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文华奖发展历程及审美内涵简析

原创 2022-10-26



摘要:

本文首先对文华奖的发展历程进行综述,说明每个发展阶段的政策和时代背景。其次,本文阐述了文华奖的权威性和导向性。最后,本文还阐释了新世纪文华奖获奖剧目在主题内涵、思想精神、人物塑造、舞台美术这四个方面的审美内涵。


关键词:文华奖、发展历程、审美内涵


一、文华奖的发展历程


建国后我国科学文化事业进入快速发展,毛主席于1956年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即“在艺术方面的百花齐放的方针,学术方面的百家争鸣的方针”,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毛主席进一步指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是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双百”方针至此成为我国关于发展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的基本方针。在文化大革命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纠正了以往“左”的错误,拨乱反正,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任务,是建国以来党历史上意义深远的转折,贯彻这些路线方针政策,“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针被提出,即“二为”方针,这一方针取代了此前“文艺为工农兵服务”、“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口号,体现了我国新的文艺政策。


正是在“双百”、“二为”文艺方针的指导下,诞生了文华奖。在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1990年全国涌现出一大批新剧目、优秀创业和表演人才,原文化部为了继续坚持正确的导向,肯定成绩,进一步促进艺术创作演出的繁荣,决定对1990年的优秀新剧目设立文华奖以资鼓励。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为文华奖做工作题词“振奋精神,团结奋斗,繁荣文艺”。自此,文华奖成为原文化部设立的一项政府奖,第一届文华奖于1991年正式举办,其评奖办法《文化部第一届新剧目文华奖评奖办法》出台。奖项设置包括文华新剧目大奖、文华表演奖、文华剧作奖、文华导演奖、文华舞剧编导奖、文华音乐奖和文华舞美奖共7项,共约120个(名)奖[1]


此后,文华奖每年举办一次,历届的奖项设置和评奖数量均有变化,众多优秀的作品获得奖项。在1997年原文化部正式颁发《文化部文华奖评奖办法》,该评奖办法明确了文华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设立的专业艺术最高奖,同时说明了文华奖的宗旨,即“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持文艺反映社会主义时代旋律,提倡不同题材、形式、风格、流派的多样化;坚持导向性、权威性、公正性。通过评奖,促进艺术表演团体出好戏出人才,推动艺术创作和演出的繁荣与发展”。针对前7届文华奖获得的成就,诸多文献对此展开讨论,其中曲润海总结了前7届文华奖的导向性,肯定了文华奖对精品剧目推出、艺术人才培养、剧团建设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也探讨了与时代相接、追求艺术典型化、普及精品剧目等后续发展方向[2];朱雪艳指出获奖剧作均富有崇高的精神,人物丰满真实具有感染力,表现手法娴熟,同时其也指出剧目存在创作视角单一、市场观念不足、审美主体参与较少等问题[3];原文化部部长孙家正指出在肯定积极影响的同时要看到文艺评奖参差不齐、奖项过多过滥的现象确实存在,要真正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我们要不断改进评奖办法,建立完善的评奖机制并在这个过程中最终建立起规范的国家级荣典制度[4]


在1998年,原文化部对《文化部文华奖评奖办法》进行修订,修改了文华大奖的评奖周期,并减少了每届的获奖数量,自1998年第八届文华奖后由每年举办一届变为每两年一次。在奖项设置上,文华奖设综合奖和单项奖。综合奖设文华大奖、文华新剧目奖、文华新节目奖和文华新剧目特别奖。单项奖设文华剧作奖、文华词作奖、文华导演奖、文华编导奖、文华音乐创作奖、文华舞台美术奖和文华表演奖。文华大奖总数由每届不得超过35个降至18个,文华新剧目奖由每届数量不超过35个降至25个,文华新节目奖由每届数量不超过40个降至15个,文华新剧目特别奖每届不超过5个。文华单项奖由每届总数不超过100个降至60个,其中文华新节目奖中的单项奖由不超过20个降至10个。


