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文博日报】中办国办发文加大人才培养 | 小田溪遗址重大发现 | 又开两座馆

2022-10-10


    2022年10月10日    


【综合】

■    中办国办印发意见,加大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

■    西藏调查登记各类文物点4468处

■    2020年以来 西藏调查登记石窟寺277处

■    让长城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博物馆】

■    景德镇陶瓷大学元青花博物馆开馆

■    全国首座农历博物馆落户杭州

■    湖北博物馆举办线上志愿宣讲活动

■    中国工业博物馆:将改造升级


【考古】

■    王巍:十年考古 成就非凡

■    重庆涪陵小田溪遗址又有新发现

■    金湖塔集遗址启动考古调查勘探

■    山东:聊城傅大门唐代墓地发掘清理墓葬35座



中办国办印发意见,加大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意见》指出,要加大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点产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实施高技能领军人才培育计划。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工匠培育计划,挖掘、保护和传承民间传统技艺,打造一批“工匠园区”。


《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

http://www.gov.cn/zhengce/2022-10/07/content_5716030.htm


西藏调查登记各类文物点4468处


中共十八大以来西藏文物事业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8日在拉萨召开。发布会公布,截至目前,西藏全区已调查登记各类文物点4468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373处,可移动文物达51万件。


“十年来,文物安全防范能力得到新加强。”西藏自治区文物局党组书记、副局长赵兴邦介绍,中央和西藏地方先后投入5亿元(人民币,下同),实施了文物保护单位安防消防、电气线路改造和智慧用电等项目;防范和严厉打击文物犯罪,破获文物案件40起、追缴文物1974件,鉴定涉案文物1697件/套。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央累计向西藏投入资金17.16亿元、实施131个文物本体保护维修项目,西藏自治区财政投入资金4亿元、实施86个文物本体保护维修项目。他说,其数量和资金投入再创历史新高,保护类型更多,覆盖面更广,极大改善了西藏文物的保护状况。


2018年年底以来,西藏启动了周期10年、投资3亿元的布达拉宫文物(古籍文献)保护利用项目。截至目前,在中国国家文物局支持下,编制完成布达拉宫古籍文献(贝叶经)保护利用项目总体规划(2019-2028年),完成库房藏3499函49679册1238余万叶、殿堂藏4739函古籍文献的建档登录,完成41函3152叶贝叶经扫描工作;完成465函29380叶贝叶经病害调查,完成37函3510叶贝叶经高光谱扫描,完成永乐版《甘珠尔》等古籍文献的病害调查和报告。


赵兴邦表示,十年来,西藏文物考古发掘研究获得新成果。系统实施277项考古发掘项目,首次发现距今4000多年前的人类活动痕迹,完成第二次青藏高原藏东南人类活动遗迹及生存环境综合科学考察第一阶段田野调查工作,西藏阿里故如甲木墓地和曲踏墓地、札达县桑达隆果墓地分别荣获2014年度、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中新社 赵朗)


2020年以来 西藏调查登记石窟寺277处


记者8日从中共十八大以来西藏文物事业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自中国国家文物局2020年启动石窟寺专项调查工作以来,西藏自治区文物局组织专业力量,对西藏全区境内石窟寺(含摩崖造像)开展专项调查,共调查登记石窟寺(含摩崖造像)277处,其中石窟寺65处,摩崖造像212处。


“西藏石窟寺(含摩崖造像、岩画)规模宏大、体系完整、内涵丰富,特色鲜明。”西藏自治区文物局党组副书记、局长曲珍介绍,277处调查登记的石窟寺(含摩崖造像),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西藏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3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8处,一般文物点199处。


此次专项调查全面掌握了西藏石窟寺(含摩崖造像)的数量、分布状况、年代、周边环境、保存状况等基础信息,编制了石窟寺文物名录和数据,梳理了石窟寺安全防范风险,对石窟寺保护提出了措施建议。


另外,此次专项调查还启动了《西藏自治区石窟寺保护研究利用方案》和《西藏自治区石窟寺考古工作(2021-2035年)实施方案》,在考古调查、抢险加固、安全监测、环境整治和数字化等方面投入资金9198万元人民币,提升了安全防范水平,改善西藏石窟寺(含摩崖造像)的保护状况。


