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品味专栏|K-Pop之后,席卷全球的会是K-Art吗?

原创 2022-09-15

Artnet新闻中文网「品味」专栏:品味与个人阅历、卓见与视野息息相关,它是与生俱来的,也可由后天获得。作者探讨时下艺术潮流风尚,也走访品味的塑造者,了解他们的收藏视角、商业远见、人生态度和文化传承。




关于作者:王陆宁(Luning Wang)是一名居住于伦敦的文化艺术顾问、媒体人,同时也是FT中文网专栏作家。她的个人自媒体平台“毕加索与单身女孩”专注于国际艺术圈与精英文化内容,通过线上编辑和视频内容为中国观众提供一手西方艺术资讯与咨询。你也可以在Instagram(账号 @luning.w)和小红书(账号 @Luning陆宁)上找到她。

  

 

早 已恢复全球旅行并穿梭于各大艺博会的我,在飞机降落仁川机场时仍有初次出国旅行般的兴奋,大概是因为成功来到韩国实属不易——在英国办理韩国签证就足足花了四个星期。从临近原定飞行日期的前一周起,我每天上午10点、下午3点都会准时来到签证中心加入一票同样在办理签证、并亲自来现场催工作人员递交申请的队伍之中。最终在无奈改了两次机票,往返签证中心12次,并被同样无奈等签的“战友”们拉进一个80几人的“韩国签证冲冲冲”微信群后,我才在首届首尔弗里兹艺术博览会VIP预展日的前一天拿到签证,跳上最早一班飞机前往,可惜还是错过了展会开幕前的一系列精彩的重量级活动。


在韩国签证中心外焦急等待签证的人群。本文全部图片均由Luning提供


事实证明,我为签证中心奉献的十多个小时并非毫无用处,有几个比我更早递交签证的同行朋友因为实在等不下去而取消了申请,也有几位住在伦敦的藏家因为签证问题在这次首尔弗里兹上“省了钱”。同行不禁会质疑:在政府大力推动文化项目的大环境下,韩国却在最基本的签证服务上掉了链子,韩国的艺术市场会如大家所期待的那样,取代香港与内地成为亚洲之重么?

Luning镜头下的首尔

对于这样的疑问,想必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摸索到一些头绪。而一向勇往直前、却在VIP预展开幕的前一小时才抵达首尔的我也终于领会了:“play hard to get always works”(欲擒故纵总是有效)。“Play hard to get”也能概括艺术界好货买不到、一定要上等候名单和配货的常态——越难买就越想要,不是画廊主观私自地在玩游戏,但这招却凑效了!可是在这个系统设定的游戏里,还需要坚持不懈么?我觉得如果钱包够深,还是要的,有一天你终究会排到想要的货!
上道的藏家和艺术爱好者们都深知画廊的销售战略。此次为表对韩国市场的重视,画廊的许多好货都预留给了韩国机构,新藏家们乖乖地加入了排队之列。韩国机构也确实强大,特别是那些由财阀创立的更甚。早在2015年由Larry’s List推出的一份《私人美术馆调研报告》 里就曾提及,韩国的私人美术馆数量已超过了美、德等艺术经济强国,位居世界第一。私人机构的涌现得益于韩政府的税务政策,特别是1998年金大中就任总统后推出了“文化立国”策略,更是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Leeum三星美术馆中的奥拉维尔·埃利亚松作品

民间认为,随着西方蓝筹画廊陆续入驻以及弗里兹艺术展的到来,继“K-Pop风”后涌现的“K-Art潮”如此盛行,部分原因也是来自当前韩总统夫人曾做过一段时间艺术策展人。不过有新闻曝出这段经历造假,当事人也坦诚,自己是为了在半工半读期间找份好工作而夸大了工作经验。第一夫人与艺术的联系使这个国家对艺术发展更为重视一说的确有些夸张,她的影响力或许还不及BTS的RM、G-Dragon和T.O.P等韩流明星藏家。我错过的首尔弗里兹展会头两天最有趣的活动,当属媒体与娱乐巨头CJ集团在Leeum三星美术馆举办的众星云集的派对了——据说当晚连以往鄙视与名人合影和看展拍照的“老钱派”西方艺术圈人士也都放下了身段将合照发到Instagram上,频繁获赞和增粉也让平日高冷的他们乐开了怀。
CJ集团的大派对不过是韩国财阀影响力体现的冰山一角。三星、现代、化妆品集团爱茉莉太平洋(Amore Pacific)和名列前五的乐天集团(Lotte)在艺术收藏方面,除了以雄厚的财力购买大牌、挑选优作营造品位外,将“高冷”艺术渗透入大众、努力营造与生活方式相结合和先进智能化观展体验,也足够令人印象深刻。比方说,乐天百货瞄准了艺术在营造购物体验上的影响力,今年五月在位于釜山海云台区的高端地标推出了一个专注于艺术与手工艺的艺博会,期间还推出了韩国艺术家朴栖甫(Park Seo-Bo)和意大利设计品牌Alessi合作的特别厨具,以及艺术家金昌烈(Chang-Yeol Kim)和丹麦顶级视听品牌Bang & Olufsen合作的限量音响产品。

