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文博日报】陕西印发考古新办法 |  | 北京将新增一大馆 | 州桥遗址新发现

2022-10-11


    2022年10月11日    


【综合】

■    陕西印发基本建设工程考古工作管理办法

■    福州市长乐区为文物建筑买保险

■    淮安清江浦探索文物保护活化利用新路径


【博物馆】

■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展出新一批故宫博物院文物

■    大运河文化带新地标助推北京打造“博物馆之城”

■    山东博物馆647家,总量等6个指标均居全国第一

■    杭州博物馆“百万收藏”计划第三期开启


【考古】

■    河南州桥遗址考古发现实证开封“城摞城”

■    偃师商城遗址取得多项重要考古新发现



陕西印发基本建设工程考古工作管理办法


日前,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陕西省基本建设工程考古工作管理办法》(简称《办法》),进一步加强陕西基本建设工程中考古调查评估、勘探和发掘工作(简称“基建考古工作”),确保地下埋藏文物安全,保障建设工程顺利进行。


《办法》指出,基建考古工作由省级文物行政部门协调管理并组织实施,由考古发掘资质单位组织承担,考古调查评估、考古勘探工作可由考古发掘资质单位依法依规吸纳、组织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力量参与承担。集中连片开发的区域在进行土地储备时,须先期完成考古调查评估、勘探和发掘工作,在出让时实现“净地”供应,落实“先考古、后出让”的考古制度;其他包括涉及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建设工程和国家、省级重点项目工程及项目建设用地范围内有可能埋藏文物的建设工程都应依法进行基建考古工作。


《办法》明确, 市、县(区)级人民政府要落实“先考古、后出让”的考古制度,发展改革、财政、自然资源、住房建设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协调做好“先考古、后出让”工作。考古发掘资质单位负责基建考古调查评估、考古勘探、考古发掘业务工作,并组织管理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力量参与考古调查评估和考古勘探工作。承担基建考古工作的考古发掘资质单位以及参与承担基建考古调查评估、考古勘探工作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力量均应接受文物行政部门的指导监督。


《办法》强调,实行“先考古、后出让”制度的基建考古工作,由出让方在土地出让前向文物行政部门提出申请,文物行政部门组织考古发掘资质单位与申请单位签订工作协议,完成考古调查评估、勘探和必要的考古发掘工作。其他因进行基本建设和生产建设的基建考古工作,由文物行政部门组织考古发掘资质单位与建设单位签订工作协议,在工程范围内有可能埋藏文物的地方进行考古调查评估、勘探和必要的考古发掘工作。(陕西省文物局)


福州市长乐区为文物建筑买保险


日前,福州市长乐区文物主管单位为九头马民居等38处区级以上土木结构文物保护单位购买安全保险。38处建筑涉及12个乡镇、街道,总面积4.9万平方米,核定保额为1.106103亿元。


据悉,长乐区文物保护单位有310多处,点散面广,且木结构居多,给安全工作带来较大压力,探索调动社会资源发挥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势在必行。据介绍,保险公司作为专业的商业机构,可从风险评估、事前防控、事后补偿等多个环节为文物保护提供风险管理和服务。承保后,保险公司将加强与文物保护及消防部门的交流和合作,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对不安全因素隐患进行评估,提出整改建议,最大限度保障文物安全。(央广网 龚雯) 


淮安清江浦探索文物保护活化利用新路径


近年来,淮安市清江浦区积极探索保护活化利用不可移动文物新路径,结合本地实际,坚持“严格保护、及时修缮、充分活化”原则,着力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辖区内不可移动文物,形成文物活化利用的清江浦实践样本,为复兴运河文化,努力打造“百里画廊”高品质现代化中心城区。

超前规划依法保护防毁坏。清江浦区是淮阴侯韩信出生地,秦汉文物遗存众多,大运河文物物证富集,保护难度大。清江浦区编制《淮安市清江浦区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规划(2017年-2030年)》,实施韩信城遗址、仁慈医院旧址以及韩母墓等保护规划方案;以不可移动文物的安全防护为中心,推动文物安全综合管理实验区建设,遵循“政府主治、部门共治、单位自治、社会群治、科技辅治”的文物安全治理理念,健全完善政府主导、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文物保护利用管理体制机制。

