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0
分享
- 景俊美:北京建设国际戏剧中心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
2022-10-24
本文转自:北京文艺评论
编者按:北京建设国际戏剧中心基础良好,突出特点有三:一是文化政策制定及时,区位优势凸显;二是文化资源丰富,既有品牌持续发力;三是主题鲜明、内容多元的“会馆有戏”品牌精彩亮相。不过,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与国际知名戏剧中心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对此,笔者建议探索实施政策引导和专项扶植机制,多出人才、精品和品牌,发挥市属文艺院团精品创作主力军作用,积极培育多元演出空间,多维推动演艺与科技融合发展,持续做好“上云用数赋智”。
关键词:北京戏剧;国际戏剧中心;“大戏看北京”;“会馆有戏”
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立足“四个中心”即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科学技术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的功能定位日益明确,建设全国文化中心,“大戏看北京”是题中应有之义。“大戏看北京”首先看戏剧作品、戏剧人才和戏剧生态,这也是北京建设国际戏剧中心的必备条件。
具体来看,创作方面佳作频出,人才方面名家荟萃,戏剧生态具有优良传统和不断丰富的平台。仅以剧目演出平台分析,除院团自身外,剧场演出好剧也为北京戏剧的平台建设贡献了力量。如首都剧场推出的《茶馆》《雷雨》《原野》《日出》《蔡文姬》,国家话剧院上演的《战马》《哥本哈根》《北京法源寺》,国家大剧院演出的歌剧《阿依达》《罗密欧与朱丽叶》《叶甫盖尼·奥涅金》《林则徐》,长安大戏院演出的京剧《白蛇传》《锁麟囊》《龙凤呈祥》、河北梆子《王宝钏》《春秋笔》、豫剧《朝阳沟》《穆桂英挂帅》、越剧《红楼梦》《梁祝》等,皆以自身实力树立了业界口碑。
北京戏剧艺术发展现状
(一)文化政策制定及时,区位优势凸显
戏剧文化政策是解决戏剧事业和创作生产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的重要依据,为北京戏剧的繁荣发展提供了目标、任务和准则。2016年以来,北京市戏剧文化政策制定及时、有效、全面。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北京市持续制定了有利于推动戏剧事业乃至文化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文件,展现了新时代戏剧人的精神风貌和责任担当。
亮点有三:一是以首善精神及时落地国家政策。如文化和旅游部于2021年9月29日出台了《关于规范演出经纪行为加强演员管理促进演出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通知》,同年10月12日,北京市就出台了《关于规范演出从业行为 加强市场监管 促进首都文艺舞台健康繁荣有序发展的通知》,有效落地政策精神,两项政策相隔时间不足两周。
二是东城区的带领和示范作用凸显。为持续营造戏剧发展环境,东城区相继出台了《贯彻落实“崇文争先”理念进一步加强“文化东城”建设的实施意见(2020年—2025年)》《东城区进一步推进“戏剧之城”建设发展的实施意见》《东城区推进“会馆有戏”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东城区进一步推进“文艺工作者之家”建设的实施方案》等系列政策,并配套设立了东城文化艺术基金。
三是“大戏看北京”全方位推进。为深入推进文艺精品创作与生产,贯彻落实市委打造“大戏看北京”文化名片的工作要求,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领导小组印发了《北京市推进“大戏看北京”工作方案(36条)》,包括加强组织领导、整合创作力量、支持重点剧目演出、培育多元演出空间、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提高市场经营能力等6个方面。《方案》中戏剧发展方向明确,责任均落实到具体单位,对进一步激发区域戏剧的发展活力,推动北京演艺生态建设,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和辐射力的戏剧中心具有深远而重要的意义。