曲珍表示,下一步,西藏将编制西藏石窟寺保护研究利用整体规划。加快推进已列入“十四五”重点文物保护规划的阿里皮央和东嘎遗址保护设施等工程建设,同时分级分批实施抢救性石窟寺保护工程,力争三年内实现全区石窟寺无重大险情,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窟寺防护设施全覆盖;2025年前实现全区中小型石窟寺得到有效保护。

(中新社 赵朗)


让长城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长城、黄河、长江等是中华民族的标识,它们雄伟壮丽的身姿、一往无前的气势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顽强坚韧、勇敢智慧,见证了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灿烂辉煌的历史,凝聚着中国人民众志成城、团结奋进的爱国情怀。这是祖先和自然馈赠给我们的宝贵遗产,需要世世代代保护好、传承好。


随着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不断加速,这些“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保护状况明显改善、历史风貌更加完整、文化价值日益凸显,成为人民群众触摸历史、感受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资源,受到社会各界广泛赞誉。一些已建成的国家文化公园成为热门的旅游目的地、研学目的地和文体活动举办地,为当地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融入生活、造福群众,这是新时代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能取得伟大成就的一条重要经验。文化遗产必须在保护和利用中才能永续。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在建设中注意把长城沿线的村镇纳入规划,在建设中同步考虑乡村振兴,通过打造公园改善当地的生活环境、提升群众的生活水平,更通过创造就业机会帮助群众致富。这样,保护工作就会得到群众的大力支持,群众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就会越来越强。目前,长城沿线多地涌现了巡查守护长城的民间组织,长城的保护和利用进入良性循环。


文化遗产承载历史文化,凝聚民族精神。万里长城所凝聚的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的爱国情怀,是激励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力量。各地在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中注意挖掘历史文化遗产,梳理非遗资源,注意展示长城沿线自古以来各民族相互交融的历史,注意展现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从而把长城建设的历史过程中展现出来的团结、坚韧、勇敢等中华民族精神特质彰显出来。见人、见物、见精神,在畅游公园中受到思想的启迪和精神的洗礼,这是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得到群众欢迎和支持的另一个原因。


“不到长城非好汉!”保护好利用好长城,讲好新时代的长城故事、中国故事,就能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共同绘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美画卷。

(国家文物局官网)



景德镇陶瓷大学元青花博物馆开馆


10月8日,景德镇陶瓷大学“元青花”博物馆开馆暨“求古归元”元青花国际研讨会新闻发布会召开。 李韵涵 摄


10月8日,记者从景德镇陶瓷大学“元青花”博物馆开馆暨“求古归元”元青花国际研讨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景德镇陶瓷大学元青花博物馆将展出300余件元青花修复器及瓷片。


元青花在中国制瓷业的生产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一直受到古陶瓷研究学者的关注,但元青花烧制时间短,文献记载和传世品稀少,于是传世或出土的元青花瓷片就成了元青花研究的重要载体。


“成熟的青花瓷器始烧于公元前十四世纪的元代景德镇,元青花的创烧极大地丰富了陶瓷装饰,使中国陶瓷进入了以彩绘瓷为主流的新阶段。”景德镇陶瓷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吕品昌表示,随着元青花烧制的不断成熟,元代景德镇的制瓷工艺也发生了划时代的进步,由单一的瓷石到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提高了瓷器的烧成温度,减少了瓷器的变形率,增强了瓷器的硬度,提高了白度和透明度。


据介绍,景德镇陶瓷大学元青花博物馆将于10月24日正式开馆。该馆将展出300余件元青花修复器及瓷片,这些元青花修复器以及瓷片代表的器型多样,有大盘、碗、碟、罐、梅瓶、玉壶春瓶和高足杯等,而且品质极高,不亚于国内外各大博物馆及私人机构的收藏品,代表了元青花所能达到的水平。