及时修缮修旧如故防灭失。依法落实修缮审批,依据省市文物行政部门批复完成文庙大成殿修缮保养以及福音堂及仁慈医院旧址修缮工程等项目。组织专家评审修缮方案,结合淮安民居特点和基础条件提出合理化建议,保障符合历史真实修旧如故。认真筛选施工单位,加强修缮过程监督,邀请文物古建专家对修缮工程总体质量进行验收,督促施工单位整改到位,确保文物修缮质量。

充分利用活化文物讲故事。以市级文保单位“娃娃井”为灵感来源,与高校合作编创《娃娃井的传说》故事连环画,活化文化遗产。创建“文物会说话,扫码听故事”文化品牌,以第一人称讲述文物所承载的历史故事。打造王瑶卿戏曲艺术馆、周信芳故居、宋长荣大师工作室,修缮利用“大众剧场”开展常态化沉浸式戏曲展演。在福音堂和仁慈医院旧址打造赛珍珠声音博物馆、仁慈医院音乐书吧,多维度融入非遗、创新文物故事、成果群众共享,定期举办读书交流、音乐品鉴、文化沙龙活动,以独特的形式赋予文物新内涵。(淮安市文广旅局 清江浦区文广旅局)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展出新一批故宫博物院文物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10月7日宣布,来自故宫博物院的第二批共69件珍品,已于10月起亮相该博物馆第一至五及第九展厅。


据介绍,此次展出的69件珍贵文物均属故宫博物院珍宝,用作轮换自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开幕起展示的包括书画、纺织品及其他脆弱且对光线敏感的作品。基于文物保护的考虑,这些材质的作品只可展出三个月。


此次换上的珍品中,25件于第九展厅“驰骋天下——马文化艺术”特别展览展出,该展览展示了故宫博物院和法国卢浮宫与马有关的珍贵藏品,展现中外文化交流与互鉴,将于今年12月31日结束。


△以金线和孔雀羽毛绣成的戏服“蓝色缎平金绣整枝松鹤纹老旦帔”


在第一至五展厅亮相的新一批故宫博物院珍藏,包括清乾隆帝送给母亲崇庆皇太后的八十大寿贺礼《甘珠尔》、一件以金线和孔雀羽毛绣成的戏服“蓝色缎平金绣整枝松鹤纹老旦帔”,以及展示清乾隆时期工匠精湛技术的楼台式水法钟等。


据悉,新一批珍品大部分将于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展出至今年12月。(央视总台  叶丽丽 朱丹)


大运河文化带新地标助推北京打造“博物馆之城”

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前期考古勘探时,曾发现一处西汉遗址——路县故城遗址。该遗址曾获评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是目前通州地区已知的最早古代城址,也是北京市系统开展考古的最大规模遗址,对研究副中心地区历史发展和演变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为融合遗址保护、考古发掘、文化传承、生态建设,用文化织补城市功能,北京市发改委批复路县故城遗址保护展示工程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这个遗址保护展示项目具体包括哪些建设内容?未来,两千年前的路县故城将以怎样的面貌与我们相见?发改君为您提前揭晓~


大型历史类博物馆

项目位于路县故城考古遗址公园内,东古城街北侧,遗址公园主轴线东侧,镜河西侧。由博物馆和运营管理用房两栋建筑组成,总建筑面积约20130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8500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11630平方米。统筹考虑遗址保护、考古发掘、文化传承、生态建设和景观美化等方面,主要建设藏品库区、藏品技术区、展示陈列用房、教育与公众服务用房、业务与研究用房、行政管理、附属用房等。


△项目示意图

△项目鸟瞰效果图


未来,这里将建成为融展览展示、文物保护、科研创新、社会服务等功能为一体,服务于路县故城遗址、服务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服务于北京市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及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展览展示、文物保护及公众教育中心。


设计理念

项目设计方案经国际征集后进一步完善,以“小而精、小而美、小而巧”为设计原则,充分考虑与公园环境融合,将博物馆建设成绿荫环抱、曲径通幽、与遗址交相辉映的遗址博物馆。


以“城”为意以“墙”为形

博物馆覆土之上的造型仿照路县故城的一段城墙,长卷下覆土部分掀起一角,取名“历史之眼”,以历史的沉淀姿态安静地注视着来访者千年欧理用房”“貌于。



建筑融于公园景观

为达到与遗址公园融为一体的效果,博物馆将大部分功能置于覆土之下:

  .融于自然,将建筑的大体量消化在公园的绿化景观中。

  .绿色节能,减少建筑外表面面积,减少能源损耗。

  .契合遗址博物馆气氛,带来自然神秘的室内环境,利于展览布置。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结合现状地形地貌及覆土建筑景观进行场地设计,充分利用场地高程进行竖向设计,尽量保护场地内原有的自然资源、滨水资源,满足生态保护要求,建成可持续发展的三星级绿色建筑。


坚持创新发展理念,采用VR等多种新媒体技术手段,解读汉代遗址价值和文化内涵,发挥出博物馆的科普介绍、历史回顾、展望未来的作用。


遗址展厅

复原汉代水井遗址景观,讲述井与古代人居生活、城镇发展以及农业灌溉的密切关系,增进人们对古井遗址的深入理解。


同时,项目还将同步建设室外铺装、管线、道路、绿化、照明等室外工程,以及电力、燃气、热力、给排水等红线外市政工程。


发改君了解到,项目今年7月主体结构开工建设,日前地下结构施工已全面完成,提前突破正负零,预计2022年底前完成主体结构,2023年交付布展,2024年免费对外开放。


项目建成后,将有利于保护好、展示好、利用好路县故城遗址,进一步挖掘和丰富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历史文化内涵,也将助推北京打造“博物馆之城”和建设全国文化中心。(北京日报 曲经纬)


山东博物馆647家,总量等6个指标均居全国第一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对文物保护利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到博物馆参观游览也日益成为社会热点。10月9日,山东省委宣传部举行“山东这十年”系列主题发布会第八场,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王廷琦介绍,近十年来,全省文物系统坚持统筹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全省文物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其中,全省博物馆发展到647家,博物馆总量、一二三级博物馆数量、革命纪念类博物馆数量、非国有博物馆数量等6个指标,均居全国第一。93个县(市、区)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数量居全国第一位。


王廷琦说,全省各级对文物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构建了文物保护利用新格局。文物工作纳入了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考核体系,纳入省政府安全生产考核指标,纳入各市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指标,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文物工作格局基本形成。政策法规体系不断健全完善,重点文物保护不断加强,重大工程、重点项目有序推进,机构队伍建设迈出新步伐,文物保护基础工作不断夯实。公布第一至八批全国重点文保单位的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和第一批水下文物保护区,开展卫星遥感技术监测,全面实施“文物安全天网工程”,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文物安全形势平稳向好。


“海岱考古”品牌持续擦亮,为实证中华文明提供有力支撑。深入开展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山东课题研究,西孟庄遗址、跋山遗址、稷下学宫遗址、赵家徐姚遗址、琅琊台遗址等取得重大考古发现,在实证中国古代文明起源、构建山东古代历史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定陶汉墓、沂水纪王崮春秋墓葬、章丘焦家遗址、滕州岗上遗址等,先后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全省累计入选数量位居全国第四。开展山东沿海、威海湾定远沉舰等涉水文物考古,为“海上丝绸之路”申遗、甲午海战研究提供了崭新资料。


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让文物活起来”赋能添彩群众美好生活。全省博物馆发展到647家,博物馆总量、一二三级博物馆数量、革命纪念类博物馆数量、非国有博物馆数量等6个指标,均居全国第一。“考古山东”“衣冠大成—明代服饰文化展”“向海图强—人民海军历史基本陈列”,先后荣获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博物馆免费开放不断拓展,参观博物馆成为新时尚,全省各级各类博物馆年接待观众8000多万人次。2021年全国博物馆改革发展工作会议在山东召开,推广山东经验。


革命文物工作扎实推进,红色基因传承形成新亮点。山东省93个县(市、区)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数量居全国第一位。近年来,通过创新举办“山东省红色文化主题月”,开展“8个100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成立全国首个省级革命场馆和高校融合发展联盟等,革命文物的教育功能不断拓展。围绕激活红色文化资源,全省布局打造沂蒙、胶东、渤海、鲁西四大红色文化旅游片区,沂南县沂蒙影视基地、聊城孔繁森纪念馆等入选全国红色旅游发展典型案例。(济南日报)


