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1

分享

【文博日报】国家文物局领导调研 | 又一中字头分馆开建 | 耒阳禁山墓群新发现

2022-10-25


    2022年10月25日    


【综合】

■    国家文物局领导赴云南调研考古工作

■    全国文物系统热议党的二十大报告

■   《古建筑展示利用及展陈规范》编制上议程

■    《浙江尧舜遗迹图》发布

■    “‘走向世界的良渚文明’多语种图书图片展”亮相德国


【博物馆】

■    中国印刷博物馆将建广陵分馆

■    流动博物馆成“流动”文化风景线

■    陕西明确各类博物馆每年开放天数

■    四川:瓦屋山大熊猫国家公园博物馆即将开放

■    中国印刷博物馆广陵分馆初步建成

■    莫奈画作博物馆内被泼土豆泥


【考古】

■    云南河泊所遗址发掘负责人:滇池之下还有遗迹

■    内蒙古金斯太遗址发掘再获进展

■    湖南耒阳禁山墓群新发现

■    仙居下汤考古工作站揭牌成立



国家文物局领导赴云南调研考古工作


10月17日至19日,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带队赴云南省调研,现场考察元谋猿人遗址、河泊所遗址等遗址点,召开座谈会研究推进云南省考古和文物保护利用工作。云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王浩会见关强并出席会议。


关强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考古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持续推进元谋猿人遗址、河泊所遗址考古研究,凝练重大课题,编制具体方案,深化多学科合作,实证中国百万年人类史、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要严格落实文物保护主体责任,健全保护管理体制机制,将文物保护要求纳入国土空间规划,落实“先考古、后出让”政策措施,确保文物安全。要推动文物“活”起来,科学解读考古成果价值,讲好人类起源故事、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故事,发挥以史育人作用。要推进机构队伍建设,加强省市县各级文物考古机构编制保障,健全完善引才留才育才政策机制,培养壮大专业力量。


关强一行还调研了石寨山古墓群考古遗址公园、云南解放纪念馆、云南起义纪念馆等。


国家文物局考古司相关同志,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云南省文物局主要负责同志陪同调研,楚雄彝族自治州、昆明市人民政府相关负责同志先后参加调研。(国家文物局官微)


全国文物系统热议党的二十大报告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党的二十大报告持续引发文物系统广泛热议。


连日来,全国文物系统认真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读党的二十大报告重要内容,欢欣鼓舞,备感振奋,极大激发了大家干事创业的信心与决心。纷纷表示,要把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折不扣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贡献力量。


河北:持之以恒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一级巡视员张立方说,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文物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


张立方表示,河北文物系统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率先探索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方式,建立制度、建设数据库,加强相关领域文物资源普查、名录公布的统筹指导。聚焦重大历史问题系统谋划,切实加强考古工作,积极参与“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推进泥河湾遗址群、冀西北地区史前考古等考古研究工作。盘活用好国有文物资源,支持社会力量依法依规合理利用文物资源,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不断推动文物保护成果全民共享。


江苏:奋发有为 全力推进江苏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高瞻远瞩、思想深邃、格局宏阔、大气磅礴,为新征程上推进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兼南京博物院党委书记拾峰在认真聆听报告后说。


拾峰表示,我们要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大力推动江苏由文物资源大省迈入文物保护研究利用强省,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先行区,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贡献江苏文物智慧力量。要着力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坚持保护第一,强化系统保护、整体保护,扎实推进大运河长江重点文物保护工程,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文物资源保护,完善基本建设工程考古前置制度;加强红色遗址、革命文物保护工作,建好管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深入实施文物平安工程,提升文物保护管理和传承利用水平。着力深化文明历史研究。坚持系统谋划和科学布局,实施江苏地域文明探源工程,深化江苏地域文明化进程研究,深入挖掘文物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提炼展示江苏地域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推动中华文脉守护传承形成更多江苏标志性成果。着力推动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坚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依托文物资源建设一批世界级旅游景区,推进文物和文化遗产内容数字化传播智慧化,推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博物馆,实施一批“互联网+中华文明”项目,讲好中国故事和“水韵江苏”故事,营造敬畏历史、敬畏文化、珍爱文物、传承文明的社会氛围,推动江苏成为展示中华文明的重要窗口。


浙江:锚定目标 奋力开启建设文博强省新征程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一系列新思路、新战略、新举措,举旗定向、催人奋进,为我们做好新时代文物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浙江省文物局局长杨建武表示,浙江省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努力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到具体行动上、体现在工作成效上。


