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时尚·可持续 | 陈燮楠:关怀的设计是未来我们需要的

原创 2022-10-26




中意设计创新基地公众号一直以来是设计学科青年人才彼此学习、交流的平台,在中意青年未来时尚设计大赛决赛即将举办之际,我们对入围决赛的选手进行了专访,希望借此传播时尚可持续设计的新锐观点,共创青年人才的设计交流平台。同时,我们也期待选手们能够借本次访谈,再次梳理、深化创作逻辑,更好地为决赛做准备!




编者按:

俗话说,慢工出细活,设计师的创作过程也非常需要细心、耐心和恒心。陈燮楠在本科期间原本是文学专业,但因为一直对传统的面料、剪裁与工艺有浓厚的兴趣,所以来到意大利学习时装与针织设计。在意大利期间的旅行、学习、逛街甚至是独处,让她对当地历史文化有了特殊的感觉,丰富了设计思维,被动增加了设计和创作的独立空间,也调动起了她的设计情绪,从而让她在自己喜欢的针织世界里向更加高远的天空翱翔。(苗林)


服装设计赛道

陈燮楠

作品:ECO-COZYNESS

本科毕业于香港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系。2019届意大利马兰欧尼时装学院米兰分校女装设计硕士,2021届柏丽慕达针织设计硕士。学习方向针织和配饰设计。来意大利学习时装与针织设计两年有逾,一直对传统的面料,剪裁与工艺有着浓厚的兴趣所以来到了这里. 在意大利期间旅行,学习,逛街。这些经历丰富了我的设计思维。



Q1

您的设计梦想开始于何时?是什么机缘巧合使得您走上了设计这条道路呢?


我在在上大学的时候学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古典油画。后来想当画家,但是苦于没有寻找到合适自己的主题。机缘巧合在台湾学习的阶段遇到了我的缝纫课老师。本来是当做是兴趣去学的,但是发现自己好像对工艺,制版,缝纫这块需要耐心的活特别有感觉,渐渐就喜欢上了这个事情。几乎是全日制地在那里学习。我记得当时老师给我了一本空白的红色A3笔记本,等我学习结束以后,里面都记满了一比五大小的基础版和结构变形。虽然跟老师只学习了半年的时间后面就着手培训出国深造了,但是这个经历让我一直都比较有条理和按节奏去做事。后来去了意大利台湾的这位老师又在脸书上找到我,我们又遇到了。有时候我发旅行和生活的点滴,她也会在下面点个赞。即便是过去了三四年依然如此。

我真正开始学设计是在去了意大利之后。在马兰欧尼学院一个学期要做3个不同的项目,渐渐了解服装设计是什么。同班级的同学有的是有了多年工作经验,或者是在国际性比赛中获得大奖。这样的环境让人很有压力,还好同学们都很友善,也都在相互的学习。但是总的来说,国外同学的水平是很高的。这个和文化背景以及多年的训练方式有关。




Q2

您平时有哪些兴趣爱好呢?这些爱好对您有什么触动?


我比较喜欢旅游,而且喜欢去人比较少的地方。小众的旅游景点之类的。这样的地方意大利有很多。虽然它是个很小的国家,但是每个地方几乎都不一样。打个比方从米兰出发一个小时的路程,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风土和景色都略有不同。但是仍然是北部的样子。火车坐两个小时去佛罗伦萨,其实两个小时在中国也都还没有出江苏呢。但是佛罗伦萨的风情和北部就完完全全不一样了。我很理解有些外国人觉得意大利的人比较闭塞,甚至一辈子不会离开自己的家乡。因为他们很多确实是这样的。即便是这里的小镇有些也设施周到而且交通普遍。山景水景都很近,邻里也相互都认识,久而久之如果不是非必要的原因就不会想要出远门了。

在这里旅行语言很重要。如果一直说英语的话,会比较难以看到一些真正美丽和属于本地的东西。我一直在努力学习语言,也有一位意大利语流畅的,和我一样喜欢建筑,美学,古典艺术的好友同行。使得我们看到很多精彩的景色。

曼托瓦公爵宫的宫殿壁画



Q3

可以简单介绍一下您主攻的方向吗?


我在马兰欧尼学习时装设计的时候接触到针织,觉得很喜欢。手工制作方面自己比较在行吧。觉得手织感觉特别幸福。一开始遇到了很大的困难,比如学习针法,我是跟着视频学的,没有老师指导,很慢。全凭自己的热爱坚持下来。放暑假的时候回南京还遇到一个针织的老师,很巧遇到的,她跟我讲了一些针法。再加上我自己的练习和实践。后来我的同学看了我的织片以后都说这些花样太复杂了。我在设计老师的指导下做了一个纯手工的针织作品集,到了很后期才知道原来还有机器织片,电脑横机。觉得自己没有系统地学习过机器,于是又去上了一年针织课。针织物是非常具有感情的面料。它带给人温暖和亲切的感觉。文艺复兴发源于意大利,提倡的是以人为本。我觉得在这里学习针织和服装设计更让我意识到我未来想要做的是一种具备关怀性质的,更人性化的服装。




Q4

觉得哪位艺术家/设计师对您影响最大?或者可以介绍一下您最喜欢的一位设计师吗?


