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深度|更温暖、更直白:2000件内衣的宣言与隐喻

原创 2022-10-12

在爱慕美术馆《守护者》的展览现场,我们见到了艺术家李琳琳,这个声音温柔的90后女性艺术家和我们聊起了这次独特的创作体验,也回顾了在她这个年龄,已颇为丰富的创作历程。爱慕美术馆馆长周宇也应邀加入了这次对谈,她以爱慕美术馆近年来的社会行动与机构转型为视角,将谈论的话题延展至女性在社会语境中面临的具体困境,以及艺术行动能够带来的力量。


在策展人黄梅的解读中,此次展览延续了艺术家之前作品的沉浸式体验和视觉寓言符号,关注了三个层面的“守护”:作为母亲的女性对孩子无条件的守护;女性同伴之间的相互支持;以及内衣对女性身心的保护与关怀。然而,对李琳琳来说,在自己的第一个美术馆个展中“延续”之前的艺术语言显然没有那么轻松,她面对的材料是自己之前从未接触过的元素——内衣。“太女性化了,”在对谈中,李琳琳直言自己此前从未专门创作过探讨女性问题的作品,对于女性身份,她虽未回避但也不曾在创作中刻意表现过。因此,在这次展览中,将内衣作为主要创作材料,以何种态度、何种形式传递“守护”的力量成为了最大挑战。李琳琳最终选择了一种有别于以往的“温柔”策略,带来了一个沉浸式的乐园,在这里没有社交距离的阻隔,没有对各种关系的焦虑,只有柔软的包裹和对生命的积极想象。


《守护者》展览现场©艺讯网/李迪


从大学时代的《十日谈》起,李琳琳的创作中一直展现出对个体、私密和记忆中伤痛情绪的直观呈现。一排排森然排列的课桌是公共空间中严肃纪律的化身,但一个个潜藏无数秘密的课桌抽屉却带出每个人内心深处不为人知的淋漓真实。有趣的是,课桌中的很多故事和元素在李琳琳随后的创作中被放大了,逐渐充满不同的空间,并被加入了更多繁复的细节,让人眼花缭乱。对大体量沉浸式创作方式的青睐和对死亡主题的直观呈现让李琳琳过往的创作以“生猛”著称,她毫不掩饰自己的创作能量和侵占空间的雄心,以及带给观看者视觉和心理双重震撼的意图。与此同时,她也在创作中执着于对一种元素的“死磕”,泡泡、人偶、蘑菇、牙齿……她不断地在新的创作系列里运用与重复这些元素,尝试不同方式和材料的解构与再现,在这个过程中又不断收获着新的灵感。


《十日谈》全景及局部,三十套中学课桌椅根据展厅空间矩阵式摆放,综合材料,2015


李琳琳的作品映射着她这一代艺术家所经历的时代语境:资讯的便捷与信息的爆炸、数字化的高速发展与技术媒介的空前繁盛;她的创作态度也反馈出年轻一代艺术家的特有气质:不局限于一种媒介和一种风格,也不规定固定的讨论议题,而是穿梭于各种语言之中,依托当下的自身经验与情感体验来筛选最为适宜的表达方式。面对李琳琳的作品,如同面对这个时代的缩影,会因繁盛、高效和便捷感到幸运和安逸,但又不免会因沉溺于繁杂的信息量或遭逢突然的变故而无所适从。


在《守护者》中,李琳琳延续了她对大体量作品和场域构建的热情,而她也挖掘出了自己内心深处更为柔软的一面——事实上,这种柔和的光泽在她成为母亲之后的作品中已有端倪。当然,李琳琳依然没有放弃创作性格中直白而尖锐的一面,爱慕的团队氛围和这个以女性为主导的场域赋予了她空前的勇气,用带有挑衅意味的创作方式,将作为女性私密话题的“内衣”和它背后有关凝视、偷窥、社会规训等隐喻直白而大胆地宣读了出来。


 李琳琳在《守护者》现场接受采访©艺讯网/李迪


太直白了吗?在以下对谈中,李琳琳将结合作品带来她的回应。与此同时,作为展览主办方与创作材料提供方,周宇馆长将代表爱慕美术馆的视角介入李琳琳的创作路径,并带来“内衣”在历史与当下语境中的意涵变迁,以及延展而来的社会行动与艺术能量等相关讨论。


 

李琳琳

 

