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0
分享
- 清华美院多位师生作品参加 “筑梦——我们的新时代美术摄影作品展”
-
2022-10-14
展览海报
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喜迎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之际,10月1日,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文联主办,中共中央宣传部文艺局、中国美协、中国摄协、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承办的“筑梦——我们的新时代美术摄影作品展”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开幕。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教授王铁牛油画作品《油菜花开入画来》,绘画系2018级博士生颜克疾(第一作者)、教授代大权(第二作者)合作的版画作品《拉林铁路》,工艺美术系教授程向军丙烯画作品《山河锦绣——国家文化公园》,雕塑系副教授马文甲、雕塑系2021级研究生沈添洋合作雕塑作品《岗》入选“筑梦——我们的新时代美术摄影作品展”。
本次展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和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从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中提炼主题,用情抒写中国人民奋斗之志、创造之力、发展之果,精心描绘新时代的宏阔画卷和真实影像,艺术展现中国人民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精神风貌和追梦筑梦的信念信心。
“筑梦——我们的新时代美术摄影作品展”
此次展出的150余件美术作品涵盖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多种艺术形式,近千名美术家围绕150多个选题参与了创作。数名党史专家全程配合做好有关指导和咨询工作,努力做到思想性、准确性、艺术性和诗意性相统一。
展览现场
展览作品
王铁牛作品
《油菜花开入画来》王铁牛
油画 200cm × 350cm
《油菜花开入画来》局部
中国文联、中国美协近几年经常组织艺术家文艺志愿服务下基层,辅导培训基层美术骨干,成为新的历史时期艺术家走到人民中间,用艺术服务基层服务人民的新形式和新特点。作者积极参与了这项工作。本画以中国美协组织的四川巴中美术培训班为基础素材发展而来,主要表现艺术家在为基层美术工作者辅导作画的真实情境。油菜花开的春天,乡野中清风徐徐,万物复苏,绿水青山充满无限生机,正是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从四面八方聚集了一群各式各样的画家,尽管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工作岗位,有不同的身份和不同的个性,但他们都满怀对艺术的期待和渴望,他们是为追求艺术而走到一起的。作者再现了自己真实的经历,用绘画记录了这个生动的瞬间。 ——王铁牛 绘画系教授
颜克疾、代大权作品
《拉林铁路》颜克疾、代大权
版画 120cm x 210cm
《拉林铁路》创作过程
拉林铁路是西藏境内首条电气化铁路,藏木雅鲁藏布江双线特大桥是拉林铁路建设中的重点工程之一,是全线施工工期最长、施工难度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控制性工程。其位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市加查县境内,屹立于桑加大峡谷藏木水电站上游库区,横跨水深达66米的雅鲁藏布江,全长525.1米,大桥主拱跨径430米,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铁路钢管拱桥。这座大桥创造了多项桥梁领域新纪录,代表着中国乃至世界同类型桥梁建设的高水平。
本作品以藏木雅鲁藏布江双线特大桥电气化建设场景为主要表现内容,采取穿越时空的表现手法,将近景的电气化作业场景与远处飞驰的高铁、静谧的雪山串联起来。相比传统的铁路建设方式,拉林铁路以现代化作业建设为主,因此本作品中并没有刻绘过多的人物。近景中三三两两的架线工人在进行架线作业,像是五线谱上的音符,在谱写幸福之歌,而稀少的人以及一远一近的电气化作业车,都显示了在拉林铁路的现代化建设中,劳动力得到解放的进程。中景的大片麦田以及穿越麦田的高铁长龙都将给沿线人民带来了幸福的生活,天空中飞翔的鹰也暗示着拉林铁路如同雄鹰一样翱翔于青藏高原。远景连绵不断的雪山,表现了沿线地区的宁静与祥和,而消失在雪山之间的铁路“如一条新的天路横亘在雪域高原,为富民兴藏注入了新活力”,同时侧面反映了在艰险地质条件下拉林铁路的建设也遇到了巨大的挑战。