(二)文化资源丰富,既有品牌持续发力
北京拥有丰富的戏剧文化资源,全市共有100多个戏剧剧场。其中,国家大剧院、首都剧场、保利剧院、长安大戏院、天桥艺术中心等国内一流大剧场聚集于此,形成了剧场群效应。国话先锋剧场、北京人艺实验剧场、蜂巢剧场、繁星戏剧村、鼓楼西剧场、蓬蒿剧场等特色鲜明的小剧场的新场景演出与先锋性、实验性演出促进了演艺产业的多元化和艺术创作的创新性。中国国家话剧院、国家京剧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北京舞蹈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北京京剧院、北方昆曲剧院等国内最具影响力的院团和戏剧院校聚集于此,为北京戏剧的国际视野、戏剧前沿、人才培养和文化地标建设奠定了扎实基础。开心麻花、央华时代、七幕人生等知名度、活跃度极高的民营院团也参与其中,盘活了北京戏剧的产业生态。
以东城区为例,平均每年各类演出达5000余场,演出票房3亿元左右,体现了强劲的文化软实力。品牌活动方面,北京不断扩大“大戏东望”全国话剧展演季、首都剧场精品剧目邀请展演、老舍戏剧节、南锣鼓巷戏剧展演季、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等品牌活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广泛吸引了大批演出团体和创作人才云集、竞演。
即便受到疫情影响,全市的戏剧发展态势仍整体向好,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全市共推出“2415台演出剧目,举办营业性演出20597场,观众人数513.5万人次,票房收入约7.83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演出场次增长195%,已经恢复到疫情以前(2019年)的九成”。①以首都剧场精品剧目邀请展演为例,从2011年开始,邀请展演一直持续到疫情前的2019年,共举办9届,成为北京人艺的固有戏剧节品牌。首都剧场精品剧目邀请展演每届分国际、国内两个单元,目前已引进10个国家18个院团的29个剧目,有效推动了国内外戏剧院团的交流与互动,同时也体现了北京人艺的眼界与胸怀。2019年,北京人艺邀请了瑞典皇家剧院的《瑞典夏之夜》、意大利都灵国家剧院的《是这样,假如你们以为如此》和以色列盖谢尔剧院的《父与子》来华展演,其中,瑞典皇家剧院与意大利都灵国家剧院均为首次访华,开启了北京戏剧人打开世界不同艺术剧院大门的先例。
北京的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也很有特色,目前已举办8届,每届主题不同,但推人、推戏、推精品的精神不变。第8届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汇聚了北方昆曲剧院、中国戏曲学院、福建省梨园戏传承中心、陕西大戏剧秦腔剧团、义乌市婺剧保护传承中心、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温州市瓯剧艺术研究院等数10家参演院团,展演了京剧、昆曲、越剧、评剧、秦腔、婺剧、瓯剧、梨园戏等11个剧种的18部作品,演出阵容强大,多位梅花奖得主纷纷登台。此外,戏剧活动历年来培养和锻炼的年轻演员也不断成长,其中,昆曲“观其复”系列就是在此背景下诞生的戏曲创意,赢得了较好的口碑。
(三)主题鲜明、内容多元的“会馆有戏”品牌精彩亮相
北京是戏曲艺术的聚集地,“会馆有戏”不仅彰显了戏曲艺术的魅力,而且结合演出空间、场景与氛围强化了戏曲的传统美、会馆的文化美和北京的地域美。北京现存各类会馆有420家之多,仅西城区纳入不可移动文物范畴依法进行保护的会馆就有31家,各区特别是城区正在利用会馆资源的优厚条件打造“主题鲜明、内容多元、功能各异的沉浸式演艺业态”。②看好戏,与古人对话,与艺术同在的“会馆有戏”是北京戏剧产业的一大亮点。
首先,北京有大量的会馆资源,也有雄厚的戏剧实力,将二者结合起来,创新文物保护与活化利用,不仅独家而且亮眼。当前,中轴线申遗正在进行,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理念也日渐更新,从静态保护到动态保护,“会馆有戏”为申遗提供了完美注脚。其次,有的会馆历史上便具有演戏功能,如正乙祠戏楼被称为“中国戏楼的活化石”,在这样的地方演出,不仅可以恢复戏曲的传统生态,而且还能引领新的文化消费。目前,北京共推出8个“会馆有戏”的主题演出,努力使其成为精品剧目的品鉴入口、中国优秀戏剧文化的展示窗口和市民身边的文化空间。总之,做好“会馆有戏”,可以良性保护会馆,也可以促进戏剧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最终落脚于“大戏看北京,好戏会馆看”。
