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6期文化产业评论
又是一年秋招季,相信有很多应届毕业生们站在求职的十字路口,正在被焦虑和迷茫所包围。文化产业评论联合文创空间站邀请了现就职于故宫博物院、腾讯音乐、字节跳动、风语筑、湖南卫视以及新闻、环境戏剧、独立游戏等行业的国内外高校毕业生,针对文化产业求职,从职业方向选择、学生阶段能力培养以及行业求职建议三个方面分享自己的求职心得。
说明:欢迎大家加入我们的私密社区【文化产业研习社】,特别是准备求职的同学,咨询职业发展,相关疑问解答,都在研习社~加入研习社,还能获得一年文化产业专业服务,下载各种干货资料哦~扫下方二维码加入~
作者 | 尹越(文化产业评论作者、三川汇文旅体研究院研究员)
编审 | 时光
编辑 | 时光
来源 | 文化产业评论
他们这样选择职业发展方向
每个人对于职业选择都会有自己的思考维度,我会从个人兴趣、能力匹配、行业前景、投资回报四个维度进行考虑。
第一个维度是个人兴趣,即自己的兴趣点,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大家对自己的兴趣点都会有比较清楚的认知。第二个维度是能力匹配,即你所学习的课程、所接受的教育以及你的专业可以从事哪些工作。第三个维度是行业前景,即整个行业未来几年的发展前景是否向好。第四个维度是投资回报,简单来说就是你的薪资、福利待遇。当你对四个维度进行排序,会发现每个人的优先级并不相同。对我来说,个人兴趣是四个维度中排在第一位的,所以在找工作的过程中,我一直在围绕着自己的兴趣点去进行尝试,如互联网内容行业、影视公司以及传统媒体。从我自身的经验来看,我觉得职业选择有两点比较重要。一是在追随自己兴趣的同时,不要给自己设限,有机会就去尝试,说不定会有意外的收获。因为读完新闻专业后,我一直想在新闻机构就业,而来到风语筑是机会使然,因桐庐放语空项目和风语筑结缘,并幸运地留了下来。刚开始我也不会知道我会进入文化科技领域的企业,在风语筑品牌部工作,除了完成我专业能力范围内的品宣文书工作之外,也打开了我对数字展示、建筑设计、文化艺术展览许多方面的新世界大门。二是公司的平台也很重要,尤其对于刚毕业的应届生来说,我认为选择一个能很好地积累经验、让年轻人成长的平台是很重要的。人的想法总是在不断变化形成一条逻辑线的,这条线倒是有迹可循。最开始可能只是感兴趣,学传播学自然想了解一下新闻工作者都在怎么工作。在每段实习中我都有巨大的改变,新闻行业的实习首先满足了我了解世界多样性的好奇心,我看到了这个世界的丰富性,在同一个城市的人过着两种完全无法想象的生活。我之前一直是个文科生,我觉得社会运行是复杂的很难抓住头绪,后来我在财新实习了三个月,我清晰地认识到经济活动和经济规律很大程度上在影响这个世界的运行,这是之前完全不了解的世界。之后我又去港中文读研,发现经济学是科学主义最杰出的代表,这个世界仍然是复杂的有很多不同的因素在推动,但不像曾经的我一样毫无头绪,现在看每件事都会觉得有迹可循,就像人的心路历程一样,草蛇灰线,伏脉千里。这是我在整个新闻实习中了解了大量不同事件和观点之后慢慢总结出来的。我的本科专业是文化产业管理,这个专业主要是培养一些对文化产业比较有敏感度的学生,学习过程中会涉及到创意执行、市场营销及品牌活动的策划,与互联网公司的市场营销和广告创意岗位匹配度较高,因此我的实习经历也主要集中在头部互联网公司的相关岗位。在尝试过4-5年的互联网实习后,我发现自己更喜欢文艺的,细水长流的工作,而非浮躁的,追求短平快的工作。考虑到整体的职业周期,我希望可以找到一个有发展的、有生命力的工作,择一事终一生。整体来看,我认为自己在进行职业选择时,相较于眼前的薪资,更加看重平台赋予的发展机会。除此之外,我认为健康的作息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维度,体制内的工作相对可以保证更充沛的个人休息时间,工作节奏也会更加自在,越来越多的学弟学妹们也在考虑这个因素。一是学生时代一定要多学,不管是自己本专业相关的知识,还是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在有余力的情况下,都要尽可能地多去了解、多去接触。因为说不定你现在积累的东西,之后在工作当中都会发现有用武之处,比如风语筑很强调一人多能,就是希望一个人能具备多种能力,在工作中这也是一项很重要的能力,所以尽可能在学生时期多学、多了解一些,技多不压身。二是管理时间的能力,像新闻工作或者品牌、市场相关的工作,经常会面临一些突发的事件,从学生到职场的突然转变可能会让你有点难应对这样的突发事件。我觉得在学生时期就可以通过兼顾实习和学习以及校园里的其他事情,来着重培养自己的时间管理能力,在之后的工作中会有比较大的帮助。我觉得学的任何东西都是有帮助的。心理学和戏服设计都是我现阶段比较感兴趣的内容。心理学和戏剧表演之间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非常多的戏剧表演理论都是能从心理学的理论推导出来的。我也能够理性运用一些心理学上的技巧来帮助我克服在表演训练中的一些困难(主要早期会有一些怯场的问题)。戏服设计(更多的是服装史这方面)对我来说更加像是一种“geek out”。在工作过程中发现这些以前学过的知识被实际运用的时候就会觉得很开心!原来这么有趣!从事新闻行业,最重要的能力其实就两点,会学、会说。学包括快速了解一个行业,一个热点事件背后的关键点;会说包括两方面,一是与受访者聊天找出关键信息,有新闻点的内容,第二点更重要就是讲好一个故事,让读者能看懂,增加信息量减少误解,也就是传播学中先解码再重新编码的过程。