在2002年,原文化部为进一步完善文华奖的评奖工作,使文华奖更加制度化和规范化,保持文华奖的导向性、权威性和公正性,坚持遵循艺术规律,原文化部对《文华奖评奖办法》进行修订。此次,原文化部修订并进一步明确了文华奖的评奖对象和应符合的条件,评奖对象是整台的大型剧目,包括新创、改编、移植的戏曲、话剧、歌剧、舞剧、儿童剧及有整体构思、非组团组台的大型歌舞、乐舞、杂技、曲艺、木偶、皮影剧目等。在奖项设置上,文华奖设文华大奖、文华新剧目奖和单项奖,每届获奖剧目总量不超过35个,其中获文华大奖的剧目不超过6个。


在2003年12月30日,原文化部从转变政府职能、改革现有评奖机制入手,再次修订后的《文华奖奖励办法》颁布,文华奖在这一办法中举办周期改为每三年评选一次,与“中国艺术节奖”二奖合一,同时对获奖剧目数量再次做出规定,即“文华奖每届获奖剧目总数不超过50台,文华大奖不超过获奖剧目总数的20%”,并特设荣誉奖。


在2016年,原文化部修订了《文华奖章程》及《评奖办法》,这次修订是为了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全国性文艺评奖制度改革的意见》,精简压缩评奖项目和奖项数量,健全评奖机制,此次修订后评奖数量明显减少,文华奖设文华大奖和文华表演奖两个子项,数量各为10个,而奖项含金量显著提升。新修订的内容中明确要求“把获奖剧目纳入政府采购和公共文化服务范围,组织、督促获奖剧目和演员继续深入基层演出”,这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精神——广大艺术工作者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把创作生产优秀艺术作品作为中心环节和立身之本。


在2022年,为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的意见》,文化和旅游部再一次修订了《文华奖章程》及《评奖办法》,规定了文华奖评奖数量为30个,其中文华大奖15个、文华编剧奖3个、文华导演奖3个、文华音乐创作奖2个、文华舞台美术奖2个、文华表演奖5个,获奖人员合计15人。这样使得奖项设置更加科学,评奖标准更加严格,评奖程序更加规范,监督保障更加完善。文华奖的专业性、权威性和含金量得到进一步提高,使文华奖成为繁荣发展艺术创作、推出优秀作品和优秀人才的有效载体,成为检阅和展示艺术创作最新成果的重要平台。


二、文华大奖的相关数据统计


本节对从首届至第十六届中文华大奖(1991-2022)的获奖剧目进行统计分析,具体分析角度包括获奖剧目的数量变化、获奖剧种的整体分布,以及获奖剧种的逐年分布。


从获奖剧目的数量变化来看,每届文华奖的获奖剧目数量并不固定,而是受时代发展影响以及随着实际情况而产生变化,最初第一届仅有3部剧目获得文华大奖,此后每届获奖剧目均超过5部,且多稳定在10部左右,2007年获奖剧目17部为历届最高,截至2022年获得文华大奖的剧目共计155部(图1)。


图1 文华大奖获奖剧目数量变化趋势


从获奖剧种整体分布看,往届155部文华大奖获奖剧目中戏曲类剧目数量最多,共有68部,占比为44%;其次是舞剧、歌舞剧,有35部获奖剧目,占比为23%;再其次是话剧,共33部剧目,占比为21%;其余获奖剧种还有歌剧、音乐剧、儿童剧、木偶戏等其他剧种,这些剧种的获奖剧目均未超过5部(图2)。


图2 文华大奖获奖剧种整体分布


从获奖剧种逐年分布来看,每届文华大奖获奖剧目中都有戏曲类剧目获奖,且每年的获奖数量占比是所有剧种中最高的,在1994年曾达到71.43%,2010年以来占比均未低于50%;舞剧、歌舞剧仅有1994年未有剧目获奖,其他年份至少有1部获奖剧目,近3届平均占比为26.19%;话剧有2届文华奖没有获奖剧目,分别是首届和第十届,话剧在2007年后的获奖比例均不低于20%;其他剧种近些年获奖比例均相对较低。