结合浙江省文物工作,杨建武谈到,要聚焦除险保安,构建严密长效的文物安全防护体系。坚持把保护作为首要任务,全面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着眼防、保、管、研、用文物工作全流程,严格落实文物法律法规和保护机制,强化系统性保护、整体保护,密防范文物安全事故,努力构建形成底数清、感知灵、处置快、风险控、闭环严、协同强的文物安全防护长效机制。


“要注重挖掘价值,构建融通内外的文物价值研究传播体系。深入实施浙江考古‘启明星’计划,力争在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综合研究等方面取得标志性成果。以新时代浙江文化研究工程为引领,打造一批具有国家意义、填补区域文化谱系空白的重大研究成果。探索文物资源全媒体创意化表达新路径和多样态传播类型,讲好浙江故事、中国故事。”杨建武说,同时,构建高效善治的文物数字化和科技创新体系。实施文物科技创新重点专项研发计划,加强文物保护科技创新“全链条”布局,努力构建符合浙江省文物资源特点的文物修复和预防性保护科技体系。深化文物领域数字化改革,全面建成“浙里文物”数字化综合应用体系,率先构建建成高效善治的文物数字化治理和文物保护利用科技创新高地。


杨建武表示,要力推活化利用,构建融合共享的文物活化利用体系。实施世界文化遗产联动提升计划,强化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大运河(浙江段)和良渚古城遗址三大世界文化遗产的联动保护和利用。全面推动文物与旅游、文创、特色城镇建设等深度融合发展,鼓励社会参与,全面推动文物活起来,努力成为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文物资源的引领者。


安徽:积极有为 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贡献力量

“聆听习近平总书记报告,心潮澎湃,备受鼓舞。”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何长风说,安徽文物系统要把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及时跟进学,结合实际学,坚持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积极有为、守正创新,更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谈到下一步工作,何长风表示,要持续加强考古发掘研究。积极参与中华文明探源、“考古中国”长江下游区域文明模式等国家重大课题研究,持续开展人字洞遗址、凌家滩遗址、禹会村遗址、淮南武王墩墓地等主动性考古发掘;加强与高校合作,强化多学科研究,形成一批有价值的科研成果,揭示安徽在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的重要地位。同时,要不断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开展文物资源专项调查,进一步摸清文物资源底数。强化规划引领,编制长江文化公园安徽段建设保护和文物保护专项规划,以及淮南武王墩、阜阳古城遗址等一批大遗址保护利用专项规划。谋划实施一批修缮保护、本体展示、环境整治等文物保护项目。公布第二批革命文物名录,传承红色文化。强化文物执法督察,守牢文物安全底线。


“此外,也要在推动文物活化利用下功夫。”何长风说,立足安徽文物资源禀赋,深化文旅融合,加强凤阳明中都、含山凌家滩、蚌埠双墩和禹会村、寿县寿春城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推进考古遗址对外开放和考古研学旅游基地建设。建好用好安徽段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围绕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加强西递、宏村等传统村落文物古建筑修缮保护,打造皖南世界遗产之旅、黄山古村落研学旅行等文物体验、研学、休闲旅游精品线路。


山东:坚定文化自信 推动文物工作开启新征程、迈上新台阶

山东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儒家文化发源地、沂蒙精神诞生地,文物资源丰厚。近年来,山东省文物保护、管理、利用水平不断提升,文物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的贡献度和影响力显著增强。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省文物局局长王磊表示,山东文物系统要把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历史文脉,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推进文物合理适度利用,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物工作开启新征程、迈上新台阶。


在下一步的具体工作中,王磊谈了五点举措。一是着力实施文物保护利用“十大工程”,推动黄河流域文物保护利用、齐长城遗址保护利用、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等46个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重点项目;二是着力擦亮“海岱考古”品牌,深入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山东项目,积极创建世界一流考古机构;三是着力推动文物活起来,加快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建设,开展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考古遗址公园创建,实施博物馆“一县一馆建设工程”;四是着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开展省级文保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勘定,深入推动“先考古、后出让”政策落实;五是着力建强文物工作新鲁军,创新建立文博高层次人才绿色通道,大力引育一批考古项目负责人、文物鉴定、文物修复等人才。


“我们将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推动文物资源与旅游、科技、传媒、文创等深度融合,让文化遗产‘开口说话’,让‘好客山东’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国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不断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王磊满怀信心地说。


河南:为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贡献河南力量

“党的二十大开幕当日,河南省文物局组织集中收看收听。大家为在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近五年来全国文物工作取得的伟大变革和非凡成就感到自豪,深受鼓舞。”河南省文物局局长田凯说。


