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从街头语汇转向,MADSAKI的“自画像式”风景

原创 2022-10-21

  

“完美的艺术是无聊的。”

——MADSAKI


梵高的自画像、安格尔的裸女、安迪·沃霍尔的猫王、村上隆的太阳花,甚至周星驰的包租婆……都在日本艺术家MADSAKI的绘画作品中得到新的解读。饰以其标志性的“流泪的笑脸”,这些作品旨在利用源自街头艺术的涂鸦语言及当代绘画手法,更新艺术史和文化史上的经典图像。MADSAKI说:“很多人觉得我是恶搞这些名画,其实恰恰相反。我从小就很爱去美术馆,我会想‘如果是现在由我来画这些画,我会这样做。’我认为这是一种‘更新’。”

艺术家MADSAKI。摄影:RK (IG: @rkrkrk) © MADSAKI/Kaikai Kiki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1974年,MADSAKI生于日本大坂,年仅6岁时便跟随父母移民美国,在新泽西州长大。刚到美国的他不会英语,一度受到同学的排挤,很多时间都选择自己一个人度过。在美国长大的经历,让MADSAKI的创作脉络显现出浸润在西方审美体系和价值观的痕迹;而他对祖国日本的文化认同,则始于小时候和朋友互相传阅的漫画书。当时的他,既跟着父亲出入各大美术馆欣赏世界名画,也沉迷日本动漫和插图,“小时候不懂为什么这些艺术形式有高低的区别,对于我来说都是一样的。就像看如今的Instagram的更新一样。”于是,高雅与低俗、流行与经典,多样化的文化元素都在他后来的创作中有迹可循,共同组建了MADSAKI的视觉词汇。

MADSAKI工作室内景 © 2022 MADSAKI/Kaikai Kiki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图片提供:艺术家与Kaikai Kiki画廊

2004年,他从纽约帕森设计学院毕业后回到日本发展。说着一口流利英文的他显得与主流社会格格不入,成为了一个在东西方都无法得到身份共鸣的“文化的他者”,更是经历了数次“文化震撼”(culture shock)。“对于我来说,没有哪里是真正的家。我说英语和日语,但是我觉得自己就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存在,我既不是美国人也不是日本人。我以前很讨厌这件事,但我现在挺喜欢这样的,因为这就是我。”在东京,MADSAKI开始系统地进行创作,吸收西方艺术史和流行文化的参考,发展出颇具个人色彩的绘画风格,而后以挪用大师经典作品的“Wannabie's”系列吸引了艺术界的目光。
喷漆在MADSAKI的绘画作品占据着核心。即使从未参与过街头涂鸦,他却将这种媒介运用自如。而,他却曾坦承自己使用喷漆的方法是错误的,把喷嘴当作画笔的做法和传统涂鸦方法迥然不同,而这样的操作却让他的画作拥有自己独特的笔触质感,既保有草根涂鸦的自由挥洒,又能与白盒子空间和谐共处。

MADSAKI工作室内景 © 2022 MADSAKI/Kaikai Kiki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图片提供:艺术家与Kaikai Kiki画廊

2018年在贝浩登巴黎空间举行个展时,MADSAKI分享自己第一次用喷漆绘制人物的经历:“第一次用喷漆画眼睛,黑色的颜料就那么滴了下来。我先是觉得‘糟了’,但是我喜欢这个效果。人物既像在笑,也像在哭,观众可以有双重的理解。”无论主题为何,他都试图以幽默面对混乱的世界。近期,MADSAKI的创作有了新的转折,开启主观内省和抒发感受的新方向。如同他心中不存在的文化边界一般,他的绘画也没有风格的划分。MADSAKI说,“我的创作是没有边界的。风景画是一种自画像。每个类别之间是没有明确界限

MADSAKI工作室内景 © 2022 MADSAKI/Kaikai Kiki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图片提供:艺术家与Kaikai Kiki画廊

他在中国大陆的首场个展“长夜漫漫然黎明将至”(The Night Is Long That Never Finds the Day)正在贝浩登上海空间举行,此次呈现的系列风景画标志着MADSAKI绘画主题的转变。

“长夜漫漫然黎明将至”展览现场,MADSAKI,贝浩登(上海),2022 © MADSAKI/Kaikai Kiki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摄影:包梦琪;图片提供:贝浩登