杭州博物馆“百万收藏”计划第三期开启


日前,杭州博物馆在建馆21周年之际,特别举行了“百万收藏”计划二期捐赠仪式暨三期推介活动。


“百万收藏”计划是杭州博物馆去年推出的面向广大杭城市民的藏品征集活动,希望通过10年的努力,向新老杭州人征集100万件1912年以来展现杭州人民生活足迹、具有浓重杭州文化印迹、体现杭州城市发展建设历程的物证和书证藏品。


征集活动自推出以来,得到了广大市民的热烈响应。第一期活动期间共有365套3752件无偿捐赠的藏品入藏。第二期活动也圆满收官,共收到106条意向捐赠信息,经初步筛选和专家鉴定,最终有416套3004件无偿捐赠藏品入藏。活动推出至今一年,共有781套6756件无偿捐赠的藏品入藏。


在二期征集活动中,征集到的物品种类繁多,有出自杭州百年老字号的发票、物品,有记录人生轨迹的成绩单、结婚证,有反映上个世纪杭州人生活的老照片……


更多的是与杭州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物品:“飞鹤”牌冰瓶、“西湖”牌热水瓶,雷峰塔、净慈禅寺、杭州植物园、烟霞洞、虎跑、石屋洞、满陇桂雨等一批杭州风景名胜点的门票……


其中,周兆徵先生捐赠的民国毛源昌眼镜,是周先生家中祖传之物,眼镜布上可清晰看到毛源昌眼镜号的店铺名称和电话号码。经鉴定,镜片也为原配,完整保留至今不易。毛源昌眼镜是杭州一家百年老店,创建年代可追溯至清同治元年(1862年),开设于杭州太平坊(中山中路),前店后坊。毛源昌眼镜以其技术精湛、质量上乘而著称,并以售真水晶眼镜而出名。上世纪30年代其经营实力已是杭州同行之首。


仪式现场,杭州博物馆为捐赠代表颁发捐赠证书。同时,“百万收藏”计划三期征集活动也将正式启动,杭博将继续履行与杭城市民的十年之约。与此同时,“百万收藏@杭博”小程序也在实时更新中,馆方已将这千余份藏品上传至云端,实现“百万收藏”计划系列成果永久在线。(杭州日报)



河南州桥遗址考古发现实证开封“城摞城”


这是9月21日拍摄的开封北宋东京城州桥遗址。李安 摄

经过近4年持续发掘,“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开封北宋东京城州桥遗址取得重要进展,发现不同时期遗迹遗存,实证开封“城摞城”奇观,见证中国古代城市文明演进的历史进程。截至目前,该遗址共完成发掘面积4400平方米,发现各类遗存遗迹117处,共出土各类文物标本60000余件,其中瓷器标本56000多件,遗址清理和保护工作还在进行中。(新华社)

这是开封北宋东京城州桥遗址出土的瓷器(9月21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工作人员在开封北宋东京城州桥遗址现场绘图(9月21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这是9月21日拍摄的开封北宋东京城州桥遗址大运河(汴河)故道西壁剖面。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以上是9月21日拍摄的开封北宋东京城州桥遗址。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工作人员在开封北宋东京城州桥遗址现场绘图(9月21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这是开封北宋东京城州桥遗址出土的瓷器(9月21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以上这是9月21日拍摄的开封北宋东京城州桥遗址。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工作人员在开封北宋东京城州桥遗址考古发掘现场作业(9月21日摄)。新华社记者 徐嘉懿 摄

以下图片是9月21日拍摄的开封北宋东京城州桥遗址。新华社记者 徐嘉懿 摄



偃师商城遗址取得多项重要考古新发现


记者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第二工作队(偃师商城考古队)获悉,日前,该队在偃师商城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中取得了多项重要新发现,对进一步了解偃师商城水资源利用状况、城址的整体布局等提供了更多实物依据,对夏商文化的深入研究及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拓展具有重要意义。


发掘水道遗存 探索水资源利用状况

偃师商城遗址现存面积约205万平方米,自1983年以来,考古工作人员陆续发现了宫城、小城、大城等多重防御设施,并在宫城中发现10余座大型宫室建筑基址、祭祀遗存和池苑遗存。同时,工作人员在城内发现了多座手工作坊、府库和仓储区等。勘察、发掘与研究结果表明,它是早商时期的一座重要的、具有都邑特征的城址。2021年,该遗址入选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并被国家文物局列入“十四五”期间150处大遗址保护工程名录。