谈到以后的文物工作,田凯表示,河南省文物系统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考古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和讲话精神,通过“考古中国”推进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夏文化研究等重大课题项目,多学科攻关,取得一系列重大考古新发现和突破性的研究成果。通过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唐宫夜宴等新媒体传播、考古盲盒等文创研发使陈列在大地上的遗产活起来,使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


河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红色文化的富集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田凯强调,河南文物工作者要坚决扛稳历史责任,担当历史使命,通过实施全域考古前置、法治建设、打击文物犯罪等强化管理,进一步加强文物安全的保障力,守牢中华民族的珍贵遗产;通过锐意改革,重塑文物考古单位新体制,加强力量,深入发掘研究,进一步激发文物科研的创新力,诠释好中华文化精神精髓;通过融合发展调动全社会资源,增强内涵展示、扩大新媒体应用,进一步活化文物价值的传播力,讲好中原故事、中华故事,为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贡献河南力量。(国家文物局)


《古建筑展示利用及展陈规范》编制上议程


近日,山西省文物局发布关于《古建筑展示利用及展陈规范》编制比选公告。公告称,《古建筑展示利用及展陈规范》将通过比选方式选定一家供应商负责编制。编制费用为人民币20万元以内。项目要求对山西省古建筑进行系统梳理,深度解析其文化内涵,探索古建筑展示利用新模式,为开展山西省古建筑博物馆化工作提供工作指南。


《浙江尧舜遗迹图》发布



《浙江尧舜遗迹图》正面 绍兴市鉴湖研究会 供图


记者23日从浙江省绍兴市鉴湖研究会获悉,《浙江尧舜遗迹图》(审图号浙S〔2022〕41号)日前发布,这是以省份为单位的尧舜文化遗迹地图,意味着浙江在尧、舜、禹文化研究领域迈上新台阶。


尧和舜是上古时期的圣王,位列“三皇五帝”之中,所谓“尧天舜日”。尧开创了人类远古文明的灿烂与辉煌,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自强不息的象征。舜是中华道德文化的鼻祖,被后人尊为“百孝之首”“文明之源”。


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研究会副会长、绍兴市鉴湖研究会会长邱志荣受访时指出,浙江的尧、舜文化是中华尧舜文化的重要分支,历史悠远,不但有文献记载,还有众多传说的遗迹。


尤其在绍兴,尧迹、舜迹众多。譬如若耶溪上游有“尧郭”,传说这是因为尧治水成功,舜特地为尧所建的城郭;在绍兴上虞,还保留了规模颇大、历史悠久的大舜庙;在绍兴柯桥,舜王庙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绍兴是大禹陵所在地,越地(绍兴的古称)尧、舜、禹“三圣”故迹及治水活动常常联系在一起。当前,如何挖掘尧舜禹文化、展现其当代价值,是业界共同探索的方向。


2018年以来,绍兴先后发布《绍兴禹迹图》《浙江禹迹图》《中国禹迹图》。2019年绍兴在编制《浙江禹迹图》时,越地37处舜迹也编入其中。2021年,当地发布《绍兴舜迹简图》,共收录舜迹28处。


为更好地研究、保护、传承、利用尧、舜这一中华文化遗产,2022年开始,受绍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委托,绍兴市鉴湖研究会深入开展《浙江尧舜遗迹图》编制工作。


经过现场考证、文献查阅、专家咨询,《浙江尧舜遗迹图》共精选尧迹16处、舜迹103处,反映了尧、舜文化在浙江的传播途径、核心地域、主要内容和形式。


作为《浙江尧舜遗迹图》主编,邱志荣表示,近年来,浙江地区尧、舜、禹研究成果印证了中华文化传播与文明发展的多元一体,《浙江尧舜遗迹图》的发布必将有益于促进尧、舜、禹文化的研究、交流、弘扬。

(中新网 项菁 周健)


“‘走向世界的良渚文明’多语种图书图片展”亮相德国


记者从浙江大学出版社获悉,由浙江大学出版社举办的“‘走向世界的良渚文明’多语种图书图片展”日前亮相2022年德国法兰克福国际书展。


上下五千年是每个中华儿女对中华文明史的普遍认知,但是在国外考古界却存在另外一种声音,认为中华文明最多只能追溯到殷商。2019年,“良渚古城遗址”成功申遗,标志着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实证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主流学术界广泛认可,也高度肯定了良渚在中华文脉中的特殊价值。


