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文博日报】国家古籍5年规划公布 | 北京逛馆有新政策 | 浙江又有新发现

2022-10-14


    2022年10月14日    


【综合】

■   《2021—2035年国家古籍工作规划》公布

■    四川:深挖古蜀文明遗珍 保护传承千年文化

■    大遗址保护的“陕西实践”

■    古籍数字化,文明触手可及

■    杨光荣调研武王墩墓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工作


【博物馆】

■    北京:部分博物馆谢绝行程卡显示有7日内京外旅居史人员入馆

■    上海:从“云观展”到“云治馆”

■    河南:开启博物馆“新表达”

■    湖南:“科技之光”让文博更有“力量”

■    西安多家博物馆暂停开放

■    潍坊市博物馆系统“十佳”出炉

【考古】

■    环境考古助溯源

■    浙江云和发现新石器晚期至夏商时期大型遗址


《2021—2035年国家古籍工作规划》公布


近日,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印发《2021—2035年国家古籍工作规划》,对全国古籍工作重点方向、重点任务和重点工程项目作出规划部署。

规划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精神,落实全国古籍工作会议要求,立足新时代古籍事业全局,围绕古籍工作发展目标,聚焦高质量发展,系统谋划推进古籍保护、整理、出版和利用工作。

规划分正文和附件两部分。正文包括总体要求、推进重大工程建设、加大古籍抢救保护力度、提高古籍整理研究能力、提升古籍整理出版水平、统筹古籍数字化建设、促进古籍资源普及推广、推动经典古籍对外传播、创新古籍人才队伍建设机制、组织实施等10个部分,设置了重大工程、古籍保护工程、古籍整理研究和出版工程、古籍数字化工程、古籍资源普及推广工程、古籍对外传播工程、古籍人才工程等7个专栏,专栏中安排40个重点项目、重点任务。附件为遴选出的第一批421个重点出版项目。

编制古籍工作规划是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的重要职责,此次发布实施的是古籍小组编制的第8个规划。规划要求,各地各有关工作部门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切实推进规划实施,确保古籍工作中长期规划落到实处。


四川:深挖古蜀文明遗珍 保护传承千年文化


当“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的三星堆遗址新一轮祭祀坑发掘工作即将进入尾声之际,在四川甘孜州稻城县广袤的高原上,罕见的超大型旧石器时代旷野遗址——皮洛遗址的考古发掘仍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十年来,四川文博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传承巴蜀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重要作用。上述遗址双双入选“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背后,便是四川多年来深挖古蜀文明遗珍,保护传承千年文化的坚持。


三星堆博物馆。 张浪 摄


十年来,四川通过实施六江流域、川西高原、成都平原等区域性考古调查,丝绸之路南亚廊道、蜀道等文化线路综合调查,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等各时期重要遗存专项调查,基本摸清四川全省地下考古资源状况,特别是在旧石器时代考古调查工作取得重要进展,新发现近百处旧石器时代遗址,填补四川旧石器文化遗存的多项空白。


随着时代发展,科学技术提供的新手段、新工具为考古发掘插上科技的“翅膀”。三星堆遗址本轮祭祀坑考古发掘创造性地采用了田野考古与实验室考古相结合、精准发掘和科学保护相结合的新模式,建设考古发掘舱、集成发掘平台、多功能发掘操作系统,实现了考古发掘、系统科学研究与现场及时有效的保护相结合,极大提升了考古工作的质量与水平。


皮洛遗址考古发掘现场。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以三星堆遗址考古与研究为示范,四川在旧石器、新石器、巴文化遗址等考古项目中逐步推动多学科协同和综合研究,多单位多学科聚力,科技优势在考古领域发挥成果初显,发掘研究全过程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


在科学有序的考古发掘与研究基础上,十年来,四川坚定不移地高质量开展文物保护展示工作。《四川红色资源保护传承条例》《四川省三星堆遗址保护条例》《乐山大佛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法规颁布出台,《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四川省世界遗产保护条例》等行政法规修订实施,为文物保护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现场。 张浪 摄


在此基础上,藏羌碉楼与村寨、丝绸之路南亚廊道、宋(蒙)元山城防御体系遗址、蜀道、茶马古道等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全面推进。三国蜀汉文化研究传承工程、古蜀文明保护传承工程、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等有序实施,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国家文化公园是文物保护、展示、利用的重要载体。四川省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四川段建设成效初显,已顺利完成黄河流域四川段文物资源调查,基本摸清黄河流域文物资源“家底”;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四川段建设加快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四川段文物保护专项规划启动编制,长江文物资源调查全面铺开,尧坝古建筑群、中国营造学社旧址等长江流域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维修保护、环境整治、展示利用等项目有序实施。


与此同时,为充分彰显文物时代价值,让文物“活起来”,十年来,四川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该省依托三苏祠、武侯祠、杜甫草堂、吴玉章故居等名人故居和德阳文庙、昭化古城等文物古迹,建设一批以文物为依托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研学教育基地,充分发挥文物教育功能。