此外,6件带铭文的瓷片较为少见,其中一件瓷片带年号“至正甲申”,与英国大维德基金会所藏元青花龙纹瓶上的“至正”年号一致,这无疑又是一件重要的“至正”元青花标准器,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景德镇陶瓷大学馆藏元青花瓷片均由景德镇陶瓷大学1978级校友、佛山校友会会长、归然书院院长鲍杰军捐赠。鲍杰军将收集的包括300余件珍贵的元青花瓷标本在内的近千件景德镇古陶瓷标本捐赠给了学校教育基金会,希望通过该校继续发挥这批元青花标本的教学与研究价值,也为学校博物馆建设和元青花领域的教学研究贡献力量。


元青花博物馆的建成,不仅有利于师生更加完整地感受元青花的历史发展脉络,更有利于学校更好地开展元青花领域的考古、工艺、装饰、修复等多元化研究。同时,以景德镇陶瓷大学古陶瓷研究中心为主的研究机构将对这些元青花进行深入研究,建立综合数据库,并对全球进行开放共享,将推动元青花研究向纵深发展。


图为即将展出的元青花修复器及瓷片。 景德镇陶瓷大学 供图


为充分展示和交流元代陶瓷研究领域的新成果和新进展,景德镇陶瓷大学将在元青花博物馆开馆揭牌的同时,10月24日—10月25日两天,主办“求古归元”元青花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将邀请北京大学秦大树教授、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江建新研究员、英国杜伦大学德里克·康耐特(Derek Kennet)博士等国内外知名专家与业界同仁进行报告和交流讨论。

(中新网 李韵涵)


全国首座农历博物馆落户杭州


日前,全国首个农历博物馆在百丈镇溪口村正式开馆。


走进杭州农历博物馆,星辰斗数的运转、十二月时令的更迭、二十四节气的变幻在2000多平方米的展厅内徐徐展开。应时而作的人类雕塑,四季的全景式投影,纹饰着节气诗韵的精美瓷器,馆内形式多彩的展陈,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观赏。


“这里的陈设古色古香,参观后,我更加深刻地认识了二十四节气的内涵意义和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魅力。”游客周女士说。


据了解,杭州农历博物馆是国内第一座农历主题乡村博物馆,馆内面积2200多平方米,设有4个展厅,共200余件藏品,长期免费向社会开放。该馆以当代视角展现了农历的历法经纬、节气物候、吉祥节庆、美学通感、文创体验等多元主题,为中华大地千年以来口口相传的时令规律打造了可观可感的集中展示空间。此外,博物馆将常年向社会推出题材多样的展览和游艺研学活动,以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文明传承、文化传播以及社会教育功能,构建共同富裕现代化、社会治理现代化基本单元,助推“余上富美”党建示范集群建设。


当天,浙江大学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耕读文化研学基地、“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包装标识创意设计杭州技术中心”也正式揭牌入驻。

(余杭日报 蒋袆宁)


湖北博物馆举办线上志愿宣讲活动


记者从荆州博物馆获悉,博物馆陈列大楼即将完成维修改造和展陈升级,将以崭新的面貌对公众开放,即日起至10月28日,荆州博物馆开展“荆楚文化共弘扬,荆博文物我来讲”线上志愿宣讲活动,让疫情期间居家的市民也能参与其中,争当荆楚文化传播者。


按照活动规则,参与者自制荆州博物馆宣讲视频,以出镜讲解的方式,讲述荆州博物馆文物、建筑、历史等内容。视频时长控制在5分钟以内,录制完成后提交至指定邮箱(jzbwgxj01@163.com)。


征集结束后,荆州博物馆将组织专家对视频内容、讲述方式、语言表达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审,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特别奖5名,优秀奖10名。根据不同获奖名次,荆州博物馆将颁发相应证书、奖品,并授予其“荆州博物馆优秀志愿者”称号。获奖者将受邀参加“荆州博物馆陈列大楼开展仪式”并领奖,优秀视频将在荆州博物馆官方平台展播。

(荆州日报)


中国工业博物馆将改造升级


金属国徽(1∶1仿制版)、2元人民币(1960年版)上印制的新中国第一台普通车床、国家工业遗产——沈阳铸造厂翻砂车间厂房……走进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的中国工业博物馆,一股厚重的工业气息扑面而来,一件件工业大事、一个个创新突破、一位位劳动模范,展现了大国制造的历史,讲述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工业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发展历程。


硬核车间的火红记忆

中国工业博物馆是展示中国工业历史文化的综合性博物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二级博物馆。工业博物馆如何讲述中国工业历史?