三、文华奖的权威性和导向性


文华奖自1991年设立以来就一直是我国文化艺术方面的政府奖,属于国家级奖项,始终是在我国文化艺术领域最高指导思想下诞生和发展的,反映着我国对舞台艺术的鼓励方向。首先,文华奖的主办单位最初是原文化部,在部委进行深化改革后改为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主办单位是我国主管文艺事业的部委,文化和旅游部的主要职责中明确其指导、管理文艺事业,指导艺术创作生产,扶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导向性、代表性、示范性的文艺作品,推动各门类艺术、各艺术品种发展。在2022年最新的《文华奖章程》中,文华奖的评奖机构是文化和旅游部下专设的文华奖评奖委员会,评奖委员是按照业界权威、统筹兼顾、门类均衡的原则进行抽取产生的,并且会定期进行轮换,这样的参评方式保证了评委的代表性和权威性,确保了评委的独立性和公平性,避免产生腐败等问题。其次,随着党中央对文艺领域的深化改革,为运用和发挥好评奖机制的激励和导向作用,文华奖的奖项设置得到逐步优化,评奖机制更加科学,评审标准愈加严格,奖项和评奖数量缩减,提高了文华奖的准入门槛,提升了文华奖每个奖项的含金量。正如著名剧作家罗怀臻说,“奖项越少,越能起到示范和引领的作用。哪怕只评出一台,如果这台戏能代表中国舞台艺术的走向和风貌,那也是以一当十、很有意义的[5]。”但是,在参评剧目质量都很优良时,根据《文华奖章程》可由实际情况增加获奖剧目数量,比如第十届文华奖中文华大奖共7部,比该届章程中规定的获奖剧目数量多出1部。再次,文华奖参评剧目不分国有或民营院团,鼓励民营和其他所有制的艺术院团申报参评,鼓励参评剧目增加其演出场次,更多地面向群众和市场。这些改革措施既促使各院团多演出、多出精品,也促使参评剧目在更大程度上服务大众,还体现了文华奖评选的公平性。可以看到,无论是奖项级别、奖项定位,还是主办单位、评奖委员,都体现出文华奖的权威性。


文华奖始终跟随着党中央的最新思想持续前进,其导向表现着党中央对我国文艺事业发展的未来期许。十八大前,文华奖从最初设立时的“二为”“百花”方针,到2003年加入了“促进舞台艺术作品面向市场、面向观众”的重要思想。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文艺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2014年习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2015年《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发布,用于指导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其中指出了做好文艺工作的重大意义和指导思想,提出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让中国精神成为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建设德艺双馨的文艺队伍、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为贯彻落实这些精神,同时执行中办、国办颁布的《关于全国性文艺评奖制度改革的意见》等规定,2016年文华奖的导向有极大扩充,即: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唱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推动创作更多无愧于民族、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坚持遵循文艺规律,尊重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坚持公平公正公开,严格标准、严格程序,提高公信力和权威性。综上所述,文华奖的导向在不断跟随时代新精神演变,始终在落实党中央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精神。


四、新世纪文华奖获奖剧目的审美内涵


2000年新世纪到来后,中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快速发展,申奥成功、加入WTO等大事件无不展示着我国国力的提升,经济腾飞极大地增强了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人民的精神生活得以迈上新台阶,优秀的文艺作品层出不穷,在戏剧观念、题材内容和表现形式等方面不断地推陈出新。获文华奖的剧目代表了当代戏剧创作和演出的水平,获奖剧目的舞台美术创作是其中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些文艺作品根植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着当今中国人民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趋势。本节从主题内涵、思想精神、人物塑造、舞台美术这4个方面就文华奖获奖剧目的审美内涵展开论述。


从主题内涵方面看,我国的文化体制及方针和社会主义文艺的政治宣传功能与文华奖获奖剧目的主题紧密相关,其题材形式和风格流派多种多样。首先,获奖剧目具备自觉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的责任意识和积极态度,多以现实主义为本,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实现中国梦”和“人”为主题,歌颂人民、党、英雄和历史,反映现实生活,表达美好事物。其次,多数获奖剧目注重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体现传统美和时代美的有机融合,追求最大程度达到戏剧本体性和作家主体性结合,并且注重加强戏剧艺术的审美、教育、娱乐等社会功能,以追求大众化为目标。再次,其剧目情节无论是颂扬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重大成就、熔铸英雄人物的崇高和伟大精神,还是讴歌中国人民艰苦奋斗的真实事迹、赞美普通老百姓的真善美情操,亦或者是描绘柴米油盐的现实生活情感和揄扬实现伟大梦想的坚定信念[6],都体现着我国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坚守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迸发着时代的光辉。如2019年获文华大奖的民族舞剧《草原英雄小姐妹》讲述了58年前龙梅、玉荣为保护羊群对抗暴风雪的故事,剧目情节流畅鲜明,充满着时代感,社会责任感充斥其中,很好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剧目的每一个环节中[7]


