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1

分享

5个红色旅游景观设计案例

2022-10-25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将推进红色旅游创新发展作为“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党带领中华儿女以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谱写的一部思想奋斗史和自身建设史。我们可以从那些记载着党波澜壮阔历史的纪念馆、博物馆的恢弘建筑和特色景观中更直观地回望历史。本文整理了5个红色旅游景观设计案例,为大家提供借鉴参考。


江山烈士纪念馆


1.项目概况


浙江江山是方红色热土,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警示未来,当地政府决定兴建江山烈士纪念馆。项目选址于城市西侧山地公园的最南端,用地东向以西山路与城市为邻,北接西山公园,南、西两侧邻近原有公共墓园。基地东西最大落差约18米,南北落差约12米。


▼南向鸟瞰

▼场地东西向标高关系


2.设计立意


面对战争,我们秉持中性的历史观。我们认为,战争的正义性、政治性固然重要,然而,战争更是无数普通生命和家庭的一首挽歌。基于江山纪念馆相对有限的革命历史资源,我们提出以普通战士作为纪念对象,通过建筑化模拟展现“战士”——战争中最基本的个体生命的最后的生死壮举,进而引发观者对战争的思考、对生命的思考,从而更为珍惜和维护当下的和平环境。如此,设计最终选择以“生命的折枝”作为创作立意。


▼西北向鸟瞰

▼生命的折枝


3.设计展开


开放性


纪念馆坐落于西山休闲公园的起点,而西山休闲公园定位为市民休闲活动的场所,为此,烈士纪念馆的设计似应尝试弱化常规纪念建筑的凝重肃穆,而寻求更为开放亲和的特质。


▼多向动线的场地设计


开放性首先在于纪念馆同城市及自然顺畅的链接关系。具体为:东向通过景观台阶与西山休闲公园主入口和城市对接,西、南向则与现状支路与城市相连,北侧还留置出口与山体游步道相接,纪念馆南侧还布置有开敞的景观游步道等。上述多向入口和动线集结成网,从而形成了一个可穿越、可驻留、可休憩、可省思的立体开放的纪念场所。


▼南向入口景观


开放性,还在于在用地东侧设置有大型台地式纪念广场。广场约78米纵长38米横宽,结合南北近4米的高差,设置阶状绿化、纪念林地、纪念长廊、和平塔等。纪念广场既能满足常规的纪念性活动,同时,草阶绿植构筑的广场配备有座椅、凉廊、公共洗手间等,有着亲和舒朗的人本氛围,使得此地有如西山公园的南向“纪念客厅”,充分彰显了开放性特征。


▼开场的台地式纪念广场


总体而言,项目呈现为外部景观区、纪念馆区、生态墓园区“三区并置、层层递进”的总体特征,实现了“休闲氛围”与“纪念氛围”的开放融合。


▼从墓园看建筑


纪念性 


在上述开放性基础上,建筑的纪念性主要通过东西向空间轴——“生命之路”的构建予以体现。此空间轴从模拟战士最后的生命历程入手,拉丝石材铺砌的路径表面嵌置条形灯带,犹如战士在战场上奔跑的足迹;足迹由东而西,由前区穿越纪念广场、战争之门,直至白玉花环后的纪念方庭上空起翘、折断、坠落,最终与墓园融为一体,抽象呈现“奔、折、落、归”的生命历程。


▼生命之路作为场地的东西向空间轴

▼生命之路,拉丝石材铺砌的路径表面嵌置条形灯带

▼白玉花环

▼和平塔


纪念广场既以建筑与片墙围构,总体双向对称,有着隐约的庄重的氛围;南侧纪念长廊留白为篆刻纪念主题的相关信息,石墙与日影的推移,有如时间与逝者的低语;林地南侧,和平塔默然而立;台地广场上更特别植栽78棵广玉兰树,希冀以纯洁的白色之花作为对生命的追思与缅怀……


