望奉贤以及五大新城既要讲一个上海故事,解决实际的问题,也要讲世界的故事,能够拿出去,用联合国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讲上海的方案、上海的案例。

之后,由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研究员陈海云主持《新城可持续发展指数》发布仪式。奉贤区委副书记骆大进,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吴志强教授,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马韧,同济大学原常务副校长、超大城市精细化治理研究院院长伍江,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所长、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诸大建教授共同隆重发布。

《新城可持续发展指数》由同济大学上海新城建设研究中心邀请多位院士和知名专家以及“上海指数”研究团队共同研发,是面向全球新城可持续发展水平的诊断型和趋势研判型的国际指数。这也是同世界城市日开幕式发布的《上海指数》一脉相承的子指数。


主旨演讲之后的专题论坛分为一个主论坛和两个分论坛。

主论坛的上半场由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王建民教授主持。



国际知名媒介研究学者西格弗里德•齐林斯基,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浙江大学数字沟通研究中心主任黄旦,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孙玮,华东师范大学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副院长张文明,上海交通建设总承包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温弢,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李翔宁,同济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程名望,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李麟学等国内外不同学科城市研究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和业界精英做主论坛学术演讲。


 

李翔宁在以《生物多样性和城市的未来》的演讲中分享了团队在南京红山动物园做的前沿探索性项目。项目试图传播动物园对于青年设计师和年轻人对未来生态友好理念的灌输和教育思想,完成了五大洲物种变迁的展区设计,同时组建了全球设计师的工作营,吸引了全球顶尖院校,为动物设想了未来的模式。此项目帮助红山动物园入选了“新自然经济示范区”的称号。



黄旦在题为《数字沟通:城市存在和运作的新形态——媒介的视角》的演讲中关注人类如何和技术共生。媒介和城市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某种意义上讲,不同的媒介会形成不同的城市。第一,数字城市不是城市的数字化,而是以数字作为尺度的一种新的城市形态和文明。第二,现在生成城市的核心是五个核心要素:代码、传感器、算法、数据、平台,对城市的运作和存在起着根本性的作用。第三,城市存在是通过数字的感知、互联、融合、转化,促发人的互联互动,共生共长,这是现在的基本状况。城市成为一个数字的沟通体。

温弢在题为《大城市乡村振兴的实践与探索》中指出,五年来,上海交建公司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从摸着石头过河到步履铿锵稳健,不断探索模式总结经验,成功实践包括奉贤区多个古老村落重焕生机,为助力上海市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打造积极探索。坚持城乡融合,科学统筹推进现代化。坚持生态筑基,全力打造乡村宜居环境。坚持产业关键,不断推进乡村产业兴旺。坚持央地协同,创新驱动,共建共享。


张文明在题为《东京反郊区化现象对上海五大新城建设的启示》中从东京发生的反城市现象对日本城市化的理念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并探讨了东京经验对上海五大新城建设的启示。建议要着重思考话语体系要如何突破城乡二元对立,如何通过就业吸引年轻人留下来,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问题。

主论坛的下半场由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传播系副主任、城乡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李凌燕副教授主持。


李麟学在题为《都市-乡村-传播》演讲中分享了同济大学艺术传媒学院依托同济大学城市建筑群在做的一些工作。第一,考量在城市的发展当中,媒介传播起到的重要作用。第二,乡村和城市互相的融合和促进。第三,传播建构文化。在城市乡村之间,传播媒介起到怎样的沟通连接作用。 

孙玮分享了题为《数字城市沟通力》的演讲。数字城市沟通力调研是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浙江大学数字沟通研究中心、长三角媒体合作体共同发起、合作。聚焦当前中国数字技术实践典型范例,分析上海及长三角代表性城市数字化发展的现状,并对如何在未来建设可沟通、宜生活的数字城市做出展望与提议。孙老师指出,数字媒介是技术动量,数字的沟通力希望集中于数字技术系统和人类社会其他领域系统结合的迸发技术动量来看它的社会影响。通过对“随申办”“浙里办”的对比分析,考察数字媒介沟通政府、市民各种系统当中的作用。