周宇


对谈时间:2022年9月30日

对谈地点:爱慕美术馆



/ 01 /

更温暖:关于《守护者》



Q

借《守护者》展览开幕的契机,我们请到了主办方爱慕美术馆周宇馆长和艺术家李琳琳展开一场对谈。我们注意到爱慕美术馆近年来在艺术展览策划和社会公益活动方面都对女性、儿童关注颇多,同时也在积极扶持年轻一代艺术家及其创作。这次和李琳琳的合作是爱慕在社会关怀语境下的进一步探索,也为我们进入李琳琳的创作提供了有力的前提。我们可以从二位此次的合作契机开始谈起。


周宇:我和琳琳相识于爱慕美术馆此前的群展“乎兮”,但之前我已在不少提案与展览中对这位年轻的艺术家留下了深刻印象。恰逢爱慕美术馆十月份空出了粉红丝带的活动档期,琳琳也在此时寻找美术馆落地艺术项目。我们随后谈论起她的作品以及女性在当代社会中面临的境遇和挑战,琳琳也提出希望通过内衣等“软性”的材料来实现一些新的艺术创作,这些共同的关注最终促成了这次展览。


李琳琳:这是我的第一个美术馆个展,对我来说是一个阶段性汇报。展览由策展人黄梅在去年发起,但由于种种挑战,直到今年九月初才完成。很幸运的是,爱慕在这次合作中给了我极大的创作自由,但此次创作体验还是和我之前的实验性探索有所不同:一方面我的作品和展厅设计都是以爱慕的设计理念以及提供给我的材料为灵感;另一方面,爱慕美术馆提供了一种特定的场域,来到这里的观众会因为对爱慕的背景、文化和功能的理解不同,对作品产生不同的解读,也由此赋予此次展览更多元而不可控的可能性。


在此次展览中,虽然有几组主要的装置作品,但我期望消除展览和作品的概念而使《守护者》成为一个整体。在现阶段整个社会中普遍存在着紧张、焦虑的氛围中,我希望创建一种温暖而轻松的沉浸式景观,以此来探索艺术的疗愈能量。


《守护者》展览现场©艺讯网/李迪


周宇:在我看来,琳琳这一次的创作对她个人来说是一种转型。她之前的作品似乎更“生猛”而尖锐一些,但她和我沟通时,说这次想要做得更“温柔”一些,我在看方案时,确实对她的这种“温柔”的转变感到吃惊。


李琳琳:我想这种转变还是基于对当下的反馈。我出生于1992年,在疫情之前,我们这代人的生活可以说是一帆风顺,因此疫情带来的变动对我来说是一种巨大的冲击。而我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后,各种关于生存的焦虑也被放大了,生活的艰难带来的恐慌让我开始思考,艺术是否能带来一种抚慰、温暖的力量?展厅中有一件巨大的喇叭花装置,很多艺术家对喇叭花的表达可能和情欲相关,但我的灵感源于工作室后的巨大的南瓜花,在我最疲倦时它治愈了我,我希望在空间中把这种治愈的感觉尽可能放大,因此让它尽可能充满整个空间。展览中还有很多这种表达,譬如两个拥抱的机器人、借用王小波诗歌的六朵云、向海洋出发的兔子、充斥在空气中的爆米花香甜等,我期望呈现一种充满童真而积极的场景,打破人与人间的距离与隔阂。


《重回世界》,3D打印,高:3.5米,长8米,宽6米,机器人高度2.1米 (尺寸可变),2021-2022
《王小波的诗》共6组,灯箱、霓虹灯字,6组分别为:2.21m x 0.74m; 2m x 0.7m; 1.79 x 0.73m ;1.73m x 0.73m; 1.58m x 0.73m; 1.27m x 0.74m,2022
《向海洋出发》,玻璃钢,3D打印,古罗马柱两件,高3米,宽0.5m (尺寸可变),兔子5组:分别高1.8m,1.2m,1.5m,1.2m,1.8m,2022




/ 02 /

更直白:“内衣”的隐喻与阐释


Q

这次展览中,“内衣”是一个重要的元素,对女性来说,它一方面是束缚,但一方面也是一种保护,这种关系很有趣。爱慕是内衣品牌和文化研究方面的专家,周馆长能否从您和爱慕的视角分享下对内衣及其背后的文化、社会语境的观点?