▼次入口广场

▼西入口室外通道

▼入口过厅平台

▼纪念长廊

▼西立面局部


而在纪念方庭,在10米跨度、30度斜向凌空出挑的极富张力的“折枝”挑板之下,条状块体有如碎片般散落搭接,象征着生命的瞬间陨落;块体表面,同样选刻有战士的时间信息,使纪念方庭成为整个纪念主轴空间与主题的鲜活高潮。而方庭西向墙外即是墓园,随形就势、层层跌落的石阶花圃,清肃整洁。墓池以黑灰砾石和锈红钢板为底,冬青树和映山红围护青石墓碑,象征着烈士的归宿与重生。


▼纪念方庭

▼条状块体散落搭接在极富张力的“折枝”挑板之下


诗性


设计的诗性,在于将纪念借由生命之路进行参与性表达。“奔—折—落—归”,看似是建筑化的动作模拟,实意是通过诗性的抽象,让观者能够循着足迹参与烈士生命最后时刻的特殊进程,渐生体会从而有感而发。这既是物理性的动作呈现,更是逝者与观者在同一时刻的生命混响。


设计的诗性,更在于时空和生死的多主题的耦合。以生命之路的起点、纪念庭院中的陨落、烈士墓园的回归来对应生命的“生—死—眠”历程,恰好也是暗合了从城市走向自然以及“东—西—东”的时空轮回,一如漫山的苍翠林木和墓园中的红白杜鹃,四时更替,生而不息。


▼墓园回望

▼西向全景

▼西向鸟瞰

▼总平面图

▼平面图


广东泰康拓荒牛纪念园跨世纪的延续


泰康拓荒牛项目位于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福田镇境内,罗浮山风景区后山(西侧),项目用地自然条件优越,是个山青水秀,排水良好的环境。设计师用开拓、创新、团结、奉献的“拓荒牛精神”的文化核心来丰富项目,由此引申出 “一个时代的记忆,一个民族的灵魂”的设计理念。


▼鸟瞰


“工——天地间竖着的是我”是一个工程兵一生的写照。1983年9月15日,是一个天气晴朗的日子,“在竹林那半山坡处,搭设了一个简易的主席台,正中悬挂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军旗,现场气氛庄重、严肃。基建工程兵三零四团将在这里隆重集结,向军旗告别,然后,脱下军装,就此集体转业。白驹过隙,岁月匆匆,转眼30年过去了。作为这支部队的成员之一,不禁感慨万千:老首长今在何方?老战友今宵何处?”


当时间的脚步来到2016年,在罗浮山吹响集结号,一个以纪念基建工程兵历史为主题的基建工程兵纪念园墓园将在这里呈现。谨以此纪念那些峥嵘岁月里为推动国家历史进程而奋斗的“拓荒牛”缩影。


▼总平面


军旅的拓荒牛精神是一种力量,始终作为纪念墓园空间的精髓。并用折线梯田元素勾勒出墓园轮廓,石材、锈板的现代组合,折线折角的设计元素表达出刚毅的力量感,体现出军人出身的基建工程兵的铮铮铁骨。


▼充满刚毅和力量感的折线元素




项目由眺望景台、台地花海、汗青池三部分构成。台地花海即为墓葬纪念区,汗青池为休闲景观区。功能分区分明。动线流畅合理。项目最大的挑战就是坡度复杂的山地地形对景观营造有较大的挑战,山脊排水方式过于单一,设计师在每级台阶内设置种植区域,草阶的设置能有效的舒缓降雨带来的排水压力。


▼功能分区

▼剖面

▼渗水草阶


作为纪念墓园性质的景观设计师不去破坏不去过度修饰,依山而势做台地式墓位处理,消化高差的同时丰富景观层次。针对性的保留现状直径30cm以上古树,与现状台地墓地结合,去除小树杂树,保证墓区整体性,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台地浅丘,花香弥漫,梯田式台阶被层层的浓荫绿草怀抱,人工景观之美和山水自然之美和谐相融。