程名望在题为《新城建设中的数字化转型与治理》的演讲中,从经济视角分享了对于数字经济和城市治理的看法。新型的城镇化一定是人的城镇化。如果想比较好的实现互联网和数字经济治理城市,在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城市运营、城市管理等等都应该进行数字化改造,既包括硬件的配备,也包括数字理念的渗透。


  国际著名媒介学者、同济大学兼职教授西格弗里德·齐林斯基线上分享了题为《让城市变得更加多孔:去程序化巨型城市与景观》的演讲。齐林斯基从城市的水平化与垂直化,城市的去程序化和理想界面阐释了他对城市多孔性的理解。



论坛最后,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徐翔教授主持了《城乡传播》发布仪式。《城乡传播》由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主办、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是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依托自身“城乡传播”特色学科方向,培育的重要以书代刊学术交流平台。将聚焦“数字化”与“媒介化”双重语境下信息传播技术与中国城乡发展新型关系,从城乡发展、文化传播、技术革新等跨学科角度,探讨城乡传播新兴交叉领域的前沿理论与技术探索、顶层战略与政策咨询、创新交叉型人才培育、示范性社会实践转化等多方面重要议题,展现“城乡传播”的交叉融合丰富场景。




《城乡传播》主编李麟学教授,《城乡传播》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孙玮教授作为发布嘉宾揭牌。共同参与发布仪式的见证嘉宾有:中国建筑学会建筑传媒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时代建筑》杂志主编支文军教授,复旦大学全球全媒体传播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新媒体专委会委员谷雨,苏州大学传媒学院陈霖教授,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潘霁教授。我院副院长王建民教授,传播系主任王鑫教授,传播系副主任、《城乡传播》执行主编李凌燕副教授,学术部主任、《城乡传播》副主编张昱辰副教授,学术部副主任、《城乡传播》副主编丁凡助理教授也参与见证。



 分论坛中,来自哈佛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苏州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大学、同济大学、解放日报等高校和机构的专家学者聚焦“数字城市共同体:媒介的力量”“数字乡村与创新传播”两大主题展开了头脑风暴。

用好城市优势资源,发挥乡村资源禀赋,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关键问题,也是上海发展新时期的重要战略。本次论坛以“都市.乡村:数字传播与城市治理”为主题,以“奉贤”这一上海都市乡村结合典型新城样本为起点,精准契合了上海《上海市乡村振兴促进条例》中对城乡融合发展的战略规划,以及奉贤新城“十四五”规划中优化城乡空间布局的行动方案。国内外顶尖学者的主题演讲立意深远、内涵丰富,不同高校和结构嘉宾则从多学科多角度多层面出发,在如何充分利用数字化与媒介化手段优化城乡资源统筹配置、增强城乡要素双向连接流动、满足数字化信息化生活服务新需求、赋能城乡人文内涵与软实力建设,实现城乡整体协同、敏捷高效、开放透明、公平普惠的治理贡献了许多真知灼见。

上海市委宣传部部校共建新闻学院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孙卫星也参与了本次论坛活动。此次论坛旨在探索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面向未来的城乡融合发展与治理模式构建路径,推动人民城市理念的深入践行,积极助力新时期中国与上海数字化媒介化城乡融合转型发展,也将从上海出发、面向中国城镇化建设与治理现实场景,全面构筑未来城市新形态与新战略优势,向世界输出“中国经验”,是学院面对数字化媒介化新语境、回应与服务新型城乡发展国家战略、积极参与学界与业界深度对话的一次重要探索。


 点击下方链接查看更多新闻内容:

 奉贤走向世界,世界走进奉贤!


编辑 | 毛苒玉焯 高士云

责编 | 张馨予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城市传播 高端论坛 数字传播 城市治理

24597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