武侯祠。 四川省文物局供图


随着“博物馆热”兴起,拥有409座博物馆的四川更成为全国游客的热门打卡地,三星堆博物馆频频爆满、眉山三苏祠博物馆深入挖掘阐释“三苏”文化、建川博物馆聚落记录红色回忆、各类小微博物馆闯出新路……经过数字化赋能,文物资源早已不再“藏于深闺无人识”,而是走入民众生活,向世界传递坚定的文化自信。


考古发掘、文物保护、文博展示、文化传承……在这个文物资源大省,一颗颗历史文化明珠闪耀,汇聚成浩渺星海。

(中新网 岳依桐)


大遗址保护的“陕西实践”


9月28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周原遗址保护总体规划(2021—2035年)》,这是继《芦山峁遗址保护规划》《秦咸阳城遗址保护总体规划》之后,近期陕西省第三个有关大遗址保护规划的实施,为大遗址保护展示利用“保驾护航”。回眸陕西省这些年对大遗址保护工作的“陕西实践”可圈可点。通过不断实践,探索出了大遗址惠及当代生活的“陕西模式”。


以“规划”促进“互赢”

《周原遗址保护总体规划》明确了从2021年至2035年的15年间,周原遗址保护的原则、目标和策略,为宝鸡市依法保护周原遗址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具体指导;《芦山峁遗址保护规划》提出对周边环境进行生态整治,展示规划主要有宫殿展示区、聚落展示区和综合服务区,启动遗址公园建设;《秦咸阳城遗址保护总体规划》将纳入西安市及西咸新区国土空间规划,结合渭北西汉帝陵群,打造秦汉文化综合展示带,推动彰显华夏文明的重要承载地建设,促进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实现互促互赢。


不管是今年公布的3个大遗址保护规划,还是前些年西安城墙、阿房宫、龙岗寺、乾陵、汉长安城、石峁等遗址的保护规划,都是以“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文物工作方针为指导,突出遗址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挖掘遗址的文化内涵,做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


而在2005年颁布实施的《陕西省秦始皇陵保护条例》,是地方性文物保护法规,也是陕西省关于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专项法规,这为秦始皇陵的保护利用提供了法律依据,具有划时代的意义。2021年修订的《陕西省秦始皇陵保护条例》,包括对文物本体和自然风貌、生态和地理环境统一保护,囊括了封土及地宫,内城、外城及相关遗址,陪葬坑以及陵园附属设施等,面积扩大了十余倍,这对我国大遗址保护来说可谓是有益的尝试,也为陕西省其他帝王陵的保护提供了借鉴作用。


2012年以来,先后投入资金8.2亿元,实施了秦始皇陵、汉长安城、大明宫等大遗址的保护工程80余项,使大遗址得到了有效保护。陕西省委、省政府先后两次(2014、2017年)向中央报告这一做法的创新成效,得到肯定。


依托大遗址的保护规划,秦始皇陵、汉阳陵、大明宫等遗址公园的保护利用成果已经反哺市民。在陕西省2022年文物工作的重点安排中提到:在提升大遗址保护利用水平方面,陕西将全面提升秦始皇陵、汉阳陵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保护管理水平,积极实施秦雍城遗址、汉长安城遗址等保护展示工程,打造国家一流大遗址保护利用示范样板。推进王石凹煤矿工业遗产、北首岭遗址、良周遗址等省级文化遗址公园建设。开展第二批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和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申报工作。


把“废墟”变成公园

“地下气象万千,地上绿意葱茏”,用这句话形容陕西省在大遗址保护方面做出的成果再合适不过。曾经的汉长安城遗址,村庄建在遗址之上,现在确定的保护范围为75.02平方千米,除裸露地面的城墙和建筑遗址外,80%以上为地下遗存,已建成开放的汉长安城未央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一期区域,遗址区和绿化景区相得益彰,是繁华都市中可寻的一处放松之地。


目前,陕西已建成基于考古成果的博物馆及遗址公园100余家,创新建设了首批25处“省级文化遗址公园”;建成汉阳陵、大明宫、汉长安城、秦兵马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4个、立项8个,总数居全国第一。


在保护文物遗迹之外,遗址公园也肩负着城市公园的功能,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宽阔的场地、专用的跑道、多样的体育设施,是理想的休憩之地。除了休闲,不少遗址公园设置了专业展览、举办考古研学和有趣的活动,既能“涨姿势”,又可拍照“打卡”。


在今年的陕西文物工作重点中,着重提出将实施秦始皇陵、汉长安城未央宫、汉阳陵和唐大明宫等遗址保护展示和环境整治提升工程,组织实施公园年度运行监测评估,实现监测常态化管理;加强龙岗寺、石峁、秦咸阳城、统万城、乾陵、阿房宫、周原、杜陵等遗址保护利用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陕西大遗址保护展示利用整体水平;完善省级文化遗址公园建设框架,持续开展文化遗址公园建设,力争形成2处至3处具有示范意义的文化遗址公园试点。


