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多感官沉浸式数字艺术解密建筑大师隈研吾的建筑美学

2022-09-22



享誉全球的日本建筑设计大师隈研吾体验大展——中国巡回展·首站,正在北京嘉德艺术中心展出。展览围绕隈研吾提出的“五感的建筑”观念为脉络深度阐释其对后疫情时代,未来建筑设计方向的定义与思索——即“建筑应诉诸人的所有感官,给人的内心带来慰藉”。


展览中展出由隈研吾建筑作品衍生的数字多媒体作品,全程融入不同音乐注解建筑的精神内涵。展览共涵盖5个展览单元,以“视、听、触、嗅、味”一系列多元感官印记为线索,从宏观与微观的层面感知隈研吾的建筑美学,建立建筑场域的连接与对话,探索隈研吾在建筑设计中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关怀,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注解,获得后疫情时代的精神疗愈。


展览不仅首次展出隈研吾的书法作品,首次使用与建筑对应的香氛,而且首次提出“五感的建筑”这一设计理念。



“五感的建筑”是隈研吾关于建筑设计的重要理念,即:建筑应该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人类五种感官出发,全面调动人的感官参与,建立人与建筑之间的关联,从而满足人对建筑所营造的空间和时间的获得感。


展览现场,图片来源:嘉德艺术中心


隈研吾的建筑设计思想


隈研吾(Kengo Kuma)是日本著名的建筑师,作品遍布全球20多个国家,并获得了众多权威奖项的认可。



“保存现存的人文与自然”是贯穿于隈研吾所有作品的设计思想,他致力于打造有温度的、以人为本的建筑。目前,他和他的团队正专注于可取代混凝土、钢铁的新材料研究,如木头、竹子、铝、纸、亚克力、瓦、陶瓷、碳纤维、膜等,从而探索后工业时代的全新建筑形式。


木头

/梼原町木桥博物馆



梼原町木桥博物馆位于日本高知县,结合了日本传统美学与当代建筑元素,这个“漂浮”在空中的建筑由无数相互交织排列的木梁架组成,所有结构都由建筑底部的一根中心支柱支撑。博物馆两头设有两部全玻璃景观电梯,但这两个透明的玻璃体被巧妙的隐藏在背后的植物景观中,突出了全木质结构的建筑主体。


竹子

/
长城脚下的“竹屋”



竹屋建在狭窄的山岩之上的建筑,姿态舒展,与环境浑然一体,大量竹子的运用,将中国的传统建筑风格和日本建筑的空间感有机结合,体现了东方文明的精神气质和艺术风格。




/
北京前门



该改造项目位于前门东侧,在北京旧市区的中心,建筑外立面上的铝幕由两种铝制构件如同拼图一般组合而成,形成雕窗式的有机立面图案,并与原有的砖墙结构以及玻璃幕墙相结合,产生了一种平衡的透明感,将四合院面向胡同街道开放。



/
私人博物馆


这是隈研吾为一座私人博物馆做的室内设计,里面收藏了于 2005 年逝世的西班牙大师 Antoni Clavé 的作品,包括绘画、雕塑、舞台和服装设计等。隈研吾在整个空间使用了传统的日本纸「和纸」作为装饰, 主要用于博物馆的中央楼梯间和天窗的衬里,半透明的质感创造了光与影的微妙反应。


亚克力

/
透明感花卉主题餐厅 



“Nacree“餐厅通过从天花板上悬挂下来的亚克力筒,在餐厅的不同区域之间建立透明的帘幕和分割区域;装饰性花朵的茎插在它们之间,这种不透光的性能让人造光汇聚或扩散。“透明”的方式让餐厅与就餐环境浑然一体,隈研吾也在该设计的其余部分延伸了植物和透明性的主题。



/
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 



由隈研吾设计的民艺博物馆坐落于中国美院的象山校区,建筑形式与当地的地形地貌相呼应,以温和的形式嵌入到绿色环境中。建筑物的屋顶由一些废弃的屋瓦覆盖着,建筑立面同样使用这些废弃的屋瓦,固定在交织的不锈钢丝上。这样的立面帮助控制外部视野,并形成了有趣的室内光影效果。


陶瓷

/陶瓷之云



陶瓷之云位于意大利北部雷焦艾米利亚一座交通环岛上,陶瓷大多数情况下仅作为混凝土结构上的装饰性材料,而隈研吾在考量了陶瓷的强度之后,运用陶瓷作为结构材料,大块的炻瓷板经机械处理和特殊设计的金属件相连组成了这些元件。这个装置长40米,高7米,纵线是直径18mm的钢管,横线是1052块1200×600×14mm的瓷砖。用陶瓷创作了一座像云朵一样的纪念作品。