周宇:我们对中西方内衣演变发展史确实有所涉猎,2008年爱慕建立了行业第一个内衣博物馆,并进行相关内容的收藏与研究。在中国古代,女性内衣穿着感受是相对舒适的,秦汉开创了中国内衣的最基本形制,内衣在性别差异上并不明显,并无款式的区别。我们的内衣博物馆中有一件复原十七、八世纪欧洲的铁质胸衣,从它的形制上可以看出当时对贵族女性的身材、仪态等要求是极为苛刻的,也对女性的身体和健康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从东、西方内衣历史的梳理中,内衣,从开创之初到现如今,经过了漫长的演变过程,从形式相对简单发展到现如今的风格多变,造型精美。作为社会思想文明的一个重要表现,从另一个侧面我们也可以窥视历代审美的变迁过程以及对女性身体健康的关注。


爱慕内衣历史空间
铁制胸衣(复制品),16世纪
这个外表华丽的“金属笼子”是16世纪法国的铁质紧身胸衣,原件现珍藏于巴黎的Musee de  Cluny的博物馆。法国国王亨利二世的王妃卡特琳娜·德·梅迪契第一个把这种本来用在医疗上的铁质胸衣穿在了身上。


从这个话题延伸,这些年爱慕也在一直在关注乳腺癌患者的境遇和心理,并开展了系列义乳捐赠的公益活动。女性因病痛而进行了乳腺半边切除之后,从生理健康层面来说,身体的平衡感会受到明显影响,随后会对颈椎、骨骼等带来一定伤害;而从心理层面来说,失乳对女性来说无疑是极大的创伤,也会损害她们的自信。我们希望通过义乳的捐赠与免费申领,能够帮助很多受困于此的女性走出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困境。与此同时,我们也会将这种讨论延伸至展览和艺术活动中,在10月份,我们会结合琳琳的展览,邀请不同行业的女性来进行一场圆桌论坛,希望让更多人关注女性健康,以艺术的力量疗愈心灵。


爱慕“粉红馨爱·义乳捐赠”活动
爱慕基金会翻建的乃拖小学(2013年翻建前与2014年翻建后)


我觉得任何时代、任何文化、任何环境中都不缺乏勇敢的女性,包括今天我们在看琳琳的作品时,能够感受到她是一个外在温柔但内心特别强大的女孩,她的很多作品的切入点、体量和规模,都让观者震撼。


Q

“内衣”在今天仍旧是一个相对私密的话题,但正如周馆长刚刚分享的内容,由“内衣”出发也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和公益行动。琳琳,你在此次的创作中将其作为材料深度接触,能否谈谈对这种元素的理解?


李琳琳:我这次的几件主要作品都直接或间接地使用了“内衣”的形象和概念,也是因为爱慕这次给我提供的材料大部分是完整的文胸和内裤,对我来说,这种创作材料太女性化了。我之前从未专门去做过什么女性主义相关的创作,我们这代人处在一个数字化、元宇宙蓬勃发展的时代,在创作中很少刻意考虑女性身份的问题,当然也并不回避自己的女性身份,但我对社会中关于男性和女性的分工和认识传统的规训一直有一种潜意识的反抗。


《泰雷弗 (Trephō) 》,3D打印,长3.6m x 宽2.3m x 高2.75m,2022


这次拿到手的材料对我来说是一种很大的冲击,也刺激了我关于女性身份思考的创作欲望,我的直觉是一定要把这种感觉尽量扩大,并将这种扩张的感觉和女性的温暖在作品中结合。譬如, 其中一件利用3D打印放大的文胸形象装置上,我放大了希腊语Trephō。在《德勒兹机器——生产》一书中,阿甘本写的一篇文章《绝对的内在性》对这个词的解释很复杂,其中包括“促进生长之物的发展”、“旺盛的生产力”等。我对“生产力”所能囊括的丰富内涵很感兴趣,譬如爱慕在内衣设计与产业中的大量生产是一种生产力,我每年有那么多的作品生成也是一种生产力,甚至作为母亲的我在哺育我的孩子时,我的身体本身也构成了一种强大的生产力。这种对“生产力”丰富的解读正好契合了这次和爱慕的合作创作,我特意选择了一种精美的、商场式的表达方式。


最主要的一件装置中,我用了爱慕提供给我的2000多件残次内衣包裹了一架飞机,机身本体用钢架焊接而成,可以承重400多斤,所以这是一架可以真正“乘坐”的飞机。直升飞机很容易让人们联想到军事、战争,是很坚硬而强势的意象,因此我设想,如果用很女性的内衣包裹着一架直升机,用柔软的力量保护最坚硬的物体,是否能弱化飞机带给人们的冷硬印象和人们赋予它的标准含义?我在和很多老师、观众交流时,他们还看到了“飞机”在这个时代的独有内涵和隐喻,譬如航班熔断、出行受阻等,作品的内涵在诞生之后逐渐丰富也是我很乐意见到的。另外有趣的是,很多男性观众面对这件作品,还是会觉得在视觉上饱受冲击,对他们来说观看、触碰甚至体验这件作品有些过于直接了。