将“历史”变成“名片”

20世纪50年代的半坡遗址发掘,60年代的乾陵陪葬墓发掘,70年代的秦俑发掘,80年代的法门寺发掘,90年代的汉阳陵发掘,到21世纪以来韩城梁带村遗址、岐山周公庙遗址、高陵杨官寨遗址、神木石峁遗址的发掘,以及汉文帝霸陵的发现等,每次重大考古发掘对陕西来说不仅仅是知名度的提升,更是兴盛旅游产业的良机。


依托匈奴族后裔赫连勃勃所建立的大夏国都城遗址,横亘在毛乌素沙漠里的统万城考古遗址公园已建成开园迎客,苍凉壮美的历史遗迹,神秘感十足的匈奴文化吸引众多人的眼球;依托考古发现,陕西建立了全国首座考古学科专题博物馆——陕西考古博物馆。该馆将文物与出土背景结合,以考古的视角解读遗址,勾勒出中国考古和陕西考古的发展脉络,让公众走进考古、了解考古,共享文化遗产保护成果……从我国首座遗址博物馆——西安半坡博物馆1958年建立以来,陕西几乎每十年就有一个依托重大考古发现建设的博物馆出现,孕育出了半坡、秦始皇陵兵马俑、法门寺、汉阳陵等一批蜚声中外的大型遗址博物馆,成为让世界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金色名片”。


一处处大遗址的利用,一个个新地标的出现,市民走进“颜值”与“内涵”兼备的遗址区域,眼里看到的是美景、是历史,心里感受到的是千百年来精神的传承和刻在骨子里的文化自信。

(三秦都市报 赵争耀)


古籍数字化,文明触手可及


近些年,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让古籍重获新生的工作中,作为古籍数字化成果之一的“北京大学—字节跳动数字人文开放实验室”研发的古籍数字化平台“识典古籍”测试版于10月11日正式上线。该平台涵盖390部经典古籍,主要来自《四部丛刊》,共计3000多万字。据介绍,未来三年,“识典古籍”将陆续完成一万种古籍的智能化整理工作,基本覆盖儒家、道家和佛学的核心典籍目录,并将全部免费开放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拥有的古籍可谓浩如烟海。有数据显示,我国现存5000万册/件古籍,它们不仅是我国文化和思想的宝库,也是世界文化和思想的宝库。保护和利用好这些古籍,对于人类文化遗产保护厥功至伟,对于世界的发展也将提供有益的借鉴。


古籍数字化保护的好处,在于提高了保护的效益。据专家统计,要将现存古籍全部修复整理出来,可能需要300年时间,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修复整理,大概二三十年就能完成。很显然,只有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才能更好地保护、发掘和利用好古籍。因此,在传统的原生性保护之外,实施再生性保护,将古籍数字化,必将加快古籍保护的步伐和力度,有助于充分发挥古籍的作用。


古籍数字化保护的好处,在于能够更方便地被人们所使用。保护古籍,不是为了将其束之高阁,也不是只为了学者、专家研究使用,而是要让更多人,包括普通人,也都有阅读和利用古籍的机会。只有阅读和使用古籍的人越来越多,文化的传承才不会中断。古籍数字化,可以将古籍进行整理,变成便于现代人阅读的数字化文本,自动加注标点,最大程度消除阅读障碍。不只如此,随着人们阅读方式的转变,数字化已经成为大势所趋。随着古籍数字化,“识典古籍”将上线手机移动版,这意味着在手机上,在平板上,能接触到现有的相应典籍,让文明成为一种可以感知、可以估摸,可以交互的数字化产品,真正实现“让文明触手可及”的目标。这对于助力古籍文化传承和研究,对于古籍的运用和价值发挥,会发生巨大的裂变效果。


古籍数字化保护的好处,还在于其未来。通过对古籍中的书名、人名、地名等进行标注,识别这些专有名词之间的关系,建立古籍里的知识图谱,使其与百科、各种问答应用、旅游产品等联系在一起,将给人们提供更好的阅读体验和更高的使用效率。


古籍保护的最高层次是传承性保护,即将古籍里面蕴含的信息、知识活化,让更多人了解古籍蕴含的历史文化。有人从古籍中“打捞”宋代的食谱,将其复原为看得见、吃得着的宋代美食;有人通过古籍考证古代服饰,将平面的考古资料还原成立体造型;有人从《牡丹亭》中寻找艺术灵感……这些古籍活化利用的案例,表明了古籍保护的意义所在。古籍数字化保护,显然将为更多人活化利用古籍提供方便。

(四川文明网 关育兵)


杨光荣调研武王墩墓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工作


10月11日上午,江苏省副省长杨光荣一行来到淮南战国楚王陵(武王墩墓)调研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工作。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袁华,市长张志强、副市长张劲松,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叶润清、副所长宫希成,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程昊等陪同调研。