第74届法兰克福书展外景 浙江大学出版社供图


据介绍,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良渚文明丛书》汇集了良渚遗址八十多年考古历程中的重要发现,和几代考古人对良渚文明的全方位解读,是国内第一套最具权威性的良渚文化丛书。本次书展重点展出《良渚文明丛书》第一辑、第二辑中英文版图书以及一系列精美的良渚文明遗址图片,从自然环境、农业、手工业、水利工程和玉器等全面展示良渚王城的辉煌成就,让文化遗产从考古现场、博物馆、古籍中走近海外读者。2023年,《良渚文明丛书》的德文、法文、意大利文也将出版。


据悉,本次全球展首站走进德国法兰克福,未来将陆续在意大利、英国、法国等国家进行巡回展出,在国外读者与良渚文明之间架起了桥梁,对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民心相通有重要意义。

(中新网 高凯)



中国印刷博物馆将建广陵分馆


记者昨天现场探访时看到,位于北护城河边的中国印刷博物馆广陵分馆建筑主体雏形展现。


中国印刷博物馆广陵分馆工程位于马太南路西侧、石狮子一巷北侧、弹簧厂宿舍区东侧、史可法东路南侧区域内。记者在现场采访时看到,工程不少楼房已经封顶。


据施工人员介绍,根据规划设计,GZ263地块暨中国印刷博物馆广陵分馆总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建筑高度为14.65米-24米,共有9幢高楼,其中8号楼为博物馆,高5层。地下汽车库为两层。整个区域设计有机动车停车位426辆、非机动停车位670辆。目前施工人员正按计划有序施工,力争在2023年年底完成施工任务。


据了解,中国印刷博物馆广陵分馆建成后,将重点围绕“非遗表演、非遗展示、非遗传授”,建设雕版印刷活态展示线、历史溯源及实物展示馆、虚拟数字及声光电体验馆、演示互动区、大师工作区、博物馆酒店等板块,通过“能听、能看、能动、能感”的形式,让世界非遗雕版印刷技艺实现活态化、旅游化和数字化展示,进一步彰显“好地方”的运河文化魅力。(扬州网张孔生)


流动博物馆成“流动”文化风景线


时下,流动博物馆方兴未艾,颇受欢迎。广东省流动博物馆新近公布了一组数字:近期,共推送16个实物展、20多个图片展,在全省近60家市、县、区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等展出,而跨省合作也是近期广东省流动博物馆的一大亮点,受到关注。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发现,很多人印象中那些总是爱打“阵地战”、习惯于依托博物馆展厅呈现的展览,在新的受众口味和市场需求驱动下,正在更多地转变方式,越来越多地“流动”起来,以新的模式,深入到大街小巷、城乡之间,成为“流动”的文化风景线。


模式之一:“中央厨房”

这当中最典型、活动能力最强的模式,首先要算“流动博物馆”,它实际是一个具备强关联性的“广东省文博综合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分管流动博物馆的广东省博物馆党委专职副书记吴武林接受采访时曾表示,这个平台以“创新、共建、共享、服务”为基本运行理念,尝试在广东省文旅厅的指导和统筹下,以广东省博物馆为中心,逐渐建立起一个具备可观的文物藏量、展览存量,模块化、系统化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努力实现广东全省文博资源的双向交流和互动,大馆、小馆的藏品、展览可以实现互联互通。


目前广东的县级博物馆已经实现了流动博物馆全覆盖,令广州、深圳等大城市的精品展览可以很方便地经由相应的调整、改装后,“下沉”到基层,并加大丰富省博物馆“文化惠民”活动。“仅国庆期间,广东省流动博物馆就向15家博物馆提供了15个实物展,向43家博物馆提供了44个图片展”,吴武林言语中不无自豪,“‘双星耀中华——人民音乐家聂耳、冼星海的革命之路’在7个馆同时展出,包括1个实物展、6个图片展,辐射珠三角、粤东、粤西、粤北。‘风雨广九家国路——广九铁路111周年展’也在南沙文化会展览馆展出。”


从推送展览的情况来看,红色主题的展览尤受基层博物馆欢迎,比如“双星耀中华——人民音乐家聂耳、冼星海的革命之路”“隐秘而伟大——中央红色交通线历史展”“精神的力量——石湾陶塑革命题材作品展”“方寸忆峥嵘——红色金融货币展”等。为扩大活动影响范围,流动博物馆还积极破圈,不但将展览送到图书馆和美术馆等兄弟单位,还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展览,跨界合作。


