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0
分享
- 【文博日报】博物馆备战双11 | 一世界级馆年底开 | 发现1600年罗马时期马赛克
-
2022-10-19
2022年10月19日
■ 全国文物系统热议党的二十大报告
■ 张掖:守护文化根脉 让“非遗”绽放迷人光彩
■ 生动镜头语言让国宝“开口说话”
■ 人字洞考古遗址公园喜获“国字号”新头衔
■ 三星堆、甘肃省博物馆、敦煌研究院等各大博物馆备战天猫双11
■ 西安如何成为博物馆之城
■ 淮安市新增1家备案博物馆
■ 世界旅游博物馆预计今年年底开馆
【考古】
■ 纵览中国百年考古成就
■ 天山烽燧遗址:考古展示1200年前唐代戍边生活
■ 叙利亚发现古罗马时期马赛克,为内战以来最重大考古成果
全国文物系统热议党的二十大报告
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作报告。全国文物工作者一致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思想深刻、内涵丰富、凝聚人心、催人奋进,极大增强了推动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要奋发有为,以文物事业新成就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国家文物局直属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人事司司长朱晓东表示,将按照党中央部署和局党组要求,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推动国家文物局系统迅速兴起学习贯彻热潮。在机关党建和干部人事工作中,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加强政治机关建设,全面提升局系统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牢记党的初心使命,牢记党的性质宗旨,坚持不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持续深化政治巡视;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注重发现使用在推进文物保护利用改革中敢于担当、积极作为的好干部,建强高素质的文博干部队伍;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用好各项人才激励政策,充分调动基层一线文物工作者积极性、创造性,为新时代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司长金瑞国表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接好跑好历史的“交接棒”,坚定信念信心、埋头苦干实干,以实际行动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不断健全文物法律法规体系,推动文物保护法治化进程;加强政策理论研究,推动文物工作全面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全局;深化文物阐释传播,推动新时代文物考古成果走向大众,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为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国家文物局交流合作司(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办公室)司长温大严表示,新征程上,我们要按照党的二十大部署和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要求,牢牢把握文物对外交流合作的时代任务,注重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让文物活起来,用文物和文化遗产讲好中国故事、中华文化故事、中国与世界的故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积淀转化为文化软实力、文化竞争力和文化影响力。我们要增强文物对外交流合作的亲和力、感染力、吸引力,实施中国展厅、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中外联合考古行动、濒危文化遗产保护行动等品牌项目,建立中国文物国际表达的叙事体系和传播平台,与广大文物流失国共建更加平衡合理的文物追索返还国际秩序,构建中国文化遗产全球文明伙伴的崭新格局。
北京市文物局局长陈名杰表示,北京市文物局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热潮,坚持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文物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北京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相结合,把学习成果切实转化为做好新时代首都文博工作的强大动力,进一步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聚焦“一轴一城、两园三带、一区一中心”重点工作,践行“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合理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提高文物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水平,让文物真正活起来,以高质量文化供给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精神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为推动首都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和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山西省文物局局长刘润民表示,我们要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紧密结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切实履行好文物大省的责任担当。一是坚持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引导各方主体积极履行文物保护法定责任,充分结合山西文物遗存多、分布散、保护难度大等实际,统筹做好各级各类文物保护特别是灾后维修保护,坚决守牢文物安全底线。二是对接“中华文明探源”“考古中国”等国家重大项目,积极推进山西考古发掘和学术研究,厚植中国道路的文化底蕴,凝聚中国式现代化的文物力量。三是加强对山西文物资源的梳理、研究与阐释,充分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想内涵、时代价值,打造精品展览,深化交流互鉴,为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贡献山西力量。四是坚持人民至上原则,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工作大局,着力实施“文物+”战略,让更多文物资源活起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增进民生福祉,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多次提到文化,专列一章系统阐述了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等一系列新思路、新战略、新举措,为文物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凝聚了力量。”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傅柒生表示,要重点聚焦“福”文化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着力加强“海上丝绸之路”“万里茶道”“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研究”等课题研究,揭开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福建基因;有效打造“福见文物”等更具影响力的文物数字产品和文旅融合游径,讲好福建故事、展示福建形象,传播好中国声音;积极开展福建土楼、石头古厝等整体保护和系统保护,重点推进万寿岩等史前遗址考古研究和保护利用,突出水下考古优势,启动实施一批水下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工程;不断健全完善文物管理体制机制,培育壮大专业人才队伍,开展科技联合攻关与创新运用,总结推广“文物保险+服务”创新模式,确保文物安全生命线,努力提升福建文物工作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贡献福建文物力量。