杨光荣一行详细听取了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关于武王墩墓考古发掘进展、考古发掘现场和出土文物保护方案及多学科合作研究情况的汇报,淮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关于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的汇报,并实地查看了临时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现场。杨光荣指出,武王墩墓的考古发掘意义重大,要在确保安全、做好各方面充分准备工作的情况下开展考古发掘工作,要加大对墓葬本体周边环境、文物遗存及战国历史的整体研究,认真编制保护和利用规划,依据规划开展后续研究、建设、利用工作。杨光荣强调,要进一步强化文旅融合的理念,促进文物保护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做到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不断提升淮南文化旅游的知名度、美誉度。(淮南市博物馆)



北京:部分博物馆谢绝行程卡显示有7日内京外旅居史人员入馆


据文博圈了解,北京市内部分博物馆谢绝行程卡显示有7日内京外旅居史人员入馆参观,文博圈温馨提示:大家在参观博物馆前,请及时了解馆方发布防疫信息更新。


上海:从“云观展”到“云治馆”


增强现实(AR)让亿万年前的恐龙在观众面前栩栩如生,精准导航使得城市历史在参观过程中“活”起来,物联网等技术还让博物馆建筑本身也实现智能化、数字化……


如今,走进上海市历史博物馆、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等,数字化转型正在让博物馆拥有“数字双胞胎”,从“云观展”出发走向“云治理”,也为博物馆如何更好吸引年轻人、讲好“灵动”的科普故事探索路径


2021年9月,上海首个数字孪生博物馆系统在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线,该系统具备展馆导览、动态应急预案、视频虚实巡检等功能,1:1的三维数字孪生让实体的博物馆在网上“活”起来。


如今,该系统2.0版本已升级上线,提供了14个数字化场景。记者看到,不仅是突破传统展品上网、“云”上观展等数字化模式,数字孪生正通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手段,全面赋能场馆管理,提升观众服务水平。博物馆从此如同拥有了一位“孪生伙伴”,以更加精准、便捷、个性化的方式守护上海的历史文脉。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是一座综合反映上海地方历史的地志性博物馆,从建筑到展品,处处是历史的印记。该馆展厅面积9800平方米,藏品总数约11万件,馆藏重要文物有物华号百子大礼轿、上海汇丰银行铜狮、陈化成督造的振远将军铜炮等。


如今,在数字化的赋能下,这里厚重的历史正变得活泼灵动。“真的很神奇,我第一次知道博物馆可以有会观察的‘眼睛’和会思考的‘大脑’!”一位讲解志愿者说,“即使是在高峰时段,每场讲解的观众人数也是20人左右,今天我才知道,原来是数字化管理系统对高峰期入馆人数进行了控制和分流。”


上海市城运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上海正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这一数字孪生系统依托上海城市运行“一网统管”的框架和上海城市运行数字体征的理念,对上海市历史博物馆进行超精细的三维数字化复原,并实现政府业务数据、物联感知数据、环境天气数据等多维实时动态数据的对接。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副馆长周群华说,2.0版数字孪生博物馆系统不仅可以智慧监测能源消耗,用行动实现双碳目标,还用小程序等提升游客体验度,让游客在手机端就能体验上海历史的沧桑记忆。


打开手机屏幕,站在指定位置,对准动物模型……手机屏幕上,肉嘟嘟的马门溪龙从博物馆空间走向它所生活的侏罗纪晚期的草原;“史前掠食者”毁灭刃齿虎凶狠地露出长长的利齿,伴随着画面出现的还有其咬合力数据;生活在约320万年前的南方古猿“露西”牵着孩子走来,他们虽长有毛发、面部特征接近猿,但已能直立行走;约7000年前长江中下游的村落里,人们使用骨耜等工具开垦稻田……


在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使用手机或平板电脑,观众就可以利用“上海自然博物馆AR”应用程序与馆内展项互动。馆方正在逐步推进藏品数字化,构建信息共享平台,打造集展区服务、科普教育、艺术沉浸、互动社区于一体的元宇宙自然博物馆。如今,上海科技馆已被评为上海首批数字景区之一,馆方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4K/8K+5G高清技术、物联感知、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VR)、全息投影等数字化技术,持续提升“展览吸引力”“科学传播力”“创新驱动力”以及“技术渗透力”,致力于为观众提供多方位、沉浸式的文化数字化体验场景。


不仅是“云观展”,数字技术还让观众与藏品在无限的网络空间中展开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更好地了解过去、展望未来。上海天文馆(上海科技馆分馆)正在试水数字藏品——“璀璨橄榄陨铁·伊米拉克陨石”和“世界上最早的天文钟的缩比模型·水运仪象台”。据介绍,依托区块链技术发行的数字藏品属于文创数字化的一种载体。


为了尽可能完美地将天文学展品“跨界”变为数字文创,上海天文馆的天文专家和上海自贸文投的设计师对两件展品的数字化难点进行细节打磨、反复推敲,通过概念再造、二次设计和3D数字建模等工作,将实物的璀璨和神秘进行全方面呈现。