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其一,国际影响力不足,与伦敦西区、美国百老汇等国际知名戏剧中心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大戏看北京”不仅看北京戏剧辉煌的过往,更要看其未来的发展与世界影响力、辐射力。笔者从目前可公开搜集到的数据中择取伦敦西区、美国百老汇和北京国际戏剧中心代表性剧目的演出数据进行对比发现,北京国际戏剧中心的经典剧目《茶馆》《雷雨》《天下第一楼》等虽已创造了很好的口碑,但在演出场次、巡演能力、受众人数等方面与伦敦西区的《猫》《妈妈咪呀!》、美国百老汇的《芝加哥》《音乐之声》等尚不能相提并论。
例如,《妈妈咪呀!》的首演时间为1999年,截至2019年10月,伦敦西区演出近2000场,观众人次4200万,演出城市超过240个,话剧《茶馆》的首演时间为1958年,截至2021年7月,北京国际戏剧中心演出700场。伦敦西区不足1公里的区域内汇集了50多家剧院和演出场所,每晚平均约3万人到此观剧。票房可观的同时也带动了餐饮、住宿、交通、延伸产品等相关产业的发展,经济的连锁效应非常显著。北京国际戏剧中心现有5个剧场——首都剧场、实验剧场、小剧场、曹禺剧场、菊隐剧场,即使将整个东城区的现有剧场加在一起,也只有39个剧场,从集群效应看,北京国际戏剧中心想建成与伦敦西区、美国百老汇扛鼎的国际舞台,还有一段路要走。
其二,文艺批评生态待健全,戏剧理论指导戏剧实践的功能发挥不够。
文艺批评从来都是文艺创作和生产的重要助力,但近年来批评生态日渐衰弱。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建设更具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的文艺评价体系”,③北京理应率先垂范,强化戏剧理论指导戏剧实践的功能。
其三,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严峻,常态化防控与戏剧事业发展的平衡问题待深入研究。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世界戏剧人积极防控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剧场关门、演出取消、院团倒闭等困境。“根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的数据,2020年3月,仅仅一个月因为演出停摆导致的票房损失就达到了10亿元。”④在此背景下,尽管线上演出也开拓了新的市场,但戏剧行业的发展仍受困于疫情,面临极大挑战。一些力量薄弱的民营院团如宁波象山县的一个民营越剧团,平日每年可演200多场,2020年只演了20多场,年收入不足5万,剧团也随之解散。⑤同样,国有院团的演出计划也数遭变更,演出收入屡遭重创。另一方面,线上演出不仅不能全貌展现戏剧的现场感和观演效果,版权问题、音质音效及画面问题也随之而来。如疫情伊始,上海昆剧团入驻B站开发线上平台时就发现已有人上传了相关视频,为维护自身知识产权,上海昆剧团官方账号发表声明,进而引发舆论关注。此事产生了很好的窗口效应,迫使戏剧人不得不注意院团运维的新问题和新手段。
打造“大戏看北京”文化名片的对策
(一)探索实施政策引导和专项扶植机制,多出人才、精品和品牌
政策引导首先要向好戏上引,专项扶植要细分。比如,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发起设立的公益性基金——北京文化艺术基金近年来扶植了一大批新创剧目,为繁荣北京文化贡献了力量,目前主要围绕舞台艺术创作、文化传播交流和艺术人才培养三大领域开展资助。其中,人才培养资助主要为举办各类人才培训班,对个体人才的资助不够。为健全戏剧评论生态,培养和发现戏剧评论人才,建议分层、分类对评论人才进行资助。
另外,舞台艺术创作没有持续细分,话剧、戏曲、歌剧、舞剧、音乐剧、歌舞剧、杂技剧等在同一平台上选拔,标准难以统一。资助金额方面,名门类均有明确限制,显得生硬,不能激发有活力和创新度较高的创作脱颖而出。传播交流推广项目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此不赘述。因此,未来几年如果仍为疫情发展态势难以预测、财政整体吃紧的情况,建议设立专项扶植机制,探索实施面向优秀戏剧人才的特殊政策,将急需紧缺人才纳入市区两级人才评定范围,能进能退,可上可下。同时,建议将观众与市场反馈作为基金支持类项目的重要考核标准,专家人才多样化,体现梯队意识、专业特点和领域区分。