▼最大限度保留原有大树


台地式的设计使得阶梯和开阔的组团空间相互融合构成一个整体。这种具有大尺寸铺装和不规则种植池的设计,在各个节点处连接形成一个开放空间。拾级而上,是坡顶的观景平台。白色的花岗岩、原木质地的长椅、锈蚀钢板这些现代简约的物料运用和植物配置,增添了景观独特的趣味性。


同时项目亦注重人文关怀,场地台地高差大,特地采用简洁的线性栏杆,不同于普通住宅栏杆,依山就势与折线形台地基本线条结合,简洁的拉丝钢材质栏杆仅保留基本扶手功能形态,简洁实用。在加强祭扫者大高差上的心理安全感的同时,又在视觉上整体消隐,不抢整体的台地景观的设计效果。


▼台地式的空间和开阔的组团空间相互融合

▼逐渐抬升的地势


多层次的空间体验、多角度的感官视线。同时提醒人们时代的发展趋势,并将陵园生态化、园林化和艺术化,塑造成功能复合、氛围明朗、艺术环境兼具的旅游景点。


▼观景平台

▼空间中的细部

▼台阶

▼小径


赤水纪念馆以“多院落”布局创造内省氛围


赤水纪念馆坐落于贵州省赤水市的烈士陵园内,是赤水先烈和仁人志士的纪念地。烈士陵园围绕东西向的主纪念轴展开;新建筑南侧斜向切角,配合纪念馆主入口丹霞石砌台阶呈现对陵园主纪念轴线的尊重。2012年新增的赤水纪念馆位于陵园主轴北边,高差为10米的丹霞石山坡上。丹霞石是在赤水地区很典型的红色石头。它的颜色来自于红色砂岩的沉积。


▼鸟瞰图


纪念馆从贵州赤水独特的“多院落”布局的建造传统中生长而出。这种布局在赤水湿热的气候条件下,有益于自然采光和通风降温。“多院落”布局与西线工作室特殊的氛围制造方式相结合,生产出与纪念馆气质相吻合的院落氛围。双坡青瓦屋面转化为连绵起伏的整体屋面,突出了区域特点与地势起伏。


赤水纪念馆以图片和实物的方式展示烈士的遗迹。空间采用弹性布局方式,依据主题定期调整展示内容,定期对外开放。


▼双坡青瓦屋面转化为连绵起伏的整体屋面 


建筑以“多院落”布局为特征,三个庭院依山就势,并保存现有树木,两颗高达30米,50年树龄的老樟树,凸显主入口庭院;而西北三角院则由一株桂花飘香营造清新悦目的场景;西边的竹林也被蓄意保留了;这些保留的植被和小青瓦屋顶,将整栋建筑谦虚地融入周围的环境之中。


▼平面图

▼依山就势的体量

▼入口楼梯和户外坡道


每个建筑元素都有一种特定的颜色,小青瓦屋顶漂浮于纯白色主体上方,而这纯白色主体又锚固在纯红色地基之上;红色地基取用丹霞石,再现原有山体的材质。


▼轴测图


大门口的庭院以弥漫的黄色光芒为特征,营造出肃静且富有生机的纪念性氛围。


▼庭院和台阶


北部则由两组白色磨砂天窗照亮狭长的白色光庭达成圣洁纯净的状态;出自于老民居传统的环绕路径转化为点缀着红光的参观环廊。


▼白色光庭

▼天窗为赤水纪念馆增添了一些缅怀性的色彩

▼黄色光庭


赤水纪念馆以“多院落”布局,丰富多彩的亮点和有限的材料选择,致力于创造出一种内省的氛围;总之,建筑通过对既有的纪念文脉的承续、与环境的邻里互动、低廉的建造手段,逐步实现对当地建造传统的再生与发展。