如今,上海正以推动数字景区建设为抓手之一,全面推进文旅数字化转型。《关于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意见》明确,推进商业、文娱、体育、出行、旅游等服务数字化新模式、新业态健康发展。


博物馆的最新数字化成果,其实是主动顺应和掌握数字化时代带来的新趋势、新机遇,积极实践科技之智与规则之治、人民之力紧密结合的数字治理“上海方案”。“数字治理一定是基于市民群众需求的治理,而不是单维度强调数字技术提升。”上海市城运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经济参考报)


河南:开启博物馆“新表达”


受疫情影响,博物馆线下业务遇冷。河南各大博物馆尝试走上“云端”,从直播“云”游到在线互动产品,丰富的数字化服务受到观众喜爱。受访业内人士表示,数字化在让文物跨越时空的同时,也通过兼顾文化创意与技术创新的实践,带领文化产业思考生产什么样的文化产品以及怎样生产。


云游、云观展:由“尝鲜”到“常鲜”

这个“十一”假期,郑州市民吴晓丽未到洛阳,凭一部手机游玩了洛阳博物馆,还跟随“地图”导览,细细品味了“天下无双品 人间第一花——故宫博物院藏牡丹题材文物特展”。


不只是洛阳博物馆,搜索并关注“东方博物馆之都”微信公众号,点击“云展览”“听讲解”“看直播”等,游客还可在线体验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洛阳民俗博物馆等洛阳市102家博物馆数字化内容,包括线上展览40余个、语音讲解1400余条、视频(直播)内容60余条。


指尖一点便可选中或转动文物、拖拽场景,近距离体验各种奇珍异宝和博物馆全景……“云”游博物馆、“屏”上览古今成为假期新常态。为更好地展示馆藏资源,各大博物馆仍在不断探索。


今年7月,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携手上海复旦大学推出的《雕画汉韵——寻找汉梦之旅》数字展上,观众通过数字作品“衔镳驭马”,不仅可以看到在汉代人们是如何养马、驭马,还可通过拉缰绳的方式选择心仪的马车、马匹和马具,生成专属车马图,过足“骑马瘾”;打虎亭汉墓壁画中相扑图的记载,说明汉代已有相扑运动,数字媒体技术将相扑壮士形象立体化、相扑场景活化再现,使观众切身感受相扑活动的氛围。


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负责人马玉鹏表示,特展通过对部分精品汉代墓葬进行数字化展示,提取汉代壁画、画像石内元素进行复制展示或是多样化再创作,为不可移动文物的数字化保存、传承以及相关成果转化利用探索出了一条可行路径。


裸眼3D、AI算法:千年文物“活”起来

身处展馆C位,一尊兽面纹方鼎缓缓升起,站定亮相后,扭转起“75公斤重的身躯”,进几步,退两下,展示着镌刻于身上3000多年的纹路。随着鼎内翻转至观众眼前,一个侧旋不小心暴露了“鼎足是空心”的小秘密。


日前在河南郑州举办的第九届“中国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上,郑州博物馆馆藏文物兽面纹方鼎以全新方式震撼世人。


“裸眼3D技术的发展,为文物活化利用提供了更多可能。”郑州博物馆管理中心主任杨建军介绍,利用人双眼视差的特性,观众不需借助外设辅助设备,观看3D屏就可感受兽面纹方鼎逼真的立体形象,而且还可以看到更多细节。


越来越多的千年文物被赋予新生。据了解,河南博物院、郑州博物馆等多家博物馆正在通过三维扫描、高清图片拍摄、文物360度环视图片拍摄等数字化技术,构建文化遗产核心基础资源库。


今年春节期间,河南博物院借助数字化技术,携3000岁的玉虎“开口”拜年。视频中西周时期的玉虎形跽坐人像纹饰清晰,十分逼真。摄像师苏一飞表示,这是通过相机高清照片采集,经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以及AI计算,全自动生成的三维模型。


“为原汁原味地保留玉器光泽,拍摄团队从六个角度拍摄高清照片600张,使用了12支灯调整光线。”苏一飞介绍,模型导入三维制作软件后,用变形器调整其姿态,控制头部让它张张嘴、动动耳、摇摇头,最后做出关键帧,调整动画速度曲线使口型与脚本内容一致,小玉虎就会“开口”讲话了。


立体文创:延伸历史文化内涵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河南省元宇宙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指出,要发展文旅元宇宙,推动景区、博物馆、文化馆等深度运用扩展现实等技术,在虚拟世界中建设数字孪生体。


河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一级主任科员郑广建表示,元宇宙具有虚实结合的特点和“场景型”信息传播等特征,“沉浸感”和“真实感”更强,有助于加快河南省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延伸历史文化内涵。


眼下,河南博物院的文创发展迈入4.0阶段,即“立体文创”,并推出了“虚拟公社”,打造元宇宙雏形世界。


“‘虚拟公社’犹如河南博物院的一个平行世界,我们设置了虚拟角色,通过短片或者漫画的形式讲述世界上发生的故事。”河南博物院文创办主任宋华说,目前虚拟角色被设定为应聘“文物保育员”,通过它们与文物互动,呈现文物的丰富内涵。