我学习针织的时候特别喜欢古斯塔夫,克林姆特。虽然已经是一个世纪以前有名的艺术家了,但是现在很多欧洲人的家里还挂着他的画作。大家崇拜他一直到今天。譬如说著名的《吻》,《贝多芬的乐章》,《茱蒂丝》,还有他为众多的欧洲贵族女性所制作的肖像。我的作品的灵感也来自于他的作品,这幅画原高近2米,呈现一个巨大的正方形。刻画的是一位奥地利医生的妻子。她的面容笃定而优雅,发型简单而不多余。丰腴的脖颈上系着黑色的缎带和当时时髦的领结。她的皮肤很白,在绿色的背景下衬托出一种玫瑰的柔白色。服饰没有特别刻画,是一种抽象的画法。松松地缠绕在身体上,有一种简约温柔的美。我记得这个灵感也是当时的意大利设计老师推荐给我的。当时我很想以克林姆特的画作为主题,我贴了很多张画在sketch book上,他选了这一幅。我想是因为针织的性格面向是多元的,但是他希望我发挥的是针织品温暖亲切,优雅稳重的特质。




Q5

可以分享一下有关于各种项目设计(比如各种导师工作室项目、工作经历、个人项目)有趣的故事/心得体会/所见所闻吗?


我在佛罗伦萨学习过一个针织的项目以后,曾因学校关系去到维罗纳区的一家毛衣公司做实习。这是一家非常专业的为大品牌的针织衫打样和生产的公司。一起工作的同事除了和我一起做实习的两个外国人以外,大部分都是意大利本地人。

这家公司是一家有着40年历史的家族企业,它的规模不大,但是一在北部的毛衣产业一直处于领头的位置。公司内部的结构非常清楚。每个部门按部就班,显得很有秩序。我觉得毛衣本身是一个容易比较混乱的项目,但是他们都做的很有效率,甚至和一般的大家所熟悉的意大利的慢,懒散完全不同。手工活往往一做就是一整天,这对于一般人来说是很难承受的,但是你了解了企业的氛围,意大利的文化,还有通过自己的不断练习摸索以后,会渐渐感觉到这种重复它就像是生活本身一样。每一个在这里工作的手工艺人都是生活的艺术家。我觉得这种经历对于年轻人来说其实蛮难的的,因为现在的人都生活在一种注意力分散和求结果最大化的迷雾之中。有机会体验一种纯粹的一辈子只做一个小的项目的单纯,是挺好的。不过与此同时,在意大利的公司生存并不容易。即便是手工生产的环境也是一样。因为这是一个非常考验人的情商和耐力的社会。




Q6

您是如何理解时尚可持续的呢


可持续的发展虽然不易,但是那是未来我们一定要走的方向。不论是在美学还是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




Q7

可以谈谈您自己的设计心得吗?


设计是一个特别漫长的过程,需要做前期大量的调研。有的时候你真的希望可以有一张大桌子,或者一架大的打印机,把所有的灵感图打印出来,面料都放在那上面。设计师是一个吸收和制造的机器,情绪很影响一个人的创作,但是往往听从感性的召唤,运用情绪去设计那些廓形,细节,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Q8

可以谈谈您入围的作品《 ECO-COZYNESS》的设计理念吗?


这是一个探索有机环保的面料和概念的作品集,并且将这种关怀的态度升华到一种服装美学,去呈现我的系列时装作品。作品以克林姆特的画为灵感来源,强调关怀的特质。并且以画作中的温柔的绿色和明亮的黄色为色彩版。整个面料改造的版块是手工制作的织片,提倡纯天然环保的纱线。这个作品集旨在提升人们对于环境保护尤其是海洋生态的意识,在针织生产过程中尽量使用可循环利用的纱线并且支持可持续发展

作品《 ECO-COZYNESS》



Q9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您如何选择设计主题和创作思路


我觉得沉思的习惯特别能够增强人的设计灵感。在国外需要一个人去独处的时间特别多。我自己对于艺术流派,心灵,玄学,宗教的内容都很感兴趣。我曾经做过一个和马赛克艺术相关的设计项目。灵感来源是拉文那和罗马的马赛克装饰。其实这是一种有带一些宗教元素的装饰艺术,但是广泛应用于古代贵族的宫殿和祭神的场所。每一块马赛克砖非常小,比小指的关节还要小,是大理石或者玻璃的材质。但是你可以看到古代的意大利艺术家以成千上万的马赛克装饰圣像画,铺陈宫殿的地板,以非常严谨的程式,最终形成图像却富有创意。





Q10

结合您的经历,您有什么想对正在踏入设计领域的小伙伴说的吗?分享经验


我觉得作为艺术家和设计师理解自己很重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擅长和一定的天然存在的限制和困难。因此在年轻的时候多去尝试是很好的。虽然有可能会经历失败和碰壁的痛苦,但是总比没有经历到这些要好。还有尽可能地去接触书本,课程,而不是网络资源,这个是很重要的。



资料来源 |陈燮楠
访谈整理 | 苗   林
排版编辑 | 毕文立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清华大学中意设计创新基地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陈燮楠

12869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