博物馆占地5.3万平方米,藏品1.5万余件,藏品中包括多个“共和国第一”产品和“工业之最”产品。通史馆、机床馆、铸造馆、铁西馆、汽车馆5个馆从不同角度展现中国工业历史的脉络与细节。


通史馆是了解中国工业历史脉络的重要窗口。博物馆研究室主任王彤说,中国工业自洋务运动起步,在新中国成立后谱写了壮丽诗篇,改革开放后建成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这些辉煌历史都反映在通史馆一件件展品上。


没有机床就没有工业化。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成立18家机床厂。这18家机床厂的机床产品,中国工业博物馆都有收藏并专门设立了机床馆。从最初只能进口机床,到能够仿制机床,再到自主设计、自主制造机床……这段历史在机床馆中被娓娓道来。


铸造是将液体金属浇铸到铸造空腔中,待金属液冷却凝固后获得零件或毛坯的方法。中国铸造业历史悠久,在青铜时代就有很高工艺,在新中国成立后展露勃勃生机。沈阳铸造厂是当时全国乃至全亚洲最大的铸造企业。博物馆内的铸造馆正是沈阳铸造厂当年的翻砂车间厂房,201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工业遗产。铸造馆将当年铸造厂的恢弘场面直观呈现:10吨天吊(起重设备)、10吨冲天炉(熔化设备)、1500余件铸造设备和铸件被定格在这里,将这里变为一个巨大的“工业琥珀”。置身其中,眼前不断浮现出当年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


金属国徽的金色光芒

一枚国徽悬挂在通史馆内,它由金属铸成,从尺寸到工艺,都与当年悬挂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的国徽别无二致,虽是仿制,但它承载的那段往事却在新中国工业史上闪耀光芒。


1950年,国徽的设计方案确定后,需要制造出金属国徽悬挂在天安门城楼上。当时,沈阳第一机器厂(现沈阳第一机床厂)的铸造技术闻名全国,光荣地接到了铸造任务。按照要求,金属国徽必须要在1951年劳动节挂在天安门城楼上。


时间紧、任务重、要求严,全厂上下激动万分却也压力巨大。铸造团队随后成立,铸造技术尖子焦百顺任组长,十几名技术尖子为成员。那时,沈阳第一机器厂刚恢复生产,铸造技术虽有名气,但设备简陋,从模具制作到浇铸成型主要凭经验手工操作,要铸造一枚直径较大且表面光洁、图案清晰的国徽,需要克服重重困难。


第一道难题是模具,模具质量直接关系铸件质量。为保证国徽表面平整光滑、凹凸有致,尤其是麦穗的纹理清晰,大家吃在车间里,睡在砂型旁,反复摸索,精雕细琢,焦百顺和工人们反复试验,制作出了合格的模具。


第二道难题是浇铸。没有炉子,工人们砌了个砖炉;没有化铝罐,自制铁罐代替;没有脱氧剂,用木棒搅拌脱氧;没有测试铝水温度的仪器,就在炉前肉眼观察铝水颜色的变化。国徽的质地为铜铝合金,两种金属熔点相差大,容易出现局部缩型,铸造团队只能一次又一次试验,直至研制出局部浇水加速铸件冷却的方法,才解决这一难题。


连克难关,1951年4月,铸造团队提前20天完成金属国徽的铸造任务。其中一枚大型国徽被庄严地悬挂在天安门城楼上。


2012年,中国工业博物馆开馆。在当年铸造团队老工人的指导下,博物馆严格按照天安门城楼上金属国徽的尺寸和制作工艺复制了一枚金属国徽,挂在馆里展出,以此铭记国徽铸造者的奋斗精神,激励一代又一代后来者精益求精、忠诚奉献。