数字化进程中,如何让文化产业更有趣?在宋华看来,要紧抓社交属性。数字文创不仅自带艺术价值,上线后还具备社交属性,在传播传统文化的同时,让年轻人拥有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受访业内人士指出,新发展趋势促使文化产业构想生产什么样的文化产品、怎样生产,以及如何商业化等,这一过程需要健康的发展环境,也将培育出更多新业态。也有专家表示,应始终将藏品保护研究摆在首位。藏品研究深入透彻、元宇宙核心技术成熟,才能为虚拟世界提供足够的内容骨架与技术支撑,带给人们更多惊喜。

(经济参考报)


湖南:“科技之光”让文博更有“力量”

VR、AR、MR等沉浸式逛展;三维漫游博物馆;电子互动艺术装置;全息投影呈现……近年来,为了让文物“活”“火”起来,国内各大博物馆纷纷使出浑身解数,加速拥抱云计算、5G通讯、区块链等技术,向数字化转型迈进。在科技的“加持”下,湖南省的不少博物馆凭借强大的技术、创意和美学实践,频频“出圈”。插上数字化“翅膀”的博物馆,正在为公众构建更广阔、更有力量的文化空间。


“完美融合”传统与现代

疫情常态化防控以来,不少博物馆加快探索数字化技术的常态化运用,通过线上数字传播渠道,解决线下实体展览“限流”之困,让观众在家也能“感受博物馆的力量”。


打开长沙博物馆的官方网站,一项名为“虚拟漫游”的服务引人注目。观众只需在线上轻点鼠标,即可身临其境地“逛展”。伴随着悠扬的古琴声,一件件藏品跃上屏幕,只要拥有一台手机或者电脑,观众就能随时随地欣赏到藏品的详细介绍和超高清大图。长沙博物馆还提供“全景漫游”,实现点到哪就能走到哪,走到哪就能看到哪。


不单是长沙博物馆,在不少博物馆的线上展厅里,观众不仅能全景式地走进博物馆,还能多角度、多形式、多感官地了解藏品信息。过去,人们趴在橱窗前都不一定能看得清楚的展品细节,现在动动鼠标就能轻松“解决”。此外,一些线上系统还会提供关联展品乃至相关学术论文,进一步丰富观众观展的体验。


长沙博物馆信息中心工作人员简荡说,将展厅和藏品直接搬到线上,不仅拉近了博物馆和观众的距离,更让博物馆内的藏品得以长久保存和传颂。有博物馆爱好者表示,一些临设展、巡展只会在固定时间展出,观众常常参观完一次还意犹未尽,而线上展览则为人们提供了反复欣赏的机会,让展品故事得到更广泛传播。


藏品和文物故事“活”起来

博物馆在线下的数字化创新,更是让藏品和文物故事“活”了起来,为公众呈现真实、准确、直观、生动的馆藏历史文化。


在位于长沙的隆平水稻博物馆,内设有一个名为“水稻科技厅”的展厅。该展厅空间以“爱丽丝梦游仙境”为设计构思,能为观众提供一种独特视角,引导观众尤其是低龄孩童观众,在互动体验中了解水稻的一生。厅内,环幕影院、全息投影、CG特效等近百个多媒体设备,打造了一场科技盛宴,让博物馆好看又好玩。


对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深入挖掘展品的文化内涵。今年7月28日,湖南博物院举办的“听·见湖湘——湖南音乐文物与故事展”正式对公众展出。


该展览发挥3D打印、纱幕投影、混合现实等多项数字技术特征,结合展览主题,以音乐考古学、古代音律学、现代声律学等学科为支撑,通过对73件音乐文物进行采音、测音,并请专业人员演奏、编曲、合成等,让现代观众有机会聆听数千年前音乐文物的原声,生动唤醒沉睡千年的音乐文物,让往日不可触摸、不可移动的文物“活”起来。


听·见湖湘展览策展人、湖南博物院党委副书记陈叙良介绍,为了让观众可以充分体会到湖湘深厚的音乐文化底蕴,从而提高展示内容的深度,展览还充分利用多模态文物知识图谱、多感知通道混合现实等技术推出多个数字展项和文物知识图谱导览微信小程序。


“作为国家文物局数字展示重点研究基地,我馆在数字展示教育方面做了大量深入的应用实践。除了在基本陈列中推出沉浸式、交互性的数字展示项目,还从2018年起先后推出MR、VR数字体验馆等一系列多媒体交互项目,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湖南博物院院长段晓明说。


博物馆越来越“智慧”