政策引导方面,虽然市级层面制定政策相对及时,但区级层面良莠不齐。东城区在各区明显处于领先地位,这与其基础雄厚有一定关系,西城区、丰台区、海淀区、朝阳区、石景山区也有较为丰厚的文化资源,但政策跟进不够。未来,建议各区梳理自身家底,根据戏剧发展实际及时制定戏剧政策,有效引导人才培养、剧目创作和品牌活动。
通州副中心的特殊地位奠定了其戏剧空间建设的崭新未来,更应根据既有资源和未来发展的可能性精准谋划,精细布局,可结合北京欢乐谷、环球影城等大型文化项目的交通、产业、运营及创意经验,实现北京戏剧的新布局。密云区、怀柔区、顺义区、大兴区、延庆区、平谷区等非中心城区也要跟进政策导向,着力研究农村市场戏剧发展态势及观众需求。门头沟区的柏峪村是燕歌戏之乡,唱戏、演戏、看戏的精神文化生活已成为服务民众的重要文艺形式。燕歌戏一度面临失传的困境,如何保护和传承值得深入研究,从非遗的角度看是一种思路,从戏剧中心建设的角度看还会有新的变化。
(二)发挥市属文艺院团精品创作主力军作用,积极培育多元演出空间
在现有好戏连台的基础上,建议充分调动市属文艺院团的资源力量,打造“一团一品”“一团一场或多场”的创演力量和剧场空间。以北京地方戏北京曲剧为例,北京市曲剧团成立于1952年,70年来无办公场地,无演出场所,无排练厅,在此情况下仍排演了《茶馆》《烟壶》《北京人》《龙须沟》《正红旗下》等多部经典剧目。目前,北京市虽已在亦庄为曲剧团规划场地,但从剧场集群效应来看,同时对比伦敦西区、美国百老汇的做法,建议在老城空间里给北京市曲剧团这一地道的北京地方剧种院团一个空间,这对固有观众群体的凝固大有裨益。同样,在回龙观、天通苑等人口密集的大型社区建立新的文化地标,可以更加凸显文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目前,北京天通苑文化艺术中心已终结了天通苑地区没有戏剧演出空间的历史,未来,如何打造这样的艺术中心成为服务民众的新地标,需结合成功案例进行顶层设计、区域规划和文化创意。
演艺空间的探索是一项具有前瞻性和创意性的新事业,在现有演出空间的基础上可考虑利用传统商业改造和老旧文化产业园区、特色文化街区、艺术集聚区发展特色鲜明的新演艺空间。如798艺术区作为一个传统艺术中心,如何将美术与戏剧相结合,发挥艺术人才的跨界、集聚和创意功能,大有可为。“会馆有戏”也有良好基础,如正乙祠的小剧场演出一票难求,除在创作和演出方面加大力度外,宣传、创意产品和产业带动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打造“戏剧+旅游+文创”拳头产品,可借鉴故宫的文化创意,与国内外成熟的创意团队合作,激发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再造区域环境,重塑区域认知,最大限度地将消费引流到戏剧艺术上来。
(三)多维推动演艺与科技融合发展,持续做好“上云用数赋智”
戏剧人的云上拓展是一个重要渠道,建议综合考虑“上云用数赋智”,让科技真正为戏剧插上翅膀。一要改变传统观念,运用现代运营理念和科技手段深耕内容,深入研究市场化营销、明星化宣传与知识产权维护等细分领域的特点和技术,坚持专业的事情由专业的人来做。这一点北京人艺等戏剧院团已做得相当好,但也有发展空间,相比之下,戏曲院团较为保守。二要在打击盗版的同时及时提供正版的观看渠道,付费也是一种方式,否则,不仅难以打击盗版,而且还会因为盗版的品质影响原版的声誉和市场。以前述上海昆剧团一事为例,发表声明让他人删除视频的同时应首先做好弥补性方案,及时公告服务观众的详细策划等,实际上,大多数院团还没有认识到这一服务理念的重要性。
三要明确定位,是多维兼顾还是差异化运营。以目前实力雄厚的国有院团为例,其既肩负着对主流文化的宣传与维护责任,也在不断探索发展观众、拥抱粉丝的新道路。那么,是多维兼顾还是走差异化道路呢?恐怕很多院团还未能深入思考这一现实问题。四要着眼长远,深入分析自身条件,选择适宜道路。“上云”是为宣传而宣传的尝试还是戏剧与生存环境的深入融合,这是戏剧人必须直面的问题。总之,戏剧人必须清醒认识到新媒体环境下戏剧产业的巨大变革,从文本到体验的核心价值变化,从单一演出到多行业融合的市场环境变化,从面对面交流到社交媒体与网络介入的传播环境变化等,诸多要素都将会对创作、营销、观众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本公众号发布的文章,仅做分享使用,不做商业用途,文章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如果分享内容在版权上存在争议,请留言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