“许多游客看着这枚金属国徽,听着铸造往事,都红了眼眶。”博物馆讲解员于泽玄说。


不普通的普通车床

机床被誉为“工业母机”,几乎所有的工业品部件都需要用机床来生产,车床正是机床的一种。1955年,沈阳第一机床厂生产出C620—1普通车床。


普通车床,并不普通。“这是中国人自己生产的第一台普通车床。”今年88岁的张贵卿是沈阳第一机床厂的一名车工,他回忆道,1953年,沈阳第一机床厂(原沈阳第一机器厂)开始设计新中国第一台普通车床,短短两年后,1955年8月,C620—1普通车床研制成功。


“C620—1普通车床意义非凡,它解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工业建设的燃眉之急,被印在了1960年版2元面值人民币上。”王彤说,这款车床大量使用,有力地支援了国内工业建设。1958年,沈阳水泵厂就利用这款车床生产出第一台DG270—150型高压锅炉给水泵转子部件。


如今,这台机床正静静陈列在铁西馆中,已经成为中国工业博物馆的又一个“镇馆之宝”,在新的“岗位”上继续贡献,为人们讲述着奋斗自强、勇于创新的中国工业故事。


生动再现的生产场景

1956年,根据国家机械工业发展需要,沈阳铸造厂整合沈阳重型机器厂、沈阳鼓风机厂、沈阳水泵厂、沈阳第三机床厂等企业,组建全国第一个专业化铸造企业。2007年4月17日,沈阳铸造厂浇注完最后一炉铁水后,完成了历史使命,在铁西区企业“东搬西建”政策下,搬迁到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


沈阳铸造厂当时的翻砂车间被保留下来,2008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同年,铁西区将这处车间改建成铸造博物馆;2012年铸造博物馆再次改扩建,中国工业博物馆正式亮相。开馆10年,中国工业博物馆累计接待中外游客500多万人(次)。


2021年,中国工业博物馆以巨幅户外数字展演,生动再现了当年工人热火朝天炼钢等生产场景,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让参观者沉浸欣赏,增强了博物馆与游客间的互动性。


前不久,铁西区发布中国工业博物馆改造规划方案。改造将在不改变原建筑结构、不增加总面积的条件下,调整场馆布局与功能区划分,提升展陈质量,努力建设国际一流的工业题材综合性博物馆


让藏品变展品,让故事被铭记。今年6月,中国工业博物馆再次面向全社会发布通告,征集与中国工业相关的故事。“几天前,一位70多岁的老先生来到我们馆,讲述他父亲支援三线建设的故事,细节丰富,我们记录了满满几页。”于泽玄说,“伴随着博物馆的升级改造,我们将结合更多展品,用更多样的展陈方式,向更多人讲好中国的工业故事。”

(人民日报 刘佳华)




王巍:十年考古 成就非凡


党的十八大以来,是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后发展最快的十年。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考古工作,对考古和文化遗产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作了上百次批示。各级政府部门对考古工作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媒体对考古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力度不断加强,民众对考古的关注和热情也日益高涨。十年来,中国考古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考古发掘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发掘项目逐年增加,从2012年的七八百项增加到2022年的一千四百多项;具有明确学术目的的主动性考古发掘比重显著增加,考古工作者更多地围绕学术研究设置课题和发掘项目。


二是重要考古发现层出不穷。“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实施,促进了中华文明起源研究和与文明起源相关的研究,比如河南双槐树、平粮台、黄山,浙江良渚,陕西石峁、芦山峁,湖北石家河、城河,山东焦家、岗上等多个遗址的考古工作,取得大量关键性证据和资料。浙江良渚遗址更是实证中华文明有五千余年,改变了国际考古学界关于“文明”的固有标准。


三是历史时期考古工作受到重视。近十年,考古发掘遗址的时段越来越均衡,特别是唐代以后的考古发现数量显著增加。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项目中,夏商周时期的占五分之一,秦汉以后的占将近半数,其中以前考古工作开展较少的宋辽金元明清时期的考古发现占总数的六分之一。这从一个角度反映出历史时期特别是宋代及以后的考古发掘得到重视。