科技不仅让展品以更活泼的面貌得以呈现,也让观众的观展体验因公共服务质量的提升而不断改善。


以长沙博物馆的智慧导览为例:观众将“智慧笔”带入展厅,在轻微震动提示后,将笔举到耳边即可收听对文物的语音讲解。将“智慧笔”对准触摸屏的NFC标签时,观众还可以查看自己的参观轨迹、地图导览等信息,并对感兴趣的文物一键收藏、分享。这不仅解决了文博场所讲解员数量不足的问题,还提升了观众的获得感。


今年3月26日,中国60位馆长、学者联名发布《关于博物馆积极参与建构元宇宙的倡议》,呼吁博物馆应与时俱进把握新机遇迎接新挑战,积极主动参与建构元宇宙。


回望来路,信息化、数字化、智慧化、元宇宙建设……段晓明认为,如今,中国博物馆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些变化,不仅仅是观众见得到、摸得着的展厅陈设和“黑科技”面貌,还包括藏品管理、文物保护修复、观众管理和服务、开放教育、信息共享等多方面的进步


约不到票、黄牛占票?技术手段能帮助博物馆有效打击非正常占票、刷票的恶意行为;文物展品面前人流如织,何时才是最佳观赏时间?不用着急,实时人流监控系统,让观众能随时看到展厅人流信息,随意调整逛展安排;还有些游客担心对博物馆展厅布置不熟悉,容易迷失在展馆内,而“掌上博物馆”搭载的展厅地图功能,也能帮助观众合理规划参展路线、不错过心爱的藏品。


“我们努力实现集‘智慧管理、智慧保护、智慧服务、智慧运营’四位一体的博物馆新平台,力争实现‘人与物’的多维度智能交互。”长沙博物馆信息中心一名工作人员表示,在智慧博物馆,作为“物”的藏品,要实现与人、活动、数据在技术层面的互动,以实现博物馆在服务、管理、展示、保护、体验方面的升级。


有业内人士表示,新时代的博物馆建设对藏品保护和信息采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元宇宙建设为例,藏品信息不应局限于真实影像材料,还需要有更多关联知识的提供、场景化的运用,才能更精准地还原历史。


当下,为了实现智慧化建设,很多博物馆正在积极做出探索,但仍任重道远。未来,各大博物馆仍需在推进文物藏品数字化的同时,实现数据资源的深度加工利用,从而真正让科技赋能文化、文化滋养科技。

(经济参考报)


西安多家博物馆暂停开放


10月11日,西安多家博物馆发布公告称,根据疫情防控工作需要,自2022年10月11日起暂停开放,恢复开放时间另行通知。截至发稿时,陕西历史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西安碑林博物馆、汉景帝阳陵博物院、陕西考古博物馆、陕西自然博物馆、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西安市临潼区博物馆、西安市鄠邑区钟楼博物馆、西安于右任书法艺术博物馆、西安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西安秦砖汉瓦博物馆、西安柴窑博物馆、陕西唐三彩艺术博物馆、西安曲江艺术博物馆、西安市曲江丝路遗珍博物馆、西安市羊文化博物馆、西安市明清皮影艺术博物馆、喻德江陶瓷博物馆等博物馆均发布暂停开放公告。


观众可关注各馆的网站、微信公众号,及时了解相关信息。已经在网上购票的观众,可通过原预约渠道申请退还票款。(三秦都市报 赵争耀)


潍坊市博物馆系统“十佳”出炉


为全面展示“十三五”以来全市博物馆建设成果,日前,潍坊市博物馆系统开展了“十佳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十佳社教案例”“十佳博物馆讲解员”系列评选活动。日前评选结果揭晓,潍坊市博物馆等入选“十佳博物馆”,清郑板桥《峤壁兰图》轴等入选“十大镇馆之宝”。



环境考古助溯源


这几天,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副教授马敏敏和她的学生们沉浸在实验室里,把一粒粒水稻种子放在显微镜下仔细观察,试图搞清楚“它们来源于哪里,主要用来干什么”。这些水稻种子,是来自南佐遗址的碳化水稻种子。


在甘肃省张掖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骑行爱好者在湖畔绿道上乐享生态美景。杨永伟摄/光明图片


南佐遗址,位于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南佐行政村,年代距今5200年至4600年,是黄河流域文明起源和发展的重要实物资料。


2021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兰州大学等单位组成联合考古队对遗址开展考古工作,马敏敏团队承担其中的植物考古工作。


在考古过程中,他们发现了几十万粒出现在祭祀区的水稻种子,这是首次在西北地区发现如此大规模的水稻种子。“关于这批种子的分析研究,也许将为黄河流域文明起源的古老历史填补重要底色。”马敏敏说。


时间回到14年前。2008年,正在本科阶段学习地理学的马敏敏对环境考古这个有趣而神秘的专业产生了兴趣。在她看来,环境考古作为一个新兴的、典型的交叉学科专业,能够利用多种科学技术“翻译”同一片土地上数千年来的环境面貌、社会变化、人类生活。“我们把自然环境作为人的生存背景,不同地区的资源种类、数量和利用方式的差异,可能会导致社会性质、社会结构以及人类生产方式的不同,以此来窥见社会变迁。”


