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元宇宙概念加持,虚拟数字人破圈而来!

2022-10-14

10月14日,中国日报数字员工——元曦,以“中华文化探源者”的身份首次正式亮相 ;10月9日,武汉钟家村裸眼3D屏三镇之眼又上新!武汉首个虚拟代言人“祁小蓦”在武汉钟家村裸眼3D屏三镇之眼亮相,向过路市民“打招呼”,吸引不少人驻足互动;日前,福建网龙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任命首位虚拟数字人高管唐钰出任轮值CEO……



近两年,元宇宙概念的火爆带动了虚拟数字人市场的快速升温。虚拟数字人正成为一股潮流,涌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会“捉妖”的虚拟美妆达人柳夜熙、在江苏卫视跨年演唱会上,与歌手周深同台对唱的邓丽君、冬奥会的手语主播、奥林匹克公益宣传大使、清华大学首个AI虚拟学生华智冰、字节跳动开发、乐华娱乐运营的虚拟偶像团体A-soul……



虚拟数字人的热度也吸引着众多参与者纷纷入局,据企查查数据显示,国内现有“虚拟数字人”相关企业超过28 万家,近五年的新增注册企业增速复合增长率达到近60%。据统计,2021年全年,虚拟数字人相关投资共27笔,融资金额从数百万元人民币到数千万元美元不等。而2022年开年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虚拟数字人领域即完成了近百起融资。艾瑞咨询估计,在2030年我国虚拟数字人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2700亿。


随着元宇宙概念的推广、生产平台能力提升,虚拟人产品不断向直播、文旅等应用领域渗透,商业化进程正在加速。而元宇宙生态的不断发展,将推动虚拟数字人行业快速发展,并最终借助人工智能实现虚实共生的终极形态,成为元宇宙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1

什么是虚拟数字人


从技术层面看:虚拟数字人可以理解为是通过计算机图形学、语音合成技术、深度学习、类脑科学、生物科技、计算科学等聚合科技创设,并具有“人”的外观、行为、甚至思想的可交互虚拟形象。


从未来媒体形态和服务模式看:虚拟数字人将作为新媒介角色,广泛应用在元宇宙新生态中,担任着信息制造、传递的责任,是元宇宙中“人”与“人”、“人”与事物或事物与事物之间产生联系或发生孪生关系的新介质。


可拆分为“虚拟”、“数字”及“人”三个部分:目前,虚拟数字人主要以图片、视频、实时直播、实时动画等方式存在于电子屏中,如APP、小程序。在未来,VR设备与全息投影也将成为其重要存在方式。虚拟数字人是典型的多技术综合产物,除CG建模+真人驱动的类别外,多模态技术与深度学习成为其核心点。虚拟数字人近年的发展来源于CG、语音识别、图像识别、动辅等相关技术的共同成熟。“人”是其中的核心的因素。高度拟人化为用户带来的亲切感、关怀感与沉浸感是多数消费者的核心使用动力。能否提供足够自然逼真的相处体验,将成为虚拟数字人在各个场景中取代真人,完成语音交互方式升级的重要标准。


虚拟数字人按应用可分为服务型虚拟数字人和身份型虚拟数字人。


服务型虚拟数字人在特定场景提供服务,被定义为服务行业社会角色的虚拟化,目前已经在电商、文旅、金融等得到落地应用,充当主播、导购、解说人、心理辅导和客服等角色,以高度拟人化的形象为人们带来更具亲切感、关怀感与沉浸感的互动体验。


身份型虚拟数字人是真人形象在虚拟世界的具象表达,这种类型的虚拟数字人可作为消费者进入虚拟世界的ID,在游戏和泛娱乐领域得到最先应用,表现在游戏玩家角色设计、社交平台个人虚拟数字人形象的生成等,包括虚拟IP、虚拟偶像、虚拟世界第二分身等,例如偶像型虚拟人,直播型虚拟人。


2
“虚拟人+”如何撑起千亿市场


虚拟数字人应用领域已走向多元化发展,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虚拟人带动产业市场规模达1074.9亿元。


在画面呈现方式日渐成熟的的基础下,叠加5G、算力、AI等技术能力的提升,虚拟人落地场景日渐丰富,不再限于影视、动画于人物建模、CG等方面在虚拟形象塑造的应用,还在社交、游戏、办公等场景实现了真实人类虚拟化身的身份职能,并逐渐于直播电商、偶像造星、陪伴服务等AI虚拟数字人领域实现商业变现。



虚拟人+传媒


虚拟主播为代表传媒行业应用很好地满足了媒体传播领域对内容生成方面的业务需求,成为了融媒体时代的传媒利器。



如今,虚拟新闻主播和虚拟主持人已经走向高拟人化和高智能化,在AI系统支持下,不仅能通过文本输入实现声音加画面的同步输出,而且形象写实,可根据不同场景选择姿态、动作、服装等,带给观众良好的审美体验。在实时渲染技术加持下,虚拟主持人能参与进节目录制或直播中,完成实时互动。在2019年央视网络春晚舞台上,以撒贝宁为原型制作的AI虚拟主持人“小小撒”首次上岗。这也是国内第一次主持人和自己的虚拟孪生数字人共同主持大规模的国家级文化活动。