四是边疆地区考古发展迅速。内蒙古、新疆、西藏、黑龙江、吉林、辽宁、云南、海南等省区都有项目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这些发现使我们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过程认识越来越深刻全面。


五是“考古中国”项目促进下,考古研究日益深入。近几年启动的“考古中国”项目,鼓励围绕重大课题开展跨区域、跨系统的多学科综合研究,聚焦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和前沿性、代表国家水平、兼具国际视野的重大考古课题,经过系统的设计、相关各省联合,极大促进了学术目的的明确和学术组织的优化,全面拓展考古学研究的广度与深度。迄今已有黄河中游、黄河下游、长江中游、长江下游和东北地区西部等区域的史前文化和夏商周时期的18个项目入选实施。


六是对外交流与日俱增,中外合作考古硕果累累。据统计,截至2020年,我国各类机构赴国外开展联合考古项目30余项,涉及亚洲、非洲、欧洲、美洲等21个国家和地区。涵盖了人类起源和现代人起源,埃及文明、玛雅文明等世界古代文明考古,佛教考古研究等诸多前沿领域和热点问题。


七是研究手段日益多样,科技考古大显神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自然科学技术在考古学的应用取得了十分显著的进步。以三星堆遗址新一轮发掘为代表,新时代考古工作开启新模式。中国考古理念、发掘方法、研究手段和成果爆发式增长。


八是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自2013年开始,中国社会科学院与上海市政府每两年举办一次世界考古论坛(上海),组织全世界的顶级考古学家评选前两年度世界重大考古发现和重大研究成果(各十项左右),迄今为止的四届论坛,我国已有浙江良渚、陕西石峁、山西陶寺、湖北石家河、江西海昏侯墓、湘鄂黔土司遗址及“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近十项发掘或研究项目入选。世界考古论坛得到世界各地考古学家的积极支持和响应,使中国考古学从游离于国际考古学界边缘一举进入核心,提升了中国考古学的国际影响力。


九是考古走出象牙塔,逐渐走入公众视线。以央视、光明日报等为代表的媒体持续关注考古工作,点燃了民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对考古的关注。央视相继推出《国家宝藏》《中国考古大会》《中国国宝大会》《考古公开课》《寻古中国》等一批传承传统文化的精品力作。光明日报持续跟踪报道考古发现和进展,产生广泛反响。中华先民万年稻作和粟作、八千年前的骨笛、良渚和陶寺文明遗迹、二里头夏代都城等一批重要考古发现写入了中学教科书。


十是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方兴未艾。十年来,已有36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被批准挂牌开园,另有40多个获批立项,还有60多个申请立项。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从根本上缓解了城市发展、旅游和文物保护之间长期存在的矛盾,极大地激发了各级政府积极性,城市建设、旅游与文化遗产保护三方面形成合力,使民众可以近距离地观看考古遗址发掘出土的遗迹遗物,感受其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是较早实现文旅融合的重大举措,也是一项意义深远的战略举措。


十一是人才培养力度加大,考古队伍后继有人。党的十八大之前,全国高校设立考古、文博或文化遗产的本科专业大约有40个,到2021年年底,这一数字已经超过100。十年来,20多个高校设置考古文博专业硕士,每年培养考古文博硕士研究生的人数增加数倍,博士研究生的数量也显著增加。最近,有关部门积极落实总书记的指示精神,为全国考古机构大幅度增加人员编制,全国71家考古机构编制增加1500人,长期制约中国考古学发展的人员短缺问题有望得到解决。


如今,中国考古学站在迈向下一个百年的起点上,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相信中国考古学会取得更好更快的发展,会取得更丰硕的成果。作为一个从事考古工作40年的“考古老兵”,我期待更多年轻人积极投身考古事业,更多的媒体投身宣传中华文明和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更多的国人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关心考古,认识和认同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勠力同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拼搏!(光明日报 王巍)