跨省合作也是近期广东省流动博物馆的一大亮点。馆方与宋庆龄故居、李大钊故居、北京鲁迅博物馆、郭沫若纪念馆、茅盾故居、老舍纪念馆、徐悲鸿纪念馆、梅兰芳纪念馆、广州红线女艺术中心等单位合作,推送了“追求与探索——文化名人的历史印记展览”,深受各地观众欢迎。


可以说,广东省流动博物馆尝试建设的是一种前后方联动的“中央厨房”模式。广东省流动博物馆日前还第一次向“全国各文博兄弟单位”发出邀约,征集面向全国的巡展项目,侧重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传统文化、科普教育等方面。


模式之二:升级版“大篷车”

除了“中央厨房”模式,目前更多的广东地区博物馆日常开展的流动式展览、活动也摆脱了早期的单一模式,向更加综合性的“轻骑兵”或者“大篷车”模式发展。


不久前,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西校区图书馆门前举办的一些展览吸引了许多师生。展览期间,广州农讲所纪念馆的讲解员还在学校开展培训:如何讲解、如何记忆理解讲解词、如何呈现精彩的讲解、讲解的仪态……


农讲所纪念馆宣教部主任柯楚彬告诉记者,近期有很多展览送至广东城市职业学院、南沙区启慧学校、海珠图书馆、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海珠区南华西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单位,受众近5万人次。


之前,广州艺术博物院联合高剑父纪念馆特别策划了“红遍新农村——广州艺术博物院藏红色暨农村题材美术作品乡村巡展”,为广州凤和村、港头村,英德连樟村的村民们带去艺术佳品,让广大村民能够感受艺术创作的乐趣。最近“大道初心——广州艺术博物院藏红色暨农村题材作品展”又在广州艺术博物院白云机场分院开展,让机场成为传播美的公共文化空间。


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的“红色文化轻骑兵之追寻革命足迹”活动沿着广州起义参战部队改编的红四师的转战路线,途经花都、龙门、紫金、海丰、普宁等地,以丰富的文化活动形式,多维度、立体化地传播红色文化。活动内容包括“广州起义”主题图片展、舞台版《1927·红色广州》及话剧主题曲演唱、木偶剧《游曦》片段、“诵读红色经典”活动、微党课等,活动同时还配合了纪录片拍摄、图书出版等,深受群众欢迎。


模式之三:“大课程”

“根据学校的个性化需求,我们量身定做了不同的‘送课套餐’”,广州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2022年9月,伴随着新学期的到来,广州博物馆送课到校活动正式启动。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发现,这可算是一种综合性强、知识密度高、体验感十足的“大课程”模式。


“园·说”研学课程中,馆方老师带领同学们创造性地将历史学与建筑学相结合,介绍江南园林、岭南园林等造园艺术的差异与特点、布局的建造,让学生通过动手设计制作园林沙盘,锻炼规划设计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动手能力,为个人学习规划、人生规划提供思考。目前,“园·说”课程已送到广州市白云中学、广州市第七中学、广州市第二中学和广州市执信中学等。


“城标·城史”广州历史课程已同步送到广州市铁一中学白云校区,该课程共有13次课,每次课1.5小时,分为知识讲授和实践体验环节,讲述了广州2200多年的历史变迁和城市建设。根据馆方老师的研究方向,分别安排5位老师到校授课,每周三下午成为同学们十分期待的时间。学校老师表示,同学们很喜欢广州博物馆的课程,馆方老师们丰富的授课内容、活泼的语言风格和多样的互动体验让大家感受到博物馆教育的另一种魅力,更是读懂广州、爱上广州的重要途径。


如果是专题课需求,广州博物馆也能一一满足。馆方已经将策划的“园·说”“镇海楼营建”“越秀山炮台”研学课程进一步优化为专题课,满足学校想让同学们了解广州的教学目标。接下来,三个专题课还将在更多校区展开。

(广州日报 卜松竹)


陕西明确各类博物馆每年开放天数


为规范陕西省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认定管理工作,促进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工作,陕西省地震局、陕西省科学技术厅、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联合编制《陕西省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认定管理办法》。


科普教育基地是普及防震减灾知识、增强公众防震减灾意识、提高全民应对地震灾害技能的场所。科普教育基地分为场馆类、地质公园和地震遗址遗迹类、培训和演练场所类、其他类等四类。科普教育基地应当按照有效管理、有序开放、正确引导的原则,面向社会公众开展具有科学性、趣味性、体验性的科普教育活动。


