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0
分享
- 开学第一课|饶晓志、张译、王俊凯等携《万里归途》主创团队走进北京电影学院
-
2022-10-09

开学第一课
饶晓志、张译、王俊凯等
携《万里归途》主创团队走进北京电影学院

10月7日晚,校团委、学(研)工部在海淀、怀柔两校区同时举办了新学期“开学第一课”――电影《万里归途》展映及主创交流活动。
影片导演饶晓志、监制、导演系王红卫老师、领衔主演张译、我校表演学院校友王俊凯以及前外交部外交官、影片顾问宗宇老师到校交流。我校党委副书记张健、纪委书记支宏伟、学(研)工部、团委、保卫处、导演系、表演学院等相关部门院系负责同志出席。
本次活动在海淀校区组织影片放映及主创交流,怀柔校区两个影厅同步放映,两校区共900余人观看了影片,放映厅内气氛活跃,同学们热情高涨,台上台下一起共话爱国情、报国志,感受伟大祖国的万里护佑,一同探讨中国电影人如何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神圣使命。
★
★ ★ ★
★

本次“开学第一课” 放映交流活动由校团委、学(研)工部主办、导演系团总支支持、校学生会、大学生电视台、光影学媒中心共同承办,是师生校友共话思政课及开学第一课品牌系列活动之一,活动尝试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电影专业创作与交流中,赢得了师生的广泛好评。



电影《万里归途》由饶晓志执导,郭帆、王红卫监制,张译、王俊凯、殷桃领衔主演,目前票房累计11.47亿元,电影也收获了猫眼、淘票票双平台9.6分,豆瓣评分7.4分。
该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讲述了前驻地外交官宗大伟与外交部新人成朗受命前往协助撤侨,任务顺利结束,却得知还有一批被困同胞,正在白婳的带领下,前往边境撤离点的故事。用电影的形式,向观众展示我国坚持在外交一线工作岗位的“西装战士”这一特殊群体。


放映结束后,导演饶晓志、监制、导演系王红卫老师、主演张译、我校表演学院校友王俊凯以及前外交部外交官、影片顾问宗宇老师亮相标放舞台,与我校师生进行了面对面交流,分享了影片创作历程。
#我们希望用新方式
去表达“家国情怀”
监制、导演系王红卫老师提到,《万里归途》作为十一档上映的撤侨题材影片,可能会直奔“煽情”“感动”的方向而去,但目前看来,大多数观众的反馈都认为《万里归途》做了一个新的尝试,用一种新的方式来表达家国情怀。

饶晓志导演谈及影片构思,并表示这与创作者的个人趣味有关,主旋律电影的创作是身为电影人的使命与担当,能够通过电影给大家介绍这样一群默默奉献的“西装战士”,是我一直希望做的事。
在创作主旋律影片的时候,我们不免被这些故事的真实所打动,但就像宗宇老师说的,其实这个故事最打动我们的是外交官他们的普通,他们这些一线人员也是普通人,也会有很多的牵绊,但由于工作的特殊,他们首先要去完成自己的使命。尽管他们身上有很多感人的基因,但通过银幕我也不希望太直白地展示,所以实际上他希望用新的方式让电影去充分展现外交人员的不容易,展示每一位“平凡人”身上不平凡的精神与担当。
#主演张译、王俊凯
谈角色定位、人物核心
在被问到自己所理解的角色定位与人物核心的时候,主演张译、王俊凯也说出了他们的见解。

张译提到,他认为宗大伟这个角色的人物核心是“愤怒”,“他从开场一直有一种愤怒,不是针对某一个具体的人,甚至也是对于自己的,此时他的妻子在家待产,他面对着家庭的牵绊,自己的理想、同胞的安危,他凝望着自己热爱的工作、承担的使命、祖国的信任,在这两方面的犹豫之下,他又遇到自己最好的朋友牺牲,他深知自己必须挑起这个大梁——不放弃任何一个同胞,所以宗大伟从‘愤怒’开始出发,然后逐渐走到了犹豫,遇到了恐惧、悲哀,最后和自己达成了和解,这是我对人物心路历程的一个定位。”

王俊凯认为,成朗是一个面对即将到来的全新工作十分有动力和学习能力的青年人,但是他也有许多受原生家庭影响所呈现出来的小缺点,有年轻人缺少经验而展现出的不足。“所以在这次撤侨行动当中,他更多地是从宗大伟身上、从侨胞身上不断学习、反思,学到了对事情后果考虑后再进行决定,以及在危难之间仍然坚持最初的那份勇敢,在紧急关头不忘自己身上的责任,这也是成朗最打动我的地方。”
同为中国青年,他在成朗身上看到了当下青年人需要秉持的坚韧、责任、担当。带着北影青年的初心,我们会共同为了电影梦,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全程国内拍摄
美术部门搭景遇冻土困难