爱茉莉太平洋总部大楼

爱茉莉太平洋美术馆就设立在总部大楼里,旨在打造一处连结艺术与公众的空间,而在这方面他们已经很成功了——首尔弗里兹期间,他们推出了受到业内人士好评的安德烈斯·古斯基(Andreas Gursky)展览。女孩们称赞在爱茉莉太平洋的观展体验,一部分也是因为楼上的化妆品店,不仅集合了集团旗下所有化妆品牌,还有一个可供测试适合皮肤底霜色号的体验站、一间apLAP图书馆和几间精致的咖啡甜品店。

爱茉莉太平洋总部大楼内的粉底色号测试站

令我印象最深的还是Leeum三星美术馆。论藏品,这里的传统艺术与古董馆藏远不及故宫和大英博物馆;论当代藏品,大牌艺术家作品在其它地方也是屡见不鲜的。Leeum最令我折服的是其与科技结合甚为紧密的观展体验。西方美术馆还在鼓励游客对着墙壁扫码,或是手动按着语音讲解机、听着语速缓慢如说书般的导览时,三星美术馆的语音导览已经全方位智能化。当你走近一件作品时,便会自动播放语速有节奏感,并配有流行轻松的背景音乐的解说,加上靠耳骨传音的耳机,观展体验流畅的同时还方便与同行的朋友交流。展区内还引入了Acute Art的增强现实技术(AR),扫码就可以看到虚拟的当代艺术家作品,颇有一番寻宝的感觉,增添了看展的互动和趣味性。

Leeum三星美术馆中的智能化体验

韩国的税收优势不仅鼓励了大财阀扩充企业收藏,也促进了新一代藏家群体的涌现。梁兑旿(Teo Yang)是在国际舞台上极富知名度的韩国藏家,他的本职是室内设计师,韩国明星全智贤的家就出自他手。此外,韩国本土的顶尖画廊Kukje Gallery、Thaddaeus Ropac首尔空间、驻华韩国文化院、位于庆州市的国家博物馆也都由他的工作室操刀设计。他跟我说,韩国新兴藏家的出现是近几年的事——科技新贵崛起、国家税收政策和低迷的房产市场、再加上韩国年轻人崇尚的共享经济,致使“新贵”们更愿意购买艺术品。此外,近些年像是朴栖甫、李禹焕(Lee Ufan)、梁慧圭(Haegue Yang)、李昢(Lee Bul)等韩国艺术家在全球艺术市场的人气和拍卖纪录也增加了韩国藏家的信心。

由梁兑旿(Teo Yang)设计的Kukje Gallery空间外景

由梁兑旿设计的Kukje Gallery空间内景


西方当代之外,他们对本土艺术家也同样关注。梁兑旿还告诉我,大部分韩国人自幼就与艺术结缘,像钢琴课在国内极度普及一样,韩国人从幼儿园起就上艺术课(难怪韩国设计细节都好看)。艺术教育在国民间渗透得好,当地美术馆在推出展览时也是全城支持。
韩国民众在弗里兹期间展现出的对艺术的热情和求知欲,亦令西方画廊工作者不禁赞叹。在每年都参与内地艺术博览会的白立方(White Cube)画廊香港分部工作的Wendy Xu说,她观察到参与展会的韩国本地观众看展的习惯和内地艺博的观众略有不同。在内地,藏家群体对艺术家如数家珍,大众则普遍是来现场学习、观展和交流;在韩国艺博会上,大多数韩国观众对西方艺术家都有或多或少的了解,当地朋友向她透露大多韩国观众会在来展会前上艺博会网站先学习,做好了功课再来现场看展。从伦敦过来参展的Timothy Taylor画廊主也说,他能感受到韩国本地来看展的藏家与公众是一群“文化上见多识广”(culturally sophisticated)的人群,这点从他们的衣着穿戴品味上就能感受出来。在香港和内地,他的感受是在当地市场“一切皆有可能”,除了预展开始前就早已预售出的作品,交易基本都会在VIP预展日和展会第一天完成的差不多。而韩国藏家却会花上时间仔细思考,过两天才最终决定购买——藏家谨慎,从某种程度上也是因为他们看重学习。