《管理办法》明确,场馆类、地质公园和地震遗址遗迹类、培训和演练场所类科普教育基地应有专职讲解员,其他类科普教育基地应有专(兼)职讲解员。讲解员应受过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培训,具备科学规范讲解地震知识的能力。


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具有一定规模的接待能力。其中,综合性科技馆、博物馆、展览馆每年开放天数不少于 180 天;独立设置的防震减灾科普场馆、地质公园和地震遗址遗迹类每年开放天数不少于 100 天;培训和演练场所类、其他类科普教育基地每年应在全国防灾减灾日等重点时段开放。


陕西省地震局联合陕西省科学技术厅和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共同负责科普教育基地的认定管理,陕西省地震局震害防御处(公共服务处)负责日常工作。每年组织 1 次科普教育基地认定工作,陕西省地震局、省科技厅和省科协联合对公示通过的单位正式授予科普教育基地称号,并授予牌匾,称号有效期6 年。

(三秦都市报 王嘉)


四川:瓦屋山大熊猫国家公园博物馆即将开放


10月22日,四川洪雅,航拍即将开放的大熊猫瓦屋山博物馆。


坐落于四川洪雅瓦屋山下的大熊猫国家公园·瓦屋山博物馆即将向游客开放,这是四川省首家穿透式自然借景的熊猫博物馆,展馆运用裸眼3D等技术向游客科普大熊猫发展史、生活习性等知识,唤起人们对大熊猫以及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中新网 刘忠俊)


中国印刷博物馆广陵分馆初步建成


记者10月23日现场探访时看到,位于北护城河边的中国印刷博物馆广陵分馆建筑主体雏形展现。


中国印刷博物馆广陵分馆工程位于马太南路西侧、石狮子一巷北侧、弹簧厂宿舍区东侧、史可法东路南侧区域内。记者在现场采访时看到,工程不少楼房已经封顶。


据施工人员介绍,根据规划设计,GZ263地块暨中国印刷博物馆广陵分馆总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建筑高度为14.65米-24米,共有9幢高楼,其中8号楼为博物馆,高5层。地下汽车库为两层。整个区域设计有机动车停车位426辆、非机动停车位670辆。目前施工人员正按计划有序施工,力争在2023年年底完成施工任务。


据了解,中国印刷博物馆广陵分馆建成后,将重点围绕“非遗表演、非遗展示、非遗传授”,建设雕版印刷活态展示线、历史溯源及实物展示馆、虚拟数字及声光电体验馆、演示互动区、大师工作区、博物馆酒店等板块,通过“能听、能看、能动、能感”的形式,让世界非遗雕版印刷技艺实现活态化、旅游化和数字化展示,进一步彰显“好地方”的运河文化魅力。

(扬州日报)


莫奈画作博物馆内被泼土豆泥


当地时间23日,德国波茨坦巴贝里尼博物馆一幅正在展出的莫奈画作被气候保护主义者泼了土豆泥。据德国当地媒体报道,这起事件共涉及4人,来自一个非政府组织,行动的目的是呼吁德国政府采取严格措施保护气候、停止使用一切化石燃料。博物馆方面表示,由于这幅画是用玻璃密封的,土豆泥没有对画作本身造成任何损坏。这幅画是莫奈《干草堆》系列中的一幅,预计将于当地时间本周三重新展出。





云南河泊所遗址发掘负责人:滇池之下还有遗迹


司马迁的《史记》中,曾经记录过一个古滇国:它地处中国西南一隅,是从战国延续至汉代的区域性政权。虽然在《史记》中,有“汉武帝元封二年,滇王尝羌降于汉,汉赐滇王王印,复长其民”的记载,但长久以来史料缺乏,除了1956年出土的滇王金印之外,考古实证资料不多,因此“古滇国”一直很神秘。


2019年,考古人员在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河泊所遗址中发现了一枚“滇国相印”封泥,表明汉武帝在古滇国设立了“滇相”,建立起一套行政管理体系。2022年9月底,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发布了河泊所遗址的最新考古成果:去年以来,河泊所遗址出土大量汉代封泥和简牍,表明西汉中央政府已对云南行使治权,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实证。


近日,封面新闻记者采访了河泊所遗址发掘负责人、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蒋志龙,请他讲述了河泊所遗址最新考古成果的详细情况。


壹 半个世纪之后再发掘 河泊所遗址有新发现

河泊所遗址从发现到最新一次发掘,隔着整整半个世纪。


蒋志龙告诉记者,1958年,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的考古学家发现了一些同心圆纹红陶盘。彼时,在滇池盆地并没有发现更多类似证据,在墓葬中也没有发现此类同心圆盘,因此考古学家认为,这处遗址是新石器时代的。这种认识一直持续了将近半个世纪。


