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凤凰艺术|带你去一个无法到达的天堂岛

2022-09-08



 

 “天堂岛Themyscira”



8月31日,艺术家王瑾个展“天堂岛 Themyscira“在上海市M50艺博画廊开幕

通过画布之上轻快明亮的笔触,艺术家向观众们敞开了一个令人身心向往的乌托邦岛屿——天堂岛。在王瑾创造的美学空间里,观众因其直接的情感渲染而得以进入全新幻境进行畅想,于被叙述的景观中探赜,并细细感受艺术家对人类存在的自我反思。以下,凤凰艺术为您带来于奇赫撰写的展评报道。
8月31日,艺术家王瑾个展“天堂岛 Themyscira“在上海市M50艺博画廊开幕,章文姬担任策展人。画面中高纯度的、透明的糖果色块,似乎在叙述一个水清沙白与椰林树影的故事,天堂岛,就像艺术家对为岛的命名——它与乌托邦有某种暗合之处。正像是艺术家内心激情的镜子。

英文Themyscira译为“天堂岛”,是美国DC漫画公司(Detective Comics)在上世纪四十年代虚构的一个单一主权城邦和群岛岛国。而这个由宙斯建立的女性部落,从公元前3000年左右就开始将男人排除在部落之外。此外,整个海岛被魔法屏障保护,外人难以看见。在天堂岛的立意中,王瑾叙述了一个亦古亦新的悬置世界。

▲ 墙-我的假山,布面油画,130×140cm,王瑾,2019 图片来源:艺术家本人

王瑾《墙-天堂岛入口》 图片来源:艺术家本人

“墙”系列是从杭州西湖的山光水色中脱胎,从白墙中开取一个方形的窗户,窥见外部世界,这在苏州园林的手法中称为“借景”。“借”从外部到了内部,从尘埃变成了心灵,从本不被看到变成了被看到,从漫无界限变成了在框定中的熠熠生辉。

▲ 王瑾《Themtscira 4》 图片来源:艺术家本人
▲ Themyscira 10,布面油画,100×120cm,王瑾,2022 图片来源:艺术家本人

王瑾用安静、智慧、机敏的画笔触碰了心灵本质。在她笔触的翻滚中,触觉、听觉甚至气味都向心灵打开了,在蓝与金的梦幻光景中,透露出波普世界中从未显现过的诗情。王瑾正在延续这样一种梦想:“在一粒沙中窥见一个天堂,在一霎那中捕捉永恒。

平面性的绘画

王瑾的作品看上去是轻快的、明亮的,主要是从形式的角度来说。在“墙”系列作品中,歪斜的松枝、斑驳的白墙与嶙峋怪石本应该指向地方感和历史感,但是被水天一色的蓝与九曲木桥的黄所中和;挑高的建筑空间与古典的园林一角似乎要进行一种现代与传统对话,但是一个纯色的大色块化解了二者可能产生的矛盾。

▲ 墙-环秀山庄,布面油画,120×130cm,王瑾,2020 图片来源:艺术家本人
▲ 墙-绿,布面油画,85×60cm,王瑾,2020 图片来源:艺术家本人

而在“天堂岛”系列作品中,一种人们身心向往的理想化岛屿被完美地呈现出来:这里是粉红色的田和淡蓝色的海,不存在被污染的海水和蜂拥而至的人群,植物的令人愉悦的细节清晰可见。所以王瑾的作品看上去可以缓解观者在日常生活中遭遇的精神压力,特别是在当下这个被“内卷”“躺平”“焦虑”等词语包裹的时代。



▲ 
策展人在展览现场 图片来源:艺博画廊
▲ “天堂岛”展览现场 图片来源:艺博画廊

可以说,在王瑾的作品中,都不会有真正的工作,没有体力消耗。她的作品令人感到舒适,宁静,充满着清爽的气息。王瑾之所以可以创作出这样的景观,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她并没有选择油画中的“明暗法”去塑造对象,而是凭借着良好的色彩感觉去平涂对象,或者在某些形象上进行小范围的色彩混合。王瑾作品给人的感觉像水彩画颜色那样“透气”,这说明她在用笔时需要做到笔笔到位,不能进行过多的修改。因而,她作品中的层次也比较分明,所有的物象都是一种欣欣然的样子。