《天空的温暖》(全景及局部),文胸,女士内裤,女性衣物,不锈钢等,长8.6m x 宽4.5m x 高2.6m,2022


Q

这让我想到开幕沙龙时,几位老师讨论到,琳琳作品中象征意义的表现是否过于直白,以至于作品开放性解读的空间被压缩消减了。事实上当代公共艺术创作中,对作品解读开放性与直接性的讨论一直在进行,琳琳在创作中是如何考虑这个问题的?


李琳琳:对我来说,作品呈现的视觉和载体是很重要的,但观众的进入和参与也同样重要。我还是想实现更快的信息传递,让观众能尽快明白作品表达的是什么,他们将体验的是什么。另外,我的思维是很跳跃的,这是我们这代人的特点之一,这种跳跃体现在创作中可能反馈为或叙事、或抽象的创作风格和方式,我在其间可以自由穿梭,不拘泥一种风格或材质。每一件作品的最终面貌与呈现更多还是和我当下的生存经验和情感体验相关联,我对材质、形式和媒介没有传统艺术家那种一定要一做到底的执念。


Q

我觉得这个问题艺术家可以有自己的选择和坚持,那你觉得自己在作品中的意象表达是否过于直接了,譬如从黑暗和死亡中汲取力量的蘑菇,或者这次的文胸代表的包裹与柔性保护?


李琳琳:我是感觉一件文胸背后可以阐释的空间非常之大,就像路边的小便池一样会给人很多想象的空间,当然不可否认这种创作素材和女性本身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就这次展览整体而言我觉得我的表达还是非常丰富的,在这个沉浸式的故事场景里,有叙事、有隐喻、有具象也有抽象,但这种风格不是那么重要,实现场景化才是目的。我在搭建场景时也在试着融入东方美学中的近景、中景、远景,并在其中融入视觉、嗅觉等多种感官维度。


《瞭望》,激光雕刻,烤漆工艺,长3.195m x 高 3.22m x 厚度0.01m,2022


我在这次创作中思考的是如何将一个私密的、内敛的女性物品呈现出来,不可否认这种创作素材和女性本身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且它本身是有形的、具有保护的功能性。我的直觉是想将这种人们认知中的私密性尽可能放大呈现,那么在视觉层面才有可能造成更震撼的冲击力,因此男性在这个场景中的体会可能会跟深一些。我想这种带有一些挑衅意味的尝试和勇气也来源于和爱慕的合作,这个团队中的设计师、工作人员大多数都是女性,在这种氛围中去创作是极度自由的,我甚至觉得我的表达还不够,还可以更夸张一些,对我来说这是一种很难得的创作激情。


《一个七天的世界》,3D打印,长3.73m x 宽1.7m x 高3.1m,2022


Q

琳琳谈到的创作体验很真实,也是一个很好的回应。公众的接受度这个问题实际上不仅是艺术家需要思考的,也是艺术机构不得不面对的问题。爱慕美术馆自2008年成立,民营美术馆在第十年的关口下往往会面临生存问题和方向调整,我们也看到了爱慕这几年来关注的展览和艺术家的转变,这也是《守护者》展览得以实现的前提之一,周馆长或许可以承接这个话题谈谈爱慕美术馆的转型。


周宇:确实如你所说,美术馆在做到第十年时会面临一个很大的瓶颈期,又恰逢疫情带给行业生态的打击。依托地理和资源优势,爱慕美术馆早些年和国内美院有些合作,进行了系列学术型展览,呈现的也以架上作品为主。后来,我们开始思考美术馆和观众的关系,希望美术馆是多元而包容的。从2019年年底起发起了一些能够产生共鸣与互动的展览和艺术,也让艺术和我们一直在参与的公益活动和关注的社会议题产生更紧密的联系。我们注重学术同时给予年轻艺术家更多关注。由于爱慕美术馆隶属爱慕集团旗下,因此对女性的价值观、自我认知、健康和儿童相关等议题投以了更多目光,也通过展览项目和女性艺术家合作,希望能够用艺术的形式介入社会上正在发生的一切。




/ 03 /

更旺盛:李琳琳的艺术世界


Q

琳琳的作品一直以体量大、细节繁复、寓言式地沉浸体验为人所知,介入的话题也是很丰富的,且创作中也不避讳使用新的材料和技术,为什么会青睐于这种创作方式和体量?