一直到2008年,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国外高校合作进行了滇池盆地史前聚落考古调查,期限为2年,后又延期1年。此次调查在滇池的东南、南岸和西岸发现了70多个滇文化和汉文化遗址。2014年,在国家文物局的支持下,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开始了石寨山大遗址的考古工作。


“我们之前墓地的考古工作进行得比较多,但是石寨山大遗址的考古工作主要就是找聚落,找古代村落,是通过大范围的调查、大规模的勘探,结合局部考古发掘来进行工作的。”蒋志龙介绍,河泊所的重要成果基本上就是在石寨山大遗址考古开始后发现的,“在河泊所的第一个大突破是在2016年至2017年发现的,在西王庙这个地方发现了汉代的村落以及滇国时期的村落,还有商周时期的村落,时间跨度很大。”


2018年,在对河泊所村东编号为台地3的发掘中,发现了大量的瓮棺和柱坑类遗迹以及其他遗迹现象。2019年初,在台地3西边一处汉代废弃河道的灰坑中,考古人员对清理的土样进行水洗,发现了包括“滇国相印”在内的几枚封泥,“滇国相印”封泥的发现,不仅再次证实了古滇国的真实存在,而且弥补了汉中央政府在设立益州郡、赐滇王王印,对古滇国进行有效行政管辖记载的缺失


贰 大量封泥接连出土 填补史书巨大空白

对于“滇国相印”的发现,蒋志龙印象深刻:“当时队员告诉我说,发现了一枚‘滇国相印’封泥,我直觉这是一个填补历史空白的巨大发现。”


封泥,是一种官印按于泥上作为实物和木制牍函封检的凭证,主要流行于秦汉时期。当时的公文都是写在木简或者竹简上,其中有一些公文属于“涉密文件”,写好之后装在一个盒子里,用线套好,用一团泥在关键部位敷好,送信者在封泥上盖上自己的印。此类邮件在阅读完之后一般都会被烧掉,在焚烧的过程中,木简被烧掉了,封泥反而被烧硬,保存了下来。


“司马迁的史记中没有提到过滇相的问题,但是从汉代建制来说,滇相是中央政府任命的管理这一地区的最高行政长官。”在蒋志龙看来,小小的一枚“滇国相印”封泥,其重要价值不亚于“滇王金印”,它是汉中央政府对古滇国及其周边地区有效行政、国家治权的象征,是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的历史见证。


“滇国相印”已经是很重大的发现了,蒋志龙没有想到,在2021年至2022年的考古发掘中,此类封泥竟然发现了500多枚。


“在针对河泊所遗址的最新发掘中,我们发现了500多枚封泥,除了益州太守的封泥外,还有益州郡所辖县的长官封泥。比如说‘滇池长印’。在汉代,大县置令,小县置长,说明当时滇池是益州郡下辖的一个小县,同时也可以说明滇池在汉代就有专人来进行管理。在公元前109年以后,就像是中原地区一样,纳入了中央王朝郡县制的管理之下了。”蒋志龙说。


蒋志龙介绍,目前已经发现了益州郡所辖24个县中18个县的官印封泥,“还有6个县的封泥不排除在未来会被发现。除了官印之外,还伴出了一些私印的封泥,我们猜测这些私印就是官员的名字。这些内容当年在《史记》《汉书》《后汉书》甚至是《华阳国志》中都未见记载,可以说这些发现填补了一个巨大的空白,让我们对于这段历史的认识更加全面。”


叁 滇池之下还有遗迹 西汉时期滇池比现在小

除了封泥之外,考古工作者还发现了大量的汉简。蒋志龙告诉记者,这些汉简大部分是官方文书,有很多细节,对于研究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有着巨大的价值:“这些文书有法律方面的,比如说涉及官府判案;也有政务方面的,提及当地某个月的税收,就是当时官府的工作汇报,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


实际上,在河泊所的发掘过程中,因为特殊的地理环境,考古工作者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比如说由于河泊所遗址的点位都距离滇池比较近,因此地下水水位很高,考古工作者们必须要先在发掘地点周边挖掘降水槽,将地下水的水位降低之后才能进行发掘。


不仅如此,在发掘过程中,考古工作者们还在滇池之内进行了勘察,发现在滇池水面之下还有一些遗迹和遗物:“现在滇池的水面海拔是1887米,但是在考古发掘过程中我们发现,滇池的水面之下还有一些遗迹和遗物。经过考察和研究,发现在西汉时期滇池盆地的陆地面积比现在要大,水面则比现在要低3米左右。”