碳纤维

/
抗震办公楼



CABKOMA绳索由日本的 Komatsu Seiten 纤维实验室发明,其中利用了合成的无机纤维,包裹在热塑性树脂里,六根细股的碳纤维杆再紧紧的拧在一块,就成了一根结实的绳索。160米长的CABKOMA绳索仅重12公斤,相同强度的钢缆大约是其5倍重,非常便于运输。这种材料被隈研吾用在了 Komatsu Seiten 办公室的外围,每一根的定位都经过电脑的精确计算,充分考虑了水平地震力的影响,以及从南北向和东西向的位移。



/
茶室



隈研吾这个项目中提出一种动态的“可呼吸的建筑”的设想,不同于传统的以玻璃纤维为基材的膜材料,TEE HAUS中使用了由聚酯线链接在一起的双层膜结构,中间充上气,形成可控的体量,这个双层膜更为柔软和透光,当膨胀和收缩时建筑仿佛真的在呼吸。


隈研吾建筑美学沉浸式数字影像展


整个沉浸影像共由角川之幻、叠影之境、隐世之美三个篇章组成,依托隈研吾的建筑美学,从地壳板块冲突产生的武藏野高地得到灵感,壮阔的创作愿景与隈研吾作品形形色色的元素糅合在一起,逐渐走向不为物理世界所束缚的抽象几何形状,最后回到具象的空灵竹林。下面我们一起进入《五感的建筑》沉浸影像空间~~


篇章一/角川之幻


关键词:觉醒 角川花岗岩


新⽣的⼒量

⼀个新⽣命的开始

花岗岩的流动、震动、岩浆的翻涌



“这才是建筑的原点。无法与大地割裂开的,才是建筑。我重视的是回到那块大地,重新审视建筑;回到那块大地,再一次将建筑与大地连接起来。⼀切是从沉睡的⼤地间唤醒。”——隈研吾



角川武藏野博物馆外立面 | 沉睡的大地被唤醒,岩浆熔石凝固而成的石头,是最能代表大地力量的象征。成为角川武藏野博物馆的外立面材料。


图为角川武藏野博物馆外立面



花岗岩矩阵效果

花岗岩矩阵现场


角川博物馆内部书架 | 穿梭于书架与花岗岩组成的隧道空间中,过程中岩石由不规则变成规则堆砌,到达角川书架组成的庞大书架宇宙中。


图为角川博物馆内部“书街”

角川书架动态效果


篇章二/叠影之境



关键词:极简结构空间

重叠、激扬、无向之界的遨游

黑色的幻想、力量感的元素、建筑本结构的抽象线条

从秩序变成无序的席卷

一切建筑都似有了生命



“我最近在想,我做的事情用一句话说,就是把体块(volume)分解掉吧。把体块分解成点,线,面,才能通风透气。通风透气,人与物,人与环境,人与人才能重新建立联系。——隈研吾


图为隈研吾设计的梼原木桥博物馆

图为隈研吾设计的GC口腔科学博物馆


Part1书架结构开始延展出隈研吾常用的木质结构和空间,逐渐延展到黑白线框,呈现线的动态穿梭。


效果图

现场图


Part2建筑的抽象的线在空间中发生层叠、错落的运动,穿插着光影的变化,产生噪波感,整体由硬变柔。


效果图


现场图


篇章三/隐世之美



关键词:负建筑 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介入于自然的美感

天、水、云的参与,让建筑趋于无形隐于其中

在四季变换间,尽显东方禅意



“离开迄今为止最适合集中生活的混凝土、铁等材料,回到木头里、回到纸里,回到这些自然材料里。”——隈研吾


长城脚下的公社之竹屋 | 春季,翠竹摇曳。夏季,凭栏听雨


图为隈研吾设计的长城脚下的公社之竹屋

竹林影像效果

竹林影像现场


桦树苔藓教堂 |  秋季,浓郁秋色。冬季,归隐自然


图为隈研吾设计的桦树苔藓教堂

冬季影像效果


《竹涧》装置 |《竹涧》重现了隈研吾的内心深处描绘的“原风景”,展现出隈研吾关于“自然的建筑”的哲学与生态环保的思想。


图为隈研吾设计的《竹涧》装置

《竹涧》装置影像现场



明:本文由城市光网整合,图文素材来源材料在线、新媒体艺术,如需转载或有疑问请联系小编(微信号:snowwhiteche)~

END



本文编辑 | cxf
投稿、合作 | cxf@urbanlight.cn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城市光网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沉浸式数字艺术 日本建筑设计大师 建筑设计

18643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