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2
分享
- 当代唐玄奘 | 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遇见敦煌」数字内容支持介绍
-
原创 2022-10-04



「遇见敦煌」艺术光影展
上海站

上海站继续沿袭了北京站的360°大空间进行全景光影表达,根据上海站的空间形态,将中心“万花筒”改成了更具动线感的布局。
丽昂数字CEO与主办方领导
创作,源于对各种文化的尊重。为了将千年的敦煌文化通过最新技术手段与当代人的思维方式诠释出来,作为数字内容艺术制作的我们,也是精心挑选了顾问团队。
本篇首先介绍位于日本山梨县的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给到的内容支持。
已经过世的平山郁夫先生不仅是日本著名的画家,也是一位敦煌保护者,他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即访问了敦煌,并且与当时的敦煌文物研究所所长常书鸿老师(本次展览的艺术顾问常沙娜老师的父亲)结下了不解之缘。之后,他主导设立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丝绸之路基金”资助敦煌学研究,并且通过民间筹款方式向敦煌研究院捐赠了2亿日元,使得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得以成立。

/ 平山郁夫
1959年,平山郁夫以《佛教传来》在日本美术界崭露头角,其后相继以《入涅盘幻想》、《大唐西域壁画》等佛教题材的画作成为日本最顶尖的画家。七十年代以后,差不多每年他都会到沿着丝绸之路到中亚以及印度等地考察和写生,创作了大量具有中亚地方风情的作品。他长期坚持以绘画艺术和文化友好交流,呼唤和维护世界与日中之间的和平,并为此做了大量积极有益的工作。因此,平山郁夫在民间有着“当代唐玄奘”的称号。
1975年起频繁访华和举办个人画展。第一次访问敦煌莫高窟时,受到敦煌文物研究所的常书鸿所长的热情接待,他在感受到敦煌壁画强烈魅力的同时,也深深为以常书鸿为代表的研究者们在莫高窟那样艰苦的环境中坚持壁画临摹与研究工作的精神所感动。
1984年~ 出任日中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
1986年~ 被中国中央美术学院聘为名誉教授。
1988年~ 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亲善大使,主要负责抢救世界文化遗产方面的工作。
1989年~ 出任东京艺术大学第6任校长。期间,常常率领学生到敦煌观摩学习敦煌艺术,并要求学习东洋绘画的学生必须去敦煌学习过才能毕业。
1990年,捐赠100万美元设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丝绸之路基金”,资助敦煌学研究。
1992年,被选为日中友好协会第4任会长。
1994年,捐赠2亿日元,成立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
1998年,被授予日本文化勋章。
2002年,中国政府为表彰他为促进中日文化交流作出的杰出贡献,向他颁发了“文化交流贡献奖”。
近几年,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的藏品仍旧持续在中国各地博物馆展出中,包括:
敦煌研究院、

中国国家博物馆、

长沙博物馆、

山西博物院、

宁波博物院、

深圳博物馆、

陕西历史博物馆、

四川博物院等。

今年8月18日,“灿烂记忆:从美索不达米亚到犍陀罗——东方文明古国冶金术展”在敦煌莫高窟揭幕。此次展览是敦煌研究院与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近年第三次合作,进一步多方面、深层次地介绍了“丝绸之路”的伟大文明和历史,传承平山郁夫的“敦煌情缘”中蕴含的和平友好祈愿与共同文化价值观。
此次展览共展出从地中海沿岸,到中亚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金属类文物221组件、丝路钱币33枚,以历史的眼光从人类冶金术起源较早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到中亚阿姆河流域,从犍陀罗地区再到东亚诸国,串联起时间跨度长达4000多年、范围遍及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上各大文明区域冶金术的变化图景。

数字影像 内容支持
1
取自平山郁夫画作的鸣沙山月牙泉
平山郁夫曾经到丝绸之路的各地进行过140多次旅行、探访,留下了以丝绸之路为题材的众多的画作和素描。

本次的「丝路史话」篇,为了秉承作品整体的壁画风,在表达敦煌鸣沙山月牙泉的时候,采用了平山郁夫画作风格进行了延展创作。


2
丝绸纹样
平山郁夫夫妇1970年代以来,一直收集丝绸之路美术品,近年来很多丝绸之路的文化遗产因民族纠纷和政局不稳而面临着危机,因此,平山夫妇为了加深人们对丝绸之路文化的了解、认识保护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捐赠出了这些文物,收藏于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