《万里归途》由于疫情等各方面原因影响,原定的国外拍摄计划搁浅,最终选择在银川、石嘴山、青岛等地取景,全程在国内拍摄。在被问及前期搭景的幕后故事的时候,导演饶晓志提到,其实还原及建立一个世界观的概念是比较困难的一个点,“在搭建过程当中的真正的困难,比如我们冬天在西北打地基实际上是很难的,因为它的土都是冻上的,所以我们的工程工期就比一般的工程要长很多,再加上天气寒冷,和水泥的水一浇进去就冻上了,我们都只能烧开水来和水泥。”

本片监制、导演系王红卫老师也是现场交流环节的主持人,他谈到了许多影片创作过程中的细节,带领着现场师生一起与主创团队进行深入探讨。
王红卫老师提到,《万里归途》的美术指导李淼老师曾经也指导过《刺杀小说家》《独行月球》《我不是药神》等优秀的电影作品,饶晓志导演表示李淼老师在整个努米亚共和国场景的搭建过程当中功不可没,除了边境检查站、塞布拉塔城等大场景的搭建,为了不让观众有一丝一毫的跳戏,大到国旗、钞票细到报纸、糖果纸,李淼老师都进行了精细的设计。
#既是电影,
也是中国撤侨行动的真实写照
本次“开学第一课”放映活动,特别邀请到前外交部外交官、影片顾问宗宇老师,片中的故事就是由宗宇老师的真实经历改编而成。作为影片顾问,他为《万里归途》提供了大量翔实的细节和素材。

“这部片子用两个字来概括,就是真实。片子里的主演,包括张译老师、俊凯同学以及其他演员,把我们在中国外交战线上工作的特殊群体很真实的工作状态和心路历程表现出来了。我和我在外交部的同事们都很感慨,终于有一次这么好的机会,用电影这种形式和载体让社会公众对中国外交战线人员的真实面貌和故事有一个生动、真实的了解。”宗宇老师如是说道。

同时,宗宇老师也结合影片内容,向同学们介绍了自己在异国他乡真实的工作经历。

分享环节结束后,北京电影学院为来校交流的主创老师们各自送上了一份礼物,以此再次表达我们对全体演职人员的敬意与对影片口碑票房双丰收的祝福。
#同学们眼中的“开学第一课”
活动结束后,老师同学们纷纷表示,此次活动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开学第一课”,同学们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感想。
● 2020级导演系 梁紫茵
电影《万里归途》有比较扎实的剧本结构,影片节奏张弛有度,看起来不拖沓,不沉闷,有呼应。作为一部弘扬主旋律又是有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在严肃的主题背景下,依然塑造了一个有情有义,灵活精干的外交官形象。有趣的人物加之张译老师的生动演绎,给影片带来了不少活力。从主题上,它异于同类型影片的是,它不仅讲述了一个中国人救中国人的故事,还涉及到了中国人对于他们的异国朋友、亲人的情谊和不放弃,这也是一种对主旋律很不错的升华。
● 2022级表演学院 何牧谣
在这样一个特别的时间节点,感恩学校给予我们观看《万里归途》影片的机会。节奏十分紧凑的电影没有过分煽情的镜头,更没有对故事原型的夸张,影片的真实感深深打动着我,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将侨胞中的众生百态演绎的生动且极具个性。宗大伟这个充满正义感的人物在面对叛军、战乱、硝烟时非常之恐惧,但为了拯救同胞不得不勇敢地面对,其中还夹杂着隐忍与对妻子的牵挂,惊慌失措的眼神、颤抖着的双腿、本能的后退以及内心的种种顾虑使这个人物更加立体、真实。他那恰到好处的表演,时刻牵动着我的心。撤侨过程中,大家在沙漠里艰难跋涉的画面触目惊心,当配上小女孩法提玛念《一千零一夜》时,有一种英雄史诗般的力量感,引起了我情感上的共鸣。纵使“归途”遍布荆棘,但只要有群体、有勇气、有信念、有意志就能创造奇迹,因为我们中国人民永远以集体利益至上,彰显着中国精神,更因为我们的背后有无比强大的祖国,有不会放弃任何一位同胞的中国!主创交流会上的外交官真诚地对我们说,他们在生活中也是有学有肉的普通人,是父亲、是儿子、是丈夫,但在危难时刻,他们要为了侨民的生命而负责!张译老师与我们分享他学习阿拉伯语的经验,其实没有什么诀窍,更多的是死记硬背,刻苦的练习,这位优秀的榜样更加坚定了我们踏踏实实、潜心深入去学习、去感受的心!
● 2022级视听传媒学院 朱奕姿
作为北京电影学院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大一新生,能在自己的学校里看电影、听主创分享,且在其中的收获让我在活动之后还一直久久回味,对此我感受到了身为北影人的深深自豪。
在观看完《万里归途》这部影片之后,那一幕幕十分真实的场景画面在我的脑海里久久萦绕。而那句多次出现的“面具戴久了,就真成你脸了”台词,也让我印象深刻,并在每次回味这句话时都会有所反思。张译老师饰演的宗大伟、王俊凯师哥饰演的成朗,他们的那种“无枪无刃”却要为在外的中国同胞们,誓死拼出一天“回家路”的家国信念,向我们深刻地诠释了外交工作人员的不平凡。但又是那种“英雄也是普通人”的真切事实,让我体会到了外交工作人员在危机时刻“为大家,舍小家”的牺牲与心痛。作为第一部真实展现外交人员在祖国之外撤侨行动的电影,《万里归途》没有胡乱煽情,在克制之中的叙事,就已经充分体现了外交人员的不容易和那份家国情感的震撼。
在观影之后的交流分享中,通过主创们畅聊幕后,分享感动,更让我感觉到了这部电影中的“人情味”。“文装解放军”,也是我在交流中听得到,对于外交工作人员的新的代名词。我也能通过这个词体会到那些真实事件里一个个在危急时刻勇于站出来肩负责任的“普通人”。
唯有真实才能打动人心。通过这次活动,不仅让我收获了主创团队分享的经验,更让我记住了在危机时刻最有效的证件是“中国脸”,最有力的后盾是我们的祖国!