陕西省文物局局长罗文利表示,陕西省文物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认真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贯彻落实全国文物工作会议、陕西文物工作会议精神,用新思想来引领新发展,按新要求来展现新作为,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贡献陕西文物力量。我们要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坚决守护、传承和弘扬好黄帝陵、兵马俑、延安宝塔等中华文明、中国革命的精神标识,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利用水平,推动长城、长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陕西段建设,更好地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把推动陕西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作为贯彻落实报告精神的立足点,树立“保护文物、发展文化、传承文明”的工作理念,坚持“以机制创新为动力、重大项目为牵引、活化利用为重点、融合发展为突破”的工作思路,围绕“创建七个一流”的工作目标,扎实做好文物保护利用各方面工作,不断推动文物工作成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和文化产业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和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积极力量。
甘肃省文物局局长程亮表示,作为文物工作者,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要认真落实“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立足甘肃文物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充分发挥文物和文化遗产多重价值,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要着力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着力把敦煌研究院建设成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和敦煌学研究的高地,着力推进长城、长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着力打造河西走廊国家文化遗产线路,着力加强中华文明探源和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研究,着力提高文物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水平,着力加强城乡建设中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着力放大文旅融合发展效应,全方位提升甘肃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要不断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抢抓“一带一路”机遇,充分利用敦煌文化和丝绸之路等独特优势,推动多元文化交流合作,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甘肃篇。要持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持续提高博物馆纪念馆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要大力弘扬“莫高精神”,壮大甘肃文博机构队伍建设,提升文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奋力推动新时代甘肃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文化和旅游厅(文物局)党组书记、厅(局)长刘军表示,我们将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结合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的安排部署,切实履行工作职能,勇于担当、真抓实干,全面加强文物资源管理和文物安全工作,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和革命文物保护传承,提升考古工作能力和研究水平,深化博物馆改革发展,加强馆藏资源的研究、发掘、转化与传播,推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推动科技赋能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推进文物资源全面“活起来”,切实讲好文物故事,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成效,推动宁夏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宁夏,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国家文物局 徐秀丽 李瑞)
张掖:守护文化根脉 让“非遗”绽放迷人光彩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人“记得住的乡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甘肃张掖地处河西走廊中部,是古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这里不仅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还有许多凝结着先辈智慧、彰显着历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张掖市共有国家级非遗项目5项(河西宝卷、裕固族服饰、裕固族婚俗、裕固族民歌、甘州小调)、省级非遗项目33项、市级非遗项目128项、县区级非遗项目385项;有国家级传承人5人、省级传承人56人、市级传承人394人、县级传承人447人,保护项目涵盖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竞技、美术、手工技艺、传统医药和民俗等门类。