▲ 
王瑾《Themyscira9》 图片来源:艺术家本人
▲ 王瑾《墙-波浪》图片来源:艺术家本人

所以,我们可以说王瑾的作品具有明显的平面性特征,所以相对简洁的形式在观看上不需要耗费过多的精力,但是能够留下一定的印象。而这种印象并不是一种视觉上的残留,而是一种便于记忆的结果,观者可以在脑海中如电影院般不断地回放艺术家的作品,就会出现一个具有奇幻色彩的江南水乡,以及一个别有洞天的天堂岛。

▲ 王瑾《Themyscira6》 图片来源:艺术家本人
▲ 墙-曲院风荷,布面油画,130×140cm,王瑾,2019 图片来源:艺术家本人

正是在一种轻快的阅读过程中,当明亮的颜色依次映入眼帘,观者对于王瑾的创作有了基本的认识,这个过程正如德国哲学家康德所说的那样:“我们的知识产生自心灵的两个基本来源,其中第一个是接受表象的能力(印象的感受性),第二个是通过这些表象认识对象的能力(概念的自发性)……因此,直观和概念构成了一个我们一切知识的要素”

▲ 
“天堂岛”展览现场 图片来源:艺博画廊
▲ “天堂岛”展览现场 图片来源:艺博画廊

王瑾的作品并没有使用复杂的图像,并且在图像中隐喻社会问题和伦理道德。因此,这些架上作品是敞开的,艺术家用审美和趣味赋予了艺术作品以意义,这种关系至关重要。王瑾依赖于诗意的想象力通过组织绘画的空间结构展现自己对于世界的认知,制约了画面复杂意义的可能性,所以她的作品让人感到舒适。


反思的乌托邦

王瑾笔下所描绘的景观,并不是她直接从现实中简单截取的。例如“墙”系列作品就使用了“借景”的手法,对此,策展人章文姬是这样叙述的:“这样的‘借’让眼前的世界具有一种幻觉的真实——王瑾是用安静、智慧、机敏的画笔触碰心灵本质。”因此,王瑾的“墙”系列作品表现的一种当代艺术的文化景观,是环境、心灵、人类活动和文化之间互动的结果。当然,这种文化景观似乎不存在,因为人类的活动已经越来越容不下心灵了。


▲ “天堂岛”展览现场的艺术家王瑾与观众 图片来源:艺博画廊
▲ “天堂岛”展览现场的艺术家王瑾与观众  图片来源:艺博画廊

而对于“天堂岛”系列作品的立意,艺术家是这样写的:“戴安娜告诉醒来的史蒂夫,这里是 Themyscira(天堂岛)。宙斯为了保护人类和他唯一的后裔,建立了Themyscira并用魔障保护这片海岛,将其遮蔽,让外面的人和物看不到,进而免受伤害。”我们可以看到画面中似乎所有的植物都在自由地舒展着自己,让人们产生一种邀请自己介入的幻觉,但是画中却空无一人,没有看到天堂岛所要保护的人,也像是一个幻境。

▲ “天堂岛”展览现场 图片来源:艺博画廊
▲ “天堂岛”展览现场 图片来源:艺博画廊

或许可以这样说,“墙”系列与“天堂岛”系列作品都是一种乌托邦,也就是一种理想化的空间。乌托邦的思维很早就诞生了,从《圣经》的伊甸园到柏拉图的《理想国》,再到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都可以看到人类使用语言虚构一个想象中的世界,独立于现实世界之外。但是,从古希腊一直到19世纪末,西方的乌托邦思想主要体现在社会乌托邦对城市乌托邦的促进,所谓乌托邦(utopia),应该指的是对人类社会具有理想主义或完美主义的景象。

▲ 王瑾《Themyscira10》 图片来源:艺术家本人

▲ “天堂岛”展览现场的观众 图片来源:艺博画廊

在王瑾此次展览中两个全新的系列里,没有出现人的形象,也没有任何叙事性。而她之前的创作既包含人也包含叙事,因此此次展览是艺术家创作中一个很大的转变。所以,王瑾的作品是一种自我反思的乌托邦,即用乌托邦去反思乌托邦,是对于人类存在的一种反思。基于这个逻辑,或许笔者就可以回答策展人章文姬针对王瑾作品所提出的问题:“现在,我们在王瑾的绘画中看到了一个思想悖论:假使所有离开它的人都会忘记位置并难以察觉,那么我们是如何看到关于它的图像呢?王瑾的画中所叙述的景观,究竟是什么呢?是她对天堂岛真实状况的叙述?还是天堂岛为她注入的幻像?