重庆涪陵小田溪遗址又有新发现


近日,记者从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位于三峡库区的重庆涪陵区小田溪墓群完成了阶段性考古发掘,目前该遗存的田野考古工作已经全面结束,完成发掘面积500平方米,清理墓葬2座,灰坑22个、道路1条、房址1座,出土陶、石、铜、兽骨等文物万余件。


小田溪墓群此次考古发掘中出土的动物骨骼(9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潺 摄

重庆涪陵区小田溪墓群考古发掘现场(2022年9月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图片来自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工作人员在重庆涪陵区小田溪墓群考古发掘现场作业(2022年8月摄)。新华社发 (图片来自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小田溪墓群此次考古发掘中出土的网坠(9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潺 摄

小田溪墓群此次考古发掘中出土的陶制尖底器(9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潺 摄

9月27日,考古发掘队队员程涛在临时库房内展示出土的铜制箭镞。新华社记者 刘潺 摄


据考古发掘工作的负责人介绍,此次在小田溪墓群考古发掘出土的陶器,是研究乌江流域先秦遗存的最新材料,为考证乌江流域商周遗存与成都平原十二桥文化、峡江地区石地坝文化的亲缘关系提供了重要实证。


9月27日,考古发掘队队员程涛在临时库房内展示出土的铜簪。新华社记者 刘潺 摄

9月27日,考古发掘队队员王朋成在临时库房内,用胶水拼接出土的陶器。新华社记者 刘潺 摄

此次考古发掘出土的陶制器盖(9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潺 摄

此次考古发掘出土的动物骨骼(9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潺 摄

9月27日,考古发掘队队员王朋成在临时库房内,对此次考古发掘出土的陶片进行清点和拼对。新华社记者 刘潺 摄

9月27日,考古发掘队队员秦彬在临时库房内,对一个刚完成拼对的陶器进行初步修复。新华社记者 刘潺 摄


三峡小田溪墓群位于重庆市涪陵区白涛镇的乌江左岸山坡地上,墓群A区是具有显著巴文化特征的高规格墓葬,同时也是三峡库区重要的考古项目之一。墓群从1972年发现至今,先后开展过多次考古发掘和勘探。(新华网)


金湖塔集遗址启动考古调查勘探


近日,由淮安市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所组成的专业考古工作组进驻金湖,对塔集遗址开展考古调查勘探。



塔集遗址位于金湖县塔集镇陆河村和高桥村,明代属高邮县昌平乡,清光绪年间属高邮县广沛乡,民国时期属高邮县第八区平阿乡。根据《全国文物地图集·江苏分册》等相关资料记载,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始,该遗址周围发现众多的汉代古墓,分布较为密集。出土大量的釉陶鼎、瓿、盒、壶及铜弩机、铜洗、铜鐎斗、铜镜等珍贵文物。2007年在高桥村境内又发现西汉墓葬。此外,这片区域内还分布着大量的汉代古井群。遗址西侧淮河入江水道内有嵇圩新石器时代遗址、北阿镇古遗址、罗墩古墓群等。这些丰富的地下文物,是研究金湖历史文化的宝贵资源。


为厘清墓葬与聚落之间的关系,考古人员将通过考古调查和勘探等手段,弄清塔集遗址的四至范围和文化层堆积情况,进一步寻找夯土范围,明确该遗址是否存在城墙遗迹等。


考古工作完成后将形成汇报成果,依据遗址的价值和重要性,确定是否将该遗址申报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使文物得到有效保护。

此次考古调查勘探工作由淮安市文物局批准实施。

(中国江苏网 陈祥龙 刘光亮)


山东:聊城傅大门唐代墓地发掘清理墓葬35座


10月8日,记者从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聊城傅大门墓地考古发掘工作已经基本结束,取得了较大成果。


墓地南区航拍图


聊城傅大门墓地位于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新区街道原傅大门村址下。2022年3~6月为配合聊城市东昌府区傅大门棚户区改造项目,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建设用地范围内勘探出的墓葬进行了配合性发掘。本次发掘共清理唐代墓葬35座,出土陶器、瓷器、铜器、铁器、漆木器、蚌器、砖质墨书墓志等各类材质文物110余件套。