本次的「丝路史话」篇,采用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的众多丝绸藏品,将丝绸纹样做成无数条胶带状,仿佛将整个空间包裹。

介绍其中的一种带有连珠文的刺绣裂
中亚 公元6世纪后半 蚕丝 24.4cm×宽62.2cm
连珠圆文中是猪的头部,圆文的中间是用链式刺绣书写的粟特文。这个赤地猪头圆文刺绣裂是巴米扬(6ー7世紀)、粟特的后槽壁画(650ー655年左右)里绘制的贵人身上的衣裳,这是经常在达姆加恩(伊朗)的壁材中看得到的。链式刺绣在公元2世纪的帕尔米拉遗迹中已经出土过,在当时应该是广泛被运用的技术。


3
曾在丝绸之路产生贸易的各类器皿
本次的「丝路史话」篇,采用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的多个器皿藏品,让器皿在包裹整个空间的丝绸纹样上不断跳跃翻滚,代表了当时贸易的繁盛。

//

水罐
地中海希腊 公元前610‐前590年 碱性土器 高41.5m
用于把葡萄酒倒进酒杯里的容器。在被划分为4段的水平画面上,用黑像式技法(涂上黑色颜料,用铁丝一样尖尖的器具刮掉细节)描绘了狮子、豹、牛、山羊、鸟。模仿金属器物的形状,从罐身上交替出现的草食动物和肉食动物的动物文中可以看出,其受到亚述等古代西亚美术的强烈影响。


花卉文装饰碗
西亚 公元前5‐前4世纪 阿肯梅内斯朝波斯玻璃 高7.0cm 直径11.6cm
淡绿色透明玻璃碗。当时因为还没发明吹玻璃的技术,所以是铸造玻璃制作的。口部优雅地外翻,底部刻有莲花瓣的设计,与当时普及的金属器皿是共通的工艺。

绿釉兽角样杯
西亚伊朗 公元2‐3世纪 帕尔蒂亚陶器 高36.0m
有两个把手的施釉兽角样杯。前面的部分是羊或鹿的头部,上面有头发茂盛的女性头部;上方有着横卧于宴会用长椅上、手持酒杯的人物。

突起装饰碗
西亚伊朗 公元3‐4世紀 萨桑朝波斯玻璃 高8.0cm 直径11.1cm
萨桑朝波斯继承了罗马的吹玻璃技法,让玻璃制作工艺在欧亚大陆广泛开花。从淡绿色玻璃碗的躯干部到底部有突起文,这是在玻璃冷却之前用镊子之类的工具捏出表面的超高技术。

圆形切子碗
西亚伊朗 公元5‐7世纪 萨桑朝波斯玻璃 高9.0m 直径10.6cm
淡褐色的透明玻璃碗。厚地空中吹,用圆形砂轮(磨床)做成的切子装饰,6段的圆文又深又尖锐。完全没有受到风化的影响,因为至今未被埋在土里,而是在人们之间流传,所以仍旧保留下了制作当时的样子。


祝宴图六稜杯形
中亚 公元7‐8世纪 银 直径22.4cm
特征性莲花花瓣的六稜形大杯,在银上镀了金,是当时来往贸易的粟特人的银器。在器皿的中央坐着一对男女,男性拿着羊头形兽角样杯。周围被划分为六部分,有演奏琵琶和笙、跳舞的姑娘们,穿着伊朗风格的短上衣、交杯换盏的男性。在其口缘部可以看到刻有被认为是所有者名字的帕夫拉米文。

镀金银制壶
西亚伊朗 公元6‐7世纪 萨桑朝波斯银、镀金 高16.2cm 直径9.7cm
银制壶的四周有着伴随了狗、鸟(可能是孔雀)、孩子的女性,女性穿着单薄的衣服,手里拿着石榴等果实和器皿。这是在萨桑朝波斯王侯们的宴会上使用的器皿。连珠文的部分,上部和下部连接在一起。

海兽葡萄镜
东亚中国 公元7世纪唐 青铜 直径21.2cm
内侧是伏形的野兽,周围有六只海兽(猊),中间配有葡萄唐草文。外侧是十二只鸟,和内侧一样有着葡萄唐草文。所谓“海兽”其实到现在也并未明确其意思,但被认为是沙漠对面的野兽,可能是表示西方国家的野兽吧。
先来观看北京站的精选视频吧,
期待上海站的更多惊艳!



END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IMMERSIVE CREATIONS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