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每年组织一期与毕业设计有关的专题,聚焦一个专业展开,呈现当年的优秀毕业学生作品。2022年的“毕业设计·环境设计”主题研讨会,邀请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和四川美术学院6所院校的环境设计专业教学负责人,共同展开线上讨论。从中可以看到最近五年,中国环境设计专业在设计学科范式和信息技术的变革影响下,其学科特征、教学理念、研究方向、人才培养及评价体系等方面发生的变化。
我院Jarmo Suominen教授(环境设计方向研究生专业负责人),杨皓(环境设计方向本科专业主任、副教授),吴端(环境设计方向研究生专业主任、副教授)三位教师参加了本次主题研讨会,并就“教学特色与毕业设计定位”、“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两大议题阐述了我院目前在环境设计专业方面的实践、探索与思考。Jarmo Suominen、吴端: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环境设计专业的研究生教育有两个关键词——关系和价值。环境设计是一门复杂的学科,关注在设计(空间)元素、主体和(空间提供的)服务之间的关系,是关系的设计(design of relationships)。对于研究生,我们希望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和思考环境:第一,作为人类活动的环境(Contexts for Human Activities);第二,作为共创价值的平台(Platform for Value Co-creation),使用户在环境中可以共同创造商业和社会价值;第三,作为可持续的生态系统(Sustainable Ecosystems),关注如何选择并分析环境要素来推动可持续发展。价值创造层面,希望学生在设计时考虑设计作品的价值定位、用户体验、系统运作,以及经济上和技术上的可实现性。简而言之,我们会考虑系统中的相关要素以及人的不同角色和身份,分析不同模式、资源和障碍,并基于此设计出合理且具影响力的方案。选择论文设计题目时,我们关注学生对论题的认识和理解程度,需要他们评估题目的组成部分和目标。但这时常是个人化的。因此,我们需要确定学生的核心兴趣点是什么,使学生具有对某一论题的深刻认知,以及能广泛运用且识别原始资料的能力。论文选题和设计方案应有创造性,设计是在处理不同的关系,需要具备横向的策略思维和广泛的视角。同时,深刻理解传统,在此基础上才能实现超越。我们强调描述和分析能力,学生须论证项目及其实现过程的合理性。此外,注重培养学生口头论文汇报的能力,使其能有效传达观点并参与深度讨论。注重培养专业技能,使其具有艺术视野、以研究为导向的批判性思维和讨论问题的能力,以便能够与其他领域的专业人士共同创造更好的世界。最后,论文的整体框架须合乎逻辑且可被理解,具有完整性。目前,硕士生的毕业设计成果偏重研究,其设计实践的品质应达到什么样的水平是我们一直在思考和讨论的问题。论文主题有几个核心研究方向,如可持续设计、城乡交互、社区更新营造、城乡共享空间、包容性设计、老龄化环境等。杨皓:在本科教育转型过程中,学院尝试将环境设计纳入设计学学科范式下,探讨设计如何介入城市空间和人类系统的可持续变革。我们不以设计造物对象来定义环境设计,而是从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的内核和实践场景出发,定义环境设计。即通过以人为本的、跨学科的和整合的方式,促成可持续的生活空间与生态系统。自2019年起,同济大学推行大类招生,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和建筑与城市规划的学生一起学习本科一年级的基础课,之后再分流,选择方向。这对环境设计专业原有的一年级专业基础教学产生了巨大影响。优化专业基础、梳理通识基础的内核,是这两年工作重心之一。我们越来越意识到,在复杂的城乡转型背景下,领导力和战略意识是人才必备的核心基础,具体来说,我们将其分解为定义问题的能力、处理复杂情景的能力和适应社会技术变革的能力。其次是数字能力,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环境设计与交互设计交叉融合,探讨线下空间如何与元宇宙数字空间耦合,寻找城市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机会和实现路径。其中,我们更关注设计前端,即战略机遇的问题定义和如何重构问题,以及设计战略的制定。