这是一个在生活中磨炼的过程,细致的观察生活找出别人视而不见的东西。说话尽量简练而详细,多写点东西自己再读一读看能不能看懂,能不能用更简洁的语言清晰表达。这些能力其实不只是新闻领域,在生活中都是能用到的基础能力,只是新闻可能更强调一些。为进入内容行业,我可能做得比较好的一点就是持续性的积累,比如学业和理论上的积累,阅读量、阅片量的积累。我们做影视的,对于镜头、调度等影视语言的感知力,文本剧本台本的掌控力,是在无形当中要去培养的。我从初高中的时候就开始有这种意识,不会抱着太强的目的性,而是琢磨看的过程中最直观的感受,日积月累就会形成习惯。听上去可能很虚,但是在内容行业接触一个人,几句话几个提案就能清楚这个人是否有相关的职业素养。我认为从事文博行业的一个好处是离开校园后依然可以处在不断学习的状态,工作的同时也需要去补充历史文化知识,提升自己的审美水平。与此同时,时间相对于其他行业也要更加温和,更加细水长流,人也不会很浮躁。整体来看,大环境对文化产业还是非常重视的,国家通过传统文化来提升国民文化自信也是非常看重的,把握这个蓝海是没有问题的,但与此同时,也意味着要暂时告别灯红酒绿的生活,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赛道,在和别人比较时,也要保持定力不去过度焦虑。
我认为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拥抱变化,永远保持学习的心态。互联网本身是一个高速发展的行业,会受到政策、经济、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身处在这样快速变化的环境之中,要求你去接受变化,拥抱变化,然后不断地改变,使自己能够跟上快节奏的工作环境。此外,我认为还要永远保持学习的心态,因为工作环境中的学习和在学校的学习是不同的。在工作中基本上没有人会教你每一个步骤该怎么做,每个人都有自己处理任务的方法,那你需要做的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去探索、学习,然后去沉淀一套属于自己的方法论。最后,我建议对腾讯音乐感兴趣的小伙伴,除了要培养自己的专业技能之外,还可以多去关注一些行业动态,比如音乐行业近期发生的大事件,可以通过关注这类公众号或者博主,多多了解音乐行业的发展动态、热点话题以及未来的趋势。Creator Affiliate and Agency 产品经理关于建议,我觉得培养一个能力很重要,也是产品经验比较缺乏的同学普遍缺失的能力:定优先级。在学生时代,老师和家长会替我们定好优先级,哪些更重要,哪些次之,会有人引导你排好优先级的顺序。但在产品定义工作中,这个事情是要自己完成的,你必须要自己去定哪件事情最重要,并且会发现自己不可能做完想要完成的所有事情,只能完成最紧急和最重要。而最紧急和最重要的标准也是非常客观的,比如字节式的OKR,而非”我觉得“。我个人觉得产品经理这个岗位一定会在互联网长久地存在。并且在这岗位做得比较好的话,一定是要去担任业务负责人的角色的。其次,如果要做一个好的产品,一定是要往目标战略规划等更复合的能力去延展。这些能力即使跳出了产品这个范畴也很有用,无论做什么事,规划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流程推进能力乃至于执行力都是非常关键的素质能力。如果不考虑卷或者work-life-balance,我觉得这还是一个很锻炼人的地方。第一个建议是做好面对困难的心理准备。独立游戏的开发往往是个漫长且反复的过程,通常团队规模很小,但是大家点子很多。如果确认了一个开发目标,一定要坚定地走下去,努力克服因为沟通带来的困难,用作品为想法佐证。第二个建议是加强理论学习。设计是一门学科,一定的理论知识积累能更好地指导具体方向的设计;另外,一些开放性的阅读会加深设计师对目标领域的理解。第三个建议是团队管理。当你作为一个项目的发起者,首先你需要足够外向去接触更多优秀的人才并将其纳入队伍;其次,在团队成型后要持续保持对团队成员的关注,了解他们的需求并真诚与之交往。文创空间站C-tation是文创学生和求职者个人成长类社群,致力于为文创学生提供契合个人成长方向的实践机会和干货优质内容,打造一个具有前沿视野、创业精神和行业自信的文创青年平台,为广泛的文创求职者造就属于他们的“文创力”。
行业窗口与顶尖新媒体【文化产业评论】已运维3000多期(持续8年有余,跨越3000多天),推送文化、旅游、体育领域专业优质文章7000多篇。【文化产业评论】始终秉承权威、专业、准确、及时、实用的特点,聚焦文化、旅游、体育等行业前沿动态、发展思考,直面新时代行业发展重大问题,融汇行业内外精英的观察和理解,得到了全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公务员、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精英从业者的高度关注与大力支持,亦架设起沟通各方的畅通渠道,是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电影局、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文物局、国家体育总局等有关部门,各地市政府,以及全国各文化、旅游、体育企业的重要助手。欢迎订阅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