自2020年疫情开始以来,全世界的人们都经历了相似频率的动荡与不安,保持社交距离的新常态为艺术家带来全新的创作挑战。愈发割裂的社会,无法预测的未来,让MADSAKI开始陷入对自己所作感到无聊的情绪低谷。今年初春,他和妻子和女儿一起造访了妻子故乡——日本的石川县能登地区。也许是仍然严峻的天气让眼前的景象尤其显得荒芜,MADSAKI对这里感到强烈的陌生,但内心的感受却反而与之共振:“这跟我过去所见过的风景完全不同,也并非唤起了我的回忆,而是恰好对应了我内心的感受。我当时就想,我必须要把这个场景画下来。”在一处无人的海滩后方,他在土路上沿途停留,拍了许多照片,月亮和汽车前灯成为仅有的光源。尽管后来他又多次回到这里,但那个夜晚的视觉记忆却促使他将其转化到画布上,开启从没有过的风景画系列。

MADSAKI,《无题》,2022,布面丙烯与喷漆,200 × 150 cm © 2022 MADSAKI/Kaikai Kiki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图片提供:贝浩登

“我之前从来没有画过风景。这是一个对我来说完全陌生的绘画类型。即使到现在,它仍让我感觉到自己是全然赤裸的,既舒适又不适。”如今在贝浩登上海展出的这一系列风景画均是源自那一夜的景象,在数十层的绘制后,展现出富有个人体验的冥想画面。正是创作风景画的经历,帮助艺术家找到了表达情感的途径,为他指明了新方向。

“长夜漫漫然黎明将至”展览现场,MADSAKI,贝浩登(上海),2022 © MADSAKI/Kaikai Kiki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摄影:包梦琪;图片提供:贝浩登

艺术家此前以创作速度快而著称,该系列却花费大量的时间,有的甚至长达几个月之久。MADSAKI对于喷漆运用也尝试了新的实验,前景中植物的细微琐节似乎在锐化反射车灯的冷白,背景中的天空与地面则厚重安定,画布表面则保留了其标志性的滴洒形态。观众得以从层次丰富的画面中观察抽丝剥茧的个人情感,在相似的社会境遇下与之共鸣。这场展览的标题“长夜漫漫然黎明将至”出自莎士比亚剧作《麦克白》中的一句台词,既是对石川县那个夜晚的呼应,也是对世界未来不确定性的观望。

MADSAKI,《无题》,2022,布面丙烯与喷漆,200 × 150 cm © 2022 MADSAKI/Kaikai Kiki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图片提供:贝浩登

今年4月,创作该系列风景画时,MADSAKI重读了法国诗人阿瑟·兰波(Arthur Rimbaud)的散文诗《地狱之季》(A Season in Hell)。其中,兰波对于错乱而令人迷醉的情境描写,让MADSAKI深深着迷并受之影响,在绘画创作中以相似的意象表达逻辑,在有现实作为依托的画面中,视觉化了情感丰沛的个人经历。他的色彩运用也受到了文森特·梵高风景画的影响,尤其是曾让MADSAKI感动流泪《圣保罗医院的花园》(The Garden of Saint-Paul Hospital),展现了脆弱和力量共存的画面。MADSAKI的工作室里,有一块纸板上有他潦草写下的阿尔伯特·加缪(Albert Camus)说的一句话:“对付一个不自由世界的唯一方法是变得如此绝对自由,以至于你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反抗。”他在风景画中描绘的黑暗无际,却闪耀着冷色调的光芒,仿佛月光照亮了大自然的所有细节——这样的光亮恰是对黑暗的反抗。如此,他笔下的黑夜虽漫长却隐含希望。

MADSAKI工作室内景 © 2022 MADSAKI/Kaikai Kiki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图片提供:艺术家与Kaikai Kiki画廊

在展作品均为《无题》,也许是不愿将风景画与其灵感来源的具体地理位置扯上强硬的关联。毕竟,MADSAKI将他这一系列风景画称作一种“自画像”,虽然表面上其画面来自具体场景的再现,其内核却围绕艺术家心境的变化而展开——而这种变化,则是通过绘制风景画的过程而完成。当他画人物时,画的是世界;画风景时,却画的是自己。

文丨Georgina Zhao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artnet资讯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自画像式

13454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