对于河泊所遗址未来的研究和保护,蒋志龙认为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首要任务肯定是要把出土的简牍保护好、研究好。另外,根据这批材料,我们还可以研究汉代云南与蜀地、与中央的关系。如果说20世纪50年代滇王金印的发现,是我们了解古滇国是否存在的一个契机,那么这次的发掘则是打开了一扇窗,为研究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历史过程提供了更多材料。”

(华西都市报 闫雯雯)


内蒙古金斯太遗址发掘再获进展


发掘出土石制品、动物化石等各类文化遗物1500余件;在非原生堆积中筛选出包括磨制骨器、串珠装饰品等在内的众多文化遗物;采集了序列光释光样品和沉积物分析样品,用于后续实验室分析。”


10月21日,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孙金松对记者表示,2022年内蒙古金斯太遗址再次取得了考古新收获。


金斯太遗址是中国北方一处重要的早期人类洞穴遗址,保存了旧石器时代中晚期至青铜时代的文化遗存


孙金松认为,该次考古发掘,为东西方古人类迁移、技术扩散、文化交流等提供了更多考古实证,也对该遗址地层有了新认识。


该遗址2013年被纳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起,由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内蒙古博物院联合锡林郭勒盟博物馆和乌珠穆沁博物馆,开启了新一轮的发掘和研究工作。

(中新社 李爱平)


湖南耒阳禁山墓群新发现


记者从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自今年3月启动的湖南耒阳禁山墓群考古发掘工作,共发掘东汉至唐代墓葬14座,其中东汉墓8座、晋墓2座、南朝墓2座、唐墓2座,出土陶器、瓷器、铜器等文物标本190余件(套)。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耒阳禁山考古队队长陈斌介绍,现场发掘的8座东汉墓均为砖室墓,根据土圹平面的形状,可以分为“中”字形、“凸”字形、梯形三种,墓葬基本由墓道、封门、甬道、墓室和排水沟组成。


在发掘中规模最大的墓葬2号墓后室西侧4.5米处,考古人员发现宽约0.9米、残长近15米、残深约0.1米的围沟,这是湘南地区首次在东汉墓外发现围沟。陈斌介绍:“围沟应是家族墓地的边界线,这说明当时家族墓地具有很强的领地性。”


8座东汉墓出土器物种类有陶器、铁器、铜器等,陶器有罐、盉、盆以及屋、灶、井、牲畜圈、仓囷等模型明器,铁器主要有刀和钩,铜器有鐎壶以及四乳四禽、瑞兽铜镜,另有少量琉璃或玛瑙耳珰。


此外,从晋墓中出土有青瓷器、铜器和铁器等,铜器为带铭文的龙纹镜,上面铭文为“位至三公”;南朝墓中则出土以青瓷器为主,铁器、铜器数量少,青瓷器有盘口壶、盏、碟等,铜器为四神规矩镜;唐朝墓中则出土了“开元通宝”铜钱。


考古专家发现,在本次发掘的墓葬中,东汉墓墓葬规格和墓砖普遍比六朝时期大,且随葬器物种类、数量也比六朝时期多,明显体现出汉代提倡厚葬,而两晋以后流行薄葬。


此次禁山墓群发掘墓葬年代跨度大,从东汉延续到唐代。墓葬规模虽小,但是出土遗物较丰富且年代比较明确,为探讨湘南乃至湘江流域不同时期的丧葬习俗、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等提供了新的考古资料。

(人民网 林洛頫)


仙居下汤考古工作站揭牌成立


10月19日下午,仙居下汤考古工作站揭牌成立。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省文物局局长杨建武等出席揭牌仪式。


下汤考古工作站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仙居县合作共建,是继1983年省考古所在余杭瓶窑设立第一个考古工作站后的第十三个省考古所工作站和基地,同时也是万年上山考古遗址第一个正式挂牌的考古工作站。主要负责仙居县下汤遗址及周边地区的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和出土文物的修复、保护、研究等工作。这对研究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分布、各地区之间的关系及农业经济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下汤遗址与浙江省内其余20处遗址共同组成上山文化遗址群落。目前出土器物350余件,已清理灰坑200余座,并发现一处用红烧土铺设的广场,广场上清理出陶器坑(堆)20余座,推测为举行某种仪式活动的场所。

(台州新闻)




编辑:少侠


-END-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文博圈立场

文博圈投稿:wenboquan01@163.com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文博圈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文博日报 国家文物局 调研

25569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