▼屋面视角

▼屋顶平面图

▼立面图

▼剖面图


延安宝塔山游客中心


项目介绍 


宝塔山是延安的标志和象征,也是延安最重要的旅游景区。宝塔建于唐代,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延安宝塔是中国革命的精神标识”,高度概括了宝塔山的崇高地位和精神实质,守护、传承和弘扬好这一中国革命的精神标识,是我们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


▼项目概览


由于宝塔山位于延安市中心,受“三山两河”特殊地形限制,城市发展空间严重不足,加之原景区缺乏规划,长期以来群众在宝塔山山体靠山切坡自建了大量窑洞,布局散乱,人景争地现象突出,山体生态破坏严重,对宝塔山的人文景观、自然风貌构成侵害,严重影响到革命圣地形象。


2013年7月,延安遭遇百年不遇持续强降雨自然灾害,导致山体窑洞大量坍塌,景区山体出现了严重的地质灾害隐患,影响到建筑遗产和周边民众的安全。为保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保护景区自然和人文景观,延安市委、市政府计划保护提升景区环境,并修建游客中心,健全旅游服务、咨询、展览、数据中心及停车等功能。


▼项目位于延安市中心


缝合山水,修复生态


保留并修复场地内有价值的建筑遗存,让原有场地的记忆贯穿于整个设计中。针对滑塌的边坡、山体栈道、两侧岩石和窑洞滑塌等安全隐患进行加固处理,同时做好地质灾害治理、排洪及水土保持,以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灾害。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性的生态修复,重建受暴雨侵袭而支离破碎的山体生态,恢复景区环境原貌,极大地改善并提升了景区的环境品质及安全性。


▼游客中心内庭概览


地景建筑,融入环境


在宝塔山景区,山和塔是唯一的,是场所里最重要的标志,任何人工环境的营造都是为了更好地突出山和塔。因此,梳理宝塔山、南川河、城市与人四者的关系,建筑采用地景化的处理,作为山水缝合的媒介,完整地镶嵌于山水之间,而非仅仅是一个孤立的建筑。


建筑主体消隐,屋顶空间与景观环境融为一体,作为由南向北面对宝塔山的礼仪性空间。以南北贯穿为主要轴线,自南向北不断递进,依山就势,逐级而上,通过入口广场、开放空间、绿化庭院及景观水系的设置,营造具有纪念性、瞻仰性特征的空间格局和场所精神,更好地突显宝塔山作为中国革命精神标识的崇高形象。同时起伏连续的屋顶空间提供了大面积的绿化和广场,作为游客驻足、游览、交流、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提供了最具仪式感的参观路线,强化了游客的体验感。


▼外观夜景

▼建筑主体西侧面向城市道路

▼采用层层退台的建筑手法,削弱建筑的体量感

▼作为游客驻足、游览、交流、活动的重要场所


就地取材,延续文脉


建筑风格延续地域文化特色,保留并修复场地内的原有窑洞,与新的建筑融为一体。建筑主体西侧面向城市道路,采用层层退台的建筑手法,削弱建筑的体量感,与自然环境更加融合,同时呼应北侧保留的现状排窑,实现新旧建筑交融共生。


主要建筑材料选用当地黄砂岩,采用传统工法密缝砌筑。土黄色砂岩石块由当地工匠手工雕凿砌筑而成,在延安当地强烈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出丰富生动的光影、质感及色彩变化。建筑的建造过程不仅保护并提升了当地传统建筑工艺,也为当地工匠提供了就业岗位,实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保留并修复场地内的原有窑洞,与新的建筑融为一体

▼内庭院


城景交融、公共客厅


建筑内部设置两处不同尺度的庭院,实现建筑与景观的相互渗透及室内外空间的过渡融合。建筑屋面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专门设置了与游客互动的静水景观和绿地广场,宝塔倒映在水中,在一天的不同时刻呈现出不同的氛围和景象。通过不同层次的平台、广场和院落,大大扩展了游客的活动空间,增强了建筑与人的互动。大面积的广场空间也为市民提供公共活动的场所,成为深受游客及市民喜爱的城市公共空间。