虚拟人+金融


虚拟数字人能够有效助力金融机构实现降本增效,各大金融巨头争相布局“数字员工”,运用金融科技应对市场竞争成为金融行业发展共识。以科技为核心的竞争导向,也让金融机构信息科技的投入逐年增加。



虚拟数字人拥有拟人的表情动作,可进行智能对话,能够与服务类场景较多的金融行业天然结合。多家金融机构正利用虚拟数字人技术打造“数字员工”,成为了科技创新、降本增效的重要方向。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其推出的数字人银行员工,在移动终端和大屏等媒介上展现数字拟态形象,能够在产品营销讲解、金融业务办理、资讯播报、咨询问答等多个业务场景实现与用户的可视化交互,为用户带来个性化服务,提升用户体验和驻留时间,真正让数字化服务“听得见”的同时也“看得见”。



虚拟人+代言


虚拟代言人通过深度洞察Z世代(1995—2009年间出生的一代人)消费新需求助力品牌“破圈”。



品牌打造符合自身文化和品牌调性的虚拟形象代言人,成为与年轻人建立沟通的突破口。从屈臣氏推出首位虚拟偶像代言人屈晨曦Wilson拉进与年轻人的距离,到欧莱雅推出首位虚拟代言人“M 姐”迎合年轻人走进Z世代圈层,再到花西子推出首个品牌虚拟形象“花西子“引领国货新风尚,虚拟形象代言人正在帮助品牌迅速吸引年轻消费者的注意力,助力品牌俘获更多的目标用户。



虚拟人+影视


影视是对视觉效果的要求最高且最大程度影响社会对数字人形象认知、品牌的一个领域。2019年2月在国内上映的《阿丽塔:战斗天使》是虚拟数字人技术与影视相结合的典型应用案例,剧中的女主角阿丽塔是一位完全采用数字人技术制作的角色。该电影通过采用特殊的面部捕捉仪器对真人演员人脸细节进行精准捕捉,然后将其作为电脑中虚拟角色的运动依据,使虚拟角色的动作和表情能像真人一样自然逼真。



接纳及使用虚拟形象创作等新技术,能够放大科幻创作者想象力表现的空间。随着数字技术发展,实时渲染、交互影像等新技术不断加入影视创作中,如何使用数字技术为好故事服务,并提升影视叙事和角色情感体验已成为影视行业的重要课题。


3

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自2021年以来,相关部门纷纷出台政策大力支持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产业的发展,而虚拟数字人产业则是这些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10月20日,国家广电总局发布的《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十四五”科技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推动虚拟主播、动画手语广泛应用于新闻播报、天气预报、综艺科教等节目生产。2021年11月16日,工信部出台的《“十四五”信息通信业发展规划》中强调,国家支持各类企业应用5G、人工智能、虚拟现实、3D打印等新技术构建形式多样的线上消费场景。


近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正式对外发布《北京市促进数字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这是国内首个数字人产业专项支持政策。根据计划,到2025年,北京市数字人产业规模将突破500亿元,初步形成具有互联网3.0特征的技术体系、商业模式和治理机制,成为全国数字人产业创新高地。



资本是产业的催化剂,虚拟人产业也不例外。天眼查数据显示,2021年,虚拟人相关企业融资共有2843起,融资总金额为2540亿元。而2020年相关企业融资有1713起,包括红杉、IDG、顺为资本等在内的一线基金纷纷入局,总融资金额达到近8亿元。


那么,我们距离虚拟人的规模化应用还有多远?百度智能云AI人机交互实验室负责人李士岩表示,现阶段国内数字人要大规模产业落地还面临一些难题:首先,数字人产业链各个节点相对割裂,缺乏高效协同,导致数字人在制作和调优上存在较高壁垒,目前行业中大多数公司只是数字人制作与运营全流程上的一环或其中几环。其次,服务场景与演艺场景没有有效打通,表现为演艺型数字人不具备客户所需的业务能力,而服务型数字人缺乏人设,难以与用户进行情感交流。最后是满足高机动性、高频需求的数字人成本依旧很高。


中国传媒大学主流融媒体研究中心主任唐远清表示,虚拟人产业发展未来有三大趋势,一是随着AI技术在虚拟人产业链中的应用,低成本、快速生成数字人将成为现实;二是未来5年,虚拟数字人全身动捕驱动设备及虚拟人商业化还将停留在PGC(专业生产内容)阶段,普通人会以卡通形象进入虚拟社交空间;三是虚拟人涉及到的场景、服装、道具等增值服务需求迎来爆发机会,虚拟时尚产业将快速发展。


虚拟人之所以能够“破圈”成为流量密码,是因为其同时具备了近人的外表以及高度交互能力,符合人们对于近未来科技成就的幻想。未来虚拟人或将成为打破现实和虚拟世界边界的主力军,并被更广泛地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明:本文由城市光网整合,图文素来源于江苏省互联网协会、绿地G优尊享会及网络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如有疑问请联系小编~~

END



本文编辑 | cxf
投稿、合作 | cxf@urbanlight.cn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城市光网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元宇宙 虚拟数字人

12114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