作品以正面、大透视的视角将大桥的作业场景收入画面之中,这种巨大的纵深一方面表明了大桥的长度与主拱的跨径,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铁路钢管拱桥,另一方面表现了主拱管径的粗壮,1.8米的主拱管径在同类型桥梁中排名世界前列。同时为了避免这种构图机械化的对称,利用远近大小不同的电气化作业车、位置不同的架线工人以及蜿蜒的铁路来打破这种对称关系。
画面以灰色为主,排列整齐的线以及繁复的点都构成了不同层级的灰。在拱桥的刻画中,通过线的粗细紧密来表现明暗的变化。两台电气化作业车的刀法变化丰富,体现出了黑白灰的对比关系,在画面中较为突出。中景大片灰色增加了画面的空间感,麦田从近到远,由暗到亮,远景的雪山从山脚到山顶,也由暗到亮,在这亮暗的交替变化中进画面的空间关系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代大权 绘画系教授
程向军作品
《山河锦绣 - 国家文化公园》程向军
丙烯画 350cm x 730cm
《山河锦绣 - 国家文化公园》创作过程
自2020年以来我先后承担了国家级重点工程项目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序厅漆壁画《长城颂》创作任务,今年的国家版本馆《山河揽胜》壁画创作任务,以及本次展览所展出的《山河锦绣》组画。这三项创作任务均是以山水画的形式来表现,以祖国大好河山为创作主题,通过绘画的形式讴歌祖国的壮美山河。这也是我在艺术创作中坚持守正创新的艺术发展观,用画笔塑造可亲、可敬、可爱的新时代中国形象等一系列当代文艺命题的创作实践研究。
文艺为什么人服务,怎样服务,如何从高原走向高峰,如何通过文艺塑造国家形象等重大创作课题,核心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创作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这已成为我们新时代艺术创作的标准。
《山河锦绣》系列组画,创作涉及五大主题公园的人文及地理环境,表现内容丰富。如何运用绘画的形式充分表现国家公园的主题内容面临专业性挑战。这套组画以五幅竖长方形的形式呈现,分别表现长征、长城、黄河、长江、大运河国家文化主题公园内容,每幅画面内容独立,组合在一起后又能形成呼应协调的整体效果,突出表现国家文化主题公园的文化内涵,表达山河壮美之形象,用绘画手法歌颂祖国的大好河山。
《山河锦绣》组画追求绘画意境深远、形式统一和谐、主题内容突出,采用中国传统绘画平远法构图,通过五大主题公园的典型性景观构成画面,运用暖色调天空贯穿五幅画面天空部分,使之能够形成画与画之间的相互协调,运用意象性和抒情性主观表现。色彩处理采用中西结合的色彩原理,使国家公园的不同地域特色及色彩调性统一起来,结合中国传统工笔重彩罩染原理,利用丙烯颜料的半透明性能,丰富了绘画效果,画面表现出日出东方、华夏祥光、气贯长虹、万代千秋的祥和意境。
——程向军 工艺美术系教授
马文甲、沈添洋作品
《岗》马文甲、沈添洋
雕塑 90cm x 90cm x 150cm
《岗》局部
作品《岗》以一名守卫在祖国边疆哨所站岗的边防战士为形象原型,将肖像雕塑创作的造型语言注入数字化建模手段,将冰晶与面颊上的雪晶超级写真的建模制作、打印、表现出来,再辅以彩绘。作品构图仅仅表现一个人物头像,颜色和质感设计以凸显帽子与口罩之间露出的双目与面颊为视觉中心点。坚毅的目光在白色的冰雪环绕中显得那么的富于温度与力量。制作的过程从小稿到泥塑等大稿以及数字化的处理,都是关于具象雕塑创作中介入现代数字技术手段的尝试,期待将科技带入更富于人文情感的艺术表现主题与基调。
我与学生沈添洋合作,在作品的创作磨合中教学相长,带动学生从基础课训练到艺术创作表现过渡。从有模特限制的摩塑到自定义主题与情感的视觉化,呈现了艺术教学的学与创的链接。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得到了许多老师的宝贵意见,使得我们在科技介入主题性创作的实验道路上增强了信心,使得文化艺术表现与媒介技术发展的融合与磨合,更具文化质感,成为影响心灵的力量。
——马文甲 雕塑系副教授
部分资料来源 | 摘编自 中国美术家协会 公众号
文章来源 | 中国艺术报
图文提供 | 王铁牛教授、代大权教授、程向军教授、马文甲副教授
图文编辑 | 罗雪辉 张雪莹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