近年来,张掖市实施重点非遗项目保护工程,争取非遗项目资金、传承人保护经费1000多万元,对河西宝卷、裕固族民歌、九曲黄河灯阵等国家级和省级项目进行了系统性保护。同时,整理编辑出版了《张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张掖民俗》《绿水青山·新张掖》等书籍30多部(套),实施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拍摄制作《张掖非遗》微纪录片18个,高台铁芯子等省级项目专题片3个,国家级非遗项目裕固族婚俗纪实片《西茂的婚礼》1部。2022年,争取甘州小调、裕固族服饰2个国家级项目保护资金100万元,向省厅推荐第六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4人,其中3人通过省厅评审已上报文化和旅游部。向省厅推荐申报省级非遗工坊2家,推荐1名传承人3个项目参加2022黄河非遗大展。
张掖市积极推进“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依托丰富的非遗资源,成功申报“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1个(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明花乡:裕固族传统民俗),“甘肃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4个(高台县宣化镇:秦腔演唱、民俗表演,民乐县丰乐镇:八仙灯会戏,肃南县明花乡:裕固族传统民俗,甘州区:甘州小调)。
张掖市把保护传承活动作为彰显地方特色的有效载体,不断挖掘文化内涵,丰富活动形式,推出了一批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符合时代特征的精品活动,对推动张掖非遗文化旅游融合创新、助力张掖发展文旅行业会展经济、促进“非遗+旅游”引领业态升级、丰富优质文旅产品供给、实现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今年以来,全市60多家非遗传习所依托短视频平台开展线上线下传习活动100多期,甘州九曲黄河灯阵、民乐民间社火、山丹耍龙等12个非遗项目、60多名非遗传承人累计线上发布教学短视频1000多条次,浏览点击量达1000多万人次。依托省级非遗工坊和各级非遗传习所,每年开展非遗手工技艺培训班300多期,带动就业2000多人。
据了解,全市共有非遗文化企业100多家,研发生产手工艺品、文化旅游商品1000多种,玉雕、传统民族服饰制作、烙画、剪纸、刺绣等工艺品制作规模逐年扩大,并作为旅游特色商品和非遗文创产品在重点景区展示展销。在张掖举办的2022年甘肃省“非遗购物节”吸引全省59家非遗工坊参加,销售额达220多万元。
(央广网)
生动镜头语言让国宝“开口说话”
十七载耕耘,收录海内外超一万件国宝绘画藏品的《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终于完成,而记录“大系”背后故事的人文纪录片,正于金秋十月正式拉开序幕。由浙江广电集团精心打造的三集人文纪录片《盛世修典》于17日20:30开始,以每晚一集的形式在浙江卫视播出。该片聚焦“中国历代绘画大系”这一规模浩大、纵贯历史、横跨中外的国家级重大文化工程,以《汇聚》、《赓续》、《弥新》为分集,不仅全景式记录了海内外绘画珍品的数字化汇聚过程、揭秘国宝流传与失落过程中的故事,更以点带面,生动讲述了中国绘画史发展的文化脉络与精神传承。
古画数字化“回家”梦想
2005年,一个让散落世界各地的中国古代绘画数字化“回家”的梦想,在浙江“萌发”,“中国历代绘画大系”这一项规模浩大、纵贯历史、横跨中外的国家级重大文化工程启动。
从2005年至2022年,“大系”项目组从零开始,让散失海外的3569件(套)绘画精品,通过高精度数字化方式重返祖国怀抱,与国内8910件(套)藏品图像“团聚”,最终收录出版海内外263家文博机构藏画 12405件(套),共同构成了纵贯两千余年的中国古代绘画史的恢宏图景。
“四千精神”如何炼成
“大系”项目组始终坚持“千山万水,千方百计,千辛万苦,千言万语”的“四千精神”,十七年如一日地付出。纪录片《盛世修典》第一集《汇聚》中特别讲述了名画《女史箴图》聚散离合的背后故事,让观众能一窥大系团队的“四千精神”是如何炼成的。
《女史箴图》为中国东晋顾恺之创作的绢本绘画作品,原作已佚失,目前已知最早的唐代摹本在经历1900年八国联军之乱后,被英军上尉约翰逊趁乱盗走,以25镑的价格卖给了大英博物馆。由于年代久远,12段画面现仅存9段,且出现了严重的风化掉渣情况。是怎样的契机让“大系”团队说服大英博物馆提供了图像数据?他们又怎样让中华瑰宝《女史箴图》终于首尾相连,真实还原古代书画的气息与质感,最终完成了数字化汇聚?
与“大系”相伴十七年的金晓明教授,也在纪录片中讲述了许多难以忘怀的经历。他为何要带领团队“三顾”日本黑川古文化研究所?他又是如何耗费三年时间,经历沟通、谈判、陷入僵局、等待、再次沟通……才能完成一幅画数字化采集的?
《盛世修典》不仅有大江大河,也有点点水滴,这些幕后故事也将在纪录片中逐一揭秘。“大系”项目组所付出的精力之多、所涉及的人数之众,难以估量。纪录片镜头里每一个“大系人”的故事,那些不平凡的生命体验都与这一重大文化成果紧密相连。《盛世修典》诉说着时间的力量,原来十七年时光过去,每一刻都不曾有过浪费。
真实是底色 创造是灵魂
真实,是纪录片的底色。在三集纪录片《盛世修典》中,有“我在故宫拍文物”的感人细节,也有“此画怎讲”的钩沉索隐。生动的镜头语言让那些沉默千年的国宝“开口说话”,同时也带领观众走入“大系”团队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日常,跟随他们的足迹,走遍千山万水,展开世界级艺术巡礼。
创造是纪录片的灵魂。纪录片中有许多扣人心弦的国宝传奇,《五牛图》的回归有着怎样的传奇?收藏家张伯驹捐献《游春图》的背后又有什么样的曲折?“大系”通过寻访艺术史家、收藏家及他们的后代,同时也运用特效手段,展现国宝绘画的细节特征,以特有的知识性、观赏性和互动性,多角度地展现了《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的文化内蕴。传世艺术珍品的数字化重现,让更多人能有机会近距离欣赏诞生于不同时空的艺术精品,从中感受到中国之于世界民族的独特文化魅力。
(人民日报 祖薇薇 王磊)
人字洞考古遗址公园喜获“国字号”新头衔
近日,中国侨联确认了第十批共92个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安徽省有3家单位入选。其中,人字洞考古遗址公园榜上有名,为芜湖市唯一。
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是中国侨联以“侨与中国梦”为主题,以中华文化为核心,以民族文化、地域文化为特色,以华侨文化为纽带建设的交流平台。该平台对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推进中华优秀文化在海内外传播,增强广大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的文化自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人字洞”遗址位于繁昌区孙村镇癞痢山南坡,是已发现亚洲地区最古老的人类活动遗址,被国务院批准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2年,人字洞遗址考古发掘项目获得国家文物局批复。该主动性考古发掘项目为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与繁昌区人民政府合作项目——“安徽繁昌人字洞遗址的发掘和综合研究”。2022年6月,人字洞遗址发掘出土了完整的象类骨骼化石,对于深入探寻古人类活动遗迹具有重要的启发和激励意义。
随着新一轮的考古发掘和综合研究持续进行,繁昌区通过文旅融合,大力发展以“人字洞遗址”文化为核心的旅游产业,将原有的“人字洞”陈列馆进行了大规模改建,并在“人字洞”遗址保护范围之外约1.5公里处兴建多个附属文化设施,形成以“人字洞”遗址为主题的文化公园,成为芜湖市乃至安徽省文旅融合的一张亮丽名片。现在,人字洞考古遗址公园作为人类远古文化的重要展示阵地,是一处集文物保护、发掘研究、科普展示、社会教育和文旅融合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文化考古遗产地。
(芜湖日报 陈旻 张锐)
三星堆、甘肃省博物馆、敦煌研究院等各大博物馆备战天猫双11
今年天猫双11预售,将在10月24日晚上8点开始。目前商家们已经进入了忙碌的备货冲刺阶段。
众多商家中,各大博物馆的天猫旗舰店颇受关注。最近几年,博物馆的很多文创周边产品一经面世就会火出圈,成为全网顶流。今年双11,各大博物馆又准备了哪些好玩的宝贝?