▼广场鸟瞰图

▼与游客互动的静水景观和绿地广场,宝塔倒映在水中

▼自南向北不断递进,依山就势,逐级而上

▼通过入口广场、开放空间、绿化庭院及景观水系的设置,营造具有纪念性、瞻仰性特征的空间格局和场所精神

▼突显宝塔山作为中国革命精神标识的崇高形象


完善功能、服务大众


游客中心完善了宝塔山景区的服务及管理功能,不仅为游客提供旅游咨询、展示、休息、书吧、咖啡厅等服务,还是整个景区的智慧管理、宣传展示、应急指挥和运行监控中心。地下停车场提供400个停车位,弥补了景区停车的不足。


▼游客中心大厅

▼室内呼应建筑外部保留的现状排窑


结语


巍巍宝塔山,铭刻着历史;滚滚延河水,讲述着故事。在宝塔山景区特有的人文与自然景观背景下,通过地景化的建筑手法及在地化的材料工艺,使建筑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新旧建筑融合共生,保护红色文化遗产、修复山体自然生态、提升城市文化品质、服务广大人民群众。


▼任何人工环境的营造都是为了更好地突出山和塔

▼建筑采用地景化的处理,作为山水缝合的媒介,完整地镶嵌于山水之间

▼建筑远景

▼总平面图

▼一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三层平面图

▼剖面图


延安大学新校区图书馆、博物馆、校史馆组团


探求兼具地域特色、人文气息和时代精神的大学之道


项目介绍


过去的百年间,延安成为了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见证者,多重文化的交织和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延安极具特色和内涵的地域文化。黄土地给人一种厚重、淳朴、大气的感觉,代表着毅力与坚韧的优秀品质。黄土文化是延安地域文化的核心构成要素。这种质朴而又厚重的品质恰好与延安大学的校园文化和精神相吻合。


延安大学创立于1937年,历史悠久。许多重要的高等院校与延安大学有着直接的历史渊源关系,如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


▼延安大学新校区鸟瞰实景正面


项目位于延安市新区西北部延安大学新校区内,校园总用地面积84.80hm²,西高东低,为挖山填沟人工平整而成,地质条件复杂。图书馆、博物馆、校史馆组团位于新校区东部中心位置,面向城市界面展开,是新校区建设的启动工程。


▼总平面图


设计特点


在延安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为一个有着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大学设计其新校区最重要的建筑群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课题。既要连接过去又要通向未来,既要有地域特色,又要体现时代精神,既要让厚重的历史感和荣耀感在新的时空和秩序中焕发出时代魅力,又要体现不忘初心的人文气息,是设计团队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


▼新校区鸟瞰实景

▼图书馆远景


坚持品格重于风格的理念


校园的品格将会塑造学生的品格,在设计之初设计团队就构想了延安大学新校区理想的“样子”:它既有陕北黄土地的浑厚质朴,又不失历史名城的大气沉稳;它既像谆谆师长般和蔼可亲,又如人生导师般散发出迷人的人文光辉。


▼图书馆外观

▼图书馆近景


设计团队坚持品格重于风格的理念,不“求新、求怪”,而是传承延安大学精神内涵和地域文化特色,校园总体文化基调、建筑风貌和景观环境与延安黄土高原特色相呼应和契合,营造温暖质朴、人文气息浓厚的校园空间,以规避当下中国大学新校区建设千篇一律的缺点,塑造出延安大学特有的校园品格。


▼图书馆入口


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校园空间


设计团队认同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在图书馆组团设计了一系列公共广场、庭院、连廊及平台,作为师生交往和学术交流的主要公共空间,强调学生活动为空间主角。空间布局上强化步行的便利性,希望促进师生之间的融合交流。通过景观设计、绿化种植塑造人性化、多层次的校园环境,对厚重硬朗的建筑空间进行软化,创造出积极而舒适的学习交流场所。