▲ 
王瑾《墙-the hanging tree》 图片来源:艺术家本人

▲ 
墙-情人节,布面油画,130×120cm,王瑾,2020 图片来源:艺术家本人


天堂岛并不存在,所以离开它的人才会忘记位置、我们看到的图像也并不是它本身;王瑾画中所叙述的景观是她将自己投射进自己心灵体验的结果,也可以说是天堂岛为她注入的幻像。卡尔•曼海姆 (Karl Mannheim) 说过:“今天的乌托邦很可能变成明天的现实,各种乌托邦都经常只不过是早产的真理而已。”这是对乌托邦存在价值的肯定。


心灵的风景


王瑾作品的吸引力既不是象征性的,也不是寓言性的,不是隐喻性的,而是直接的情感。王瑾的作品为观者提供一个不完全属于自己的世界,它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想象力的欲望。当然,我们也可以将王瑾创作的“墙”和“天堂岛”系列的作品,归入艺术史的经典主题——风景画:前者令人感到耳目一新,带有一种怀旧的诗意;而后者好似伊甸园,将一个自然纯真的世界展现给观者。这些精心构思出来的风景向观众发出了公开的邀请,让他们暂停怀疑,进入画面中艺术家以一个新的名义创造的世界。

▲ 
“天堂岛”展览现场 图片来源:艺博画廊

在观看王瑾的作品时,虽然这并不是中国传统的水墨画,但是她的作品仍然可以唤起中国古代诗歌对于自然风景的诗性表述“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中国唐宋时期的诗人教会了后人对这种意象的反应,并给了我们在王瑾绘画面前表达这种反应的词汇,并且从中就可以看到平面性与色彩关系的影子。所以可以看到文学的传统也可以转化为一种当代艺术的资源,以视觉的方式存续。

▲ 
墙-绿门,布面油画,100×120cm,王瑾,2020 图片来源:艺术家本人

▲ 王瑾《墙-一派胡言》 图片来源:艺术家本人

但是王瑾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并不依赖于文学的联想,所以在这些作品面前,我们心甘情愿地参与虚构,尽管这些虚构具有明显的传统性,但却满足了人类对于自然的渴望,特别是在全球大流感尚未结束的当下。我们都愿意在信息时代分享一个具有深刻文化价值的人工自然,渴望超越绘画的表面,自己愿意进入一个能够抚慰心灵的空间,这可能就是风景的意义所在。

▲ 墙-大红,布面油画,130×120cm,王瑾,2020 图片来源:艺术家本人

▲ 
“天堂岛”展览现场 图片来源:艺博画廊

此外,这种艺术化的自然并没有让人们仅仅是关注自然、开启想象,平面性让绘画获得了很好的表现程度,或者说是获得了一种更加细腻的感性,正如此次展览的学术主持吕澎说道:“在枯燥的观念横行泛滥的今天,感受与趣味的形式反而能够让我们了解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这样的形式出自‘内心需要’,而不是脑筋的游戏,因而能够使观众与艺术家之实现共鸣。

▲ 
“天堂岛”展览现场 图片来源:艺博画廊

王瑾的绘画属于这类作品,真实的感受在‘内心需要’的推动下,构成了一种超然的美学空间,在这个空间里,观众可以将失去的梦召回,就像马蒂斯早年说过的那样,艺术是我们精神的安乐椅,而王瑾提供的这个安乐椅可以依稀保留时代的记忆,所谓绘画的美学形式,也包含这种形而上的意思。在不安宁和混乱的现实中,王瑾的绘画能够使我们获得艺术和有历史痕迹的慰籍”,吕澎接着说道。

关于艺术家

王瑾
1986年出生于江苏 2009-2018年在中国美院油画系获学士、硕士与博士学位,2019年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曾在2011获林风眠奖学金一等奖,举办过5次个展、十余次群展。

关于展览


王瑾 天堂岛

策展人:章文姬
学术主持:吕澎
展期 :2022.8.31-9.30
地点:上海市普陀区莫干山路50号6号楼101艺博画廊


(凤凰艺术 上海报道 撰文/于奇赫 编辑/胡倩仪 责编/)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凤凰艺术”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xiaog@phoenixtv.com.cn,1974004697@qq.com。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凤凰艺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凤凰艺术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科技艺术

15653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