10月18日,天猫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包括三星堆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敦煌研究院等多家博物馆旗舰店,已经完成双11的备货工作。今年,各博物馆亮出的宝贝中,各馆的“神兽”最为亮眼,相关产品的备货量超过了100万只。
以敦煌研究院天猫旗舰店为例,目前该店有两大神兽系列:九色鹿和守宝龙。仅九色鹿就有100多款周边产品。今年双11,九色鹿和守宝龙两大系列的周边产品备货量达80万件。
甘肃省博物馆镇馆之宝铜奔马,可是国宝级文物。以它为原型塑造的绿马,头歪眼斜,奇奇怪怪又可可爱爱,备受欢迎。
今年9月,甘肃省博物馆天猫旗舰店就开始为双11备货,目前备货量近10万件。由“绿马”形象为起点,更多适合线上消费习惯的产品陆续推出,比如将会在双11首发的拖鞋、毛绒包、情侣马克杯等。
此外,三星堆博物馆的川蜀小堆系列、河南博物馆的宫廷乐猫系列、苏州博物馆的鳄里斯游苏博系列等都在冲刺最后的备货阶段,保证双11的足量供给。
在天猫,目前已经有80余家博物馆的旗舰店。天猫工作人员介绍,这些店铺都不约而同在用更年轻、更有创意的表达方式,重新包装文物和文化,推向消费市场,与大众一起推动文创消费新潮流。
消费者们尤其是年轻人,对这种新潮流又十分买单。天猫小二介绍,近三来,天猫平台的文创产品销售额年度增速持续递增。
行业人士表示,年轻人在消费文创产品时,并不总注重它的实用性,“我买回去会不会用”,更在意“它打不打动我”,它的社交属性强不强。这本质上还是一种具有文化属性的消费升级。(中国网科技)
西安如何成为博物馆之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要把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物保护好、管理好,同时加强研究和利用,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
作为十三时古都,西安地域的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碑林博物馆、西安博物院,成为大家的向往之地。近十年来,西安依托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加强博物馆之城建设并取得显著成效。
2018年6月,西安市实施《西安博物馆之城总体建设方案》,将西安打造成一座“随时可闻、随地可见、随机可讲”的“天然的历史博物馆”。2020年12月10日,西安市印发《西安市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推进“天然历史博物馆”之城建设,打造根脉文化、历史文化、丝路文化、红色文化博物馆群,推进易俗文化旅游片区、小雁塔历史文化片区、碑林历史文化街区的提升改造,打造“城市文化客厅”。
2021年5月2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发布会,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在发布会上表示,支持北京、西安、大同、南京等地建设“博物馆之城”。
经过十年努力,西安市拥有各类博物馆的数量已经从2012年的94座增长到2021年年底的159座,2021年全国204家国家一级博物馆中,陕西拥有9家,西安独占7家,西安成为名符其实的博物馆之城。(西安网)
淮安市新增1家备案博物馆
近日,淮安市淮扬菜文化博物馆通过省文旅厅备案确认,正式入列博物馆序列。截至目前,淮安市已备案博物馆达13家。淮扬菜文化博物馆以淮扬菜发展历程为主线,通过现代高科技手段布展,集学术性、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于一体,充分展示淮扬菜文化发展、创新、鼎盛过程,让参与者全面了解淮扬菜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中国江苏网)
世界旅游博物馆预计今年年底开馆
2019年浙江省文物局批复同意萧山筹建世界旅游博物馆,选址定在了萧山湘湖压湖山岛。近日,记者了解到,经过三年半的建设,世界旅游博物馆项目已基本完工,正在加紧对内部进行装修和占城,这座全球首页以旅游为主题的综合性博物馆预计在今年年底可以开馆迎客。
世界旅游博物馆建筑面积近4万平方米,是一座集文化展示与传播、收藏与研究、会展与交流、旅游与休闲于一体的多功能专业博物馆,主要由地下常设互动展区、旅游文化艺术庭院展厅、棋院、中心广场、中式铜厅、传统古建筑、室外临展庭院、国际艺术花园(公园)、国际旅游雕塑公园、游船门厅等共同组成。