在十余年的专业研究中,马敏敏深刻感受到,技术更迭不断推动着环境考古这一新兴领域快速发展。当年她幻想是否能有技术做到“一把土就分析出所有信息”,如今,“环境DNA技术”的发展正在实现她学生时期的愿望。“每个人一点一滴的积累,都会为历史的还原和再现提供一条小线索,最后就能产生一个重大的理论跃迁。”


马敏敏说,党的二十大召开在即,作为科研工作者,我们将加快科研攻关的步伐,用丰硕的成果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光明日报 宋喜群 王冰雅)


浙江云和发现新石器晚期至夏商时期大型遗址


位于云和工业园区东部位置的显圣湾遗址是云和地区面积最大、地层最丰富的新石器至夏商时期遗址,面积近10万平方米。今年5月起,考古工作人员对该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200平方米。近日,显圣湾遗址取得重要收获。



据悉,此次发掘,确定遗址的主体堆积属好川文化和肩头弄文化,共清理发现好川文化墓葬6座,出土陶豆、圈足盘、双鼻壶、陶罐等随葬品。主遗址区域发掘出土石器、陶器等各类器物标本逾百件。此外,在发掘中还出土了玉钺残片、玉纺轮、绿松石嵌片、玉管等重要遗物。



“这几座墓葬主体都是东西朝向,大小差不多。大多数墓葬出土了2到5件不等的随葬品。从随葬品的造型来看,它与遂昌地区的好川墓地面貌非常相近。”据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博士生戴伟介绍,根据墓葬随葬品以及墓葬形制推测其相对年代多属于好川文化阶段。但根据其中一个墓葬出土的矮胖型双鼻壶推测,其年代则可能早到良渚文化早期。除此之外,在遗址主发掘区域的地层中出土了百余件遗物,有陶器残片,数量最多为石镞、石镞制作有关的石料、半成品等,说明该遗址内有石镞制作的作坊存在。



在淘洗过程中,在地层和部分遗迹内还发现玉钺残片、玉纺轮、绿松石嵌片、玉管等重要遗物,说明遗址内可能存在好川时期的高等级墓葬。“绿松石片和玉钺是比较重要的发现。因为只有高等级墓葬,才会镶嵌绿松石片、玉钺。我们根据这一线索,推测周边有被破坏的好川文化的高等级墓葬,但现在还没有找到。我们还将继续摸索存在高等级墓地的可能性。”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史前考古室副主任陈明辉说。



值得一提的是,在显圣湾遗址发掘接近尾声时,考古工作人员又在遗址的山顶处进行了试掘,虽未发现文化层,但发掘出土了硬陶、夹砂黑陶片等遗物,年代多属肩头弄文化时期。此外,在发掘过程中还发现了一批排列规则的柱洞、洞坑,共13处,根据出土遗物可知柱洞均属肩头弄文化。“肩头弄时期的遗迹主要是柱坑,一个个柱坑都特别大,而且底下还有柱础石。经过进一步的探索,我们发现这些柱坑按一定规则排列,在山顶呈现两三百平方米的范围。如果能确定这是大型建筑,应该会是高等级的首领居住的场所。”陈明辉介绍。



自去年12月以来,云和县文物保护中心联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县域多地进行系统调查和勘探,确认了43处新石器晚期至商周时期的遗址,总面积达百余万平方米。其中,显圣湾遗址主体遗址形状特殊,呈斜坡状,文化层堆积薄厚不均,最浅仅20厘米,最深有1米多厚。考古工作人员按照《田野考古工作规程》,采用探方发掘法,在遗址区域布设3个探方,对遗址进行系统发掘。“在3个探方之间还要留下隔梁,通过隔梁,将几个探方点位串联起来,再按照层位慢慢发掘下去。虽然进度会慢些,但是这样更加细致,能够将层位信息保留比较完整,这样各层年代的判断会更加准确。”戴伟告诉记者。



历经汛期、酷暑等恶劣天气,在考古工作人员近半年的努力发掘下,显圣湾遗址历史脉络逐渐清晰。其遗址文化层堆积分为4大层,依次为近现代民国时期、宋元时期和新石器晚期文化层。尤其新石器晚期文化层遗存最为丰富,在主要发掘区域共清理新石器晚期墓葬5座,石头堆积1处,灰沟1条。



“此次显圣湾遗址发掘,不仅把云和历史延伸至肩头弄文化及好川文化时期,填补了云和地域新石器晚期至夏商考古的历史空白,也为研究整个浙南乃至福建北部地区的文化面貌和人群交流提供了更详实、更充分的考古资料。”云和县文物保护中心负责人说,显圣湾遗址考古发掘目前第一期已经接近尾声,接下来,他们将对近期考古发现的标本器物进行系统清理,并计划明年在显圣湾遗址区块进行第二次考古发掘。

(丽水发布)


编辑:少侠


-END-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文博圈立场

文博圈投稿:wenboquan01@163.com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文博圈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文博日报 北京

13722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