俯瞰水道遗存 (受访者供图)


“结合近年对偃师商城水系的勘探和发掘资料可知,偃师商城构筑有完备的水资源利用系统和水利设施。”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偃师商城考古队领队陈国梁说,2020年,该队开始对偃师商城遗址小城区域的水系遗存开展发掘工作,先后发现了宫殿区东侧的排水系统和西城墙外的古河道。去年,他们发现确认了遗址内的“一”字形水道和大城新西门,并于去年冬季发掘了倒“几”字形水道重要节点及小城东门。


今年以来,工作人员继续对偃师商城小城西部和大城西墙外进行勘探,同时对倒“几”字形水道的西端起点及西部拐折处进行扩大发掘,均有重要收获。


“这里是晚期水道的起点。”在偃师商城遗址西北部发掘区,陈国梁说,他们发现了晚期水道与古河道的交汇处,此处应是水道的引水端。引水渠整体为石质、沟槽状,石块之间以褐土粘接,大部分地段为地表明渠。

在古河道与晚期水道交汇处以南,记者看到河道底部残留有较多散乱石块,石块大小不一。“目前尚无法确定石块的用途,不过初步推测,其可能为堰水石坝倒塌后形成。”陈国梁说。


2021年秋季,在晚期水道的西北拐折处,工作人员发现该水道拐角为圆弧状,与此前发现的东部拐折处略有不同。为深入探究其成因,今年春季,工作人员进一步扩大发掘面积,确认了该水道包含早、晚两个阶段。其中,早段水道的拐角呈直角,圆弧状拐角属晚段水道,是早段水道废弃后,人工改道形成。“这些发现对我们进一步认识偃师商城的整体布局、水系遗存的沿革等,提供了关键证据。”陈国梁说。


最新发掘工作证实Ⅲ号建筑基址群并无“围垣”

今年春季,工作人员还对偃师商城小城东门外的Ⅲ号基址群进行了“卡探”及局部发掘。陈国梁说,Ⅲ号基址群位于偃师商城植物园内,以往的研究者认为此处或是偃师商城中的一处府库,即国家(或地方政权)贮藏财物、兵甲的处所。


陈国梁介绍,他们探明了Ⅲ号基址群的保存状况及分布情况,结合以往资料可知,Ⅲ号基址群是由5排77座大小相近、形制规整的房址组成。早期的考古工作者认为,该基址群四周存在着疑似的“围垣”将其围护。经过本次发掘工作证实,此前在Ⅲ号基址群发现的疑似“南墙”实际上是一早期沟状遗迹。同时,该沟被偃师商城小城东墙和Ⅲ号基址群南侧的部分建筑基址叠压,所以它的形成年代应当早于小城的营造年代,与Ⅲ号基址群并无直接关系。该沟的具体性质、功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探明。


“目前的发掘工作证实,Ⅲ号基址群并不存在所谓的‘围垣’。”陈国梁说,这一最新发现也将对Ⅲ号基址群的形制、构造和属性的判定,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扩大发掘与研究 深入了解水资源利用状况

“我们将首次完整发掘Ⅲ号基址群中的一座建筑基址,并结合相关遗存,对该基址群的性质进行更深层次的科学研究。”陈国梁说,他们将在目前的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对偃师商城水道遗存的发掘与研究,为深入了解偃师商城水资源利用状况和城市布局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水道遗存


陈国梁介绍,该队已制订了偃师商城遗址“十四五”期间勘探工作计划,并获河南省文物局批复同意。下一步,他们将对遗址保护范围内可开展勘探工作的区域进行全面系统勘探,深入了解偃师商城的整体布局、功能区划,并开展多学科、多角度的研究工作,为偃师商城遗址研究的深化、偃师商城遗址公园的建设及重要遗存保护展示工程奠定坚实的基础。(洛报融媒·洛阳网 梁笑宇  王雷 文/图)





编辑:张填诗


-END-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文博圈立场

文博圈投稿:wenboquan01@163.com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文博圈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文博日报 陕西 考古新办法

15401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