根据前期公布的设计规划,建成后整个压湖山岛将成为一座生态景观公园,即以 " 泛博物馆 " 理念,将全岛建设成集博物馆和旅游公共配套设施于一体的整体性、开放式 " 大景区 "。
(杭州网 吴燕)
纵览中国百年考古成就
自1921年河南渑池仰韶村遗址发掘以来,中国现代考古学已走过百余年历程。几代考古人接续奋斗,“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破解了一个个文明密码,实证了中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
在河南省郑州博物馆文翰街馆举办的“繁星盈天——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展”,以2021年评选出的“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为主线,通过100处遗址出土的代表性文物,集中展示中国考古学百年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展现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同时推出的还有“文明渊薮——河南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展”,两个展览汇集全国21个省区市79家考古文博单位的精品文物889件/组,其中一级文物达115件/组,部分文物为首次面向公众展出。
触摸远古根系
走进展览第一单元“远古的根系——旧石器时代考古发现”,5处旧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文物,将观众的思绪引向悠远的历史。考古发现证明,早在距今200多万年前,中华大地上就有古人类生活。以元谋猿人、蓝田猿人和北京猿人等为代表的古人类是现代中国人的祖先。
“这是‘北京人’III号头盖骨化石复制品,原物出土于北京周口店遗址第1地点。”郑州市博物馆讲解员丁君妍指着独立展柜里的展品介绍道。1929年12月,考古学家裴文中在周口店发掘出第一个“北京人”完整头盖骨化石,此后又陆续发现了更多化石。“北京人”化石的发现轰动了国际学术界,不仅为从猿到人的进化理论提供了重要实物证据,还将人类演化历史向前推进了几十万年。上世纪40年代初,为了保护这批珍贵的古人类化石不在战火中受损,中国学者决定将它们转移到美国博物馆暂存。然而,在运输过程中,化石却丢失了,至今仍下落不明。幸运的是,在化石被运走前,研究者赶制了一批模型。如今我们看到的就是当年留下的复原模型,从中可以大致了解“北京人”的真实面貌。
云南元谋人遗址、陕西蓝田人遗址、北京周口店遗址、辽宁营口金牛山遗址、山西襄汾丁村遗址等2000多处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涵盖距今210万年至1万年的各个阶段,复原了中国旧石器时代文化发展序列,基本厘清了中国最早人类的来源和现代人起源、演化的过程。
探源中华文明
在第二单元“中华文明探源——新石器时代考古发现”,大地湾文化花叶纹彩陶盆、马家窑文化蛙纹壶等纹饰绚丽的陶器,展示着华夏先民丰富的艺术创造力。在一件仰韶文化彩陶罐前,围了一圈观赏的人。彩陶罐呈红褐色,敞口鼓腹,下腹向内收成平底。外壁下半部分为素面,上半部分为白衣黑彩的六角星纹、圆点纹、弧线三角纹等组成的纹饰带。
“这件彩陶罐出土于河南巩义双槐树遗址,是仰韶文化的代表性器物。”丁君妍说,仰韶文化中晚期,此类彩陶纹饰元素遍布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标志着“早期中国文化圈”的形成。双槐树遗址是仰韶文化中晚期黄河流域具有都邑性质的遗址,被称为“河洛古国”,展现了5300多年前中原地区完备的农桑文明形态。
仰韶文化的发现,谱写了“早期中国”璀璨的文明序章。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从东北到西南,层出不穷的考古发现如满天星斗,辉映着中华早期文明版图。展览中呈现的33项新石器时代考古发现,反映了距今1.3万年到4000年间中华文明起源与形成的漫长历程。
领略青铜文化
“这件镶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为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在盾牌型青铜底座上用绿松石片镶嵌出兽面纹,历经3000多年依然完好无缺、无一脱落,体现出高超的工艺水平。”讲解员的介绍引得观众啧啧赞叹。绿松石是一种珍贵矿石,早期大多镶嵌在具有神性的牌饰、礼仪性兵器上。这件嵌绿松石铜牌饰出土时位于墓主人胸部到腹部的位置,两侧有两组对称的环钮,推测为缝制在织物上使用。牌饰上的兽面纹反映了古人的审美与信仰,类似的纹饰在年代更早的史前文物和后来的商周青铜器上都有出现。