无墓道舟形墓


共清理唐代小型、中型墓葬35座

据介绍,本次发掘墓葬时代皆为唐代,形制皆为小、中型土圹砖室墓,共清理35座。其中,小型墓根据形制可分三类。


第一类是未带墓道舟形砖室墓,共12座。该类墓规模小,部分墓室内有棺痕,皆为单人仰身直肢葬,头向南,人骨经鉴定多为未成年个体。随葬品多为白釉瓷碗、漆盒、塔式罐、铜钱,部分随葬墨书砖墓志。


第二类是带墓道舟形砖室墓,共10座。墓室砌筑结构与第一类小型墓大致形同。墓室内双人或单人仰身直肢葬,头向南。随葬品有白釉瓷碗、塔式罐、漆盘、铜钱,部分随葬墨书墓志。


第三类是带墓道马蹄形(椭圆形)砖室墓,共4座。墓室内后半部有砖砌低矮棺床,双人仰身直肢葬,头向西,存在迁葬现象。随葬器物有红陶双系罐、灰陶罐、白釉瓷碗、铜钱,部分随葬墨书墓志。


马蹄形墓


中型墓根据形制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圆形穹隆顶砖室墓,共7座。由墓道、墓门、甬道、墓室组成。墓圹、墓室中后部用条砖砌半圆形或“凹”字形棺床,外壁条砖平铺,内填土,上铺砖,部分棺床外壁雕壸门,墓室左右壁有灯檠、直棂窗等砖仿木结构装饰。人骨皆为夫妻合葬,头向西,存在迁葬现象。随葬器物多置于棺床下或棺床西南角,器物有塔式罐、白釉瓷碗、漆盘、铜镜、铜钗、铜带具,部分随葬墨书墓志砖等;第二类是带墓道带侧室方形弧边砖室墓,共1座。由墓道、墓门、甬道、主墓室和左右2侧室组成。在墓室东西壁中部向外各砌一平面呈舟形侧室。主墓室后部有“凹”字形棺床。墓室内因进水,人骨散乱,头向不详。左右耳室内,也葬有散乱人骨。后经清理,该墓共葬人骨4具。随葬器物皆破坏,可辨器型有红陶罐、白釉瓷碗、铁鐎斗等,另在封门砖中清理一方墨书墓志。


为研究聊城地区晚唐时期丧葬礼俗提供了新材料

据介绍,本次此次发掘共清理出纪年墨书墓志15块,最早为唐垂拱二年(686年),最晚为乾宁四年(897年),再结合墓葬开口地层和墓葬类型、出土随葬品类型来判断,基本能确定傅大门墓地所有墓葬年代也在此时间段内。


M16出土器物组合


省考古研究院表示,本次发掘的35座唐代墓葬,15座纪年明确,为鲁西乃至山东地区的唐墓断代提供了重要标尺。且墓葬形制多样,时间跨度大,为研究鲁西地区唐代中小型砖室墓演变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本次发掘的纪年墓葬,最早为垂拱二年,最晚为乾宁四年,且各墓葬相互之间没有叠压打破关系。可从侧面反映出唐代博州城北郊的地貌变化不大。结合之前考古信息(主要是2020年聊城绳张遗址材料),把博州城址在现徒骇河橡胶坝公园位置存在的时间从晚唐再向前提200余年。并通过出土墓志记载再为唐代博州补充1里、1场、1草市、3村、1河、1路,丰富了唐代博州城北郊的历史地理信息。


墓葬中出土遗物数量虽然不太丰富,但唐代晚期中小型墓葬中的器物组合基本一致——塔式罐、白瓷碗、漆盘。这为研究该地区晚唐时期丧葬礼俗提供了新材料。该墓地出土墓志记载墓主年龄,对用现代科学手段进行的年龄鉴定起到了重要的纠正和校订作用。

(济南日报 赵晓林)



编辑:少侠


-END-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文博圈立场

文博圈投稿:wenboquan01@163.com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文博圈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文博日报 小田溪遗址

23666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