●2022级人文学部研究生 张雪晨
《万里归途》讲述了海外撤侨的故事,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许多剧情是实际发生过的事件,给人以视听和心灵上的双重震撼。
外交官是“文装解放军”,通过电影,观众更加了解外交官的工作——不仅仅西装革履,还有鲜为人知的一面。努力让每一个公民回到祖国的怀抱,“回家”,是外交官宗大伟的承诺,也是日益强大的祖国在郑重承诺。
● 2021级高职学院 李玥
本次观影体验我想总结为两个字——惊喜。可能原本也是个泪点极低的人,全程看下来哭湿透的纸团攥在手里好几团。影中一路随同的外籍长者夺下原本该握在宗大伟手里的手枪,说出中文的“回家”二字并被击倒在地的那刻,这二字如余音绕梁般一直在我脑中回荡,后劲实在是一想到就泪失禁的程度。感谢这部好电影,能学习到张译老师如此细致入微的表演,能亲临当下听到他侃侃而谈对于表演的见解,这次的体验实在宝贵,感谢戏骨们的传授与学校给予的机会。最后,感恩祖国,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还在种花家。
●2022级文学系 钟静思
一句铿锵有力的“带你回家”,让影片中滞留在努米亚的中国公民湿了眼眶,也让影片外的北影师生泪流满面。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万里归途》在撤侨过程中让人物面临多个两难选择,这不仅是塑造人物的利器,同时也是影片感人的条件。让几位外交官面临生死抉择,面临道义上的两难,面临责任与情感之间的碰撞,是展现人物性格的极佳选择,也是让观众走进人物内心的一条必不可少的路径。
平时的我只看见了外交官在发言时西装革履的,却不知道当他们面对暴乱时,扛下的是多大的苦难和责任。他们秉持着“这个世界会好的”信念,保护着中国同胞。