展览第三单元名为“展现三代王国文明——夏商周考古发现”。夏商周三代是中华文明初步定型的时期。偃师二里头、郑州商城、偃师商城、安阳殷墟、周原遗址、丰镐都城遗址以及众多东周列国遗址遗存的发现,彰显了夏商周璀璨的青铜文明和礼乐制度等。
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司母辛觥,江西吉安新干大洋洲遗址出土的虎耳虎形扁足青铜鼎,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这些同属于商代的文物,展现出不同地区青铜文化的特色。司母辛觥造型雄奇,前部为立兽,后部为鸟形。兽头上双角自然卷曲,中脊至尾为卷龙形,兽尾饰弓形鋬。器身布满盘绕回旋的龙蛇纹、鸟纹,增添了瑰丽神秘之感。器盖与器身内均有“司母辛”铭文,“司”是祭祀(一说为王后),“母”指的是母后妇好,“辛”为其庙号。司母辛觥是商王武丁的子辈为其母妇好所做的祭器,对于研究商晚期青铜铸造、礼仪制度、王室传承等具有重要价值。
“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播放的《东方红》乐曲就是由这套青铜编钟演奏的。”丁君妍介绍,1957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南信阳长台关1号楚墓(现属城阳城址保护区)中第一次发现完整的先秦时期青铜编钟。这套编钟共有13件,尺寸、重量依次递减,造型庄重古朴,纹饰精致细密。令人惊叹的是,它们虽已埋藏于地下2000多年,却十分完好,就连细小的腐蚀锈片也找不到。研究发现,这套编钟的音调和现在的国际音标接近,可以演奏现代音乐作品。此外,还具有“一钟双音”的功能,敲击钟体正鼓部和侧鼓部会发出不同的音。专家用这套编钟敲奏了一曲《东方红》并录下音。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由这古老乐器演奏的《东方红》便随着卫星响彻太空。
展现大国气象
海内六合,秦汉一统。秦汉以来形成的大一统封建帝国格局延续了2000余年,多民族文化的碰撞交融,汇成波澜壮阔的史诗。在展览第四单元“揭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秦汉及以后考古发现”,一件件文物生动展现了各个时代的大国气象。
陕西秦始皇陵兵马俑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威武雄壮的陶俑军阵,再现了秦统一六国的磅礴气势。秦陵兵马俑1号坑出土的高级铠甲军吏俑,身着彩色鱼鳞甲,双手作拄剑状,前胸、后背及双肩各有8朵彩色花结,面庞为长方形,两颊各有一撮浓须,长髯潇洒,体格健硕,昂首挺胸,表现出指挥若定的大将风度。高级军吏俑在兵马俑坑中出土较少,对于研究秦人军阵排列制度有重要意义。
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墓是汉代考古的重大发现,墓中出土的大量精美文物充分反映了西汉时期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以及当时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满城汉墓出土的错金博山炉,炉座饰透雕三龙出水的形象,炉盘上部和炉盖铸出高低起伏、挺拔峻峭的山峦,神兽、人物出没其间,组成秀丽的自然山景和生动的狩猎场面。炉身和盘座分别铸成后用铁钉铆合,通体饰错金卷云纹,纹饰流畅自然。博山炉是用于室内熏香的器具。错金博山炉的炉盖因山势镂孔,香料点燃后,烟雾从镂孔处袅袅升腾,产生仙境氤氲、群兽灵动的效果。此炉汇合仙山、大海、神龙、异兽等多种元素,不仅反映出汉代人的信仰体系,也体现了大汉王朝“包举宇内,囊括四海”的气度。
唐代三彩人面镇墓兽色彩斑斓、栩栩如生,吸引了记者的目光。镇墓兽头上有角,身侧有双翼,兽首表情凶猛,兽身呈坐状,为唐代镇墓兽的典型形象。这件三彩镇墓兽出土于河南洛阳龙门安菩夫妇墓中。安菩为粟特人,随父归顺大唐,因骁勇善战、保卫边疆,被封为五品京官和定远将军,墓志上刻有“大唐定远将军安君志”。安菩生于西域,卒于长安,葬于洛阳,一生颇具传奇色彩。他的故事是大唐开放包容的缩影,也从侧面反映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历程。
百年考古,硕果累累。考古科学发现在中华大地上翻开的一页页历史华章,带给我们自信的底气和前行的力量。
(人民日报海外版 任胜利)
天山烽燧遗址:考古展示1200年前唐代戍边生活
在离中原非常遥远的沙漠烽燧,唐朝戍边官兵会读到怎样的文学作品?考古可以告诉你答案。
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东南90公里处的荒漠无人区,在这个遗址出土了《韩朋赋》《游仙窟》等文学作品,都是唐代流行的通俗读物。