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基于更多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为前提的,从环境专业毕业的学生进入研究生阶段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方向。我们将本科的环境设计看作一种“通识教育”,在视野、素养、设计思维与创新意识方面打下扎实基础,为他们进入城市、可持续、空间、社会技术体系转型等相关实践领域做准备。对高年级学生,我们更强调现场力和设计实现,逐步加大设计教育中产教融合的力度,让毕业设计面向真实世界的问题,并基于真实现场展开行动。“可持续性”是本科毕业设计选题的价值导向。具体实践中,有较多借助各种设计手段和设计行动参与社区更新的实践。此外,基于数字视野和数字技术的尝试也越来越多。从技术可能性的角度,探讨数字技术可能给日常生活和城市生态带来怎样的转变。杨皓:我们一直在讨论专业内核,这说明学科范式正在转型,在适应社会发展,是拓展学科边界的机遇。虽然环境设计目前没有形成庞大且成熟的行业,但它处在创新前沿,也许未来会形成新的独立行业,或催生新类型的职业或领袖角色。一些大型制造业企业、综合产业集团,以及互联网企业,非常关注城市生活空间问题,关注不同社区、社群的生活需求,以及人类聚居方式的未来。与建筑类学科相比,我们的环境设计专业人才不同之处,在于与人建立同理心的能力,能够深刻洞察多元的人类生活场景,并具有问题重构的能力、复合的造物手段,以及整合能力。环境设计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存在于这些差异化的方面。这些差异化的能力,是通过学习用户研究、用户体验和服务体系等内容获得的。但就我们学院而言,只有两年的专业培养时间,在构建空间知识体系和以上教学内容之间,如何取舍、结合和形成新的方法论,就变得非常重要。这一过程也是对逐步推进转型的关键探索,希望未来能在教学实践和作品中更好地梳理和呈现。我个人认为,空间的本质是关系。如果将设计四秩序中的“系统”理解为自然和城乡语境下的社会技术系统,环境设计就是作为一种介入手段,在与其他学科的协同中促进系统的可持续转型和更新。借助“空间”这一独特的介质,处理、优化协同过程和转型更新中的各种关系,环境设计的潜力和可能性有待被发掘。吴端:时代变革带来设计变革,在这种背景下,环境设计到底面临什么样的变化,需要做怎样的应对?从宏观历史的角度,我们总结了以下几个变革趋势:首先,从牛顿到达尔文。从注重物理和机械系统,认为物理改变时代、改变世界,到目前人们开始倡导生态系统为第一要位,这是一个巨大的背景变革。其次,从预设到自发。设计的流程和方式,包括生产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越来越多自下而上发生的设计。在这一过程中,推动了更多的社会创新,创造了更大的价值。对环境设计方向而言,变革体现在:第一,从容器到内容。早期受建筑设计教育和范式影响,环境设计研究侧重“容器”的物化设计,但现在越来越关注内容和“容器”中发生的交互关系。第二,从空间到体验。第三,从专业到跨专业。第四,从设计师到协调者。尽管目前学生的未来职业定位不够清晰,也缺少明确的市场支撑,但设计师未来可能承担更多角色,如协调者、赋能者、创新的引领者等。第五,渐进式的创新。可能未来很多设计和创新行为不是到一个阶段就结束了,它将是不断迭代和渐进式创新的过程。面对这样巨大的变革,环境设计需要对流程、方法、工具、模型、框架、范式等进行重新思考。如何迎接这一挑战其实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因为探索未知永远有很多可能性。
环境设计专业成立于2000年,与工业设计/产品设计、媒体与传达设计在一个宽阔的设计学科知识平台上充分交叉。2010年起,面向新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经济需求,专业开始从“环境艺术”到“环境设计”的改革,教学重点和内容从关注环境中“物”的设计向关注“人与环境的关系”的设计拓展,以回应产业转型和城乡可持续发展对创新人才的新需求。我们把环境设计定义为“致力于运用整体的、以人为本的以及跨学科的方式来创造和促成一种可持续的‘生活空间生态系统’,包括人和环境交互过程中的体验、交流和场所”。“生活空间生态系统”成为环境设计的核心对象。我们培养学生跨学科的全局视野,独立思考与研究的能力,面对复杂、不确定情境的创新和开拓精神,通过空间体验、场所营造、系统关联等设计,优化人与环境之间的各种交互关系,应对社会和生活方式变革对环境的新需求。
式变革对环境的新需求。