首尔弗里兹白立方画廊展位中,Luning站在刘韡作品前

穿梭于全球、对各地展会和艺术风貌都相当熟悉的梁兑旿向我透露了一个颇具“韩国特色”的现象——本地藏家与艺术爱好者有着很强的“社群性”(community)。这类社群与美术馆赞助人和一些“正统”艺术俱乐部不太一样,韩国的藏家社群是爱好艺术和收藏的人群自发形成的,更有机、随性。成为这个社群的一份子并没有明确的“筛选标准”,若一定要谈标准,可能就是志趣相投、气场相合,就算是没开始收藏的人也可能会成为社群一员。他们甚至相识于Instagram,在“韩国版微信”KAKAO TALK里交流着艺术,分享自己挖掘的新兴艺术家。梁兑旿说近期他收藏的一位艺术家、本土画廊Whistle在弗里兹首尔展出的Hejum Bä就是在社群里了解到的。在社群里,当其中一位朋友想购买某件作品时,成员间会彼此帮助查找那位艺术家过往的拍卖纪录,或是为在画廊排队等作品的朋友做“背书”。在梁兑旿看来,这种藏家间基于兴趣而产生的社群性,对新入场的藏家或爱好者来说能减少很多“不可触及”的距离感。
首尔人民对艺术的热情,从刮着台风、下着大雨、交通不便又时逢周一公众日最后一天展厅内人山人海的景象就可见一斑。Richard Nagy带来的埃贡·席勒(Egon Schiele)个展展位外甚至还排起了长队。

首尔弗里兹场外,排起长队的候场人群

当然,首尔弗里兹也收到了一些“负面声音”:有人指出,部分西方画廊带来了瑞士巴塞尔等其它展会上没卖出去的囤货来参展,比如阿奎维拉画廊(Acquavella)带来的那只巴斯奎特(Jean-Michel Basquiat)的鸭子,有业内朋友开玩笑地说它是巴斯奎特的最烂之作。从洛杉矶到巴塞尔,我一路看它坚挺地屹立在各种艺博会的展位上。只不过它飞去的下一个展会,应该也不会收获比首尔更高的人气了。

参观者围观阿奎维拉画廊带来的巴斯奎特的鸭子作品

除了一些韩国本地艺术家,我在展会上没有挖掘到任何有意思的新艺术家,确实,西方画廊带来的作品都相对“安全”。不过对于第一届首尔弗里兹艺术周的评价,梁兑旿认为展会挑战了韩国本地藏家和艺术爱好者们以往的审美品味与艺术认知——过去,韩国本地展会都根据当地藏家喜好和需要特别策展和选作,他们带的大多是本地人接受的作品,而弗里兹则带来了当地平时未必接触得到的作品。

梁兑旿(左)与Luning(右)
梁兑旿的家

西方蓝筹画廊纷纷驻扎韩国的当下,艺术商业在首尔有很大的拓展空间。我有一位首尔朋友名叫金智言(Jiuhn Kim),她在佩斯画廊对面创立了自己的画廊,名为“DauLang”。艺术周期间,DauLang画廊展出的是在伦敦海沃德美术馆(Hayward Gallery)和纽约新美术馆(New Museum)都有露出的艺术家萨马拉·斯科特(Samara Scott)的作品。智言说,这两年韩国艺术市场崛起,来到韩国的西方蓝筹画廊很多,专注于几千美金新晋艺术家的画廊也有,不过价位在几万美金的中型画廊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DauLang画廊正在展出艺术家萨马拉·斯科特的作品

因为签证问题,这次来首尔晚了些,在伦敦刷Instagram Story眼巴巴地看着艺术界朋友早早开始展会前的各种活动和晒韩国烤肉深感FOMO(fear of missing out,指“错失恐惧症”)的我不禁思考,为什么有必要“跟风赴展”。而被漫长的、令人殚心竭虑的韩国签证申请过程打磨热情之后,错过了许多机构展览的我决定在展会结束后多呆几天,以此获得了与本地朋友沟通,收集内容素材与灵感的机会。我发现:有的时候,来晚了真的会错过许多,小至一场活动,大到一个新市场。首届首尔弗里兹艺术周如此火爆,恰恰因为它预示着新市场的崛起。在首尔的所见所闻,让我意识到未知才会带来刺激,有些“风”是要跟的,要做的就是不顾一切地冲过去。

Luning镜头下的首尔


此刻,我才发现当初加入的那个申请韩国签证的人彼此安慰取暖的“韩国签证冲冲冲”微信群已经壮大到了一百多个成员,韩国如此大力扶持文化项目,若能在签证和交通这些硬件上改进提升,那么前景真的不可小觑。或许等到明后年,在海外办理韩国签证变得没那么麻烦了,艺术界对首尔的兴奋感也渐退了,我仍会记得这个让我感受到机遇、新鲜感和属于亚洲活力的、充满着烤肉泡菜味的夏末秋初。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artnet资讯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科技艺术

12370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