李琳琳:认为还是和我自身的成长经验密切关联。我们这代人能够接触到的庞大信息量和看到的世界和之前几代人完全不同。然而,无比丰富和多元的生活也意味着信息垃圾很多,我们需要不停地去判断哪些对自己是有用的。我在创作中,也会受到这种过载信息量的影响,定期去收集、筛选有价值的信息,去克服无用的信息带来干扰,这或许和我作品中表达的议题多元有关。


另外,我一直对“大”的作品情有独钟,不仅仅是体量,还有声音等,我很着迷大体量作品能够构建起的一种场域,观众步入其中,全身心地去体验、唤醒感知,最终获得感官和心理层面的双重震撼。我当然会受到国内外一些做沉浸式体验和大型装置作品的艺术家的影响,但我在汲取经验的同时也一直在告诉自己不做别人做过的东西,这渐渐成为了一个习惯。我自己还是有一种雄心,想要将作品做的大一些,去容纳一切。


《游戏的终结》(局部),长5米 x 宽5米 x 高2.5米,综合材料,2017
《重建系列-歌咏兮》,长23 x 宽12.5(尺寸可变),脚手架、呢绒布料、沙子、景观灯饰、人体模特及服装、电视机、音箱、沙发、皮球、床等综合材料,2019


Q

你的作品中常常出现很多元素的复数堆叠,蘑菇、牙齿、人偶、“泡泡”等,在女性艺术家的创作中,这种重复性元素/动作的出现很容易向“女性劳作”等方向解读,你如何自我诠释这些元素的重复出现呢?


《野人花园NO.2》,30x50x15cm, 运动鞋,树脂,漆,2016
《旧世界》,1.8m高 x 1.8m长 x 0.8m宽,木头、动物骨骼,2017


李琳琳:我心里一直觉得,这一种元素可能没有做够,关于同一种题材、元素或材料的研究好像还可以继续往下推进,所以我常常会把一种元素重复运用在新的展览和作品实验中。以泡泡这种元素为例,最早在我上学时,我就喜欢画泡泡,因为它美好但瞬间破灭,这种对比引导着对新生和死亡题材产生兴趣。后来我开始使用泡泡包裹着一些玩偶,它代表着童年记忆等美好东西的消散。


我对这个元素的思考一直持续到了2019年,我在那时开始用钢筋焊接的材料和形式再现“泡泡”的形象,同时也开始探索坚硬的材料如何表达柔软和脆弱的意象。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能用自己的方式留下这种美好,并赋予它更强的视觉冲击力,于是在后来的作品中,我又加入了钨丝灯泡,就像动脉和静脉一样,我试着为“泡泡”注入了生命的能量,而这种机械电子线路的生命感又给我带来了新的思考和灵感。事实上直到现在,我仍然有很多系列同时在往前推进,这次的展览创作又给我带来了一种新的元素,蕾丝,我可能又会在这种元素上开始新的探索。


《野蛮生长》,长6.8m x宽4.67m x 16.2m,钢筋焊接,LED灯泡,电线等综合材料,2020


Q

很有趣,很多艺术家会选择将一种媒介或形式做透,但琳琳选择在不同的创作语言中将一种元素研究透,这个过程中又有新的灵感不断被激发,我觉得两种透彻都是艺术家特别好的特质。琳琳其实是特别高产的一个年轻艺术家,我很好奇你的这种旺盛的创作能量来自于哪里?你是那种以自我抒发为目的的创作,还是那种期待作品输出后形成不同观点交流的创作?


李琳琳:在我的回忆中,我考上央美之后就发现自己体内潜藏着这种巨大的创作热情和能量,它在身体中特别难受,我需要找到一个出口将它释放出来。我觉得到目前为止我依然做的不够爽,能量还不够,我一直在想如何能够更彻底的将这种能量释放出来。这实际上是一种在给自己较劲儿的感觉。我觉得我的创作中是具有随机性的,没有预设过接受目标与结果。我的手一直没有停下过,但是在面对不同的机缘时,我或许会带来那个阶段的最新研究成果。之前因为拆迁、疫情等不可抗力,我做过很多没有观众的个人项目,为数不多的见证者可能是和我一起完成巨大装置的工人们,完成创作的同时也能满足他们的工作需求,这也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我想我的创作更多的还是一种和自己对话的结果吧。


《疯狂进化》,左侧墙长36.9m,右侧墙长36m,内部墙宽13.51m,入口宽10.98m,入口高度为12m至内部逐渐升高为16m左右,木材,采光板,铁丝网,LED灯,金箔漆,红色木椅子,2021


Q

有一件引起我注意的作品是《新生》,应该是你成为母亲之后的创作,它依旧体量巨大,但和你作品中一贯繁复的细节相比却显示出了一种极简的静谧感。很多女性艺术家在孕育生命后会爆发出巨大的创作能量,成为一个母亲后,对你的创作有何影响?