● 2022级摄影系 范者伟
我们平日都只看到了外交官发言时光鲜亮丽的模样,却不知道但哪怕身处战火纷飞的异国他乡,他们依旧会为了祖国人民的安全以舌为剑、负重前行。
和平可贵,感谢我们有一个强大的祖国,感谢那些舍己为民的伟大英雄。愿硝烟终会散尽,人间再现繁华;愿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安康幸福。万里归途,一起回家!
● 2022级电影学系 郑宛仪
国庆假期的最后一天晚上,我坐在标放影厅里,看见《万里归途》最后放烟花的一幕,从战火到繁华,恍如隔世,心中无限感慨。“我要带你们回家!”不仅是影片中宗大伟的承诺,更是现实中我国所有外交人员一直坚守与奋斗的目标。无论是面对火弹肆虐的街道还是黄沙漫天的荒野,以宗大伟为代表的外交人员们都秉持着自己的坚韧与无畏,把祖国的怀抱延伸到漂泊海外的每一个中华儿女身边,也把每一个中华儿女带回了祖国的港湾。伴随着松弛有度的叙事节奏和感染力极强的视觉影像,影片中塑造了一个个血肉饱满的“文装战士”,让每一个观众在国庆假期的末尾,仍旧震撼而生动地感受到了自己国家的强盛与繁荣。在末尾的主创交流会上,导演饶晓志先生为我们讲述了幕后团队一比一搭建场景的艰辛,这份坚持与认真,是对所有外交人员的尊敬,也是对祖国母亲最真挚的生日献礼。万里归途,我们回家。战火无情,但祖国有情。
● 2022级动画学院 孙达
国庆长假的最后一天,我们参加了《万里归途》主创见面会讲座,来作为我们的开学第一课。 电影中,看到祖国外交官员为了中国人民作出的努力和牺牲而感动,也为身为中华儿女而自豪。同时也从导演老师、演员老师那学习到了很多经验,明白了一个剧组拍摄的不易;明白了与众不同的经历会在帮助自己走到更远的地方。我想,也许就是大家对于电影的热爱推着自己在这道路上奔跑。同时祝福各位北影人能够“不忘初心”,坚定心中的理想,奔赴更远的远方!
● 2020级摄影学院 翟艾佳
万里归途,落叶归根,我们炽烈地爱着脚下这片土地,也深知这片土地永远牵挂着我们,即使身处异国他乡,祖国依旧为我们保驾护航,这里永远是我们的归途。感谢祖国,感谢为伟大祖国做出贡献甚至付出生命的人,正因为他们的付出,让生长在这片华夏土地的我们倍感安心、无比自豪。作为中国年轻力量的我们,心要拧成一股绳,意志要坚不可摧,载着历史朝着未来勇敢迈进!
● 2021级管理学院 彭子越
电影结束后当银幕变黑,全场灯光亮起时,主创一一从台边走向台上,就像他们刚从故事里走出来,这种感觉太奇妙了。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电影的顾问前外交官宗宇老师分享了的他跟电影主人公宗大伟类似的人生经历,他坐在台上穿着便装,讲述着一件非常危险的撤侨行动。亲历者面对面的讲述为故事里的人物增添了魅力,而这种生命鲜活动人的感觉就是电影所具备的独特魅力。这种映后交流的形式能极大程度地保留电影带来的震撼与真实感的同时让我们近一步了解到了电影幕后制作的细节,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常难忘的学习电影的经历。

● 2020级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研究生 段静宜
《万里归途》作为撤侨题材的影片,将以往新闻报道的内容借助影像荧幕的魅力展现给观众,身临其境!映后交流中主创们谈到“打动的人”,我的脑海中浮现出当地向导临别之际喊出中文“回家”二字,家是牵挂,是依靠、是港湾。“回家!”、“32万6713步!”、“您已到达中国领空!”,简洁又沉重的语言直击内心。不禁让人发出“回家真好!和平真好!祖国真好!”的感叹。
●2022级声音学院 刘沐旸
作为一名大一新生,第一次有幸在观影后参加主创交流活动,当鲜活的荧幕形象出现在我的面前,和观众平等而真诚地交流时,我感到一种独特的、神秘的、只属于电影行业的魅力:创作激情和实践理性相结合的魅力。主创们对这部电影的独特体验和对整个电影行业的深沉情感使人动容,前外交官宗老师分享的他和这部电影的故事更令我潸然泪下。我很荣幸能作为电影学院的学生参与这次活动,并期待在电影学院的学习实践中体验更多富于魅力的时刻。
● 2022级美术学院 何可儿
怀揣着激动的心情,非常幸运能在学校的标准放映厅观看《万里归途》并且和电影主创有近距离交流,电影结束后掌声经久不息,作为一个美术学院的学生,在这次放映交流会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导演向我们介绍这部电影的美术设计,这部电影是在国内完整的一比一搭建了一个异国战乱城市,以假乱真的程度,在观看的过程中完全感觉不到出戏,会认为这就是真实的取景,“细到糖果纸,大到他们的国旗,都进行了系统且细微的设计”这一切,都非常准确,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出来的,而是整个剧组的专业化运作才能达到的质感。这让我对电影美术的工作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坚定了自己今后要更加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为电影美术出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让更多感人至深的中国故事踊跃出现在荧幕上。
● 2021级数字媒体学院 王子淳
参加了《万里归途》主创交流会,让我影响最深的是张译老师讲解了一句贯穿整部电影的“面具戴久了,真成你脸了。”这句话只说了三遍但每一遍的意思都耐人寻味。而电影的观后感是章宁牺牲时,我的眼泪在眼眶里面打转,最后成朗用大喇叭喊穆夫塔时候,我快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我们的身后站的是强大的祖国!
★
★ ★ ★
★

怀柔校区志愿者合影
此次“开学第一课”,《万里归途》的主创们用亲身经历感染和激励着同学们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我们也真诚希望北影学子们能够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升自我,扛起肩上责任,更好的用专业影像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为中国影视文化事业的繁荣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海淀校区志愿者合影

责编 | 杨子仪
文案 | 蓝晓雨
图片 | 图片 | 蓝海童 陈阳 刘宁 徐子涵 王亦扬 张好 郑依洁
编辑 | 徐子涵 张羽鹤
编审 | 李刚 段俊臣 雷京飞
主管 | 李丹丹 李刚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北京电影学院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