沿孔雀河北岸,自库尔勒市至营盘古城之间长约150公里的范围内分布有11座烽燧,统称“孔雀河烽燧群”,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即为其中一座。烽燧东距营盘古城47公里,东南距楼兰古城233公里,地处罗布泊荒漠无人区,夏季酷热干燥、冬季严寒刺骨,发掘期间近1/3的时间为沙尘暴天气,无电缺水,且没有通信信号,条件极为恶劣。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文物工作者多次对孔雀河烽燧群进行考古调查和研究。2019年,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纳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2019年至2021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连续发掘遗址近18个月,收获喜人。这是国内首次对唐代烽燧进行主动性考古发掘,完整揭示了烽燧遗址全貌,为研究汉唐时期边塞军事建置的布局规律和构筑方式提供了新的参考资料。
沿用近100年,出土遗物再现戍边生活细节
克亚克库都克烽燧修筑于一处红柳沙堆上。以沙堆为中心,分布着烽燧、房屋、土埂、踏步、水塘、木栅栏、灰堆等遗迹12处。居住在沙堆上的戍边将士将各类生活垃圾从9米高的沙堆顶部向下倾倒时,与加固沙堆边缘的芦苇、香蒲等植物一起顺坡向下滚落,形成灰堆。经年累月后,生活垃圾越积越多,在重力、风力、地表阻力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下,轻的留在沙堆半坡,重的滚落至沙堆底部,形成自然分层。烽燧废弃后,此处再无人居住,斜坡上的灰堆被自然的风积沙土覆盖后完整地封存了起来。在罗布泊荒漠极其干燥的气候环境下,这些珍贵遗物才得以保存至今。
烽燧遗址中出土的各类遗物均为典型唐代器物,出土文书、木简带有明确的纪年,已发现有“先天”“开元”“天宝”等年号,同时出土有开元通宝、乾元重宝等钱币。烽燧本体、灰堆等遗迹中采集的8件碳十四标本,在不同实验室测试结果均为公元700年前后。结合历史文献,我们初步认为克亚克库都克烽燧修筑时间约为长寿元年(692)后不久,在贞元六年(790)前后废弃,沿用了近100年。
虽已历经千年,但遗址几乎完整保存着废弃时的模样。灰堆中已累计清理发掘出土各类遗物1400余件(组),种类丰富,均为戍边将士日常生活、工作所用器物残件,质地有陶、铜、铁、木(漆)、石、骨、角、纸、皮、草、纺织品等,其中以有机质文物为主。
生活用品以木器为主,木器既有杯、碗、筷、勺、扣、刀柄及各类用途不明的木件,也有经过削砍的各种木柱、木板和编织呈辫状的树枝。周边生长的植物也常被利用,其中麻的使用最为频繁,遗址中出土有大量成团的麻皮纤维和搓捻而成的各种粗细的绳子。出土陶器均为碎片,可辨器型有缸、罐、碗、碟等。出土纺织品有丝(绢、绮)、毛、棉、麻等,由于残破严重,仅有麻鞋可辨,较为完整的有数十只,鞋体宽大。部分纺织品上可见墨书字迹,其中一件有姓名和籍贯,可能为士兵装衣服的“布袋”之残片。在出土的葫芦残片上发现丁香酸成分,结合出土文书关于“蒲陶酒”的记载,证明遗址中确有葡萄酒存在。
由于戍守任务繁重,有些烽铺距离耕地太远,不便管理,有的还缺乏水源,无法耕种,很多已开垦的耕地都被迫放弃,粮食供应往往不足,士兵还需要打猎捕鱼来补充给养,烽燧周边活动的黄羊、马鹿、野猪、野兔及各种鱼和水鸟都是他们喜爱抓捕的猎物。在遗址中发现了数件用草和红柳签编织的兽夹,出土时,一条羊腿还在夹中。遗址出土大量鱼骨,有的鱼脊椎骨甚至有成人拇指粗,还出土了织补渔网的木梭,木梭保存基本完整,梭身上紧实缠绕着织补渔网的麻线绳。
揭示军事制度,大批汉文文书资料填补历史空白
遗址出土纸文书、木简861件,是近年国内烽燧遗址出土数量最大的一批唐代汉文文书资料,文书内容丰富,诸多方面均为考古新发现,填补了历史空白。文书显示,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为焉耆镇下属军事预警设施,在唐代被称为“沙堆烽”,同时也是一处游弈所治所,属于焉耆镇东境军事防线——“楼兰路”上的一处基层军事管理机构。新发现榆林镇、通海镇、掩耳守捉、横岭烽、悭泉谷铺等军事设施及楼兰路、麻泽贼路、焉耆路等新的防御线路,填补了历史文献关于唐代安西四镇之一焉耆镇军镇防御体系记载的空白。
唐代戍守烽燧的士兵被称为烽子,既要候望放烽,知文书、符牒、传递,又要警固、斸田、备烽具和准备粮草,“昼则荷戈而耕,夜则倚烽而觇”,非常艰辛繁杂。其中放烽是一项主要任务,烽子需要根据知更簿的安排,每天按时站在烽燧顶部值班候望,“昼分为五番,夜分持五更,昼堠烟,夜观火”“每夜平安举一火,闻警举二火,见烟尘举三火,见贼烧柴笼”……根据不同军情点火点烟报警,和平时期还要在早晨和傍晚时分,点烟点火报平安。“万里胡天无警急,一笼烽火报平安”“夕烽来不近,每日报平安”等唐诗名句,即是对戍守烽燧士兵报平安的场景的描绘。