从思想精神方面看,文华奖的设立和发展均是为了发展我国的文艺事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旺盛的精神追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基于这样的初衷和导向,文华奖获奖剧目倡导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倡导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所表达的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时代的主旋律、最强音,弘扬着社会主义的时代精神,具有极强的思想性。这使得文华奖不仅拥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统美,更有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美,塑造着新时代中国的国家形象[8]。另外,在弘扬主旋律的同时提倡多样化,鼓励艺术创新,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


从人物塑造方面看,文化奖获奖剧目中主要戏剧人物大多都是具有爱国、勤劳、奉献、敬业、责任、善良、诚信、友善、勇气、节俭、孝顺、智慧等真善美的品质,且人物性格化突出,富有时代感和命运感。这能够反映现实生活,表现进步思想,引领时代风气,传递社会正能量,塑造健康向上的价值观。


从舞台美术方面看,2000年以来舞台美术的发展进入到“扩展期”,社会、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带来日益频繁的国际交流和科技进步,舞台美术不断创新,融合进更多其他艺术门类的内容,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表现形式,更多的参与到舞台艺术的整体创作。文华奖获奖剧目的舞台美术展示着我国舞美的最高水准,体现了我国一个时代的审美趋势与艺术风格,既在美学风格上对传统美学有着良好的传承,又借鉴吸纳了西方美学进行创新,同时还与其他艺术门类跨界融合,善于利用当前领先的科技,另外更注重民族化的表达,形成中国特色舞美语言。


在美学风格上,文华奖获奖剧目的舞台美术大致可以分为三种风格,分别是写实、写意、写实和写意相结合。在表现形式上,文华奖获奖剧目的舞台美术呈现以下特征。第一,在舞台结构上或静或动。第二,在舞台样式上或简或繁。第三,在舞台元素上以小见大或以大见小。第四,舞台美术中舞美设计、灯光、服装、造型等各个元素注重创新,力求达到思想与艺术、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第五,不同文化相互交融,且展现出科艺融合的特征。第六,多种艺术形式交融创作、多种领域跨界融合的特征。第七,注重具有中华民族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的特色舞美创作,展现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与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与包容度,象征着中华民族的时代精神、时代审美与时代的发展特性[9]


五、结语


文华奖是我国文化艺术领域的政府奖,在繁荣发展艺术创作、推动戏剧行业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促进剧团建设、推出专业人才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随着时代发展其精神导向始终引领艺术创作前进,文华奖获奖作品均代表着我国舞台艺术在戏剧观念、题材形式、艺术创作、制作技术等各个方面的最高水准,弘扬着爱国主义、时代精神,将社会主义价值观传达给观众。经过历届发展和积累,新世纪文华奖获奖剧目在主题内涵、思想精神、人物塑造、舞台美术等方面呈现出了新的审美内涵,是当代舞台艺术发展的风向标,极具导向性、权威性、公正性、代表性和示范性。


参考文献

[1]刘国富.文华荟萃—文化部第一届新剧目文华奖纪念册[M].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1991.

[2]朱雪艳.文华奖剧作的精神烛照与局限[J].艺术广角,1998(6):8.

[3]曲润海.任重而道远——关于"文华奖"的思考与展望[J].文化月刊,1997(10):4.

[4]徐涟.改进评奖办法 加强文艺批评[N].中国文化报,2002-03-28(001).

[5]黄小驹,刘茜,屈菡.第十三届文华奖以创新引领舞台艺术繁荣[N].中国文化报,2010-05-25(001).

[6]刘筠梅. "文华奖"获奖剧目视域下舞剧《草原英雄小姐妹》的发展走向探析[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20, 18(6):5.

[7]赵小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发展新时期民族舞剧创作——大型原创民族舞剧《草原英雄小姐妹》研讨会侧记[J].内蒙古艺术, 2018(1):11.

[8]康文静.论国家形象在舞剧中的塑造[D].南京艺术学院, 2013.

[9]边文彤.当代中国舞美神韵的探索与实践[J].四川戏剧,2020(01):58-61.


本公众号发布的文章,仅做分享使用,不做商业用途,文章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如果分享内容在版权上存在争议,请留言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



责编:吕佳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文华奖

11753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