李琳琳:这件作品是我在怀孕期间完成的,表面看很极简,但我是通过一圈一圈费劲地一点点打磨出来的,像树的年轮一样,一共分为了九组,整个装置重达至少两吨,每组环需要12个人才能抬动。我没有用机器切割,依靠手工一点点打磨、上木蜡油,工作量是巨大的。它的外形像一个蛋,也有人说像乳房,我在做这件作品时思考了很多,自己怀孕的经历与体验和这件作品的成型同步进行。孕育生命的过程是感受着胎儿在体内慢慢长大,这种体内日复一日的“劳作”和我在打磨这件装置时外部身体的劳作产生了共振,最终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蛋形。我为了做这件作品收集了很多蛋的造型和资料,比如蛇蛋、鸡蛋、蟑螂卵、鱼卵等,由此开始关注动、植物自然而然的生长过程,此时便有了足够的动机和准备来思考生命的意义。我依旧被“充满空间”的震撼冲动影响着,当时这件作品的展览空间高是3米5,我将这件作品做成了3米23的高度。


《新生》,长5米,高3.2米,宽3.2米,多层板、螺丝钉、木蜡油,2019年


我在分娩时没有选择剖腹产,我很想体验一下自然分娩的过程。成为母亲后,我关注的视角和思考的问题都和以前完全不同了,我关心孩子的成长,也从而更加爱护自己的身体,我开始对生命的诞生和生长过程有了一种自然而然的兴趣,作品中也更多开始探寻生命的延续。


周宇:我印象中有一张照片,琳琳坐在这件作品上,显得这件作品特别庞大,也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在创作中,琳琳对自己一直是很苛刻的,包括周围的环境、巨大的工作量等,你是觉得只有在如此苛刻的条件下,才能迸发更多创作的灵感吗?


李琳琳:对,我想我不适合在优越的环境中呆着。生活充满着苦难,我觉得这种状态是很能出作品的,很多灵感和想法似乎只能在不那么舒服的环境和状态中去实现。


李琳琳工作照(拍摄:郝科)


采访、撰文|周纬萌

图文资料致谢对谈嘉宾


关于展览:

守护者:李琳琳个展

策展人:黄梅

展览时间:2022.09.05-2022.11.15

展览地点:爱慕美术馆




欢迎关注 

CAFA ART INFO 抖音号 !



 CAFA ART INFO 

 英文版 


Instagram全新上线!欢迎关注!

@artinfo_cafa

https://www.instagram.com/artinfo_cafa/


Facebook/Twitter

国际同步全部资讯

@CAFAartinfo

https://www.facebook.com/CAFAArtInfo

https://twitter.com/cafaartinfo

最新国际月刊已出

订阅请留言


版权声明:所有发表于“中央美术学院艺术资讯网CAFA ART INFO” 中英文版(http://www.cafa.com.cn) 及所属微信公众号“中央美院艺讯网”的内容均应受到国际版权条例的保护,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如需申请获得合作授权和内容转载许可,可后台留言“转载”,查看细则并留言联系,或邮件联系editor@cafa.edu.cn(中文)/artinfo@cafa.edu.cn (英文)。获得授权使用的转载,并注明“来源:中央美院艺讯网/CAFA ART INFO)。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或摘录编改文字和图片,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Copyright notice 

© CAFA ART INFO,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All of the information in the various pages of CAFA ART INFO web site and WeChat is issued by CAFA ART INFO (http://www.cafa.com.cn) for public distribution. It is protected under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s and under national laws on copyright. For application of cooperative authorization and reproduction permission, please contact editor@cafa.edu.cn(CN)/artinfo@cafa.edu.cn(EN). Any use of information in the web site or WeChat updates should be accompanied by an acknowledgement of CAFA ART INFO as the source, citing the uniform resource locator (URL) of the article. Unlawful copying and re-using parts of our copyright protected texts and images will result in legal action.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中央美院艺讯网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爱慕美术馆 展览展示

12690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