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热点追踪 | 从锦上添花到不可或缺还有多远 谈一谈博物馆的可及性与包容性

原创 2022-10-11


8月24日,捷克布拉格举行的第26届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特别大会正式投票通过了新的博物馆定义。新定义与博物馆以往的定义相比首次出现了“可及性”和“包容性”两个词汇。

可及性,是指某样事物具备能够接近的特点。博物馆的可及性,就意味着对所有公众来说,都要能够接近和到达。这种可及性有三个方面的意义:一是指身体上的可及,如博物馆具备便利的交通条件,任何人都可以方便地到达,二是指能够进入的可及,观众有能力入场,如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操作预约门票、获得信息,具备经济能力支付门票,残障人士也有无障碍入口通道等;三是指心理上的可及,公众愿意前往博物馆,认为自己能够在博物馆获得愉悦和满足,而不是从心理上就建立起与博物馆之间的鸿沟,没有前往博物馆的打算。

包容性,通常指社会个体或某个社会主体能够包容客体的特性。博物馆的包容性,可以理解为一是对公众的欢迎,二是对社会话题的开放性,允许自由对话。其主要目的都是拓宽并巩固观众群体。博物馆的包容性主要可以体现在:吸引更多不同层次和文化背景的观众、让博物馆的参观更加方便快捷、满足观众的个性化需求、增加“开放性”。

博物馆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演变,开始思考探索重塑自己的形象与使命。对可及性与包容性通过此定义的修改,将逐步成为全球博物馆整体宗旨与方向变革实践的重要依据。

我国博物馆免费开放率已达91%,主要观众构成是教育程度良好的、相对富裕的、身体健康的群体,并没有太大变化。博物馆对于大多数普通观众来说,是可有可无、可去可不去的锦上添花的场所。阻碍公众进入博物馆或多次进入的因素既包含实实在在的客观因素,也有隐性的心理因素。

设计因素

选址设计。博物馆的选址设计远比想象中重要。博物馆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可达公共交通的种类和数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博物馆与公众之间的距离。便利性是不熟悉博物馆的潜在观众走进博物馆的首要条件,位于公共步行区域之内的博物馆更容易吸引临时起意的观众。
近年来,我国博物馆新馆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截至2021 年,全国备案博物馆共计6183家,而在2011年,这一数字仅为3589家。我国进入博物馆高质量发展阶段以来,每年仍会有大量博物馆新馆修建,这些新馆的建设都面临着重新选址的问题,有多少新馆会选在人流量较大、交通便利的地段,又有多少会为因资金或其他原因选择偏远的郊区地段?馆舍选址是否合理是博物馆究竟是否践行“可及性”的最直观体现。选址如果不合理,会对“吸引观众”造成很大阻碍。
建筑与入口设计。博物馆是一个城市的文化象征,其建筑外观特色是博物馆留给公众的第一印象。近年来博物馆通常都会将新馆设计修建为当地的地标性建筑,而地标性建筑也的确会吸引更多的观众。但值得警惕的是,许多建筑设计师往往会将设计重点放在如何使建筑外观更吸引眼球,而忽略了博物馆是否便于工作人员和观众使用。有一些博物馆建筑将入口处设计为高达近十米、长数十米的阶梯,残障人士的入口被隐藏在台阶下方,并无任何明显标识。还有一些博物馆的入口复杂而隐蔽,光是寻找入口就让人费神。这些新式建筑让博物馆呈现出威严感有余、亲近感不足的姿态,甚至对公众造成了一定的“入口恐惧症”。
服务设施设计。现如今,新建的博物馆动辄有逾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身处其中,巨大的空间本身就会给观众造成相当的陌生感和紧张感。所以在博物馆入口空间处,服务台的位置应该一目了然,在大厅空间、展览空间和过渡性空间,明显的标识和导引设计都是非常有必要的。休息区、热水间、母婴室、特殊群体通道等服务设施都是博物馆包容性的细节体现。完善和人性化的服务设施,更有利于观众自主探索和体验。

心理阻碍

缺乏反复前往的动机。大部分公众都知道在博物馆可以学习到新知识,但是并不清楚具体能够获得什么知识。如今,博物馆也提供了很多社会教育活动,但是主要面向青少年,在针对不同人群提供不同的专业社教服务方面,还存在欠缺。很多观众在参观过某家博物馆后,一定时间内不会再去参观第二次。要体现包容性,博物馆需要为观众提供必要、及时、多样且个性化的服务,让观众将内在需求转化为行动的原动力,或为学习研究、观光游览,或为文化消费、体验,或为社交需求,真正成为观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机构。
博物馆参观经验不足。对博物馆的不了解和陌生感,很有可能会让没有参观过的公众望而却步。新观众往往是因为在参观前已经提前在书本、网络上对博物馆有了一定的了解,或是因为一些认识或值得信赖的人推荐,而决定前往参观。如果没有相关信息和已有经验人士的推荐,这些潜在观众可能并不会转化为真正的博物馆观众。博物馆要拓宽自己的观众群体,就要在整个社会环境中,而不只是博物馆内部观众圈里,宣传信息,提升形象,增加吸引力。花费更多时间培育“具有冒险精神”的先行者,向他们提供可靠的信息资源,树立良好的口碑。
博物馆无疑正处在一个理念与实践的变革转型期,其功能定位、使命宗旨都有了多元化的体现。仍有专家学者坚持认为博物馆是为研究者提供专业知识的研究场所,而并非提供多样用途的多元化空间。博物馆的开放性与权威性之间确实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但其毋庸置疑是重要的社会公共空间。对公众的“可及性”与“包容性”在未来会有更多的实践与讨论,而拓宽观众群体、巩固观众群体是最基础的实务。对于那些从未踏入博物馆大门的公众而言,体验博物馆之前需要克服各种客观与主观的障碍。博物馆应更多鼓励全体公民前往参观体验,让博物馆在社会中的角色从“锦上添花”变为“不可或缺”。
(刊于10月11日《中国文物报》5版)
编辑:卢   阳  廖敏杰
审核:崔   波

转载投稿联系wwbbowuguan@163.com
010-84078838转8081 8030

本号刊载的作品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授权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博物馆中国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热点追踪 博物馆

16177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