▼校前区中轴台阶及文汇讲堂实景

▼图书馆组团设计了一系列公共广场、庭院、连廊及平台

▼连廊

▼图书馆北侧中庭

▼图书馆南侧中庭


在地化的乡土建构技术及材料


建筑和环境的建构不能脱离地区的发展。当下中国大学校园正在大规模的发展过程中,校园建设难以避免地形成了泛滥、趋同的风格定式,丧失了校园的地方性与归属感。


▼校史馆外观


建筑师首先梳理了场地的空间特征和延安城市、延安大学的历史文脉;对当地的传统窑洞建筑进行了研究,从中筛选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材料与工艺做法,通过现代技术进行改进和完善;寻找当地富有经验的工匠,在现场进行实验,对比不同敲凿方向和深度的黄砂岩石材,在一天内随着光影迁移形成的质感和色彩变化。


最终确定建筑一层拱廊借鉴延安当地独特的石窑做法,使用延安本土的黄砂岩,由当地工匠手工敲凿,并采用传统的密缝方式砌筑。石材表面的凹凸痕迹随机中蕴含秩序,展现出生动多样的质感及厚重质朴的韵味。建筑二层以上专门研制劈开面混凝土砌块作为主体外墙材料,绿色环保、成本较低、富于变化,很好地体现了厚重质朴、简洁大气的建筑风格,彰显了在地建筑原始、原真的美学价值。


▼从图书馆拱廊望校史馆

▼连续的拱廊


根植地域符号的现代建筑语汇 


在对本土建筑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方案提取了最具代表性的符号,用现代的建筑语汇加以诠释。


▼图书馆近景


退台变化:延安地域建筑特色鲜明,层层退台的窑洞随处可见。设计团队将延安大学历史上最具标志性和延续性的建筑符号——退台窑洞作为建筑设计源泉,以此来还原和连接过去,强化地域元素,传承历史文脉。


▼博物馆


洞符号:作为延安最具特色的建筑元素,贯穿于整个校园的设计之中。但不是简单的模仿和照搬,而是跟校园文化和实际功能需求相结合,运用窑洞符号塑造拱廊空间,既作为建筑基座,增强厚重感。同时拱廊形成舒适的半室外空间,夏天遮阳、冬天挡雪,有效应对延安夏天暴晒、冬季多雪的气候特点,为师生提供绝佳的交流场所,也作为联系不同功能区的步行廊道。


▼从图书馆拱廊看博物馆

▼从校史馆拱廊望向图书馆


十字砖孔:延安地域建筑中最常见的装饰元素,将其抽象运用在拱廊的女儿墙部位。我们不愿意再去重复原来的元素和符号,希望找到一种既具现代语言、又能与传统地域文化相衔接的新的方式。


▼立面细部


土黄色调:黄土文化是延安地域文化的核心要素。因此,延大新校区整体色调以土黄色为主,突出建筑的厚重、质朴、大气,彰显延安地域文化,形成校园建筑独特的标志。


▼土黄色突显出建筑的厚重、质朴、大气


结语


设计团队希望延安大学新校区设计打破以往中国大学新校园设计范式,回归初心,探求兼具地域特色、人文气息和时代精神的大学之道:契合延安大学独特的历史文化及地域背景,满足未来学校发展的需要,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激发创新的火花。同时也要控制造价,用较低的投入营造地域特色鲜明、人文气息浓厚、适应未来发展的新校园,对我国西北地区大学校园建设起到积极的引导和示范作用。


▼延安大学全景

▼首层平面图

▼图书馆东立面图

▼博物馆东立面图

▼图书馆剖面图

▼博物馆剖面图

素材来源:设计官网



旅游度假区新国标将于23年2月1日正式实施

关于旅游度假区的干货内容

尽在“旅游度假区创建宝典”小程序

还能免费领取政策资料!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巅峰智业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科技艺术 红色旅游景观 设计案例

15133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