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0
分享
- 项目热点 | 联盟力作:大型沉浸式体验项目《遇见大庸》正式公演成功!
-
2022-09-27
2022年9月20日,由联盟主席代旭担任项目总策划制作人,联盟副秘书长高歌担任制作人/总编导的大型沉浸式体验项目《遇见大庸》于湖南张家界正式公演。
《遇见大庸》团队合影
代旭 总策划制作人(三排左十一)、高歌 制作人/总编导(三排左十二)
《遇见大庸》沉浸式剧场作为张家界大庸古城项目的核心业态,一直以来备受关注,在2022年全新改版之后,多轮试演出好评如潮,因此在公演开票后,便早早售罄,由于其内容制作之精良,体验形式之创新,张家界众多自媒体争相报道,形成了旅游演艺市场难得一见的“自来水效应”。
观众自媒体自发推广
一支古老民族的家国天下
一座千年卫城的英雄史诗
张家界是一座以山水之胜闻名遐迩的旅游城市,而其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却未被充分挖掘,《遇见大庸》大型沉浸式体验项目正是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于2022全新改版升级,以张家界(原称大庸)传承千年的家国情怀为主题,串起行进式体验的五大风格鲜明的情境空间,从明代大庸将士英勇抗倭的民族史诗,到距离当下最近的战争年代桑植儿女参加红军的革命壮举,抒写了大庸男儿保家卫国的忠义以及大庸女儿为国守家的忠贞,并以当代人的视角亲历生死考验,在一幕幕荡气回肠的大戏中体现中华儿女流淌在血液里的民族精神,从历史题材中抽取值得赞颂的时代价值。
大庸的男儿说:“马桑树发芽的时候,我就回来了”
大庸的女儿就这样,等了他们一辈子。
剧本创作的背后
为了探寻大庸人传承千年的家国情怀,主创团队十余次到张家界各地深度调研采风,使剧本扎根于在地文化,生长出感人至深的民族故事。其中,令主创最为意难忘的,是在桑植探寻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时,寻找共和国第一号烈士贺锦斋墓地过程中,偶遇的一位八十多的老人,经过交流他竟然正是墓碑的修造者,在他的亲自带路下,终于在山间小路旁找到了唱响维也纳金色大厅的桑植民歌《马桑树儿搭灯台》的词作者——贺锦斋烈士墓。他的遗孀戴桂香老人被贺龙元帅称作“我们贺家最漂亮的媳妇”,她擅长织布绣花唱山歌,她唱着贺锦斋烈士家书中为她改编的歌词等候了她心中的英雄六十八年。当剧中第五幕呈现这一革命的浪漫主义片段,所有观众潸然泪下。
戴桂香:“我这辈子是忘不了他了”
“我能活到现在啊,是因为,我心里有他。”
现场剧照
《遇见大庸》不仅体现了张家界在地文化中过赶年、摔碗酒、哭嫁等土家风俗,还恰如其分的编创了民间传说、澧水号子、桑植民歌、茅古斯舞、西兰卡普等本地特色元素,创新应用了虚拟现实、骑乘装置、大型机械等高新科技手段,让游客在震撼的视听享受中收获一份值得回味的感动与感悟。各界人士在观演后高度评价本剧为全国旅游演艺领域的精品之作,并被省市领导认可为湖南文旅产业一张亮眼的新名片。
科技赋能沉浸式文旅演艺
通过检票口来到室内步道,观众经过数层青苔瓦片逐步“下沉”,仿佛正进入历史的地层,前往古代的大庸。接着,观众来到演前空间——一条复原的大庸古城街区,历史的活化穿越让游客们确信:自己来到了剧中。
这个空间也是展演融合理念的生动描绘和具象代表。
声音,对于沉浸式演艺特别重要,它是观众得以彻底沉浸的重要一环。
《遇见大庸》改版成功,再次向行业展示出联盟强大的创意创作能力;作为一台适应于后疫情时代的沉浸式创新体验项目,为行业探索出优质业态的四大标准:运营成本低、承载流量大、内容迭代易、变现能力强。诚邀业界伙伴实地观摩,届时共同探讨文化赋能旅游、文艺赋能城市的文化科技融合之路。
《遇见大庸》当前售票火爆,想要来看的小伙伴记得提前预约哦~
《遇见大庸》演职人员表
总统筹制作人:朱晓励
总策划制作人:代旭
制作人/总编导:高歌
导演:虞杰
舞美视觉总设计:孙天卫
音乐总监:程池
执行导演:蒋汉卿
副导演:张俊、周子焱
舞蹈编导:许可、颜丽红
技术制作人:唐艳芹
执行制作人:惠喆
舞美设计:杨福平
灯光设计:虞江
多媒体制作总监:房泽东
服化设计:黄山山、占睿
项目经理:刘增雪
舞台总监:何欣李
音效总监:李志雄
技术总监:黄钟兴
音效设计:姚安平
助理导演:史志莉、汤梦婷
多媒体制作:孔昊军、陈思远、滕观伟、董浩、杨杰、操健
音乐编辑:李昕颖
舞台监督:宋若靖、廖敏婧、李家俊、黄安琪、陈明羿
制作助理:李澳丽、叶涛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文化科技创新服务联盟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