唐代军事制度中有两种特有的侦察方式——游弈和土河,也是烽燧等基层军事机构常常用来“警固”的手段之一。《通典》记载,游弈常与烽铺计会交牌,但这种制度具体怎么运行,并无详细记载。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的考古发掘中,首次出土了计会交牌的实物标本,为我们揭开了谜团。所谓“牌”,就是每日传递的木简。烽铺之间或烽铺与游弈所之间,每天需要将侦察获得的军情,以“计会交牌”方式进行交流或汇报。由于有的烽铺距离游弈所非常远,所以每日只限于邻近两烽之间传递侦察结果,但“牌”积攒了一定时期后,需要全部上交到游弈所,游弈官要检查并登记入藏。
除军事文书外,遗址中还发现大量的书信、文学作品和传统典籍。根据朝廷颁布的勋告文书,我们知道戍守将士来自中原内地的河州、洛州、汝州等地。西域与中原相隔万里之遥,书信成为与家人联系的纽带,书信多以节气开头,如“冬景既终”“春景渐芳”“仲夏极热”等,“平安”“万福金安”等寒暄问候语,殷殷关切之情扑面而来。在一份未寄出的书信中,丈夫还叮嘱“娘子不必忧愁,收拾麦羊,勿使堕落”。传统经典《千字文》《孝经》、文学作品《韩朋赋》《游仙窟》及大量无法辨识的诗词的发现,说明中原的传统典籍和文学作品随着到此戍守换防的中原将士传入西域地区,并迅速在西域各地得到流传。
遍布天山南北的烽燧遗址,是万里长城向西的延续,是家国天下的边陲记忆,在维护丝路交通畅达、保障国家统一和西域社会稳定等方面,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及出土遗物生动再现了边塞烽候制度运行的诸多细节,为研究唐代军事制度和戍边生活提供了实物资料,大量出土文书更将促进敦煌吐鲁番学、文献版本学、书法艺术史等学术领域的研究。(人民日报 胡兴军)
叙利亚发现古罗马时期马赛克,为内战以来最重大考古成果
据美联社报道,叙利亚的考古团队近日挖掘出来一块有1600年历史的罗马时期的马赛克,它重现天日时,几乎还完好无缺。
这块马赛克尺寸为20x6米,面积120平方米,发现于霍姆斯附近的拉斯坦市的一栋建筑下方。在叙利亚内战中,此地曾为叛军占领,直到2018年政府军将其收回。这栋建筑的历史据说可以追溯到公元4世纪,曾为黎巴嫩纳布博物馆买下,后来将其捐赠给叙利亚政府。此前,叙利亚文物和博物馆总局一直在这里做考古发掘工作。
在发表于本周三的新闻稿中,叙利亚文物和博物馆总局说,这是2011年内战开始以来,叙利亚最重要的考古发现。总局的高级官员哈曼·萨德(Hamman Saad)在接受美联社采访时说:“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在全球范围内都罕见的发现。”
该局负责挖掘和考古研究的副局长胡马姆·萨德博士(Dr. Humam Saad)补充说,这幅马赛克展示了包括特洛伊战争在内的许多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神话场景,其中半神英雄赫拉克勒斯杀死了亚马孙女王希波吕塔的场景中出现了亚马孙战士的形象,在同类文物中非常罕见。
这幅马赛克画还描绘了古罗马的水神尼普顿和他的40位情人。
萨德告诉美联社:“我们无法确定该建筑到底是公共澡堂还是其他什么建筑,因为我们还没有完成挖掘工作。”
叙利亚著名女演员、纳布博物馆董事会成员苏拉夫·法瓦赫吉(Sulaf Fawakherji)说,她希望博物馆能够买下拉斯坦的其他建筑,那里也有许多等待被发现的遗址和文物。
“还有其他建筑,很明显,马赛克的范围要广得多,”法瓦赫吉告诉美联社,“拉斯坦在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城市,它有可能成为非常重要的文化遗产地,可以吸引游客到来。”
尽管拉斯坦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但萨德博士说此前这里并没有开展过大型的考古工作,“不幸的是,2017年,曾有武装力量想在社交媒体上出售在这里发现的古代马赛克。”
长期的叙利亚内战使得作为文明古国的叙利亚饱受创伤,历史遗址不断被破坏。其中最重大的事件要数2015年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IS)在占领古城巴尔米拉后,摧毁了有两千年历史的四柱殿、凯旋门和罗马剧院。目前,叙利亚政府正在缓慢重建这些被破坏的文化和历史遗址。(澎湃新闻)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文博圈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